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柬马行之柬埔寨篇 |
[游记]柬马行之柬埔寨篇 |
2009-07-08cncn.com |
每次旅途回来,都会陷入一种安静又仿佛沮丧的状态。无法将思想集中在现实生活中,放任自己依然游历在旅途的人物与风景中。 每次回来,也依然会疑惑怎样的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什么才是幸福,也会挣扎着试图摆脱大城市的一切,可是每每都是失败地依然被城市的生活同化。 从内心深处涌出的对上海的厌倦,让我感觉更加疲惫不堪。这个城市,让我的身体和心灵同样的不健康,而小岛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与此形成如此鲜明的对比。 快乐,随之而来的总是忧伤。因为,快乐不能永恒,有时只是忧伤主旋律上的插曲。 我梦见自己在回来后的第二天又踏上出行的旅程,奔向了越南的胡志明市,可是即便在梦中也未能成行。这些种种,我的围城! 我感觉异常得困顿,我思念那海岛上的单纯和宁静。 在杭州回上海的亚航巴士上,仿佛记流水帐般和sera回忆着12天来的旅程。我依然能清晰地记得每一天的历程,它们是鲜活而灵动的,是每个与众不同的24 小时。 决定去马来西亚,几乎是在一年前;但是,决定去柬埔寨,几乎只是在出发前的两天。 幸运的是,柬埔寨对中国游客开放落地签证,甚至还可以在两个工作日内通过网络申请e-visa。亚航的机票也相当诱人,这一切促成了我们的柬国之旅。 6-19 早上12:28分,我独自坐在萧山机场的国际出发大厅,给idk发出一条短信—希望她能赶到,我坐在机场无望地等着,等到结柜前还不到我只能一个人走了。身边一份攻略也没有,出发前也未做任何功课,我感觉一片迷茫和微微的不知所措。我只能慢慢地劝慰自己进入一种独自旅行的状态,可是沮丧还是不由自主地蔓延开来。 这是我在漫长地等待sera误火车后改乘汽车从上海赶往萧山机场的途中留在日记本上的话。一分一秒地看着时间流走,双眼紧盯着亚航柜台的工作人员,在脑海里做着最坏的打算。那样的一个早晨,我觉得疲惫之极,整个人在高度的紧张中度过,一个个短信连接sera的进程。当sera乘上出租车赶往机场时,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中午时分,一切的手续都相当快捷,而墨菲定律总是在此时打出制胜的牌—飞机晚点。无论如何,我不需要独自去面对接下来的11天旅程。 廉价航空的机舱,舒适度是难以苛求了。途中遇到的一批杭州人,是前往云顶五星级酒店的,和我们完全不是一个阶级层次和思想层次的,勉强在一起聊聊,打发五个小时的行程。我有些兴奋,完全睡不着,事后也证明是亚航的国际航班座椅无法调节使得我完全没有睡意。飞机平稳降落,LCCT的机场服务也完全是自助的,游客需要自己通过通道走入航站楼,不愧是廉价航空,可以省的都省了,看在便宜的机票上,这一切还都能忍受。机场的汇率不够好,我们只兑换了五百人民币以应付接下来的一晚。出发前,我们就未能订上亚航的廉价宾馆itune,事实也证明酒店当天确实客满。我们不得不乘机场巴士进入市区寻找住处,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停在KL Center,几经询问找到马路对面的几家酒店。Ymca已经客满,仅有的几家私人旅社真是又贵又糟糕,我们选了一家相对昂贵带空调的,80RM。安顿好,去外面的大排档点了些吃的,买了第二天一大早的早餐便回去睡觉。 6-20 几乎没有睡几个小时,四点出发赶往机场。仍然是机场巴士,星夜赶回LCCT。办好值机手续,我们磨磨蹭蹭地前往出发的候机厅,当边检官员在我的护照上敲下出境章时,我忽然意识到我们的马来西亚签证仅仅是single entry的,匆忙扫了一眼,一阵绝望扫来,广播里开始呼叫我和sera的名字,我来不及多想奔到登机口,结果仅剩下我们两和另一个女生被匆忙带往登机。亚航的工作人员几乎是跑着把我们领去飞机,又是走过一条长长的通道。终于坐上飞机,放下座椅(很奇怪短程的航班座椅反而更舒适些),飞机上我在心里盘算了签证事宜许久,也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 小睡了一觉,到达柬埔寨的暹粒机场。降落前,看到一片绿色掩映的世界,非常美丽。机场小小的,安安静静的,被植被和花草覆盖着,鸟叫声不绝于耳,一下子就舒缓了旅途的紧张。六月是柬埔寨旅游的淡季,游客并不多。走出机场,一个当地人问我们怎么进城,我们慢慢悠悠地从洗手间出来,他还在那里等着。于是,就被他带出了机场,乘上他弟弟的tuktuk开往市区。Tuktuk司机俨然就是半个向导,当你说出离开时期,他们很快就可以给你拟出一个大致的旅行计划,合理而紧凑。Tuktuk司机带我们到了一个guest house,看到很多老外聚集在楼下的公共区域,房间也还不错,就决定住下来。一路的困顿,我和sera决定放弃司机推荐的浮村,下午仅仅是很放松地在老市场惬意地逛了逛,等待四点司机来接我们去买吴哥窟的票,然后看巴肯山的日落。我们俨然忘记了柬国与中国的一个小时时差,提早一个小时下楼来等司机,心里很不开心地埋怨司机不讲信用,过了许久才发现我们的时差还没调整过来,然后两个人大笑起来。无聊之余,上网研究了一番马来西亚的签证,最后绝望地发现我们不得不在返回时申请昂贵的落地签证,这将耗去我们每人100美金,此时才知为何中国人民要称美金为美刀了,真是刀刀见血啊! 非常准时,小司机来接我们。尽管是淡季,买票的人还是不少,尤其是三天票。买好票,直接去巴肯山看日落。Tuktuk从平坦的林荫大道上驶过,空气清凉而干净,覆盖道路的并非人工种植的树木,而是热带森林的原始树木,另人感觉神清气爽。大约要走二十分钟山路到达山顶,天气多云,看不到完整的太阳,但依然能够看到夕阳的余晖一点点从云层后慢慢消失。这一天看到的几张面孔,在随后的旅途中也不断地遇到,非常有趣。离开巴肯山时天色已暗下来,司机把我们拉回老市场附近,周五的街道很热闹,有乐队在演奏传统音乐,我们简单地选了一家露天的大排档坐下。对柬埔寨的食物并没有抱很大的期待,不过基本还可以接受,水果摇的味道非常好。没晃几步,就到了夜市,卖的东西无非和老市场里相同,不过比老市场略便宜些。出外多了,看到这些哪里都有的围巾布艺之类的东西,完全没有感觉。Sera去做了脚,我坐在一个巨大的茅草亭下的酒吧,想用美味的水果摇。 第二日约了司机一早出发看日出,于是早早回去。房间很大,两张双人床,很大的两扇窗,我们选择了空调服务,13美金一天,着实还很划算。 Tips:马来西亚的签证一般都是single entry的,如果要经过吉隆坡前往其他国家,可以在机场申请transit visa,只要出示前往第三国的机票即可。办理transit visa是免费的,并且可以在马来西亚停留五天,如果安排合理完全可以去小岛上玩一圈了。
6-21 4:30就被闹铃吵醒了,小小赖了床,5:15从酒店出发,小司机早就在楼下等我们了。昨天在前往巴肯山时,就远远看到了吴哥窟。果然是一路都有很多人tuktuk地赶去吴哥看日出。清晨,车在森林间行驶,空气真的是分外清新。步入吴哥窟时,太阳已经开始缓缓升起,如同从前看到的众多日出,其实也并没有太多的新鲜感,太阳的光辉播撒在吴哥的草坪上,游客除了按动快门外,周遭依旧安静。吴哥窟分里外四进,走到最后一进,抬眼望去是一片绿茸茸的草地,后门的小路不知通向哪里,除了森林里传来的鸟叫声,一切都那么宁静和谐。我忍不住拿出video录下这片静静的森林。 这一日,我们继续游览吴哥通王庙的小圈。无法记住所有庙宇的名字,巴戎寺,神秘的高棉的微笑以及多部电影中出现过的塔布戎寺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这一日是周六,所有不上学的孩子都倾巢而出兜售纪念品,每个孩子都念念有词“one dollar,buy me one dollar please”。一个椰子一美金,一套明信片一美金,一条围巾一美金,三个冰箱贴一美金。。。。。。总之,这是一个以一美金起价的国家。我和sera开玩笑说,这简直就是一美金的诱惑吗!每个寺庙的入口处,都分布了一些简单的大排档,我们在市区的超市买了方便面带出来,中午就随便选了一家坐下点了水果摇,吃方便面。尽管当地已经很商业化,但民风还算淳朴,并没有恶狠狠地拒绝外来食品,很开心地欢迎游客坐下,然后孩子们便会向只小苍蝇般围在你身边嘤嘤着one dollar。我和sera很快学会了当地一句非常出名的口头语—no money, no honey。每当我们说出第一句,孩子们就会跟出第二句。柬埔寨的孩子除了皮肤略黑,几乎个个都是大眼睛,非常可爱漂亮,带着天真的活泼和自然。当游客们不理睬他们时,他们就聚在一起游戏。在我看来,他们的兜售不过是交差式的形式主义,走了过场便可以开心地散去。时值下午,阳光更加炽烈起来,及至三点左右忽然大雨倾盆,我们被困在banteay srey。这座寺庙的第一扇门到最后一扇门都保持在一条中轴线上,从第一扇门可以望到最后一扇门,穿透整个寺庙。一眼望过去时,仿佛一面面透视的镜子,可以看到前生与来世。有一瞬间,我感觉到一种被摄住的力量,然后赶紧摆脱这种思想。一些兜售纪念品的当地人也从雨中躲入了庙宇,和我们一同站在庙宇的最后一扇门内。雨越下越大,这些由石头堆砌而成的庙宇终究不够密闭,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下小雨,害得七八个人一会儿就挤成了一团。当地的女孩子忽闪着漂亮的大眼睛,却在用英语说我们很漂亮。我在想,那是她们还不知道自己的美丽啊。躲在庙宇里的唯一一个男生很安静,及至我和sera开始用中文对话,他才兴奋地和我们攀谈起来。原来,他也是中国人,从云南抵达越南, 再是泰国然后是柬埔寨,一路独自走来,还真是够魄力。 雨小些了,我们顶着小雨回到tuktuk上,竟然这样的三轮摩托,还安装了挡雨的塑料布,放下来俨然是个不错的空间。一连几日的早起和赶路,加之一直未停的雨另我和sera决定放弃这日的最后一个景点,早早回去休息。回到酒店,两人都困顿地倒在床上,外面雨依然很大,两人竟都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晚上八点才醒来出门晚餐。仅管老市场附近有鳞次栉比的西式餐厅,但我们还是不约而同选择了路边的大排档,然后又去了著名的red piano小坐了一番。 6-22 这一天的行程相对紧张些,我们要赶往距离市中心两个小时的女王宫。仍旧是一早出发,早出发的结果就是只能在老市场附近选择昂贵的早餐,因为除了这些早起的鸟儿,其他的铺面都还没有开张。不知是东南亚人民的胃口小,还是我们的胃口大,当地早餐的分量总是出乎意料的少,使得我不得不点了份西餐才得以饱餐一顿。一路沿不错的公路向东北出发,会穿梭在一些村镇之间,一望无际的总是绿色。柬埔寨的人民还是相对贫困的,房子都是简易的木制房,看起来风雨飘摇的,很少也能看到一些砖瓦房,构造都是差不多。由于天气的湿热,房屋的下层都是用木桩支起半人的高度,上面一层简单的房间,右侧或中间造有楼梯。我只能在车速稍慢时仔细观察,仿佛屋子里并没有一个个的房间,无非是一个大间,供全家人的起居食宿。有些人干脆就把吊床支在屋下或树荫里,沉沉睡去。这样的生活,既简单又富足,永远与自然那么贴近。孩子们很可爱,看到车子开过常常会开心地和你挥手;间或会看到一些老年的尼姑,混在人迹中,心下很是疑惑为何她们不居住在寺庙里。还有另我一奇的是,柬埔寨的动物都很瘦,无论牛还是鸡全都又瘦又小,难怪sera抱怨牛肉炒面里怎么也看不到几块牛肉。 尽管是炎热的夏季,在露天的车上吹了近两个钟头,还是让我们寒意倍生。第一个景点要走1500米的山路到半山腰处的一个小溪,观看古人在溪边的石头上所雕刻的佛像和一千个林伽lingar。山路在茂密的森林间,没走几步就看到很粗的藤蔓,人可以坐在上面荡秋千,让我们两个城市姑娘新鲜无比,无法想象先人是如何穿越这些藤蔓找到这个神秘的景点。一路都有标识提醒游客上升的高度,来到这个景点的游客并不多,我们一路也只碰到少许与向导同行的游客。走到景点处,一个身穿工作人员制服的人主动领我们沿小溪观看精美的雕像并一一解释。没想到,沿小溪一路下去,很多石头上都雕刻了雕像,日久年深,很多浸没在水下的雕塑被水流冲刷得模糊不清了。但此地著名的1000个林伽倒还清楚,我和sera到这天才大致明白林伽的含义,正引出巴肯山看日落一日,我硬让sera坐在一个林伽上拍照的可笑举动,两人于是拿寻找林伽为乐互相取笑起来。溪水非常清澈,深藏在密林间,溪水底部的雕刻让水有了灵动的波纹。我发现临时向导的右手居然是假手,联想到密布在柬越两国的地雷曾残害多少人民,私下和sera商量要给些“小费”。参观完毕,依然沿山路下来,前往第二个景点女王宫。 Tuktuk了大约半个小时,车子转入一条小路,女王宫展现在眼前。很多攻略都强烈赞誉了女王宫的雕刻,但当我们亲眼看到时,才真的感叹这些雕塑的精美。据传,女王宫曾是皇帝妃子的居住地,由此而得名。女王宫的保存在诸多庙宇中属于非常完善的,她是用红砂岩的石块所建,内部矗立的几座猴面人身和狮面人身像已经被盗,如今是几个仿制品代替,显得非常不协调。在介绍中看到过旧品的图片,古朴而沉稳,造型特别,有带翅膀的造型,很有想象力,仿佛也寄托了古人某种飞天的欲望。整座庙宇透出赤红色,色彩艳丽而稳重,雕像生动活泼,有在一起打斗的景象,舞蹈的景象,龙头上端坐的菩萨,各种动物,是所有庙宇中所见雕塑内容最为丰富的一处,不夸张地说是集所有庙宇雕刻之最,雕刻的手工较其他庙宇也更精美细腻。车子回到吴哥主景区的途中,我们还停在一处庙宇前,这座庙宇没有看到过任何文字介绍,小司机说了名字,当然我们也无法记住,他介绍说就像一个小吴哥。走进果然是与吴哥的造型相近,仿佛缩微版本,一会儿天又开始阴沉下来,乌云下压,我走在庙宇中间的草地上,看到乌云下静立的庙宇,肃穆庄重,更显出历史的沉重感,想这些庙宇在风吹雨淋中矗立了多少个世纪!热带的阵雨说来就来,还好我们已在返回主景区的路上。下午主要是游览大圈的庙宇,但是淅淅沥沥的雨让我们游兴全无,略过了塔逊,其他的庙宇也是匆匆一扫而过,显然大圈的庙宇没有小圈的经典。不过,sera和我还是在一座以供奉林伽为主题的庙宇里有说有笑,还超级虔诚地向林伽祈祷,并彼此嘲笑对方。 晚餐决定去LP推荐的curry walla,tuktuk直接开到店门口,萧条的淡季,里面只零散坐了几个老外,店也很小,装修简单。我们刚坐下,停了不多久的雨又狂暴起来,三十分钟的雨把街道淹了个结结实实。我们悠闲地点了咖哩,味道没想象中的美妙,却意外在店里得到一本很棒的guide book,暹粒的衣食住行加庙宇的介绍和景区城区地图,应有尽有。雨停后,步行回酒店,水还没完全退,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回去,当地人还开玩笑地说要背我们过街。晚上,逛夜市加按摩,脚走得确实有些累,所有的庙宇都是要一步步或爬或走的,倒还真不是年纪大的人能够应付的。逛完夜市,买好了给朋友的礼物,时间竟然已经近午夜,一美刀tuktuk回酒店。 注:lingar即林伽,是古人对男性生殖器的崇拜。这下明白我们为什么互相嘲笑对方了? 6-23 最后一天的柬埔寨之旅,是我最期待的。因为,我们要去游览谓之“lost temple”的崩密烈。位于城区的东侧,又是近两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抵达了这个最古老又最神秘的神庙。这座神庙建于11世纪,比吴哥窟群落的庙宇早了近一个世纪。但是,这座神庙由于没有受到任何国际保护项目的维护而崩塌殆尽。如果其他的神庙还是可以步行而观赏的,这里的很多部分都已经需要手脚并用地在废墟间行进了。看过一些网络介绍,但从我们所看到的庙宇而言,短短几年,庙宇的损毁程度加剧了很多,庙宇的基本构造已经难以辨识。但所有的石头上更透出一份古朴和久远。青苔密布在坍塌的石头上,大树肆意地在砖墙上生长,藤蔓缠绕了庙宇的顶端。我们试着自己走进去,但着实被迷宫般的路线所迷惑,我们不得不请了一个导游,在没有路又几近坍塌的庙宇间行进。神庙的中央部分搭建了一些木栈道,整个庙宇被一种潮湿而阴郁的氛围所笼罩。走过一个土坑边,导游介绍这里曾有一枚地雷爆炸,三个人因此而丧命,不过现在整座庙宇的地雷已经被清除,而庙宇的部分坍塌也是由于爆炸引起的。神庙的最后部分,一个图书馆的构造还相对完整,据导游介绍整座神庙有四座图书馆,相当于家庭学校。如此推断,这些神庙里曾经是被皇亲贵族所居住的,可是我实在难以想象那些阴暗狭仄的空间如何可以居住,或者我是无法退化到古人的生活环境中了。走出神庙,绕到另一侧,导游指着一个倒塌的铁牌子,告诉我们这里曾是一片雷区,这个牌子标注了它的代号,庙宇的外围就是原始的森林,清幽而宁静,但曾经这里埋藏过一大片地雷,并且有柬埔寨的人民丧命与此,宁静与战争在这里对立而统一。游客很少,我们很放松地走在神庙入口处发呆,入口处的大力士像已经全部消失了,一眼望去崩密烈其实就是一堆年代久远的石堆,将会随岁月的老去而逐渐消失。我想着,柬埔寨的人民是否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拥有着多么宝贵的财富?如同柬埔寨那些美丽的姑娘,她们并不了解她们的面容和眼睛有多么美丽和深邃。 真的是有点恋恋不舍,我几乎把相机的电全部拍完了,才离开崩密烈前往罗落士群。 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车子停在一个很小的庙宇前,我们坐下午餐。看到大约50米远处有一个学校,正值孩子们的下课时间。午饭后,我们并不急着步入神庙,而是在神庙脚下的一个大厅驻足,因为不懂他们的语言而好奇为何一群人聚集在这里,仿佛开大会一般。我很放肆地脱鞋走进去,一个年轻的和尚主动和我攀谈起来。柬埔寨的和尚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们的受教育程度要远远高于普通人,并且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很多人之所以选择做僧人,也是为了受到更多的教育。通过攀谈了解到,原来这里是由僧人所主持的一个慈善机构,向穷人分发粮食。我问了很多有关柬埔寨僧人的问题,柬国的僧人和中国的僧人所受的戒条相差甚远,除了不能饮酒和不能结婚外,柬国的僧人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约束。他们的修行模式更为松散,僧人可以自由地返回家庭,当然时间也不宜过长。僧人的远大理想就是得到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年长的僧人会向年轻的僧人传授知识,寺院也会邀请一些人来教授英语。我问到,尼姑是如何修行的。得知尼姑并没有固定的庙宇可以居住,而是分散在民间,偶尔聚集在一起或到寺庙中来学习。这才解答了我之前为何在乡村的民居中看到很多僧尼的疑惑。柬国的大多数僧人都是善谈的,尤其与外国游客,这是他们难得的练习英语的机会。僧人同时也承担了向普通群众传播知识的责任,我们的tuktuk司机就曾告诉我他是在和一位monk学习英语。当时,我分外纳闷,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或理解错了他的意思,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聊了许久,sera也加入进来,我跑去拍那些所谓的穷人,他们正用自行车拖着刚领到的大米回家,一个孩子坐在楼梯上大哭,我看着那股可爱劲狂按相机,乐不可支。Sera终于结束了长长的谈话,僧人们实在太健谈了。我们又闲庭信步地走到学校,我拿出摄像机摄录起孩子们上课的情景,孩子们长得真是漂亮,眼睛里透露出单纯和善良,当我拿起镜头他们就会更大声地念书,让人会有会心的笑意浮上嘴角。 总算步入正题登上神庙,这座庙宇的规模很小。在神庙后面,我看到一个僧人正在小小的木窗前读一本很厚的书,他抬眼看到我正在拍照,有些羞赧,我于是邀请他下来拍照片。僧人下楼来,很羞涩地说柬埔寨的僧人是不能碰女性的,我心里笑翻了天,可是拍照时就极不自然地站了很远,拍了一张相当滑稽的照片。僧人又领我们参观了寺院,其实不过就是两间高脚房,他们还种植了一些香蕉树。他领我到他们的教室,位于高脚房下,非常低矮,摆了三五排简单的长桌椅,木墙上放置了一块白板,上面书写的英文正在教授现在时语法。僧人站在白板前,我就坐在长椅上假装学生,又犯了爱提问的毛病,狂问了一通。问了一个非常愚蠢的问题—我问他成为僧人仅仅是为了受更多的教育吗?那么受到很好教育的终极目的又是什么呢?我想,这是城市人的思维,任何一件事情的付出就是为了有所得到。可是,当我提出这个问题后,他显然是无法理解我的提问。 结束拜访,我们继续前往最后两个景点。这两个神庙在罗洛士群里属于规模相对较大的,第一个神庙被南北两侧的湖水所包围,环境非常清幽,下午炽烈的阳光着实让人有些难以忍受,两人总是在太阳躲进云层时猛爬一阵。下来后在神庙的北部看到僧人修行的场所,宽敞而安静,僧人们仿佛正在上下午课,聚集在一处分为两个班。我举起相机想拍下一个僧人,他就一下躲进僧房,也只好作罢。最后一个庙宇走马观花,走出来看到很多缩微庙宇的仿制品陈列在外,一个年老的僧尼在出售一些仿制的雕刻。Sera忍不住就买了很多块,结果以四美金四块成交,老僧尼开心极了,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感谢,让人感慨良多。Sera当然也觉得物超所值,真是桩两全其美的交易。 回到酒店,时间尚早,终于成全了我骑自行车游览城区的愿望。在酒店租了两部自行车,一直听说暹粒城很小,但没有亲自丈量过就没有明确的概念。按照地图随意选定一个目标出发,原本预计一个小时的路程,大约半个小时就结束了。沿着暹粒河向北,骑到目的地的教堂时,看到河边搭建的简易木制房屋,应该是穷人的居住地。不夸张地说,完全有点象是贫民区。我想继续探寻下去,但sera明显有返回之意,便只好越过河岸返回酒店。晚餐,我们依然骑车出门,终于决定晚餐好好奢侈一把,这是我们数天来一直念叨着的大餐。在老市场附近选了一家柬埔寨菜的餐馆,周围也三三五五坐了很多老外。这样一条狭窄的小街上,倒是密布了很多风格的餐厅,以西餐为主,也间或有当地菜。点好菜,两人闲适地坐着历数街上来往的外国帅哥。柬埔寨的菜实在是不敢恭维,两人一致觉得还是大排档的食物相对和口味一些,这就是带着中国胃旅行的一大缺点,永远无法满足当地菜肴的口感。晚饭后,热带的雨又压过来,我不知为何困顿异常,独自骑车回酒店,sera复制了相机里的照片后一个人逛夜市。 Tuktuk司机约好最后一日会送我们去机场,几乎是从头到尾都由这个羞涩的小司机陪伴我们度过了三天。在king anchor villa每天都睡得很好,空调的温度舒适,宽大而舒适的床让人有安全感。 6-24 Tuktuk司机按时来接我们,两个人不慌不忙,因为我们把航班时间记早了半个小时。Tuktuk司机并不知道,车子开得飞快,生怕我们赶不上航班。柬埔寨人民的淳朴就在这些细致的方面展露无疑。出境时,竟然把我的evisa放在了check-in的行李里,可是出境官盘问了两句,还是轻松放行了。柬国真是好! Tips:柬埔寨出境时需要支付每人20美金的机场税。如果申请的evisa需要打印两份,一份在入境时出示,一份在出境时出示。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21721/18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