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必游之地——清河坊 |
[游记]杭州必游之地——清河坊 |
2009-01-24cncn.com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听得很多了,杭州也去过两回,每次走马观花匆匆而返,总觉得没有尽兴。前几天真好有机会再去杭州,时间比较宽裕,所以想细细品味杭州的韵味,听说清河坊是杭州老城区,明清时期这里是最繁荣热闹的,集中了老杭州的民俗民风,是游客必到之处。到杭州已是下午,一下飞机就赶到了河坊街。到了这里一看,果然名不虚传,街中到处张灯结彩,古色古香,跟我在云南丽江看到的风格有得一比。从吴山广场入口进入街中,就已感觉到浓浓的节日的气氛。正走到街中“京都武大郎”卖烧饼处,一抬眼就看到墙上写着“客房”两个字。激起了我的好奇,如果能住在这条街上,真不枉来杭州走一遭了。这家酒店叫“清河假日酒店”,进去问了价格,真是大吃一惊,在如此繁华的地段中,类似三星的装修,房间价格才二百多元。看得出来,酒店是新装修的,典雅而不失豪华,带着点古典韵味,又充分体现出了现代的风格。我选了三楼临街的房间住下,楼下就是河坊街,临窗就可尽享河坊街仿古风情。住在此处,白天倚着雕花窗栏望楼下街中风景,静夜里听着敲更声催人入眠,因了如此舒适的住所,使我不觉延长了在杭州的游览时间。 (酒店门口的武大郎烧饼摊) ( 酒店的小门就在武大郎烧饼摊的后面) 第二天早上,便到清河坊细细游玩。出门就在武大郎卖烧饼之处买上一个烧饼啃上一口,味道还不错。在每一家小店驻足停留,每一个摊位前细细观看,都有我感兴趣的东西。在这条千年古街可以看到,一座座明清式样的木结构建筑飞檐雕窗,白墙黛瓦,透露着浓浓的古味;胡庆余堂、王星记扇窗、万隆火腿庄、方回春堂等老字号容光焕发。 街道是清一色的青石板路,街两旁是木楼,均为双层,其上古色古香的宫灯和红灯笼随风轻摆着。 这里曾经是南宋时期的皇城根儿,繁华、热闹。它在清末民初盛极一时,街区现存的传统建筑大多建于当时。 街南面一堵数十米长,五六米高的白墙上,写着“胡庆余堂国药号”7个极大的黑字,这是胡庆余堂的界墙。胡庆余堂的创建者——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传说与鼎盛时期的豪气,一直在延续。 ( 河坊街上张灯结彩,非常热闹) 街上还有好多古董店,玉器、明清瓷器、名人字画使这些小店个个都韵味十足;茶馆里,穿着长袍的“茶博士”,正熟练地拎起一把长嘴的铜茶壶,为客人们斟茶;还有现场制作杭州传统点心、拉大片、扔沙包等民间活动与艺人的手艺在这里重现。最热闹的要数捏糖人了的货担。摊位上每每挤满了游客,抢着转动转盘,来试试自己的运气。运气好的能转到一条“大龙”或者“老鼠偷油”之类的小动物,摊主马上拿出工具熟练的为你做上一条能上下转动的“飞龙”或者形象生动的小动物。运气不好的也不会让你空手而归,会给你一垛拉丝的糖,让你甜甜的吃上一口。街边的一个小店旁,有一个穿长衫的男人,摇着拨浪鼓,吸引人们去买小时候吃过的麦芽糖块…… (从窗口望楼下的河坊街) 街上的人不知不觉多了起来,古街又到了它的繁盛时间,熙熙攘攘的人群几乎要摩肩接踵。我走向吴山广场,登上了街南的城隍山,沿着幽静的台阶慢慢向上走去,依稀还能听到街中的嘈杂声。山上大多是老杭城人,聚在一起聊天、散步,非常悠闲。走到山腰,眼前空旷起来,在一片巨石林立的地方,聚集着很多贪玩的小孩在形状各异的石头间穿来躲去,向老人们打听,原来这就是著名的天然十二生肖石。站在此处向下望去,河坊街错落有致的古建筑显得格外富有韵味。 饿了,在“美食一条街”上吃上美美一餐,回酒店小憩之后又散步去了西湖边的南山路与柳浪闻莺公园。晚上回到酒店,白日熙熙攘攘的嘈杂已散去,没想到这里的夜晚是如此幽静,甚至可以听到楼下青石板上有人走过的脚步声,窗外是青瓦白墙静静的、悄无声息的矗立着,诉说着这几百年的沧桑和繁荣。实在喜欢这里景致——河坊街与这家独特的酒店——清河假日酒店。临走之时,要了张酒店的名片,下次去杭州还想住在那里。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6489/46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