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朝鲜游记(30) |
[游记]朝鲜游记(30) |
2007-07-19 sina.com.cn |
在停战谈判会场里,中校继续向游客们讲着:“1953年7月27日上午10点,在那座建筑(手指旁边一座建筑),美国在停战书上签字了。到那边可以看到我方的旗和美方的联合国旗。美国在战争中惨败了,所以他们为了防止丢脸把联合国旗放谈判桌上了。伟大将军1996年现场指导这个板门店,亲自教导说,要好好地保存这个世界上第一次打胜美国的谈判(旧址),所以这里面保存的全都是当时用过的(桌椅、旗帜等)。现在可以拍照了,拍照完了就上车,请大家动作快一点。”(游客:给多长时间?洪导:10分钟。) 听完中校的讲解,我们来到谈判会场旁边的一座建筑,这是停战协定的签字大厅。当年停战谈判即将结束时,停战协定的签字问题提到了日程上,美方提议,在停战谈判会场旁搭一个帐篷,用做签字。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仅用五天,就在谈判会场旁建起了一座面积为900平方米的木房,做签字大厅用。如今,这座大厅里仍然保存着当年使用过的停战协定签字桌、椅子和旗帜等。 停战协定签字大厅 签字大厅内 我们就来回放一下五十多年前停战协定签字时的场景吧: 1953年7月27日上午,有200多名世界各国的记者来到签字大厅前,900平方米的大厅内,所有与双方代表团有关的设置和用品,都布置成对称、平等的。大厅正中,排列着两张长方形的会议桌,两桌中间是一张方桌,桌上都铺着绿色台呢。西边的桌上立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东边的会议桌上立着联合国的旗子;大厅西部几排长条木凳是朝中方面人员的席位,大厅东部的长条木凳是“联合国军”方面人员的席位,大厅北面是双方新闻记者的活动区域。 方桌上摆着朝鲜停战协定书及附件的文本,方桌两侧双方各伫立两名助签人员,双方出席签字仪式的人员分别由指定的东西两门入厅就座。上午10点整,朝中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大将和“联合国军”代表团首席代表哈里逊中将,从大厅南门进入大厅,分别在各自签字桌前就座。两位首席代表在本方助签人员协助下,在自己一方准备的9本停战协定书上签字。之后,由助签人员同时交换9本停战协定书,再在对方交来的9本停战协定书上签字,然后由助签人员把这9本停战协定书带回去,速交司令官签字。这场不寻常的签字仪式,只用了十分钟就结束了。 1953年7月27日上午,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这是签字仪式。左侧为联合国军方,右侧为朝中方;双方首席代表哈里逊、南日在停战协定书上签字;其他四位代表坐在侧旁 当天晚上,“联合国军”的总司令、美国陆军上将马克·克拉克于汶山的美军帐篷里,在停战协定书上签上了他的名字。与此同时,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于首相府,在停战协定书上也签了字。第二天上午,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于开城,在朝鲜停战协定书上签了字。当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军向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布停战命令:“自1953年7月27日22时起,即停战协定签字后的12小时起,全线完全停火。” 1953年7月27日,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1953年7月27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1953年7月2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我们站在签字大厅里,看到当年使用过的两张签字桌、方桌和签字座椅都按原样摆放着,双方的旗子也还立在桌上。那面联合国旗已经很旧了,颜色也已褪去,现在替换上一面新的,旧旗被取下放在一旁玻璃框中;另一签字桌上仍立着朝鲜国旗,因当年中国是以志愿军的名义参战,所以在朝鲜从来没有正式使用过中国国旗,志愿军与朝方谈判代表是共同以朝鲜国旗作为代表的。 宇儿站在立有朝鲜国旗的签字桌旁 我站在立有联合国旗的签字桌前 褪了色的联合国旗 与签字大厅相连的另一房间是展室,展览的内容是有关抗美援朝和停战谈判的资料,展览之首是以光芒万丈的太阳为底、一身戎装的金日成巨幅照片。因时间关系,对这展览只是很粗略地看了一下,五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我们称之为“抗美援朝战争”,朝鲜称其为“祖国解放战争”,展览中介绍的几乎都是朝鲜人民军如何与美帝国主义英勇斗争的事迹,没中国人民志愿军什么事,看了让人心里不痛快。 在停战谈判签字大厅门口,宇儿与那位朝鲜中校合了张影,并请他在《板门店》一书中签字留念。 宇儿与朝鲜中校在签字大厅门口合影 朝鲜中校在《板门店》一书上的签名 我在签字大厅门口的“停战协定签字大厅”石碑旁 从停战谈判会场乘车前行一公里左右,就来到了板门店“共同警备区”,它是以军事分界线上建立的会场为轴、直径800m的地带,并以军事分界线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区域,我们到的自然是北方区域。下了车,大家先被带到一座大型石碑跟前,这座碑叫做“金日成手迹碑”,碑上刻写着金日成的亲笔、朝文“金日成”三个大字,下有日期“1994.7.7”。 朝鲜中校向我们解说道:“这个签字是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逝世之前最后一天,看完关于祖国统一的文件后留下的签字,留下这个签字后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就逝世了。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为了祖国的统一,献出了自己的一生。这是我国人民在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逝世一周年时建设起来的,这是整个花岗岩,重100吨,下面长9.4米,上面是7.7米。” 碑的长度9.4米和7.7米,寓意金日成签字的日期,94年7月7日。碑的下方有82朵木兰浮雕,木兰花是朝鲜国花,82寓意金日成逝世时82岁。下方还刻有此碑的献词:“敬爱的金日成主席在有关消除民族分裂的悲剧、实现祖国统一事业的重要文件上留下了一生最后的亲笔题名。金日成主席热爱祖国和民族的崇高精神,将被子孙后代传下去。” 金日成手迹碑 中校接着对众人说:“现在我们到军事分界线,所以大家应该好好地遵守规矩,排队行动,好吗?(游客:好!)从现在起不许拍照了,等我们参观了以后到那个阳台上再照吧。” 离开金日成手迹碑,向前走不远,共同警备区内南北双方对峙的场面便赫然在目,中校指着前面七座木板房说道: “这个地区就是我方和美方相对峙的板门店的会议场所,以前因为有美方的挑衅,有过很多次武装冲突,所以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许多军人在站岗。这白色的四栋房间是我方来盖和管理的,那三个青色的建筑是美方来盖和管理的。那边看见的就是南朝鲜的傀儡军。军事分界线穿过了七栋建筑,除了板门店地区,其他地方都是铁丝网。” 我们的面前就是板门店会场区,七座木板房,最左面是一座白色的,接下来是三座蓝的,右边又是三座白的。这是根据停战协定建立的军事停战委员会的会议厅和中立国监察委员会的工作场所。从左边数第三座建筑,是停战后召开军事停战委员会会议的场所。在那里曾举行过459次军事停战委员会会议,召开过509次秘书长会议。1991年,美方任命了并不是停战协议签字国的韩国将领作为首席委员,朝鲜拒绝接受,因此停战委员会再也没有开过会。这七座建筑物的每两座之间,都有一条宽40厘米、高7厘米的混凝土标识线,这便是把朝鲜半岛分割为两个部分的军事分界线。 板门店会场区的七座建筑 据说在1976年以前,在共同警备区内是没有军事分界线的,双方警备兵和记者都可以自由自在地通行。但1976年8月18日,从那有名的“板门店斧子野蛮暴行事件”之后,为了预防双方军人之间的冲突,朝鲜提议把共同警备区完全划分开来。双方签定协定后,共同警备区内标记了穿过会场区七座木板房的军事分界线,从此双方开始各自警备。现在韩国一方有UN直辖共同警备区警备队, 共同警备区的南北区域内,双方各建有一些建筑物。在朝鲜一方,建有朝鲜人民军板门店代办处——“板门阁”,一座三层建筑;在其不远处还有一座建筑称为“统一阁”。在韩国方面也有与之对应的代办处,其两座主要建筑,一座名为“自由之家”,另一座为“和平之家”。从建筑的外表来看,朝方的建筑端庄、见棱内角的,而韩方的建筑更具现代化气息。 板门店会场区,有士兵把守的那座蓝色木板房,是当年停战委员会召开会议的场所,游客可进入里面参观。对面是韩方的建筑,中间为“自由之家”,左侧为“自由之亭”,右侧为“和平之家”。 板门店会场区,朝方建筑“板门阁”,允许游客到三层阳台上观光和拍照 朝方建筑“统一阁” 放大了的板门店共同警备区沙盘,我将主要建筑做了标注 我们看到,分界线两边都有各自的军人在站岗,双方岗哨近在咫尺。朝方士兵身穿正规军装、头戴大沿帽,笔直地站着,一动不动;韩方士兵身着迷彩服,站岗时比较随意(以前这里是由美军守备的,后来美军逐渐撒出,2004年之后,美军将板门店共同警备区的警备任务移交给韩国军队。这也标志着驻韩美军负责朝鲜半岛军事分界线警备任务的结束,由韩国军队全部接管)。这表面上看似平静的地方,却暗藏着剑拔弩张,如果对方有人越过分界线,士兵的枪即时就会响起,对越线的人打死勿论,这是在从前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朝韩站岗士兵,可看到两座建筑之间宽40cm、高7cm的军事分界线混凝土标识 朝方士兵在换岗 韩方士兵站岗时,常常只露半个身体,洪导说这是南朝鲜傀儡军怕死的缘故 中校对大家说:“现在我们到会议室里看看。进去的时候,两排两排地进去,慢慢来,不要着急。”然后,大家跟着他,从北门走进那座蓝色的、军事停战委员会曾经举行过多次会议的木板房。房间里仍然保留着以前举行会议时所使用过的桌子、椅子和麦克风等,南边墙上挂有参加朝鲜战争“联合国军”的16个国家的国旗。这房子南北各有一扇门,当游客进入房间后,便有两名朝鲜士兵将房间内通向韩方的南门把守住了。 当年停战委员会召开会议的房间,墙上有十六个参战国的国旗,两名朝鲜士兵把守着房间的南门 中校讲道:“停战后,在这个房间里,召开过多次军事停战委员会的会议,现在不搞会议了,他们提出建立防止战争的体系,而我们不答应,他们把更多的武装拉到南朝鲜。这条麦克风线就是分界线。我方和美方都一样,在整个朝鲜内只有在个这房间里可以自由地来往南北。这个旗就是祖国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的联合国的旗。” 房间中央放置着一张绿色长桌,桌正中有以前召开会议时使用的麦克风,麦克风线把桌子划为两部分,而这线正是军事分界线!朝鲜半岛南北246公里的军事分界线就是从这座房子、这张桌子的中间延伸出去的!从窗户向外张望,可以近距离地看到那条混凝土的分界标识线。 房间内当年召开会议时用的桌子、桌子中央的麦克风,麦克风线也是军事分界线 从房间窗户向外望,站岗的士兵,用混凝土标识的军事分界线。左边沙土是朝方,右边石子是韩方 朝韩双方都经常有游客来这里参观,因此双方约定:当朝方游客进入时,韩方就退出房间,让这间房由朝方暂时支配一会儿,反之也一样。所以,参观的游客可以在房间内自由来往南北。当听说这里是朝鲜半岛上唯一的可以自由越过军事分界线的场所时,大家一下子都跑到了桌子的南面,口中念叨着自己到了韩国了! 参观完军事停战委员会会场后,我们被带到“板门阁”,登上三楼的阳台,在这里,共同警备区的设施尽收眼底,众人又是忙着一通拍照。从阳台上向稍远处眺望,可以望见南北双方各自的国旗旗塔,韩国一边为100米高;而朝鲜一方的旗塔高达160米,旗的长度达30米,号称世界第一。听说当年为旗杆的高度,双方还较过劲呢,当时双方为了旗杆的高度互相竞赛:你那边高10米,我这边就高20米,最后以北方比南方高出60米而结束了这场竞争。 韩方非军事区内的韩国国旗,高100米 朝方非军事区内的朝鲜国旗,高160米,比韩方高出60米 我站在“板门阁”的阳台上,望着眼前的一切,不禁暗自念道:共同警备区,不知你何时才能变为和平区?军事分界线,你就这样演变为两个国家的边界而保留下去吗?朝鲜半岛,你是否还能统一? 我在“板门阁”阳台上与朝鲜中校合影 从“板门阁”出来,已是下午1点20了,游客们都已饥肠辘辘,导游带大家来到“板门阁”后面的一座服务楼——“板门店馆”里用餐,馆内还设有休息厅和售货处。 下午两点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568ead37010007h542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