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端午游广州(二) |
[游记]端午游广州(二) |
| 2009-06-11cncn.com |
5月29日 一大早起来又开始了新一天的行程。早餐又去了那家包点铺,吃了水晶蒸饺、喝了杯豆浆、还吃了一个叫蟹棒紫菜卷的小点心,都还不错。 从陈家祠广场对面的公交站坐了旅游1线去云台花园。上午雨一直淅淅沥沥地下个没停,不过这种天气反而让我能在游人稀少的云台花园慢慢参观。云台花园在白云山下,旁边就是上白云山的索道。一进大门就被里面的景色迷住了,门口有一个圆形的小瀑布,里面有许多小圆形的小柱围着一个大水柱。前方就是很多的台阶,台阶又分为三部分,左右两边是对称的大理石阶梯,中间则是特制玻璃铺砌而成的。有清澈的流水沿着玻璃台阶缓缓流下。沿着台阶向上走来到了一个大平台,那里有一个小湖,湖中间有一个小型的喷泉。在雨中看这些流水、喷泉,真是蛮有趣。 站湖边的这个小广场上视野很开阔,整个花园都尽收眼底:湖的前面是一个罗马柱廊,望向它的前方,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远处应该就是白云山吧。右边有一个花钟,就是由植物修剪成的时钟,还有两个棕色的植物米老鼠耳朵,很是可爱。时间的钟面、数字等都是植物组成的,可时针分针都是真的,整个花钟还是可以计时的呢。左边望去是一大片的绿草坡,上面有很多转动的小风车,各种卡通人物塑像,比如:功夫熊猫、蜘蛛侠、小鱼尼莫、hello kitte、孙悟空、还有我最喜欢的叮铛猫等等。 沿罗马柱廊往上走,不久就来到了玫瑰园。玫瑰园里当然会有很多盛开的玫瑰花啦。这里的玫瑰品种很丰富,有:金徽章、彩云、圣诞白、黑玫瑰等等。因为雨下得很大,撑着伞,不方便看这些艳丽的花,而且还有不时有雨滴飘到身上来,只得尽快躲到玻璃温室去。从玫瑰园到温室的路上还见到了许多的图腾柱。图腾柱形态各不相同,让人仿佛置身某个非洲土著部落。玻璃温室其实是一个小小的室内花园,里面有三大类的植物,分布在花园中的不同区域。其中一个区有许多的棕榈植物,看这些植物的名牌很有趣,比如有些植物以貌取名,如酒瓶椰子、三角椰子、老人葵、帝王椰子、狐尾椰子等;有的则以地取名,如海南椰子、台湾海枣、荷威棕、也门铁等。 温室最引人注目的是各个品种的兰花了。见到了许多吊挂在花格中的兰花,据说有种蝴蝶兰当花梗上的花全部盛开时,宛如一群蝴蝶在翩翩飞舞。可惜那些吊兰都挂在比较高的空中,没办法细看。我只能拍了些地面摆放的盆载兰花,像我很喜欢的具有茹雅气质的英国兰、名字很有湖南特色的辣子黄花、比较名贵的石斛兰等等。 温室中还有一小块种满了各式仙人掌的沙坪,看那么多的仙人掌仙人球集聚在一起很好玩。 从温室中出来后去了另外一边的草坪看那些卡通塑像,还去了一个有许多卡通玩偶的小展馆,里面有一个大大的阿童木的塑像,还有一些展柜摆满了小小的卡通玩偶,大多是日本漫画里的,可我认识的只有美少女和侦探柯南。 依依不舍地从云台花园出来后又坐公交旅游2线回到了陈家祠,然后坐了旅游公交1线去了传说中广州的富人区——二沙岛。下车后就到了广东美术馆,里面有许多人参观美术展,15元的门票。本来想去看看的,只是恰巧雨停了,就赶紧跑到旁边的星海音乐厅去逛去了,因为临近六一,音乐厅里刚好有喜羊羊与大灰狼的舞台剧在表演,见到很多看完演出刚出场的家长和小朋友。在音乐厅旁的江边吹了一会风,又沿着公交车来的路线往回走。二沙岛上绿草茵茵,树影婆娑,岛上分布了很多的高档住房,不过这些小区的周围都修了围栏,围栏上要么载种了植物要么用塑料的草坪覆盖,竟像是藏在深闺的大家闺秀般难寻真容呢。经过一个体育场后就没走一会就离开了二沙岛,本想继续搭公交车,可无意中发现在公交停车点的对面就是东山湖公园,于是进去走了走,门票3元,觉得没有很大特色,就在公园里的湖边呆坐了一会,看了看那一小片的荷花就离开了。 从沿江东路继续搭旅游公交2线到了天河城。一下车就见到人声鼎沸的宏场广场。在宏场广场上的美食小店解决了我的中餐,没来得及细逛天河城就去寻来时车上见到的南方报社了。途中经过了南方人才市场,还去二楼瞄了几眼,里面的招聘单位和应聘人员都不是很多,很多档位都是空的。 从南方人才市场出来,一路上一边欣赏路边的芒果树,一边在想:树上结满的这些青青的芒果到底可不可以吃呢?。走了两站路就见到马路对面的南方报社,因为每周都必买周方周末看,很喜欢这个敢讲真话的报社,想见见它的真容。犹豫半天还是没去里面参观,只是在街对面拍了拍报社的外景就离开了。 从南方报社坐204路公交车到了中山纪念堂。下车后一眼就见到了那座恢宏壮美、富丽堂皇的八角建筑。中山纪念堂前矗立了中山先生的铜像。铜像前面是一个大草坪,草坪外面围着一盆盆争奇斗艳的鲜花。纪念堂呈八角形,正面矗立八根柱子,让纪念堂显得更加雄伟。在纪念堂正门上方写着中山先生的手迹“天下为公”。字迹苍劲有力,使人对中山先生为公天的高贵品质不禁肃然起敬。 走到中山纪念堂左侧面后,一在道门外见到街对面就是越秀公园,只是铁门把我们锁在纪念堂这边无法出去,只能望公园兴叹了。不过柳暗花明的是,沿纪念堂后面走到纪念堂的的右侧就有一个门是开着的,于是我兴奋的从侧门过马路到了越秀公园南门。 花5元买了门票后就开始了漫长的爬山,爬了一小会在一个山腰上又见到一处孙先生的纪念建筑——孙总理读书治理处。沿着长长的石阶又继续往山上的另一处孙先生纪念建筑—中山纪念碑走。因为今天已经逛了半天了,所以爬这些台阶对于我来说实在是非常的辛苦,并没走到顶去参观中山纪念碑。在一个指标牌上见到往明古城墙和五羊塑像的路口,就去寻五羊去了。走到一处小平台前,有一个旅行团聚集在一起听讲解,停下来看看,是一处被树根占满了的一面墙,没听清导游在讲解些什么,所以最后也没搞明白那面几乎全被树根覆盖的墙是不是明代的古城墙。继续往前不远终于见到了这座城市的标志—五羊雕像。雕像前拍照留影的人络绎不绝,想拍一张正面的全景都很难,于是围着雕像转了一圈,领略一下五羊的优美造型。 从五羊雕像前出来后又走到了镇海楼,这是一座降红色的五层建筑,据说它是广州现存最完好、最具气势和最富民族特色的古建筑。可惜我爬山爬得实在有点累,就放弃了登楼远眺珠江、俯看广州城的好机会,同时也节约了10元的登楼门票费用哦。 不过在镇海楼门前刚好可以看到越秀体育场,里面设施虽说不是特别新,但能容纳3万人的体育场看上去还是蛮令上震撼的。沿路又见到了纪念辛亥革命胜利而建的光复亭和香港海员大罢工胜利的海员亭。 印象最特别的是在公园里见到许多标注长2、长9之类的很隐蔽的铁门,看这些铁门都在山脚下,猜测是山内防空洞的各个出口吧。果不其然,在公园内还见到了防空办之类的机构,猜想当年战争时期,越秀公园内的防空设施应该是广州市民避难的好场所吧。 准备出公园时,在一块景点提示牌前见到前面有一个韩国园,又参观了一下。在越秀公园的这个小小的园中园的庭院里,见到了韩式楼台、雕花矮墙、翠竹方池,也算领略了一番“原汁原味”的异国风情。韩国园内除了栗谷斋、茶山亭之类的庭院和一些不知道含义的种石雕像外,还有两组仿古天文仪器:“仰釜日晷”和“测雨台”。 日晷是在一个下球形石头上安装一个铜指针,可测出一天的时间和一年的季节变化。这个仪器让我想起在故宫中见到日晷,那是根据太阳照射的阴影变化来测量时间的仪器,好像还没有这个功能多吧。另一个“测雨器”顾名思义就是测降雨量的仪器,结构更为简单,在一块方形的石头上装上一个竹筒样的铸铁容器,就可以用来测雨量了。参观完这两组仪器,令人不得不佩服古代朝鲜人的智慧。 总体来说越秀公园5元的门票挺值的,公园很大,著名的景点非常多,可是门票上没印上简单的景点地图,害我一番好找,这是唯一觉得有点一遗憾的地方。 从越秀公园正门出来,想着西汉南越王墓就在旁边应该顺便去参观一下。博物馆要在下午5:30半门,而我到那时已经是下午4:30了。一个小时时间要参观完,带着这个信念匆匆地浏览了二、三楼的展馆,就直奔楼顶的墓原址陈列区。见到原址后才觉得它是博物馆里最没意思的展区了。墓室分前后两部分,由石门隔开,共7室。见到的全部都是矮小的泥土房间而已,里面的棺木和出土文物全部移走,没有什么可参观的。于是匆匆观看一番又赶紧下来细看展室的展品,除了在这个南越王墓中出土的文物外,展馆中有许多其他地方出土的西汉文物,比如一些彩塑的木俑,木头做的耳杯呀、勺呀等等,还有一个六博棋,不知道西汉人闲时是怎么玩这个小游戏的呢。在博物馆的二楼还有一个瓷枕专题陈列展,里面的的展品全部是一对夫妇捐赠出来的,他们的无私精神真是值得敬佩。里面的展品很丰富,各个时间的瓷枕,釉色五彩纷呈,造型多式多样。可是我很纳闷的是:古人真是枕在这个上面安睡的么?这些枕头再珍罕难得,都是瓷做的呀,那么硬睡在上面怎么会舒服呢。 逛完博物馆就坐105路公交车回酒店。下车后在路上见到了一块介绍彩虹桥的石牌,这才知道彩虹桥原来就是跨过酒店门口臭水沟的那座桥呀。真希望这个臭水沟能够尽快整治好,让沟上的桥成为令人舒心的彩虹桥。 在酒店休息了一会后又出去吃晚餐,在陈家祠广场前的一家店吃了正宗的西关濑粉,我要的是小份的濑粉,6元,大份是是8元。里面有冬菇,虾米同猪糕榨,还可以按自己喜好配上辣或不辣的咸菜。我没配咸菜而是在老板的推荐下点了份鱼皮(3元)。濑粉的味道还不错,只是那个榨鱼皮实在是不对我的胃口。吃完正宗的西关小吃,又去附近逛了新光百货和家乐福超市,临近9点才回到了酒店休息。
|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9475/17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