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走合杭州——一支笔 一张消费券 一层父母情 |
[游记]走合杭州——一支笔 一张消费券 一层父母情 |
| 2009-08-04cncn.com |
走合杭州 ——一支笔 一张消费券 一层父母情 父亲说, 是晚, 是啊,每个人应该都有过梦想。简单的区别或许有些正成为那人发奋图强的动力;而某些却只是想想而已。母亲的睡眠相当地好,就是多梦。她自己说都是千奇百怪、不着边际的梦。可是,人生不知觉中充满了讶异。母亲小的时候,远房亲戚是怎样联络的?都是通过弄堂里一声声高嗓音的叫喊,然后慌忙地找零钱、换衣服,踩着咯吱咯吱地木板楼梯,奔向大多处在弄堂口的传呼电话亭;大热天的时候,那时只有少数百货公司和电影院是有所谓冷气的,把同伙伴们娱乐的小天地搬向那里,最是夏天里乐此不疲的事了;有朝一日,在自己的家里安上电话、开上空调,在那时,难道不是不着边际的梦想吗? 父亲是个老驾驶员。老到什么程度?在我没出生前,就已经在马路上跑了。当时,驾驶员是个挺体面的技术工种,说到你会开车,还带着欣羡的口吻。以前出租车都少得可怜,更别说拥有私家车了。那时的驾驶员多半是开单位的货车跑运输。他们那代人,遗憾的地方很多很多,可是年过半百了,还要受这么一遭。七八年前就与服务多年的原单位协保了。这是哪门子的条例,政府部门是不是都脑残了?只是允诺交三金直至退休,美名曰其有保障而无后顾之忧。其他补助?一分钱没有?这和下岗有什么二样?哦,下岗还有几百的下岗收入。协保除了那酸眼寒心的一纸合约,什么都没有。 老实巴交的工薪阶层,寥寥存款,屈指可数,杯水车薪。凭什么去抵挡CPI飞涨的艰苦日子?好在,我出道得早,父母亲的身体又很硬朗,心态也过得去。母亲顺顺当当地退休,退休工资逐年提高,她倒是一直褒扬GCD政府好啊好啊!父亲怎么办?虽过知天命年,可一个年富力强依旧的男子,难道日日蜗居在家,月月颗粒无收吗?于是,脱离了被称作‘可混’的旧国有单位,开始了一段私人老板处的打拼经历。 做得最长的是五六年在一家饭店。此后从赋闲到复出,都还是做着一个别人的驾驶员。 现在渐渐明白,父亲为何要把7月17的加油发票情有独钟地保留下来。因为,那一天起,做了半辈子的驾驶员,开了半辈子车的父亲,双手握上的是自家的方向盘。 我是幸运的,电话、空调,读初中的时候就享用了。而父母等待了三十年;而这也远去了,要到了更换的地步了。一件在梦想中更不着边际的东西,在我工作十年後,那么悄然地来到了身边。我心底里对自己说,没有什么无法实现的,只要有梦想,只要还坚定地拥有它。 第二天,便开始了自驾游。
新车上路自然有一个走合期。虽然说明书上说,走合的时速在最高时速的2/3左右,对小波来说,也就是可以开到 先说说G320。其实也没什么‘节省’,而且处处都是限速标志,上海段一般都是60,有些空空的路段,不知为何甚至过分到20。到了浙江段,情况稍好,八九十的限速正和我意。刚快则慢,快快慢慢,父亲忍不住抱怨:要不是走合,赤佬才会走这里,高速路爽气多了,有没差多少铜钿!(上海话) 曾经读导游时了解到,国道的编号是有讲法的。1开头的首发地都是北京;2打头的是南北向;3打头的则是东西向。G320,这是条远至云南瑞丽,长达 随后到了亭林,算比较正式的G320开始了。只要不偏离320,按着标志该拐则拐,该绕则绕,到达我们此行目的地杭州就再无悬念了。然而此前,副驾驶上的我,始终手不离图,按图索骥。 再说说这一路的‘风景’。带上引号,言下之意,是看不到青山绿水般的景观大道了,除了多如牛毛的加油站。如果不是看地图,沿路唯一能让我有记忆的地方,一个是枫泾古镇,另一个是崇福。 320就打古镇的那块牌楼前过。凝眸处,万里无云,摄氏38度,仍见着三三两两的拉客和游客之间的人头攒动;崇福,是一个因为有了海宁,而很少被人提起的皮革之城。旅游报上,偶有介绍,即使常读的人,也会不经意。没听说过的,更是无从知晓。对于中国的旅游资源,尤其是长三角一带的,我基本可以烂熟于胸。崇福,我也是在旅游报上见过一篇专门的报道,于是就记住了。它也是与320比邻。父亲问我是否停车兜一圈。鉴于游杭州,今日是重头戏;窗外又是火炉般滚烫,见了皮草就犯晕,连讨价还价的心思都提不起来。作罢吧,一鼓作气,直指杭州。 此刻,车行接近四个小时。尽管父亲在一路辛苦的拨弄驾驶盘,但丝毫看不见他对此项‘劳动’的一点不乐意。从决定拍牌买车到拍牌成功一锤定音,父亲与我击掌相庆。一向情绪不太出挑的父亲,此时兴奋了。到了7月17上了牌拿到车钥匙,口中冷不丁地会啧啧称赞几句,且都是重复的那几句。今日,开上320,开着自己的车,开往人间天堂,之前该有能有的欣喜若狂消退得差不多了,而这一路上的那美好、那欣喜的慨叹始终迸发。再瞧我母亲,在后座上,早已渐渐进入了梦乡。 到了半山,杭州的一个地名,如同于上海的莘庄。随着小波的入城,G320也不再与我们相伴。该说说杭州了。 大概是上海收了外埠车辆入城环保费,现在杭州也来了一个如法炮制,大概他们都知道,当今这二座城市,是不怕没人去的。又是25元,真快赶上高速公路费了。再一想,假使走高速进,就逃脱得了这个入城费?走高速,还得水涨船高。 除了学样破坏了待客之道的气氛,其实杭州的印象一直不错,否则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来看她,也不惜这样的高温酷暑天。然而至今惭愧,似乎没有对天堂留下过只字片言。杭州今日39度力压上海,确实比上海还要热。从预订的经济型酒店出来,开车出来倒不急于放行李,只是稍事歇息,这午饭还没用呢!此刻,时钟已经离出发过去了6个小时。如果是走沪杭高速,都彀打来回了。 杭州我有粗略的行程计划。三人过来,父母住一宿,明日接着游玩;我当天动车先回,隔日还有事情须处理。走国道,先至黄龙体育中心,类似于上海体育场,也是个旅游集散中心。到了先取杭州旅游消费券,就是满40冲抵10元的那种,我网上申领的当然是最新期的版本,不过,第一期将原先的使用期限与第二期合并延长了,原本 取券完,奔酒店。许多网友颇费周章找到那,我或许是吸取了网友们的经验,或是本身找地址的能力尚可,很快将父母的住宿安顿下来。他们住在文二 文三路之间一条很市井的叫影业路的小弄里、一家名为‘怡莱’的当地经济型酒店里。 文二 文三都是单行线,由于此,去也是‘计划内’的外婆家吃饭倒重复走了一段冤枉路。没什么唏嘘遗憾的,今后换作是我开车,一定也会有走冤枉路的时候,就像人生,总是在崎岖重复的道路上奔驰,这叫代价。 和之前的‘怡莱’一样,外婆家也通用旅游消费券。只是差不多过吃饭时间的时候,还要拿号等位。等就等了。等的时候,还不怕渴着饿着,有冲泡的茶,有曼妥思的薄荷糖,有旺旺先贝。而且,免费无限量供应。玩笑一句,如果爱吃,单吃旺旺先贝的话,都能吃饱了。服务到位,态度也很好,菜肴本就极便宜了,又不差生意,但还是规规矩矩地按照消费券的铁律执行,吃完结帐:97 吃得怎样?一家三口之后数小时,除了水,不可能吃得下任何东西了。外婆家,弟妹一行着实推荐得好! 下午,游飞来峰灵隐寺也。
我杭州来过几番,少不了备有一张杭州地图。再次按着我的指引,过灵溪隧道遂到。父亲又说,多亏有我,看地图有本事;换作他,戴上老光镜找寻起来,就不会如此顺当了。 我自不必多说了。其实母亲,当年全国串连时,在灵隐寺一住十来天。对于清晨起床,禅房外木管内滴下的清纯甘露记忆犹新。之后,单位三八节亦来过杭州几回。而父亲,真是没来过,起码没见过西湖,没到过灵隐寺。说了很久要来,初尝试动车要来,一家三口要来。世事无常,没想到最终是自驾走合来了杭州。 飞来峰灵隐寺是江南的名刹。父亲边参观,边肯定它果然的不同凡响。旅游消费券又派上用场了,只不过这抵下的折扣全交了停车费了。 我回程是八点缺一刻的动车,得往回赶了。因为除了吃晚饭,还有一大处景观要赶,要赶紧看。适才讲到,父亲向往已久,一是灵隐寺,其二就是西湖了。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谁的诗句,忘了;这诗句的前二句是什么,也忘了。就是那么自然而然地思想出了这二句,仿佛是诗人的灵魂附体,仿佛是旧时的情景一派呈现,只因眼前就该被那么描绘。钱塘自古灵动,西湖处处曲院风荷。 不清楚西湖边的停车状况,故不敢贸然(开往)。文三路上坐公车往西湖还算方便,又合我意地在曲院风荷的门口下了。气温达到如此高度,人的感觉不比高海拔的缺氧状态要好上多少,浑身犹如闷在火炉里炙烤。可是,这太阳一下山,西湖上的风吹皱了湖波,从人的脚底起,裹满了周身。舒爽极了。此时父母也少了几分困顿,沿湖一路,随着不时出现的大堆莲叶、出落精致的荷花而频频驻足,数码相机的闪光则是这一日最密集的时候,虽说相机还旧是‘单反的故事’里的‘三百万’(像素)。 我不停地向父亲说,这是北里湖,同是西湖水系,是眼前细细的绿杨荫里白沙堤隔开了。那头的水域更加宽广,所说的西湖就是那了。瞧尖尖的顶,看到吗?就是雷峰塔!我似乎也犯上了父亲重复的毛病,生怕头一回见着西湖的父亲没有看清、没有看全、没有看明白。似乎是离开了小波的缘故,父亲亲见西湖,远不及当年我,初与西子碰面时,那种少有的迫不及待地激动。时至今日,或许在外的时候多了,那清晰若见的激动已不在了。转而,开始学习它变得淡定了。那会的激动越来越少。 后来和朋友再聊杭州的风光,刚刚从雪域西藏归来的主席,拿起桌上那本旅游消费券,稍稍翻动了一下,摇了摇头,放下了。唉叹了一声,‘江南的风光’现在看看。。。唉 。。。!可是我想说,旅行讲感受,重心境。江南一方,景点乏善,但感受未完。现在的我们,早就过了走马观花被导游使来使去的出行方式了。某些特定的时刻,某些别样的风景,依然能够成为出行的经典。我猛然想到了方才那前二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是的,人人到得了的西子湖畔,照样能到处让人看见不同的时刻,不同的角度,架着那些长枪短炮,以及不厌其烦守候的人。那些人与我们一样,感受的还是诗里头那二个字:别样。 西湖在城市里面,让这座叫杭州的城市十分了得。但要在看得见西湖的地方用餐,那还得衡量一下自身的经济实力或是坐定后看见菜谱后心里的能力。和外婆家那是不可比了。然而,当你在吃面条的时候,想想当你捧起大碗喝口汤的时候,面前是断桥残雪 是平湖秋月 是雷峰夕照,或许就该值回面钱了。
一碗菜泡饭都卖那么贵!母亲小声地抱怨着。此时,一碗牛肉面下肚的我,已经攥紧了回程的车票。而父亲不以为然。后来说出是不好意思,三个人坐定,只点一碗牛肉面,多难看啊!就当下打发吧,中午外婆家的效应还存,所以一碗菜泡饭清一下了。不过,父亲后来也承认,自从买了小波以后,出手(用钱)不知觉就阔绰了许多,尽管挣得依旧不多。装个电话,安只空调,充其量是四位数的消费;而小波的身价达到了六位数,理所当然的是家里的超大件。这样的超大件都敢买了,一些吃饭的小钱就不算了。父亲如此随意解释了一番。 有了车,消费观念会这样莫名其妙地转变,倒没听过。上一辈人的‘不舍得’司空见惯,而作为肩负养育之恩的小辈,无论金钱多寡,总想让父母过得开心。途径就是,给钱!殊不知,结果,父母依旧‘不舍得’花,为儿女积攒下来。儿女的孝心多半徒劳了。这是根深蒂固的消费观念,靠简单的输送难以见效!于是,我想了法子。单位发的超市卡,有时太多了,同事们各显神通地卖掉换现金。我从来都是拿回家给父母,一来父母欣喜儿子的单位效益总是那么好,二来总没法再省了,自然消费掉了。 我开始旅行执意旅行,挺莫名的,也追溯不清了。但是父母亲的年游却是我带起的,走的全部是我走过的足迹。一来在行程的指导上就轻松了很多,二来网上定房定机票我统统拿下,他们想踌躇都来不及。呵! 单位里做清洁工作的阿姨闲余时常喜欢和我聊天,听我讲旅途的故事。故事不经绚染和雕琢,旅行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她那独特的魅力,只叫人心生遐往。阿姨本也喜欢出去走走,无奈人生带给她太多的羁绊。她比我父母小不了多少岁数,可是上有老人照顾寸步难离,下有儿子学业中道经济艰辛。每每她总是洋溢着羡慕,却总是为儿子的不懂事忿恨。作为儿子,在她眼中,我做到了她是一个母亲想要追求的。可是,作为儿子,我‘谦虚地’说我做得压根不太好,我很愧赧。我收官五岳,我遍游四大佛教名山,我横扫东南沿海,而与父母同游,仅仅是那么一次走合杭州。
|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23708/4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