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再访室韦 |
[游记]再访室韦 |
2009-03-03cncn.com |
从海拉尔出发,沿海吉公路北行,穿林海、越大岭,九曲金带将我们引到祖国版图的鸡冠之顶,与俄罗斯一河之隔的边陲小镇--室韦。 小车在室韦镇招待所停下,我第一个感觉是“静”,小镇没有城市的喧闹,街上行人极少,只有几位黄头发蓝眼睛的少年牵着小狗从我们面前走过。我们穿行于古风独特的小镇上,“中央大街”由沙石铺就,干爽清洁,街两旁有邮电局、电影院、商店、电视转播台,小镇的建筑多是独立的“木刻楞”,白桦木圈成的院落,院前院后码着整齐的桦木拌子。据说,小镇现居住着1800多口人,其中华俄后裔占63%。 小镇虽小,但历史久远。史料记载,早在隋、唐时期,蒙古室韦部落就在这里过着游牧渔猎为主的游牧生活;清光绪34年(1908年),在室韦设吉拉林设治局,管理辖境行政事宜;民国9年(1920年)中华民国在这里设置室韦县。19世纪末,沙俄贵族、资本家拥进我国开矿、经商,俄国农民也越境放牧打草,并逐渐定居下来,我国山东、河南、河北“闯关东”的贫困农民也来这里采金、伐木、打猎,许多华俄青年男女结成夫妻,生男育女,逐渐形成了“华俄后裔”。 小镇的居民吃苦耐劳,乐观豪放。他们擅长种麦、放牧、狩猎和捕鱼,这里有一个国营农牧场,多数居民成为农牧场职工。他们自发地发展家庭经济,饲养奶牛、种植蔬菜。“列巴”、“野果酱”、“酸黄瓜”、“西米丹”是他们自制的风味小吃。每当劳动之余,他们喜欢聚在一起,手风琴和着森林潮,男女们跳起欢快的俄罗斯民间舞蹈。 华俄后裔家庭有着传统的清洁卫生习惯,院落、居室整洁明亮,墙壁洁白光滑;他们喜欢洗蒸汽浴,几块石块放在锅里,燃烧后泼上水可产生蒸汽,然后用桦树条抽打身体。 小镇的风光独特而又有魅力,古驿道从远方伸来,额尔古纳河从镇边北流而过,不少人在临河而钓,钓一河蓝色的意境。隔河相望是俄国小镇奥洛奇,可欣赏对岸异国风光;镇郊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清风习习,令人悦目清心。 随着改革开放,小镇结束了封闭状态,告别了寂寞,建设了室韦边贸口岸,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一级口岸,成立了边贸公司,口岸日渐红火,过往货物不断增多,经济愈来愈繁荣,客商、游客往来频繁,小镇的日子越来越好,那拔地而起的学校大楼不正说明了这点吗?在这里我认识了一名司机,人很热情也很有耐心,是从小在室韦长大的孩子,他的户口是汉族,他长相也汉化了,但他的爷爷及以上的先辈都是俄罗斯族人,这就是中华民族演化的历史呀。我非常感谢他对我的帮助,在这里坐他的车到处去探访,可以说真的是得到了一个免费的导游和解说员,通过他我知道了许多室韦的历史和许多精美的天然风景地,他叫郭春雨,电话13947009030.驴友到这里探访找他可是最佳的选择,同时也希望他的生活也会和小镇一样越来越红火!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9743/18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