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老挝专集柬埔寨吴哥窟

[游记]()老挝专集柬埔寨吴哥窟

2007-07-19    blogbus.com

(89)老挝专集&柬埔寨-吴哥窟 - []

TAG:老挝东南亚柬埔寨

http://www.beibaoke.com.cn/n6670c41.aspx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琅勃拉邦城镇
英文名称:Town of Luang Prabang
编号:334-001
相关联接:ttp://whc.unesco.org/sites/479.htm
1995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Ⅱ)(Ⅳ)(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琅勃拉邦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城镇中传统的老挝建筑容纳于19到20世纪欧洲殖民者留下的欧洲城市结构中。琅勃拉邦彻底保留其独特的城镇风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间相互融合的突出体现。
简介:
老挝古都琅勃拉邦是一个精致的古色古香的小山城,位于湄公河畔群山环抱的谷地,距离首都万象大约有500多公里,是老挝现存的最古老的一个城镇。公元1353年澜桑国国王范甘统一了老挝,把老挝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政权的首都设在琅勃拉邦,直至公元1545年国王菩提萨罗在位时迁都万象。公元1694年澜桑国分裂成三个小国,琅勃拉邦是其中一个小国的首都。公元1893年以后,老挝逐步沦为法国的保护国,琅勃拉邦还是老挝国王王宫的所在地。
经联合国专家组考察,琅勃拉邦全市有679座有保存价值的古老建筑物。公元1995年12月,琅勃拉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历史遗产名录。
琅勃拉邦是老挝的一座历史名城,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琅勃拉邦城市不大,居民笃信佛教,是名副其实的佛都。5万多的人口中,有200多名和尚。每天清晨和尚沿街化缘是一大景观。等待布施的信徒沿街排列,等各个寺庙的和尚十来个排着队到来时,信徒便把糯米饭、粽子等食物依次献给和尚们。化缘的和尚排成长长的队列,黄色的袈裟,在太阳的照射下,反映出琅勃拉邦人对宗教的虔诚。
佛教兴盛造成了琅勃拉邦古寺众多。有的寺院古榕蔽天,有的寺院花木繁茂,有的寺院大佛塔耸立。寺庙装饰的主色有的以红为主,华贵雍容;有的以金色为主,灿烂辉煌;有的以黑色为,庄严沉贵。其中被列为东南亚名寺的就有玄通寺和维崇寺等。
玄通寺是琅勃拉邦最宏伟的一座寺院。主庙正面的墙和梁柱,黑底金饰,精致美观;背后的墙面是整幅“生命之树”的彩石镶嵌画。寺院内有一座王家灵车庙,庙内有高12米,有用金色龙头装饰的灵车和王室的骨灰金瓶。寺院内还有精美的小庙和多座佛塔。
建于1513年的维崇寺是琅勃拉邦最古老的寺院,著名的普拉邦佛像曾经两度存放在这座古寺。寺院中有一座高34米的大莲花佛塔。这座佛塔于公元1903年由当时的王后下令兴建。佛塔内原来藏有的水晶佛和金佛像,现已转存于王宫博物馆。
普拉巴斯努阿佛寺以有着一个三米长的佛的“足迹”而闻名。这些佛的“足迹”也出现在东南亚的佛教国家中。通常,佛的足迹都有着高度的装饰,依稀显出足迹的轮廓。它们是用来表明佛曾经到这儿讲过经的,所以人们对这片地方很是尊敬。
瓦宗寺位于普寺山的顶部,普寺山正好位于琅勃拉邦的中部。瓦宗寺其实是一个老寺庙的复制品,最初的老寺庙建于公元1513年。虽然样品寺庙是公元1898年才建造的,但它展现了中世纪寺庙的氛围。这个寺庙中珍藏着无数的艺术珍宝。要想参拜瓦宗寺,游客们将不得不从普寺山继续向上爬328个阶梯,山顶上风景异常美丽,令人叹为观止。
位于湄公河与南乌江汇合处、琅勃拉邦以北30公里的南乌河口的石洞寺,在每年的宋干节(即泼水节)琅勃拉邦人都要集资铸造佛像送到这里来,至今已经有上万尊佛像。在这里游人不仅能浴沐在大自然风光里,还能一览千万尊形态各异的佛像。这里也是爱好研究湄公河流域文明、宗教和艺术的人士必去的好地方。
琅勃拉邦市内还有众多的佛塔,比较大的就有50多座,琅勃拉邦的佛塔不仅多,还具有其独特的风姿,如普西山顶上的宗西塔,塔身呈四角形,塔顶有如含苞待放的莲花,而市中心的维崇塔,形状如同西瓜。由于琅勃拉邦市内终年树木常青,鲜花盛开,层层叠叠的二、三层小楼和寺庙掩映在绿树之间,景色十分迷人,展现着琅勃拉邦的独特魅力。
另外琅勃拉邦还有一个值得去的地方——老挝的前皇宫,现在已经成为老挝国家博物馆。这幢建筑物的历史并不悠久,是于公元1904年建造成的,但是它蕴藏着特殊的艺术风格。在这里还可以看到澜沧王国的遗迹和许多国家级的文物。整个皇宫金碧辉煌,光艳夺目,殿内装饰古雅华贵。这里是老挝最后一代国王西萨旺凡达纳的行宫,王室成员今已不知何处去,宫中可见昔日的大殿、议事厅、书房、收藏室、起居室等。末代国王50年代曾经到过中国,他的礼品陈列室中至今还摆放着许多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精美工艺美术品和纪念品。在前皇宫内,有一尊小佛像,代表了老挝佛教最重要的圣物。据悉,城镇的得名就来自这个小佛像,Luang是 capital(首都)的意思, Pra(普拉)是 holy(神圣)的意思。这样,Luang Prabang(琅勃拉邦)正好可以翻译成为“Capital of Holy Bang”(圣邦首都)。佛像的80 都是金子制成。佛像高达83厘米,重约50公斤。据说,它是基督纪年的第一个世纪里制造于锡兰(现名为斯里兰卡)。公元11世纪,佛像一直保存在吴哥(柬埔寨的古都),直到后来,老挝国王娶了高棉国的公主之后,这尊雕像也随之被带到了琅勃拉邦。当国王塞特哈蒂拉特将万象作为老挝的首都时,他带走了这尊雕像。公元1779年,这尊雕像又被暹罗人抢走,于公元1839年又将雕像归还。

占巴塞文化景观内的瓦普庙和相关古民居
英文名称:Vat Phou and Associated Ancient Settlements within the Champasak Cultural Landscape
编号:334-002
相关联接:http://whc.unesco.org/sites/481.htm
2001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Ⅲ)(Ⅳ)(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遴选标准:
标准(Ⅲ):瓦普神庙是东南亚多种文化的独特历史见证,突出体现了公元10到14世纪统治该地区的高棉帝国的历史文化发展状况;
标准(Ⅳ):瓦普神庙是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文化景观同当地自然环境完美融合的典范;
标准(Ⅵ):瓦普神庙宏伟的建筑群及相关附属建筑建造在一处地域广阔的地方,依山傍水,巧妙得表达了古代印度文明中天人关系的传统理念。瓦普神庙拥有丰富的艺术杰作,全部以宗教皈依和献身为主题。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占巴塞文化景观,包括瓦普神庙建筑群,是一处完好保留了1000多年的人类文化杰作。占巴塞文化景观,以山顶至河岸为轴心,在方圆10公里的地方,整齐而有规划地建造了一系列庙宇、神殿和水利设施,完美表达了古代印度文明中天人关系的文化理念。占巴塞文化景观还包括湄公河两岸的两座文明城市和普高山,体现了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以高棉帝国为代表的老挝文化发展概况。
简介:
瓦普神庙是老挝著名的佛教古刹,老挝人把它与柬埔寨吴哥寺媲美,称为印度支那两大胜迹。
瓦普神庙的建造和老挝的历史有着深厚的联系。公元1235年老挝与泰国之间暴发了一场战争,老挝的军队突破了泰国的重重防线。包围了泰国的要塞南市。不料泰国的南市要塞易守难攻固若金汤,老挝的军队久攻不下。经过几十天的抗衡,交战双方伤亡惨重,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老挝的占巴塞披耶卡马塔王和泰国的那空伯罗女王看到胜负难决,于是举行和谈。最后决定双方各建一座佛塔,谁先完成,谁就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这个方案居然获得双方的一致同意。比赛的结果是泰国女王所建的塔于当年7月中旬完成,从而成为这场奇妙战争的胜利者。老挝的军队履约,立刻退出泰国的领土,战争就在这和平中结束了。但占巴塞披耶卡马塔王却不久去世了,老挝人为纪念占巴塞披耶卡马塔王的爱国精神决定把这未完成的塔建完,一年后这座老挝著名的佛教古刹终于建成,这就是瓦普庙。
瓦普老挝语意为“石庙”,坐落在海拔1200米的普高山山腰,东北距湄公河西岸城镇占巴塞8公里。规模宏大,建筑群从山腰向下伸展,长达数百米,全部用雕有各种图案的石块砌成。由于建筑时工程未全部竣工,并且年久失修,现除一座佛殿较为完整,余皆为断壁残垣,仅存遗迹。
佛殿建在被称为“圣屋之顶”的一块巨石下的两个石洞之间的平坡上,内外石壁均雕有美丽图像,内容有根据民间神话而描绘的哈努曼奋战群妖等故事的片断,雕刻精致瑰丽,造像细腻生动。佛殿内供奉佛像数尊,其中一尊颇为高大。在佛殿的第3层石级上,有一尊石像,为瓦普庙建造者占巴塞王披耶卡马塔之像。
由佛殿下行,原有两座崔巍石宫,现已倾塌,但从遗迹规模,可想见其当年气势。庙院内有石人石兽,多已残缺,散落在蔓草荒木之中。石宫正南有一湖,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米,人们称为“圣湖”。湖心偏西建有水榭,有桥连通西岸。湖西端有3座殿堂废墟。
由于历史久远,人们已经无从考证瓦普神庙的确切建筑年代了,关于瓦普神庙的建筑年代有三种说法,一说为7世记,另说为11世纪和13世纪。
到过老挝的人都知道老挝人民有一个传统的节日叫瓦普节,据说这个节日就是为纪念瓦普庙的修建和技耶卡马塔王的功德而设的。每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人们都要在瓦普庙内举行盛大的庙会,节日期间除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外,还有许多民间的娱乐活动如赛象、赛马、斗牛斗鸡等。

柬埔寨

吴哥窟
英文名称:Angkor
编号:335-001
相关联接:http://www.unesco.org/whc/sites/668.htm
1992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Ⅲ)(Ⅳ)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十六届会议报告。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吴哥窟是东南亚主要的考古学遗址之一。占地面积四百多平方公里,包括林地,吴哥窟遗址公园。这个公园有从九世纪到十五世纪高棉王国各个首都的辉煌遗迹,包括著名的吴哥Wat寺庙,在吴哥Thom,Bayon寺庙里有无数雕塑饰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这一遗址及其周边已经制定了一个广泛的保护计划。
简介: 
吴哥遗迹群位于柬埔寨暹粒省金边湖的北侧。吴哥作为柬埔寨吴哥王朝的首都长达7个世纪之久(公元9~15世纪),因此遗留下来许多历史古迹,共计有600多处,分布在方圆60平方千米的丛林中。吴哥古迹主要是指建于公元9~13世纪的精美浮雕、壁画和气势宏伟的石构建筑。它既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也是人类灿烂古代文明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东方世界四大奇迹之一。约建于1150年的吴哥寺是世界上最大的寺庙建筑群中最大和最著名的庙宇。吴哥寺是高棉国王领土内千百个宗教建筑之一。
全城共有城门5座,其中4座在每一边城墙的正中间,高20米,一尊四面神像矗立在城门顶上。另一座是“胜利门”,直通王宫。每座城门外都有一座大桥,每座桥的两侧都有宽15米,2米高的石雕人像。石雕人手持巨蟒,蟒身便是桥栏,均是跪坐姿势。
位于吴哥城中心的巴扬寺是一座佛教寺庙,建在石砌台基上,共有50多座石塔。16座相连的宝塔是巴扬寺的核心部分,中央一座高45米。塔尖都雕有微笑的四面佛像,雕刻布满塔身。在塔基四周的内外回廊壁上有浮雕,浮雕题材取自印度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的神话故事,人物刻画得非常逼真,形态各异,堪称高棉雕刻艺术中少见的精品。
吴哥窟方圆40平方千米左右,包括10多座历史悠久的建筑物及数十组建筑遗迹。圣塔是其中最主要的建筑,建在寺庙中心三层台基上,其中四尖塔位于第二层台基四角。
另一65米高的尖塔在第三层台基正中央高高耸立着。五塔排列整齐,错落有致。远望如莲花蓓蕾,挺立于丛林之巅。
600多年来,整个地区湮没在丛林榛莽中。现在部分地区正在被大自然回收。更边远的地区因为可能理有地雷而变得危险。有些树木穿过建筑物在石缝中成长起来,因而导致了一些主要寺庙正在被毁。但仍然有许多地方值得一看。有人怀疑随着高棉人稍逊的木结构建筑被湮没,这些石建筑也终究会倒塌。
世界上印度教建筑中最最精彩的珍品不在该教诞生地印度,而是在柬埔寨。12世纪时,一位神王苏利耶跋摩二世皇帝建造了这个巨大的吴哥寺。吴哥寺是奉献给印度教神灵毗瑟拿的,它既是一所寺庙又是苏利耶跋摩一世的陵墓。柬埔寨的高棉统治者在公元10~13世纪统治着一个相当巨大的王国。他们自认为是毗瑟拿在尘世的化身。吴哥寺犹如天堂的宫殿。国王的灵魂在这儿神游。
寺院周围有壕沟环绕,墙外有很大的蓄水池。吴哥寺设计匀称典雅,规模宏大,围入外墙的面积达83610平方米。参观者由外墙的一个门进入就看见整个建筑物矗立在一个接一个重叠的平台上面。这个圣殿的中心上方有一个61米高的塔。要到达那里还要走过几道门,一座台阶和开阔的庭院,它的四周围有四座较低的塔,它们是四个附属寺庙的标记。
吴哥寺丰富多采的雕塑装饰与它严谨的匀称设计形成对比。石雕上生动地描绘出印度史诗中的场面。许许多多男女神灵以挑逗姿态欢腾、跳跃。在长达数百英尺的络绎不绝的术廊的浮雕上展现了高棉历史上真实人物。最受喜爱和反复出现的形象是高棉舞蹈女神受斯帕拉斯。小吴哥神女浮雕(见附图)则以其丰美的体态和迷人的微笑令观者动容,被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吴哥寺是一项辉煌的成就,它体现了对体积、空间以及几何体组合的深刻造诣。当时的建筑技术和风格非常有限——石头的使用犹如它具有木材的性质;拱形结构和穹顶未为人所知——但它的整体效果仍令人惊叹。印度教中的毗瑟弩神代表稳定和持久,他的威力曾在吴哥寺内受到严重的威胁。
公元1973年曾有这里进行管理的法国考古学家们因战争升级而被迫离去,这个巨大的庙宇建筑群成了当时红色高棉的藏身之地(那里近160平方公里的面积内约有多达200个寺庙,吴哥寺位于它们的中心)。现在这些寺庙上留下了斑斑驳驳的弹痕。经过20年的废弃后,保护工作又开始了。可是人们担心这种粗制滥造的修复工作会带来更进一步的损坏。战争和政局的不稳定已留下了痕迹,对那些希望吴哥寺作为柬埔寨宗教、历史、建筑遗产的一个非凡的楷模所应得到的公正待遇的人来说,财力匮乏是他们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高棉艺术体现了印度教和佛教的影响。这两种教在高棉受到同样尊重。吴哥城是公元13世纪初阇耶跋摩七世建造的高棉城市,它靠近吴哥寺,但它的中心是佛教寺庙巴戎寺。皇帝又一次与神灵一样受到崇敬。这里也有圣塔、长方形的回廊,中央有一个突起的圣坛。生动而真实的浅浮雕刻划出统治者威严地骑在大象上,周围满是人群。还可以看到正跳舞的女郎。这里供奉的是已入涅鞶的饶王

转自:http://traveltips.blogbus.com/logs/3828175.html40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