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九溪十八涧——杭州行(一) |
[游记]九溪十八涧——杭州行(一) |
2009-06-01cncn.com |
坐车到九溪站之前,杭州的雨就一直没停过,时密时疏的。不过这也给我们今天的行程增添了几分乐趣。溪水、雨水,一个在地上流,一个从空中落,也算是纵横交错的立体化体验了吧。闲话少说。我们的起点正是九溪汇向钱塘江的入口。所谓“九溪十八涧”是由大大小小多条溪流汇聚而成,至于这些溪流的名字,我们不清楚,毕竟不是做学术报告,也就不必一一考究了。也许是下雨天、也许还是不够出名,九溪就如同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家碧玉,前来游玩的人并不多。我喜欢这样淡淡的感觉,毕竟人一多,再好的景色也就俗起来了,西湖就是。这许是游人的一点私心吧。一路溯流而上。高高低低的树将小溪掩映得十分宁静。溪水顺势而下,或缓或急,或柔或荡,变化有致、姿态无穷,深得山林之趣。更兼有蒙蒙细雨,四面八方不知从何而来,湿了我们的衣服和脸,又跳入溪水而去。汀汀淙淙的流水声、稀稀漱漱的雨水声,再有山林中时不时掠过的一两声鸟鸣,真能荡涤人心,尽洗俗尘。陈三立墓在溪边的一个山坡上。沿着湿湿滑滑的小径走不几步,眼前的景象竟为之一变。矮矮的茶树在山坡上列成整齐的一行一行,没有高树浓荫的遮挡,天地一下子明亮了。我们顺着茶农的小径找到了陈三立及其夫人和长子的墓。坟头上已生了杂草,墓边仅有一木牌树立,介绍父子二人的生平。在这空无一人的茶林里,墓显得有些苍凉。离开陈三立墓继续北上,有林海亭可供行人歇脚。亭无甚可观,倒是两副楹联颇值得玩味。一副是“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曰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来”写得挺有意思,另一副“林深每得六时荫,海静常涵万象天”暗隐“林海”二字。约走了两三里路,可至九溪烟树。此地是九溪景致绝佳处。溪水在此变作一潭池水。池中有岛,岛中有树。丹枫如霞,青荇成簇,碧波如镜,岚霭生雾。更有亭台相映,石桥相连,文人碑刻,点缀其间。真个如置身仙境一般。至此路分两岔,一走乾龙路往杨梅岭村而去,一过九泓亭往龙井村而去。我们选择后者,换了拖鞋,一路濯足戏水继续北上。龙井茶声名在外,龙井村自然也免不了寂寞。不少村民在村口设卡,招揽生意,拉人去他家吃茶买茶。家家户户如此经营,也就失去了山里人朴实的本性,我们没有在这里停留,径直奔向烟霞三洞。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8595/1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