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端午广州游(三) |
[游记]端午广州游(三) |
| 2009-06-11cncn.com |
5月30日 今天没有特别安排的行程,一直睡到8点钟才起来,整理好行李就到前台办了退房手续、寄存了行李。本想坐公交车去北京路,于是在酒店提供的电脑上网查询了半天,不过并没找到从彩虹桥站直接可去的公交路线,于是就走到陈家祠坐了地铁到了公园前站。下了地铁后才发现公园前站可以说是广州最大的地铁站了,这里有出口abcd……,不过我很快就找到了设在j出口的羊城通服务中心。问清可以在此退卡及最晚退卡的时间是晚上8:00,我就满心欢喜地出了地铁口到了人民公园玩。 一到人民公园一眼就见到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这里竟然就是广州市政府的所在地,开始还以为会是旧址之类的,半天才确信这就是现在市政府的所在地。因为是休息日,所以政府门前是大门紧闭的,有保安人员在一旁的侧门外值勤。沿政府对面的路直走就见到了一个音乐亭。亭内有很多人。因为人民公园是不收门票的,所以人气很旺,打球的、聊天的、跳舞的、唱粤曲的,热闹非凡。虽然人多,但园内古树参天,绿草荫荫,专为游人设置的石凳之类的设施很多,倒也不难找到憩息的好去处。我在公园内休整了很久,还细细看了公园内的那几座材质不同的雕像。鲁迅先生的塑像老远就认出来了, 一座名为新娘的雕塑从不同角度看都各有不同的韵味。虽说这次没能去看雕塑公园,可走到每个公园、广场甚至各个步行街都会欣赏到风格不同的雕像,真是个有文化氛围的城市。
((古色古香的广州市政府)) 从人民公园出来,沿着中山五路走到了北京路。一到北京路口就见到了罩在玻璃下的千年古道遗址。透过厚厚的保护玻璃,还是很清晰地见到下的面明代路面和宋代路面,想想不同时期的人们都是走在这条繁华的街上购物,再去逛北京路会更觉得兴致盎然。只是参观完千年古道遗址没多久,还没来得及细逛一家店,就发现前面人群聚集在一起围观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有人爬到了三层楼的广告牌边,消防人员正在想法救他下来。先是一名消防员和一名警察通过升降梯靠近该男子,与他说话沟通着什么,随后消防员和警察都先下来了。这时见到那位年轻的男子情绪异常激动,不停的地抽泣。一会消防员就带了另一位年轻的男子一起上了升降梯,大概是带跳楼男子的朋友过来劝他的吧。想着消防人员一定会将问题解决的,我们这些看热闹的多了其实对他们的解救反而没好处,就没再观望,继续逛我的街去了。 北京路上各式的服装店鞋店都很多,归纳起来这几天见过的鞋店最多的就是百丽跟它旗下的其它品牌了—天美意、他她等等。虽说也很喜欢只是觉得跟本地的打折幅度差不多就没想过要买。将近11点时走到了北京路上的天河城,见五楼有一家必胜客就立刻到了餐厅吃比萨去了。吃完比萨再在天河城里逛了一圈出来已经是中午1点多了。继续沿着北京路往前走,走到一个公交站点实在走不动了便等车去珠江边看江景。在公交停车点的对面又见到了一家7天连锁酒店,不禁感叹7天在广州的连锁速度。 上了一趟公交车,只坐了1站车就到了珠江边,不记得那里是长堤还是东堤、西堤了。沿着江边漫步,一路上见到了许多跨江大桥。有一个渡口还有渡轮,轮船一两分钟就可以从渡口到江的对岸,如果晚上有空的话坐珠江夜游的船看看广州的夜景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只是我每天都逛得很累,又觉得1个女孩子晚上出来怕不安全,就留着下次来时再看珠江夜景吧。 沿着江边走了许久,天气渐好,太阳露出的一小片的光芒也有些刺眼。刚想着找个荫凉地休息,抬头看到了街对面的一座颇有气势、有些历史感的欧式建筑,上面写了几个黑色的大字“邮政博物馆”,于是跑到里面去逛,只是可惜的是博物馆里的二、三楼的展厅都不开放,只有一楼卖一些邮品。见到有人买了明信片在上面盖很多的纪念邮戳蛮有趣的,便在展销中心买了一套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明信片,把那些像端午节纪念之类的七八个纪念邮戳全盖了一遍。 从邮政博物馆出来后坐了公交车(不记得是31路或者是38路了)去了流花湖公园。 想去流花湖公园的源于在网上见到的一张照片:照片拍的是湖中间的一条路,路的两边许多棕榈树。觉得走在那样的路中间一定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进入公园后一眼见到了流花湖,湖的中央还有一个类似白宫的建筑,正午时分的白宫倒影非常的漂亮,本以为是什么景点,走到白宫对面的湖边才看清原来白宫是一个酒家,所以并没有去上面参观了。 没去湖心岛上的白宫也没关系,流花湖公园里到处都是景致,不像在越秀公园老是在爬山。并且这里有我向往的那条两旁有棕榈树的路,找到后我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遍。 公园里植物很多,一派南亚热带风光,很多植物上都有文字介绍的吊牌,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终于知道在南宁、北海街头到处可见的吊着很多树根的树是高山榕、细叶榕之类的榕树;知道了“下雪”的是木棉树——因为木棉花絮满天飞舞,看起来就像冬天里下雪的场景,只可惜没见到火红的木棉花齐整的开放的样子;知道了我向往的流花湖的图片中的树叫蒲葵,是棕榈科的一种,还见到了“瘦高个”的假槟榔、一棵不知什么原因叶子蔫蔫的烟火树。 (ps:回家后很自豪的告诉老公认识了榕树的事情,可他一点不以为然地说:我早就知道那些树是榕树呀,在阳朔时不还特意去看了一个景点—大榕树嘛。我晕,原来早就应该认识的呀……) (我所向往的流花湖公园) 从流花湖公园的正门出来,在附近的公交站牌见到有从六榕路过来的公交车,便横过马路到了对面的公交站点准备坐车去看六榕寺,不过没想到那趟竟然是来回不同的路线,这边没有去六榕路的路线,我只好随意坐了趟车到了府前路,又逛了一会市政府后,沿着府前路到了广州市人大。 这时忽然有一个重大的发现:原来中山纪念堂就在人大的对面。这才想起准备行程时见到一篇文章的介绍:广州也有像北京一样的城市中轴线,自北向南依次为:越秀山的镇海楼、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人大大楼、市政府大楼、人民公园、起义路、广州解放纪念碑、海珠广场、海珠桥至刘王殿(昌岗路街心花坛),全长大约8千米。这条中轴线上的景点这三天都几乎都踏遍了,不过都是随机看公交及地铁线路乱走的,没想到它们之间竟然有这么紧密的联系呢。 再次见到中山纪念堂时是下午5点左右,觉得还可以再逛逛就又坐了地铁到了烈士陵园。在正门门楼处,周恩来总理题写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赫然醒目的呈现在眼前。花3元买了票,一进烈士陵园正门就见到广场前方直冲云霄的广州起义纪念碑。纪念碑是三座大山上手握枪杆的造型,这个造型一定是想说明“枪杆子里出政权”吧。 沿着广场向左边的小道走有一座广州革命历史博物馆,可惜的是错过了参观时间,未能去里面参观。只能摸了摸门口的海防大炮,想像当时广州人民抗敌的英勇形象。 陵园很大,我从5点10分进园,参观完红英岗四烈士墓、叶剑英元帅纪念碑、中朝跟中苏人民血谊亭,广州公社烈士之墓之后已是晚上7点了。印象很深的是有一个八角湖心亭,亭上悬挂着董必武题书的“血祭轩辕”牌匾。看了石碑的介绍才知道原来这是为纪念广州起义后被俘就义,在刑场上举行婚礼的陈铁军、周文雍两位烈士而修建的纪念亭。依稀记得这个感人的故事,好像还有一部老的电影《刑场上的婚礼》就是特别纪念这个历史事件的吧。 以前总觉得课本里说的革命历史教育很空洞,今天参观完陵园后觉得触动很大。公园里人来人往,虽然大多只是来煅炼、休闲而已,并不是都抱着多肃穆的神情、崇敬的心态来瞻仰烈士,但我想英雄们付出那么大代价所做的不正是希望能看到这些详和欢乐的场景么?我们不会忘记那一个个英勇牺牲的热血生命、那一群群不曾远去的背影,广州能有这么多给可以让我们去纪念、去瞻仰的公园跟建筑已经很不错了。 从烈士陵园出来后就坐地铁去了公园前站,直奔羊城通服务中心,退了卡后就坐了地铁回酒店取了的行李。本想跑到陈家祠广场前的莲香楼去买点特产带回去,可才晚上7点,我就吃了闭门羹,虽然有点遗撼,不过还好旁边有家沁芳园面馆,去里面尝了正宗的双皮奶,另外点了一个面当晚餐。吃完之后就赶往了火车站结束了我的端午行。 感谢这个端午小长假,让我能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这座新旧交融、处处吸引人的城市。
|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9493/19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