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榕城远洋琉球金将军庙 |
[游记]榕城远洋琉球金将军庙 |
2008-05-22 sina.com.cn |
庙观觅踪 榕城远洋琉球金将军庙 近日,阅了福州晚报--闽海神州《远洋琉球金将军庙》图/文后,慕名有一天午休后,便骑车前往远洋鼓山边来到远东村游览了“远洋琉球金将军庙”。庙前是光明港正遇涨潮从闽江下游的“五孔闸”涌入的急流而过,榕树下围坐着五六位省外农民工在玩耍扑克牌。昏暗时分似走马看花在庙外转了一圈,拍了几张外景返回。远东村的道路两旁一大片正在拆迁,房屋均己贴上封条待拆了。这次来游览还是适时候。 福州远洋琉球金将军庙历史悠久。“远洋”是该庙所在地过去的村名,前人曾说过“买田要买远洋鼓山边”,因为这里土地广阔、肥沃、水源充足,不怕天年不利,遇旱涝灾害而得丰收。远洋是闻名的好地方,这里现在是晋安区鼓山镇远东村,邻近沿边都盖起了豪华的“鼓山苑”等住宅区和繁华的商业街以及大道四通八达,不远处便是正在建设中的福厦铁路跨闽江大桥。将军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远东拆迁后环境将会变得更壮观美丽,吸引游人前来观赏。 远洋村在鼓山西南麓,形如“飞凤归巢”,将军庙建在“凤首”上,飞檐翘角,宛如凤髻,所以有“凤髻庙”的别称。该庙奉祀琉球国人金将军,1992年12月,被列为郊区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5月1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3处,“凤洋琉球金将军庙”名列其中,所以,又可简称为“凤祥将军庙”,民间仍习惯称为“远洋将军庙”。 远洋将军庙所以受到如此重视,首先是因为它奉祀的金将军是来自琉球国(今日本冲绳县),其中蕴含了中日友好的佳话。 金将军字伯通,琉球国唐营(俗称久米村)人。其先世金瑛为侯官县壁团洲(今闽候新洲)人。金姓入籍琉球的经过是: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太祖朱元璋为扶持琉球国前来朝贡、贸易,在福州选派陈、林、王、郑、金、蔡等36姓中善于驾驶船舶者,赐予琉球国,壁团洲的金瑛也在其中,成为琉球国金姓始祖之一。金伯通为其第六世,勇武善拳击,初在该国世子尚元府中任家将。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国王尚清逝世,世子尚元继位,因海上不宁,乃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上表明朝廷请求封册。金伯通将军奉命负责护航,冲破倭寇的截劫,在福州登陆,等待该国上京的使者返航。相传他留福州期间曾到闽侯祖籍地认祖联宗。两年后(1562年),金将军又奉命护航前来中国朝贡,船于闽江口忽遇暴风雨袭击,在船头指挥的金将军,不幸落水身亡,遗体顺潮漂入内港远洋江滨。当地人从遗体上的腰牌得知死者是琉球国金将军,十分重视,将遗体进行防腐处理,并塑像建庙奉祀。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因金伯通护航抗倭有功,敕封为安东侯。从此,地方官员出使海外,乡人水上行旅,纷纷到该庙行香,祈求旅途一帆风顺。每年水部河口琉球馆都派人前来瞻仰朝拜,直到抗战爆发为止。该庙金将军神像有二:正中系木刻金面坐像,雍容文雅。左一精雕的神龛内为肉身直立塑像,紧身盔甲,昂然挺胸,左手挟弓,右手执弹,像高一米半,庄严威武。可惜这尊肉身像,“文革”期间被人抬走,至今下落不明。 自1981年福州与日本那霸缔结友好城市以来,双方经济、文化交往日渐密切,那霸市访华代表团来福州,到金将军庙参谒朝拜,成为重要的活动项目之一。 远洋将军庙的建筑物也很有特色。现存的建筑场系清光绪元年(1875年)重建,坐东向西,庙为三进,面阔24米,深40米,内有5楹大殿。庙宇正面上方悬有“奉旨祀典”的匾额。中庭结构空旷无一根柱。中庭左右配3层钟鼓搂。还有戏台、观众厅、酒楼等。砖木混合结构,斗拱重叠交错,3座藻并纹饰繁多,构体造形精美。尤其是戏台上八角的藻井,能发挥扩音作用,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堪称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受中外建筑、音响专家赞赏。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013ad01000dld.html51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