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宁静的夏天·宁夏6日游记 |
[游记]宁静的夏天·宁夏6日游记 |
| 2009-10-12cncn.com |
宁夏6日。固原·银川·中卫 本来是说好国定假不出行的,实在不想在景点看到的都是人头。但这次一是假期太长,足有八天,一是目的地是宁夏,应该不属于热门景点。稍微做了些功课便上路了。从2号出发到8号回来,游历了宁夏的固原、银川以及中卫三个城市。 第一站:固原住在火车站旁的“东站宾馆客房部”,电话:0954-3924271;¥15一个床位,虽然只有一个人,但考虑到贵重物品还是有些的,就包了个2人间。门口有5路公汽,连接火车站以及汽车站,路经博物馆、新华书店、中国邮政,其终点站隔长城不远,故出行主要靠它了。票价是阶梯状的,1元封顶。这些天我依旧遵循学生出游的经济原则:花最少的钱走最多的路,所以没有打过一次的。 在新华书店买了张地图,在邮局寄出明信片,然后开始正式逛。在地图上看到了城郊有个景区名曰:西北农耕文化博物馆。正好隔秦长城很近,决定先去造访。在路上走时,一位大姐姐从身后经过,盯着我,然后问我,你是来旅游的吧。因为我背着个4L的包,戴着太阳帽。当时我以为是来推销的,一边点头一边考虑如何推脱。她笑着问我从哪里来,去过宁夏的哪些地方。看上去没有恶意,便如实以告。她用赞许的眼光看着我,得知我要去秦长城时,很热心的指点做几路公交以及在哪儿上站,然后飘然而去。这种情形路上遇到好几次,颇为感动。 坐5路车到终点站,按地图的指示,继续北行。以我在宁夏城市这几天的经历来看,宁夏的公路修的非常的不错。固原是个贫困县,但公路非常宽阔,路况也很好。据说是宁夏建区50周年时改造过。喜欢自驾车的朋友们可以留意下。 比较悲剧的是,当我步行了约2km到西北农耕文化博物馆门口时,却发现博物馆原来在这:据门房的大叔说,可能还得两年才能修好。晕,这地图也编制的太超前了吧。而且图标也太不规范了,规划用地应该有规划的注记的嘛。折回终点站,转向长城进发。当地人说,长城有一段在明庄,隔市区很近。步行1km,路经固原回民中学。作为回族自治区,宁夏有不少的回民学校。学校的风格都很有特点。比如洋葱头,以及穹顶。不过这所中学好象是UFO头。 秦长城走到一小村落,土著说这就是明庄了,长城需要翻过那座山,并给我指明了路。我穿过村庄向山上爬去,这边的房屋都有很浓的地方风情:土墙和砖墙相结合,而且几乎每户都有专门的为牲口准备的房子。爬山时,有位老奶奶超过了我--|||我顺便请教长城的位置,她和我同行。后来在看相关资料的时候,才知道太祖的名句“不到长城非好汉”中的长城,并不是指居庸关的那段,而是固原的这段。这首诗创作时,腊肉是在宁夏看的长城。老奶奶带着我走到一土坡,然后说,这就是长城了,万里长城的长城(事实上老奶奶记错了,“万里长城”一般指明长城,而固原的这段是秦长城,比明长城悠久约1500年,但没有那么长)。我努力扶着眼镜不让掉下。好吧,不能以貌取城。老奶奶一个人走了,去自家地里劳作去了,就在长城脚下。 我站在,2200多年前的长城上,感慨万千。当时想到的一句诗是“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现在想到的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和“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长城,是大秦的国境线。当年,征用无数劳力,是因为它;孟姜女悲情痛哭,是因为它;蒙恬将军率领虎狼之师驻守,是因为它;匈奴骑兵对农耕地区望洋兴叹,是因为它;嬴政背负千古骂名,是因为它。后来,它升华成为一种象征,出现在国歌中,出现在地图上,出现在柏林墙中,出现在GFW中。如今,它就在我眼前,在我脚下。它远不如我想象的壮观和雄伟,原来英雄迟暮,loli成年,果然什么也敌不过时间。是非成败,真的那么重要么。 我在城墙上慢慢地走着,希望能嗅到一丝历史的味道。感悟历史,本科时听过一个老师的教导,他说,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彼时彼地的心境,才能理解很多事情。想起一个获奖的公益广告的文案“Not here,but now”,很欣赏。我想,如果要更深入的体会历史,需要的是“Not now, but here”的心态,可能这也就是司马迁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目的吧。 如今,只有向外伸出的垛口遗迹才让我感觉到了一丝城墙的影子。只要是边界,就有可能发生过战斗。我顺着坡走到长城的外面,算是出了秦国的境,仰望着城墙,体会着2千多年前匈奴的骑兵兵临城下时的心境。幸运的是我现在不用担心城头上射下的冷箭。城墙上杂草丛生,还稀稀拉拉开着好几种不同颜色的花,黄的,蓝的,还有蒲公英。 长城的功过是非,并无定论。有人认为它并没有起到防御作用,只要敌人足够强大,长城不过是马其顿防线。这种人明显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以及缺乏逻辑思维能力。想到丁春秋,他的吸星大法杀伤力并不如三笑逍遥散,但名气却大得多,那是因为中了前者的人,还能留着小命在江湖上宣传,但中了后者的人,用古龙的笔法,就是“没有人见过这招,见过这招的,都变成了死人,而死人是不会说话的”。中国的史书一向字字珠玑,也一向是记有不记无,记反常不记平常。匈奴在夜黑风高夜窜到国境线,一看黑压压的一条长城,低头看自己的坐骑,并没有长翅膀,然后转身走了。这样的事,史书是不会记载的,但这却正是长城的作用。后世文人如余秋雨之流,硬是把长城与闭关自守等同起来了。在以步兵为主的军队与以骑兵为主的军队作战时,在以掠夺为目的的军队与以防守为主的军队对阵时,长城的确是最佳的选择,虽然显得有些无可奈何。想想“上帝之鞭”,只能说长城虽然是无奈的防备,但却是有效的。 这段长城脚下两边都是庄稼,因常年的人来人往,有两道很明显的路径,看间距,应该也有车开过的痕迹。露出白色泥土的小路勾勒出长城的轮廓,一个个角楼明显的被区别出来。看着那一片麦田,突然想起前些日看的挪威纪录片《麦田圈》。我本是个坚定的无神论以及实证主义者,但“麦田圈”似乎是个黑天鹅。嗯,以后再考虑这个问题吧。 当时的天气很诡异,“东边日出西边雨”:一边晴空万里一边乌云密布。我依稀听到了山那边的雷声。拍了一张可能是大雨倾盆的照片。走下山坡时,再回头望,貌似已经雨过天晴了,照了张阳光刺破乌云的照片。还不错。 城墙在地图上显示固原城内现在还有段古城墙。在市区下车后步行过去,遥望着那个城门,恍惚间有了西安碑林旁的那个城门的感觉。墙砖很新,可能是最近维护过。穿过城楼看到了有施工队正在工作,现场直播。城楼名曰“靖朔门”,朔有北方之意,故西汉此地官吏为朔方刺史部所督查。远远望去城墙上的裂痕,墙头的青草,所谓沧桑,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城墙有段只有土墙,并无砖面,可以想见古城墙的模样。东行又至一门,曰和平门。城墙上甚至长树一棵,果然有和平之意。但城角商铺有人因数元与老板大声争执,有人围观。一笑。文化街与政府街是城中的商业街,沿路走去,十分热闹。果饯、糕点、水果不一而足。在汽车站的附近,见到招生广告:嵩山少林寺罗汉院招生接待站。有图为证。晚上回宾馆看国庆晚会。 固原博物馆【免费】 每一个博物馆都有进去进去参观的理由,尤其是现在绝大部分都免费的情况下。 固原博物馆古色古香的,门前有大鼎,屋檐为长城状。展览内容就不剧透了,值得至少2个小时。 感兴趣的有 居延汉简,中有关于途经固原的国家驿道的记载。 罗马金币,证明固原曾是丝绸之路的一站。 金瓶,上面的内容是特洛伊战争。 此外,还有每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但可惜的是我忘了问是什么了。惭愧一个。 第二站:银川火车用了近7个小时,在18点左右到达银川。途经中卫,中宁,都是以产上等枸杞而闻名的。路上和邻座s聊天,因为每站都有上的下的,不禁感慨,这个星球上有60亿人。但是有好多人,这一辈子,就只能见到一面。一个人的亲密朋友圈,可能就二三十人,这是会记住一辈子的。彼此好好珍惜吧。 中宁时对座上来一对小夫妻。跟他们打听了下中卫的景点以及枸杞的牌子。他们不太理解我买枸杞为什么还要讲究这些,是中宁产的就可以了。挺好的。请教完后,那位姐姐问我是哪儿来的,我自报家门。他们表示羡慕,说自己是学生的时候也希望能到处去旅游可惜没有实现。问及我的专业,听到后,姐姐立马说“啊,学这个的啊,那你怎么找工作啊”。我顿时无语。她话音未落,扭头横眉对着她老公“你踢我干什么,是不好找工作嘛”。我忍住没笑。她老公继续低头,看着我的地图册,说,“那是人家的兴趣嘛”。呵呵,我赶紧附和,是啊是啊,据说现在70%(这个数据为我自我感觉出的,请勿轻信)的大学生找的是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没事的。很可爱的姐姐。路上总是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合胃口的与倒胃口的,而这种不可预期,正是旅游的魅力之一。 青旅【¥30/床位】 去之前做了点点功课,在青旅的网站上居然显示宁夏没有青旅。好在我没有放弃,Google了一把后发现还有一家,自称是青旅,叫西夏·吉祥青年旅社。名字怪山寨的,电话过去得知可以使用青旅的会员卡,而且床位价格和青旅是差不多的。先订下床位,过去了再说。¥30每天每床位。 国际青年旅社。这是我出去旅游的动力之一。目前的初级目标是,逛遍中国所有有青旅的城市。对青旅的印象无比的好。因为当我第一次单独出行时,我在华山山腰顿悟到,愿意独自出来旅游的,都是好人。现在想来这个逻辑挺傻的。如果换个说法可能更好:愿意独自出来旅游的人,都是有梦想的人,而有梦想的人,是值得结交的。而在青旅,你可以最大的可能碰到这样的人。几乎每个青旅,都有涂鸦区,你在上面留下自己来过的痕迹,印象很深的是鼓浪屿青旅留言区贴上的无数明信片和纸条,但宁夏的这家显然更有个性,大家毫不客气的直接在墙面上写,现在想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儿隔敦煌比较近。此外,青旅无敌小资的装饰风格总是让我有安家于此的冲动。洛阳、宁波、厦门。以后,如有闲钱,就加盟开家青旅,钱少,就开家书店,还少,就开花店了。 青旅除了以上的特点,还有个更实用的,就是交通便捷。一般都有公交直达汽车站或者火车站,很符合我的要求。出火车站后坐102路,到宁大南门。宁夏大学。呵呵,在江南,另外一座同样也很漂亮的城市,还有所大学简称宁大。这边,商铺上都写宁大店,人们却也是不会误会的。 按青旅客服的指示,宁大南门站下车后继续西行300m的马路对面即是。当我走进旅社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来对地方了。这里绝对是如假包换的青旅,即使它没有那个熟悉的冷杉与小屋的LOGO。因为这样的风格这样的情调只有青旅会有。墙上挂着的是白色U字蓝色三角形底的LOGO,看样子应该和青旅有渊源。我的卡是去年10月办的,已近濒临过期,店主重新给我办过一张,和上海一样,依旧是¥30。既然能办卡,那确定是青旅无疑了。店主有条硕大的狗,半人高。很是威猛。后来,和几位路人在客厅聊天的时候,说到有这条狗,店的安全绝对有保证。那人说不然,他听店主说,这狗看上去凶,性格很温柔,之前还被人骗走过。听完不禁感慨,唉,女孩子啊,不管看上去多么彪悍强势,甜言蜜语总可以攻克的。 靠近大学的好处是可以很快的找到“堕落街”、“腐败街”。这个好象是武汉高校的叫法,别处一般称为“小吃街”之类的。人声鼎沸炊烟四起。看到一家买山东煎饼的,想起北区后门的暗黑料理了。买了一个。¥2.5。那位大叔太厚道了,差点没把我撑死。北区的煎饼可以单手握着吃,而这个,我是双手抬着吃的。一个下肚,我感觉明天早餐都可以不吃了。话虽如此,我还是坚持的吃了个西安肉夹馍,很地道,以及四川麻辣烫。酒饱饭足,寄过明信片,然后挪回青旅。 在客厅看书。几乎每个青旅的前台都有个图书室和会客桌。店小二端出了枣子、葡萄和梨。说今天中秋节,大家一起吃。店小二很nice,开始我以为他就是店主,后来聊天时得知店主出去旅行了,他过来做义工,内蒙人。10.3,中秋之夜。我第一次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没有一个熟人的地方度过这个备思亲的节日。“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何况,天涯在海南,我要望的,是上海。 西夏王陵【¥60/非学生票】 因为专业因为兴趣因为名气,西夏王陵是必去的,排在首位。但是城里过去的旅游专线每天居然只有一班,9点出发大约9点半到宁大南门。 起得比较早决定先四处逛逛。在南门吃的早餐。这边的豆腐脑居然加的是肉汤和榨菜,和开封一样。后来我很惊奇的告诉同学时他们的反应是,什么?你们家那边豆腐脑居然是加糖的?!好吧,同一个世界,不同的习俗。皱着眉头吃下。还行。 准备去逛宁夏大学。这也是出行的一个习惯:尽可能多的去逛大学校园。虽然已经经历过传说中最美的大学校园,但去不同的大学见识下也是好的。不幸的是,宁大封校了,因为甲流。说到这,还得说一下我此去银川前的思想斗争,当时西安、银川都有爆出大学校园有甲流了,并减少了国庆假。但考虑后还是毅然决然的决定出行。有时不必太庸人自扰。我想起了,03年高考结束后去北京完,目的之一就是去见识北大。结果,那年因为SARS,北大封校。好吧,这的确不关我的事。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逛在路上的时候,抬头看见一招牌,上书“香格里拉”面馆宁大店,当时就乐了,这也太山寨了吧,人五星级酒店还兼职买面啊。定睛一看,原来是“香八里拉”面馆。在想这是什么意思,再定睛一看,好吧,原来是“香八里”拉面馆。挺有名的一连锁店,在宁夏这边见到不少。 旅游专线在9:30左右到达宁大南门,王陵为终点站,【¥8】。 出门的时候,穿的是校名服。校名服全黑,胸前有一大饼认证,用篆书写的校名,一般人看不出来的。平时不太会穿着这身外出招摇过市。这次一是因为想着隔上海那么远,二是因为实在没有多的衣服可以带。没想到,上车没多久,有位ppmm走过来,问我,你是五角场文理学院的吧。我点头。当时我脑中一闪而过的是《国产007》中的那段。?把我出卖了。她继续说,哇,校友耶。好吧,人生四大幸事之一,就这么不经意的碰到了:“千里他乡遇故知”。虽非故知,但也算小幸。他们一行三人,都是校友,但之前不认识,在travel版上pie到的,分别从北京、上海出发,一起经内蒙至宁夏。呵呵,这就是我之前说的旅行时不期而遇的快乐遭遇。 西夏王陵,顾名思义,是西夏各王的坟墓群,共九座,但目前只开放3号陵。类北京的十三陵。西夏,朝代名。在唐后,与宋同时,被蒙古灭,宁夏之所以得名正是因为元朝取“西夏安宁”之意。如果还记得《天龙八部》,李延庆、李秋水、梦姑、一品堂四大恶人、段誉的枯井都与西夏有关。 该景点有三个分景点,一个博物馆,一个塑像馆以及王陵。 博物馆不错。值得好好体会。不剧透。 我比较感兴趣的有 西夏疆域的地形图。据称是国内最大的。 西夏文字。解释其创字规律。这是一种生造的文字,不是来源于生活,不是由人民大众创造,所以很显然失传了。 石雕。体现西夏人生殖崇拜的。真是的,都公元1000之后了,还那么赤裸裸的生殖崇拜。 馆内还有仿的敦煌壁画。以及近来研究西夏的专著。看到了本《宁夏历史地理考》。 王陵景区的指示牌恐怕是世界上唯一一处使用这三语的:汉语、英语以及西夏文。 塑像馆把西夏史中的重大事件用蜡像表示。虽然看上去蛮幼稚的。但逛过一圈下来,还是感性认识增加了不少。印象很深的是西夏王龙椅背后的那个大字。西夏文,写法是把“死”字的一横与下面分开,插入一横三竖。这个貌似是国号。没文化,真可怕。 进入王陵。号称是“东方金字塔”,在贺兰山的环抱中。远远望去,江山如画。听导游说,那堆土并不在坟的正上方。原因未知。开放的是三号陵,开国皇帝李元昊的。1038年建国。李元昊的死颇有教育意义。一言以蔽之,因为劈腿,被小三把他的鼻子劈了,流血过多不治身亡。后人当引以为戒。 陵墓的地面部分因为首先被蒙古军毁坏,加上近千年的风吹雨打,已残破不堪,但大体格局还清晰可见。鹊台、碑亭、月城都还可以看见遗迹。细看,好像也是砖土混合建筑。据说,当年,这群没有太多文化的人是用这种方法检验建筑质量的:使人向墙里射箭,箭若能插入,则建筑者死;若不进,射箭者死。听起来很血腥。但当我念及5.12地震中的那些将生命留在劣质教室里的孩子,觉得这不失为一种方法。 校友们前一天晚逛街时听某家店的店主强烈推荐苏峪口森林公园,心动了便计划去见识下。不过因为没有旅游车在这两地来回,只得包车前往。从王陵到苏峪口,约30min【¥60】。 贺兰山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45/学生票】 到门口时已1点半,打听到最晚的车回去是5点。因为校友mm的飞机是当天晚上,所以得时刻记住deadline。 买票进入。有大巴接送。原来入口据山脚还很有段距离。坐车需要近15min。到达山脚,因为时间有限,决定缆车上下。【¥50/往返】。离开大地,有点微紧张,都不敢低头看,好在一路无事。印象中这是平生第二次做缆车,上一次还是约13年前在都江堰。平时一般不屑做缆车,因为爬山本身是种极大的乐趣。不过缆车上的风光的确也是在地面难以见识的。约10min到了终点。 终点是山腰,风景很佳,根据地图考虑到时间,我们决定先去世纪塔。一路上,有不少科普知识介绍点。即在某处岩石或植物下立牌说明。如果时间充裕者,可以慢慢学习。看到一块岩石边的牌子上写着“震旦纪冰川遗迹”。“震旦纪”,惭愧,学过地理居然连这个纪都没有听说过。苏峪口有据称是世界最长的横跨峡谷的索桥还是什么来着,在我们爬山的过程中每次回头能都看见,颇为壮观,不得不佩服人力的伟大。 按工作人员的说法,在世纪塔的顶端可以望见70%贺兰山的全貌。目测塔在山的3/4高度处。塔原为烽火塔,白天升狼烟晚上升篝火的那种。始建于北宋末年。后毁。2000年重修。塔高17.8m,顶部六角凉亭。宋,贺兰山,马上想到了岳武穆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有宋一代,贺兰山都不在朝廷的控制中。宋是个奇怪的时代,论经济文化,独步世界,论武力却是积弱之势。新塔的楼梯结构体特,想我虽算不得阅塔无数,但至少登过的塔有两位数了,但从未见此样的楼梯。踏在上面,看着楼梯间的空隙,不由心寒。但看身后同行mm无所谓的蹬蹬直走,不甘落人之后,于是硬着头皮登上。高处的风景果然不一般,虽不至于说能看到70%,但视野真是开阔了不少。看到几乎寸草不生的贺兰山,看到飞架峡谷南北的大桥。雪山的话有雪线一说,但在贺兰山我似乎看到了树线。 原计划继续上山,绕行一圈。但因为时间关系,不得不原路返回,去见识索桥。桥极壮观。可谓“构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看上去很赏心悦目。G.F.W之后,我似乎对一切墙或者类似墙的建筑都有了偏见,同时对一切桥或者类似的建筑都有好感。毕竟,桥表达的意象就是沟通和开放。看介绍说,桥横跨的那个峡谷的峭壁陡坎是震旦纪一次大规模冰进过程遗留下来的冰碛杂砾岩所构成。虽说人类的能工巧匠的确是值得佩服的,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似乎更胜一筹。站在桥头环视,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是贺兰山脉,有的山峰寸草不生,唯有线状排列的树,但隔壁的山峰却郁郁葱葱。仿佛是王母用玉钗在中间划过一道似的。过桥是另外收费【¥30】,因为时间有限,便没有走过。不然如果能站在桥上俯视峡谷当定另有一番风味。 坐索道下山。正好赶上了16:00的那趟出山车。这样就可以坐上景区门口最后一班16:30回银川的客车。(之前售票员说的最后一班17:00有误) 南门广场在回城的客车上告诉了售票员我们的目的地,她很热心的指点我们下车的地点以及应该搭乘的公交。感觉很温暖。坐车到南门广场。校友住的旅馆在这一块,民航大厦也在这,待会就在大厦前坐机场大巴。 宁夏的路牌也很有民族风情,上面都有洋葱头。 南门广场,第一眼看到我就被雷到了,这也能山寨?如果你知道了它的俗称你就不会惊讶了,这就素那传说中滴“小天安门”。腊肉像、观礼台、国徽、标语,除了没有华表,其他基本上都是正版的微缩。不过标语微有不同。嗯,算是僭越吧。 在广场的东南角,校友推荐了家米粉店。平时不大吃这类食物的,上次吃应该还是在武汉的时候在学校旁边的云南米线。但既然力荐,加上反正也是出门在外。便去一试。果然不错,而且价格实在很厚道。【¥7/单人份】。唯一可惜的是,忘记它的名字了,也没有王道。 既然已经到市区了,起飞时间还早。便在南门广场周围逛荡。这儿正是银川旧城区的商业街,还是比较繁华的。中间也有不少古建筑,比如玉皇阁,比如鼓楼。当晚是八月十六,传闻“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看着月上鼓楼还是感觉不错的。鉴于中秋之夜都没能吃上月饼,所以就这十六的月光,都吃了块月饼。月很圆很清晰,可惜没带三脚架,把月亮拍成路灯了。罪过。 送完校友上机场大巴,回青旅。在大堂的座椅上听天南海北的驴友侃大山。大家身份、年龄、背景各异,但在这儿交流都很平等。很舒服的感觉。不久,每个人都会拍拍行囊各自上路。 南关清真寺【¥10/无学生票】 因为有位同学是穆斯林,加上对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比较好奇,于是很早就定下去参观这个景点。 我已经慢慢习惯这个世界应该多元的观点了。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人相互交流必然会产生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绝对不该成为从此隔离的理由。彼此都应该有更多的了解,更多的宽容,更多的妥协。 寺里有小型博物馆,看沿革,说是寺毁于文.革,80年重修。馆藏有麦加的微缩模型,还有现存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古兰经》。镇馆之宝是一块从麦加带回的罩住天房的布的一块。 礼拜房当然是不能进去的。远观了下。这点和基督教的区别就比较明显。比较而言,前者更原教旨点。 问了下讲解员清真寺有没有通用的标志,比如类似教堂的十字架。她说有,就是礼拜堂顶端的月牙。他们称之为斋月星,古时候的穆斯林是以月亮的变化得知封斋与开斋的时间。 宁夏博物馆下午在超市买了些特产寄回学校。在民族南路的邮政总局。因为地图上显示这里有个宁夏邮政博物馆,想顺路参观。结果被告知十一假结束后方开门。悻悻而去。 路上有货车卖贺兰山酸奶的,玻璃瓶装。巨好喝,¥1.5,也有塑料瓶装¥1.2。 之前看到的资料显示,宁夏博物馆在承天寺塔。兴冲冲的跑过去,被告知,已经于去年迁新址了。新址在新区,人民广场。Update。经过这一折腾,当我达到馆门口时就已经16:30了,被告知16:50闭馆。 闪电般的速度游走在馆内。因为是2008才开放的,很现代。时间有限,只粗粗看了下贺兰山岩画展区。这个景点因为时间关系被我砍掉了。 直面古人的痕迹是很奇妙的感觉。又是一次Not now, but here的经历。下次有机会应该直接去现场。看介绍说,可能有很多岩画,因为无知或者没有意识到,被炸山人的炸药化为灰烬。 博物馆闭馆了,时间尚早。便在人民广场周围转悠,还是挺不错的,地广人稀,有山有水。同上海一样,广场边上就是政府办公地。广场上有各种各样的花。 宵夜回到青旅,此行在银川的最后一夜。看了看墙上的涂鸦,注意到了一条介绍饮食的,决定试一试。唉,吃饭与住宿,这是独自出去旅行最大的麻烦。如果两个人,就可以用一道菜的价格品尝到两种菜。总是有得有失的。决定实现口碑营销一下。按照指示,去青旅旁边的“新疆老回民”吃“拔丝红薯”。失败……不推荐。不过隔壁的“青青冰淇淋”不错。推荐。 在青旅前面的街上,每当晚上,都有很多地摊,看电杆上的标语,这可能是政府鼓励自主创业政策,所以没怎么见城管。有一家买各式魔方的店,让我大开眼界。我见到了除了传统的3*3模仿,我还见到了2*2以及5*5的,还有镂空的。问店主他能多久复原3*3的,他说可能40s左右吧。佩服。 中秋之夜时,青旅的店小二大哥给我们吃枣,觉得异常的好吃。枣形很奇特,瘦长,我第一次见。价格是10元3斤。可惜不能带回去。颇有些“日啖长枣三百颗,不辞长做宁夏人”的想法。 第三站:中卫早上7点的火车。故6点半就得离开。店小二大哥说没问题,他到时候会帮我开门的。这几天在青旅,虽然接触不多,却也很能感觉得到他的厚道与实诚。走时拍照一张,他抗议,还没洗脸呢。我说会PS的。因为技术不娴熟,还是原样奉上。这位大哥要是见到,请见谅@@ 之前室友曾来过中卫,他强烈推荐过一家饺子馆。当我到中卫后问他时,他回答当时时间紧,只顾着吃,忘了那家店的位置。好吧。我四处观望,找了家“王记饺子搓面”,不错。吃饱后,去高庙。 高庙【¥20/学生票】 高庙在市区,市区不大,走路即可。创建于明永乐年间。有三个分景点,一是殿堂,一是罗汉堂,一是地狱。高庙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庙内各个建筑沿着中轴线逐次递进升高。 继续发扬华南学派“进村找庙进庙找碑”的精神。不过看到的都是近来年刻的,无甚历史价值。看介绍说,这是个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全国最独特的佛教寺院。不过我始终没有发现儒教在哪。 寺庙的前殿和传统寺院的格局差不多。第一个天王殿,正对大门的是欢喜佛。两旁的对联是著名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横批“皆大欢喜”。走过大殿,就发现不同了。用一个词来总结便是“紧凑”。台阶的落差很大,才十级之上的牌坊就需要45度仰视了。眼中满是重楼叠阁。牌坊,古色古香,厚重朴实,有对联“儒释道之度我度他皆从这里,天地人之自造自化尽在此间”,横批“无上法桥”。 拾阶而上。感慨,房价越来越贵了,连神仙也住房面积紧张。上有大雄宝殿。左右分别是地藏王菩萨与观世音菩萨。在各自的供房墙壁上贴着他们显神迹的故事。上到二楼。这是我首次登上大雄宝殿之上。一般的大雄宝殿是没有二楼的,但鉴于此庙实在是空间利用之典范,那么没有什么不可能。事实上,这家的大雄宝殿还有三楼。不过导游说,为安全考虑,三楼已经不开放了。 二楼别有洞天。大雄宝殿的二楼通过走廊和周围殿堂的二楼相连。左右两侧分别是文昌阁与关帝楼,中间是千手观音。突然想到,关公夜读之《春秋》,乃孔子编排的,可能因此与儒家扯上了点关系吧。 罗汉堂。 500罗汉,形态各异,几乎每个都有故事。虽然我不喜欢后世人造的景点,但不得不说,这是我去过的最好的罗汉堂。 地狱。 这同样是个人造景点,但我同样认为还不错。虽然我之前没有去过地狱,今后也没有这个打算。但此次地狱游的确隐约改变了我的一些态度。 入口处,赫然立着个牌子,“狱内施工,注意安全”,当时我就崩溃了。因为进门的公告上写着“狱内禁止照相”,所以没有王道。里面是纵横交错的地道,展示了18层地狱各层的风光,每条地道通往一层。不光有蜡像,有动作,还有声音。跟着一个旅游团一起进去的,这种地方还是人多有趣点。旅行团的年轻人们应着展厅的声音发出怪叫。好像某层是专门给误入地狱的人翻案的,背景音是某人在喊“大人,冤啊”,于是参观的人配合着“大人,我也冤啊……”。个人意见,这种景点应该设置年龄限制。里面场景很逼真,我担心小孩子会深受影响。 以前以为这种迷信如果有可能是应该取缔的,这是实证主义者很自然的想法。但在地狱里,听到导游的讲解,我开始反省。康德说,头顶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准则,越思考越让人肃然起敬。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他的这种境界的,康德的话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在某些人的语言系统中。但导游的话却不同,她指着某一层的地狱说,那些生前搬弄是非造谣生事的人死后就会到拔舌狱。我相信后者的威慑力会更大。不过转念一想,当我们不得不以谎言来维持我们心中的道德系统的时候,这是进步还是退步。不过,好在,信奉实证主义的我再开导自己,这个不一定是谎言,因为毕竟虽然没有谁能证明地狱的存在,也没有谁能否认它的存在。世界是多元的,应该接受信仰共存这一事实。而不得不承认,佛教在教人为善方面作出的努力不一定弱于儒家思想。可能区别在于一个影响的是草根,一个影响的是精英。各司其职。 出门时回头看,发现庙名竟然是弘一法师的笔迹。 沙坡头【¥35/学生票】 在路上坐的旅游公交,据说半小时一趟,沙坡头是终点。【¥4】。 售票大楼的建筑比较有风格。长椅是黄河水车的造型。楼内有沙漠博物馆,值得一看。不少特技不错。印象最深的是“沙漠演化史”操作台。你可以控制转盘来调节时间,看屏幕上显示从现在到5000万年后的世界陆地格局变化。 沙坡头景区分南区与北区,我是从南区东门进入的。门口有位沙雕的女性形象。进门后,看到的是一块“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石碑。看见有工作人员在搬运羊皮筏子。久仰大名了。其实中国古人一直是实用主义者,他们即使研究不出来阿基米德定律,但也能制造浮力超强的运输船。看着黄河上那些穿着救生衣坐在羊皮筏子上的游客,感觉很有喜感。 远远的看见骆驼了。可以载人爬上沙坡,貌似是¥30吧。看着没几步,于是决定自己爬上去。早上出门时,直觉告诉我带一个塑料袋,居然派上用场了。我把鞋子脱掉,装在袋子里系在背包上,这样就解放了双手,可以用来自由的照相。光脚踩着沙的感觉很奇特。沙漠中居然也有不少植物,这让我小开眼界了下。 爬上沙坡,看见雕塑,原来是王维。以及他的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据说就是他经过此地而写的。 穿过包兰铁路到达北区,北区又被称为大漠景区。没有坐电瓶车,因为好不容易来一趟大漠,应该更多的用自己的脚来感受。“沙关古道”,由木板拼成,走在上面,可以感觉得到木板的弹力,很是轻松。古道尽头有一牌匾,正面书大漠孤烟,反面书长河落日。有出租鞋套的,装备了一幅,¥10。穿鞋走在沙漠里则又是另一番感受了。依旧没坐骆驼,能省就省点@@,看着驼队经过,虽没有驼铃,但还是想起了丝绸之路。 看见沙漠里有棵树特立独行的立着,敬畏生命的顽强。很欣赏的《Jurassic Park》的经典名言:Life will find its way.这是我第一次看大漠,沙海,很壮观。但想起,它正是在和人类争土地资源,再想起刚看过的一篇报道:“由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处以及国际难民监测中心联合编撰发表的一份新的报告显示,洪水、风暴、干旱及其他与气候相关的自然灾害去年导致2000万人背井离乡,相当于战争冲突所致难民人数的近4倍。——《参考消息》2009.9.24”。人类不应该与人类为敌,人类同样不能与自然为敌。 举步维艰的走在沙漠上,当时想到的却是《大话西游》的场景。其实他们取景还真的就是在隔这儿不远的影视城。这部电影我从第一次开始看就一直是看得笑到哭。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摆在我的面前,我好好的珍惜了,可是,我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尾。但我仍心存感激,因为那曾经的快乐。 沙漠里有不少娱乐项目,权当苦中作乐了。有越野。在大漠里,即使开70码也没有关系。绕了一圈准备回撤时,看见一棵倒下的枯树。近观,发现旁有一石,上书三个字,雷到了我。“腾格里”。好吧,这次功课实在是没有做足。惭愧,我都要离开了,还不知道其实自己已经在腾格里沙漠了,虽然只是边缘。从树上掰下了一块树皮留作纪念。我是在非常的确定这树是没有生命了后这么做的。 北区边也有个展馆,是治沙成就展览厅。有不少动植物标本,不错的。介绍了由我国首创的“麦草方格治沙法”。 惦记着滑沙。回到南区。所谓滑沙,是指坐着木板从沙坡上滑下【¥30】。有点小刺激。刚滑下的那一刻,有种自由落体的错觉。好在滑板是有手刹的,不过没怎么用基本是急速冲下的,快到山坡低的时候感觉要撞到底下的工作人员了,于是重重地拉住刹车,虽然我没有看见,但我能感觉我身后一定是黄沙滚滚,证据之一是两天后当我回到学校后在吃饭的时候还恍惚觉得嘴里有沙子。 还有更刺激的飞索过黄河¥80,有点小心疼,于是放弃。在回来的路上越想越后悔。穷家富路的说,这么刺激的事居然错过了,实在不该。只能自我安慰,下一次吧。回城的末班车是18:30,我离开的火车是20:00,加上吃饭的时间,于是我不得不继续割爱,连标志性的黄河水车和长城遗迹都没能去了。也好,这些足以成为我下次再来的理由。 下一站:……2009.10.2-10.8在宁夏6天,游历3个城市,近10个景点,花销近¥500,收获颇丰。 旅行感悟,引用一段广告的文案: What is a journey? 【携程居然每篇文章只能上传5幅图片,难以取舍,再说】 |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28788/22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