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苏州之行

[游记]苏州之行

2009-04-29cncn.com
苏州行
(这篇主要说说经历,没什么太精彩的感受,大家没时间就不要看了,但是对某些东西有兴趣的同志还是可以一看,更精彩的是在下几篇日志,敬请期待!)先说本次行程只我一人。
到了浙江后在那边呆了、逛了近十天。还可以,只是感觉有些黑了。
接下来去苏州了。这下有得看了。
倒霉,这次又是无座的车,想不卧票也不行!第二天天亮经过上海,感觉就是不一样,放目千里不觉有处不惹眼的!此处有高楼修栈,广厦阔宇,又有辽野绿地,映带左右,远观之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虽无市郊农人之闲,一掠一过,亦足以——感触三千!
早晨7点过到苏州,苏州这城的名气挺大的,可这火车站实在实在是名不副实,不可同城而语!更何况正在搞建修,其靓丽景色实在不敢恭维!
……
首先去了狮子林,园子不大狮子挺多的,奇形怪状,有没有卢沟桥的多就不从而知了,导游小姐说的很精彩,我没记住太多,就记下了这儿曾举行过日本的投降仪式。
狮子林中,亭、台、楼、阁、厅、堂、轩、廊样样俱全,假山也让人眼花缭乱(当然这种眼花缭乱要看你怎么看了)。我也闻出了一鼻子的佛味,虽然我是无神论者,但是我看到与宗教有关的东西就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让我想逃避。
报国寺也不怎么大,转了一圈基本就能勾画出它的三维图,较多的感受还是在这小小的寺中,因为将在下一篇中详细讲述,在此就不重复了。
去江浙,不感受一下小桥,流水,人家是非常遗憾的,我坐着船感受了近40分钟,还可以很凉爽,只是感觉毕竟和以前的有区别,而且有些做作。在船上以非常快的速度认识了一个华东师大的小伙子,上海的,聊的还好,但是又以非常快的速度分别,幸好交换了联系方式。真的,如果能住在水边该多好啊,晚上能面朝净水遐想,能看荡漾的粼粼波光,能听潮水唏嘘,能闻风和着水的气味,还能仰望星空任其遨游深邃,我就觉得会很幸福了……
对于寒山寺和枫桥,我对它的印象就是诗词,就是文气。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最荡漾人心了。在那里欣赏了一段音乐,当地的一种曲艺形式,记不清叫什么了!这里,寺,水,人,桥,还有历史,运河,都是交相辉映,高高的铁岭关,绿绿的爬山虎,稠稠的枫桥水,还有芸芸的欢笑过客,当时我仿佛被置身一个时光穿梭的交点,把我隔离出来,思想凌驾于一切之上,所有的东西都是那么渺小,横空一切,所有,全部!
导游小姐叫我摸摸张继的那个带血的食指,这样可以借借他的文气,我对文气一向敏感,所以仔细凝视了一下雕塑,很有气质,风范,凸现出一种大家的不凡。但是我对她说,算了吧,我不需要!
定园也还可以,整个园子形同一个如意,小桥流水顺势而设,亭台楼榭业分布两旁,参观了很多东西,用个不恰当的词其乐融融吧!太多了,我什么都不想说了,说了会乱的,著名的根雕阿,民俗阿,扬州八怪的真迹阿,二十四神阿,花神庙阿,宰相墓阿,等等。在这里我一个人转到一个没人去的地方,看到苏州刺绣的制作过程,真的一针一线让人叹为观止,绣一张要两周左右,得却很辛苦,但确实漂亮,可惜没钱带回几张。
苏州园林真的像书中说的那样不讲究对称,是一幅幅绝美的自然画。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画。而且我的行程中基本上都离不开船,这就是水乡吧。园林树木也很多,栽种和修剪树木也参差不齐,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真正给人一种自然的滋润。还有就是花墙和廊子。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而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旁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但是让某些游客置身其中真的什么景致都没了,除了增添庸俗,别无事处。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们生平多阅历和水平,只有胸中有山,才能使游览者观赏、攀登的时候忘却园林,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小河、池沼,有些园林很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拙政园本也在行程之中,但时间晚了当日未去。
……
以及其愉快的心情去了吴江,一个关系非常好的朋友在那儿!食宿她全包了,搞得我很不好意思,下面就去了本次出游的最后一站(本来原计划这不是最后一站,但时间过头了)——同里。
同里的水多、桥多,小桥、流水、人家也别具风情,与苏州那边的就大不一样了,可能因为它是一个镇吧。我每到一处都会买地图,这是个好习惯。从地图上看,镇外四面环水,古镇也是依水而建。同里的三桥(太平、吉利、长庆桥)很出名,它们呈三足鼎立的姿态。不仅外观小巧玲珑、古朴典雅,而且富有极浓的民俗内涵。听一个卖纪念品的老人说,凡古镇上的居民遇到婚娶、满月或生日贺寿等人生大事,都要走一趟“三桥”,图个大吉大利。我也入乡随俗,饶有兴趣地走一回(不是,确切地说,我走了两回,我想,走两回会有双倍的大吉、大利、大庆嘛)“三桥”,欢快地感受了当地人的民俗乐趣。
这边的大院也算多吧!什么五鹤门楼、仁济道院、退思园,好多都记不清了,一个影视基地也挺好玩的。在一个卖纪念品的摊上,我呆了有十分钟,学会了一种新乐器——埙,挺好的,专业的埙听起来音色很浑厚,也能吹出轻薄且尖锐的音,而那种普及埙就吹不出浑厚的音色了,而这正是埙的特色音,算了不买了100多呢!
在这儿发生了一件搞笑的事,我戴了一幅墨镜,走到一个卖茶杯的店,女主人挺年轻,最后我知道她大学毕业刚几年。我站着看着店里,她对我说了几句话,我没听懂,一脸雾水的看着她,最后她说:“sir!tea pot,tea pot!”,哦!她把我当成老外了,就操了几句英语,好像没看出什么破绽,最后因为意思实在难以用英语表达,就说了中文,这回是她一脸惊愕的看着我了……
同里能给人什么,我觉得就算是一种悠闲自得的幽静,一种别样的水乡风韵吧!
记忆里的很多东西,都不能用语言来挖掘,只能留着酝酿而已。
就写到这里吧!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5358/14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