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一如这个美丽的名字给人带来的印象一样:平坦的土壤,从广袤的原野,一直到安静的心灵。





相交的平行线
早些时间,在中朝交界的一个小村,好奇的望着对岸的土地,一马平川的土地上,只有若干低矮的小房子,而就在一条宽不过10米的上冻的小河对岸,就是若干密集的地堡和岗哨,听说,有意无意的过界会招致难以想像的后果,因此那几座小房子成为我心中一直向往的地方,尽管它们离我曾经那么近,但是心理上却是离我那么遥远。
如今,我也可以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鸭绿江,去感受这个世界上独特的国家。尽管在新义州,我的行为招致了一些小插曲,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今后的兴致。因为,四天的旅程中的美好期待足可以让我忘记一切事情,再次,在朝鲜严禁携带任何通讯设备,因此,这里是真正的社交真空区,再也没有担心的铃声的侵扰,足可以让我享受难得清静了。
从新义州到平壤的铁路上,到处是金黄的麦田,少有机器的轰鸣,当然,这更多的受到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制约,然而,社会主义下的稻田出产出的大米没有石蜡的威胁以及农药的侵扰,让米饭吃起来格外的香软。不时经过的几个村寨也是少有人迹,唯一能够表明这里经过红色洗礼的是车站的两位领导人的画像以及随处可见的永生塔,上面的铭文表示了人民对领袖的无限爱戴:伟大的金日成主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然而这一切我只能铭记于心,不能诉之于图,因为到平壤的火车上是禁止拍照的,尽管这丰收的景色的确不错,也不知道人民军战士是否懂得“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经过将近五个小时的周折,我们终于到达了平壤火车站,尽管当天的旅程到了终点,可是心灵中的旅途依然继续,因为顺着这条铁路继续南行,不过200多公里,就可以到达相同民族的人民创建的另外一个迥异的国家首都:首尔。然而这看似短暂的旅程由于种种问题成为了所有人的一个梦,真心希望这条不相交的平行线有朝一日可以看到一个统一的结点。

平壤的夜深沉
到达平壤,已经是夕阳西下时分,在大同江上远望,可以看到对岸不少楼宇,尽管没有被亮化的通体雪白,但是似乎也在向人们展示着这个让国人艳羡并且深切怀念的福利分房制度:教育免费,医疗免费,住房免费,如今压在大多数人身上的三座大山在这里轻如鸿毛,不值一晒。随着夜色逐渐暗淡下去,江上唯一能看到的三样建筑加深了我对这个国家的印象:远处的羊角岛特级饭店,在向世人展示这这个国家富有的部分,金日成广场对面的主体思想塔,可以说是平壤的夜空中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炬,一如主体思想一样被人们永远的学习和发扬;最后,就是再远处的五一体育场。此刻,那里一定正在上演昭示这个国家持久活力的大型团体操阿里郎了,因为我似乎可以听见演员们充满激情的呐喊。
受到中国的影响,朝鲜的建筑大多遵循着严格的对称式建筑,但是他们无疑又将这左右对称发展成了前后对照,从人民大学习堂到主体思想塔,从建党纪念碑到万景台。和思想塔一样被映照得通体发亮的建党纪念碑依旧是夜空中的一点亮色,雪白的镰刀,毛笔和铁锤在漆黑的黑夜幕布下显得格外的耀眼,而在此处回眸,万景台那巨大的金日成主席的塑像正在挥手号召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尽管那距离过于遥远让人分不清主席的手臂与周围的大树,但是在朝鲜人民心中,那无形的号召力量是一定可以感受到的。
夜色中,有亮,必然也有暗,除却伟大的地标性建筑,散发着光芒的则是那我几乎可以望文生义的朝鲜标语:21世纪的红太阳金日成主席万岁;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等等。至于那些大幅的宣传版画,一看内容,思想就可以猜的八九不离十:团结,斗争,建设,和平,诸如此类。而除去了这些,留下的便是暗淡和黑暗了。
平壤的街头,即便是光复大街这样类似于长安街级别的大道,也只有路灯闪烁着昏黄的灯光,两旁的楼房和道路并没有十分亮化,让人走起来觉得十分的压抑,而到了二级公路,则是完全的黑暗,这让人走在路上的感觉变的十分的恐怖,尽管路边的楼房不时透露出光线,可那也是到了九十点中完全熄灭的,毕竟平壤市民的夜生活不是十分的丰富,仅有一到三个频道的革命教育频道和有限的广播让人们晚上无所事事,只好提前就寝等待着明天的到来。不时对面或是身后开来得车辆的灯光让我心中一惊。尽管我知道在平壤,交通肇事的几率非常低,并且根本不会有盗窃抢劫的案件发生,可是与生具来的对黑暗的恐惧还是让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朝着前方的领导人画像走去,看那真的能够为黑暗中的人们指导方向。忽然一声将我喝住:几个导游正聚集在那里示意我不要走太远并美其名曰为我的安全着想,其中一个更是一直将我送回宾馆后才离开,于是我也只有在电视中播放的革命歌曲声中,和朝鲜人民一样面对窗外无尽的暗夜,等待着新一天的光明的降临了。

主体思想永放光明
朝鲜的清晨是让人振奋的,不光是由于漫长的黑夜中的等待,更多的是人们的面貌:清早5点,有轨电车和轨道的撞击声就好比闹钟一样将我唤醒。透过窗户看外面的日出:柳京饭店一如一把利刃一样插入和朝阳差不多高的云雾中。走到马路上,宽敞的大路上车流并不多,骑车上班的工人口中的口哨,衣着西装的大学生匆忙的步伐,头戴红领巾的小学生充满朝气的目光无不显示了这个国家人民的凝聚力和向上的动力。
在清晨将万景台列为第一个景点无疑是明智的: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伟人前伸的右手上的时候,我们集体向这位社会主义伟大阵营的领导人致以真诚的鞠躬。就在距离金日成铜像不远的地方,是千里马塑像,这又是这个民族的人民大步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最好象征,与伟人像真是相得益彰。

顺着千里马铜像的道路继续西行,可以看到比巴黎凯旋门还高10米的平壤凯旋门,象征了50年前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战士们凯旋的历史时刻。在这个和平年代,人们在下面穿梭往返,分享着几十年前那些英雄儿女们的胜利战果。而就在距离凯旋门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国人必去的中朝人民友谊塔。过去,两国人民并肩挽手共同抗击侵略者;而如今同一地方的我们却成了看客,朝鲜人民依旧在享受着自己的生活,两不相扰,也许,过去的就注定成为历史,千丝万缕的联系也随着时间的风被吹断得杳无痕迹了。相距不远的朝鲜最大的高达82米的永生塔的铭文注定了朝鲜人民要永远和他们的英明领袖在一起,江对岸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已经让朝鲜这个小兄弟望尘莫及。唯一相同的是两国人民都曾有过类似的压迫-抗争-胜利的历史,而如今,我们都可以在和平年代享受着美好的生活,尽管物质文明有着一定的差异,不过精神都充满了斗志和希望。
在朝鲜,主体思想领导着所有的人们,好比思想所阐述的一样:###########。朝鲜人民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进行建设的,毫无疑问,在思想塔下膜拜,才会最大的加深对这个国家的理解。
又是一个夕阳西下时分,人民大礼堂前的鸽群已经到了晚饭时间,而人们还在加班加点的劳动中。大同江对岸的主体思想塔被落日镀上了一层金,更加突出了它的庄严神圣。塔后楼房上的团结一心的标语无疑加聚了这个民族的向心力。于是,我们决定登上塔顶,感受这个城市的真正面目。
可以说:登上塔顶的那一刻,是让人窒息的。高处不胜美:脚下的平壤让人觉得这真是个绝伦的城市:对面的人民大礼堂在落日背景的剪影下显得格外庄严,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以及整齐宽阔的道路让人丝毫感觉不到这里输给世界杀那个任何一个首都城市。身处平壤中心,脚下的高楼四散铺开,眼前的大同江缓缓流过,模糊的柳京饭店依然好比利刃直插天际。在这个安静的城市上空,欢呼显然是与周围的景致格格不入的。莫不如静下心来,用内心感受着城市的轮廓随着太阳的降落逐渐清晰,再到模糊,再到不见。听凭微风吹过,不留下一丝欢呼,只带走一片感喟。

阿里郎:这是一个强大的民族
可以说,任何一个去看过阿里郎演出的人都会被它的气势所震慑:尽管这个民族的科技不算发达,武器不算精良,甚至人民的身体都不能算做强壮,但是这个民族的高度凝聚力恐怕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也无法匹敌的,即便在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中国,也不可能。因为这个民族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后,竟然可以说出是金正日将军给了我力量。想像下几百万思想被高度同化的人们,即使没有核武器,也会象非洲兵蚁那样踩着伙伴的尸体前进。这种想法让我在五一体育场外面看到如织的观众队伍的时候,内心不由得产生了一种危机感。特别是走进场的一刻,1万8千名小孩子随着指挥统一作出奋力的呐喊,那振奋人心的效果似乎可以让原子弹的蘑菇云马上消散。演出的时候,整齐的背景板的更换以及场内方阵的变化让人不得不赞叹。这样的演出,没有严格的规范排练是万万作不到的。我无法想像到这10万演员是经过了如何的演习和训练才做到这点的,但是这场演出的确是比我以往看过的任何的开幕式以及充满激光云雾的特效记忆深刻的,或者说甚至超过了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如果有一天,平壤可以举办奥运会,那么开幕式一定是可以让世界人民所铭记的。而奥巴马所领导的美帝国主义面对这样的民族呼声,不知会做何感想呢?
板门店:对方的朋友,你还好么?
从平壤到开城,只有不到200公里的路程,但是这段路程走的并不顺利,不是说我们,而是说对于两国人民,不到200公里的路程,却让两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相隔50多年不能见面。出了平壤50多公里,路边两旁就是高大的水泥桩,如果韩国有坦克进犯,高大的水泥桩就会被推倒。不过对于美国式的地毯轰炸,想必也没有什么效果了。站在只有一条水泥条相隔的军事分界线—这是委婉的说法,朝鲜人民不把38线叫做国界的—第一次感受到这种奇妙的感觉,虽然有海关和边检,但是任何一方的人都没有办法很轻松的过界。虽然几年前金大中步行跨过公路上的分界线让两国人民的心灵接近,不过很快就被这位被朝鲜人民冠以狗腿子的李明博毁坏殆尽。12月1日,两国之间的关系更加加剧,现时今日,想从丹东跨过鸭绿江参加朝鲜旅游也成了奢望。只有那一声声藏在心底的呼唤在默默的传递着两国人民的情谊。朝鲜凯旋大街上无数空置的房屋等待着他们的主人回家已经等待了50年,不知道他们还要等待多久,希望不要是一万年……
尾声
从朝鲜回丹东的车虽然只有不到200公里,但是却开了7小时,道理很简单,单轨铁路的缘故,而即便在为数不多的车站,双轨上的另外一条还临时停放着不知道多久才能继续前进的货车,路漫漫其修远兮,跨过鸭绿江的那一刻,是不同于从其他国家回来的时候的心情的,因为有更多的期待留在了那个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