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广西南丹---白裤瑶 |
[游记]广西南丹---白裤瑶 |
| 2009-10-09cncn.com |
广西南丹---白裤瑶
顺着陋室小窗,向着人工精心饲养搭配的那群植物望去,不知怎么,那种营造显得扭捏小气,天空也被楼宇遮蔽分割得不成样了,刚从辽阔的旷野乡间归来,眼光总是带着城里装不下的惯性。 一栋栋高楼肯定高过了南丹的矮山,随便两个单元就可以把几个村子的人家码罗起来,只要一个小社区挂牌开盘,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安顿下十里八乡先富起来的人们。 10、1在阳台上看飞机礼花,10、2带着年迈的父母逛花博会,在首都热火朝天的大气场中,神定气凝,好像没有太多的知觉。可是一趟远山中的瑶寨行搅动了我原本平和的心境,甚至思路也一时塞车,在涌堵中丢了头绪。 在回程的飞机上闭目冥想,不断闪出剪不断理还乱的零散画面,夹杂在无比秀美的山水画卷中的是那些或纯朴或呆滞的脸庞,挥之不去。 一种久违了的真实,不知为什么让我有点混乱。其实坚韧和贫困,简单和愚昧,美丽和陋习,真实和自然,原始和野性,还有善恶什么的交织缠绕,已经不知是第多少次把我弄糊涂了。 因为什么也做不了,本能就是带着胆怯逃跑,要命的是还夹回了一点负担。一种恻隐总会折磨我几天。也许这心态多余又可笑,但不敲击几个字记录一下就过不去。既然没法镇定,既然是天性使然,就认从了吧,我也是一自找累受的病人。 不敢调集那些酸文假醋的词汇,贫乏,虚伪。更没资格追究,这根本不是义愤填膺的事。按照我惯用的逻辑空想之后跳过忽略。当记忆美好,淡化负面思维的人,就可以抵挡现实带来的茫然和抑郁了。
我的寡陋让我搞不清史中的南蛮是指滇蜀还是两广?反正多年来,北方民间都有称闽粤一带的人为南蛮子的说法,出处是不是源自自视正统撰史人的中原呢?先生为了能把自己择除在外,说诸葛亮七擒的彝族孟获才是南蛮,听说那是云南。 广西的白裤瑶族群是否也来自黄河流域呢?如果是,又为什么要经历难以想象的艰难迁徙深入到两广腹地的山区呢?这里的水并不如想像的那么充沛,还够喝,也能西一洼东一畦地种点稻米。这儿没有严寒猛兽,生存的危险似乎就少了一点。用竹夹捕捉的山鼠果子狸,再追几个山头累死鸟,也能让锅里飘出荤腥肉香。 自种自织自染自缝自绣,让男人都穿上白裤子,女人穿上百摺裙,还配了桑蚕丝的绣花腰带,方褡裢。(我给那种椅子垫护胸起的北方名)这没有台风暴雨,房子可以简陋一点,草木搭的粮仓也能平安无事地伫立几载不垮。最关键的是没有更凶悍的民族打压欺负他们吧?
搞企业的,做文化的,学者官员还有我这样看山观水的闲杂之人都来了,发掘的发掘,扶贫的扶贫,送文明,送现代,还送富裕。人们用现代的意识和眼光想着这里,看着这里呢,怎么觉得有点虎视眈眈呢?欲望和所取的能量与白裤瑶生活状态的对比一目了然。 真的像南丹人的书中所说:“以夷制夷也罢,改土归流也罢,南丹总还是南丹,没有的它不会要,该有的终究不会丢”吗?千年来栖息于自然世界的白裤瑶,还能安静地置身于茫茫世俗之外吗?在我没说出皇帝没穿衣服之类的傻话前打住吧。 这里盛产锡铟,路边的各种开矿设施红火挺立,规模大小不一。采矿的什么所有制都有,当然也就有了锡老板铟老板和矿工。说到铟,学生们都知道,3主族5周期元素,该有两性的,重金属,毒性大过铅。
很快就到了县城。山前的宾馆建得很不错了。看了旅游产品的展览,主要是各种全手工的绣品,图简单重复,色彩鲜艳,绣工细腻,卖的就是一个功夫。功夫堆起来就是人生,这些精细的制作就是价值吧。那作坊是聪明人开的,已经拿到了可观的订单,一套床上用品售价可达两万元,放射出了有机会成为富人的眼光。 丰盛的午餐过后,跟着朋友去了里湖。小博物馆是旅游局办的,展示了新开发出的资源,有展板实物和表演的那种。白裤瑶没有文字,以图片介绍婚丧嫁娶的习俗,衣食住行和娱乐庆典。 我们从博物馆驾车东行不远,就踏着石块路步行进了绿荫掩映,依山而建的真瑶村。(模仿瑶村的自驾车营地已经完工,开始营业待客了)
男白裤瑶们个头都很矮,笑眯眯的,温和友善。有两个主动和我打招呼,还握了手。他们的衣裳远没有盛装照片上那么光鲜艳丽,但那笑容绝对给了远来的客人真诚和温暖。他们忙着修房的活计,谁家盖房政府都会补贴一万多块钱,村民们义务帮忙。 女白裤瑶们有的羞涩,有的健谈(用当地的一种话)一个两个女孩的妈在家门口堆了几袋政府给的大米,看来她一时半会吃不完了。她很不满地说自己被结扎了,不能再生娃娃了。(这是一个只有三万人的瑶族分支。)一个坐在门槛上的女孩在绣腰带上的花,我看了一会,实在是太费劲了,恐怕得个把月才能完工,然而在这个简单慢节奏的山村里,功夫还能用来干什么呢?
有电灯,有水管子,但没有水。一口石缝中的资深老井在地势低的深坑里,应该是冬暖夏凉的清泉,但想到这一代盛产铟,我就有没根据的联想,城里人的心总是复杂一点吧。 大家开始后悔没有把家里吃不完的月饼带来,午餐也应该打几个包。我们留了一点钱给那位大兄弟,不是施舍,仅当是一种去邻居家做客不空手的礼貌,以表达微不足道的心意。
09、10、7于北京
|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28538/18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