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行走雪山白云间--高原纪行之二 |
[游记]行走雪山白云间--高原纪行之二 |
2009-10-17cncn.com |
塔尔寺 出得机场,乘机场巴士到市区,换的士直奔东大街。西北美食,我们几个慕名已久,先前做功课讨论时馋虫在肚里早已转了千百回了,住处自然选在了距莫家街、大新街这些美食街几步之遥的成林大厦。的士司机是个颇像胡军的帅哥,很是健谈,我们顺便就打听了去塔尔寺的方法价钱。到酒店丢下行李,便上街call来胡军同学,沿西塔公路杀奔塔尔寺去也。 (塔尔寺门廊) 塔尔寺是藏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也是黄教的六大寺之一,其他五寺分别是拉萨的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宗喀巴这位开宗立派的牛人,他的佛像是藏区见得最多的佛像之一。座下有六大弟子,其中两个就是达赖和班禅。传说他诞生以后,从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一株白旃檀树,树上十万片叶子,每片上自燃显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释迦牟尼身像的一种),“衮本” (十万身像)的名称即源于此。宗喀巴去西藏6年后,其母香萨阿切盼儿心切,让人捎去一束白发和一封信,要宗喀巴回家一晤。宗喀巴接信后,为学佛教而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1幅,并写信说:“若能在我出生的地点用十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指宗喀巴出生处的那株白旃檀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与我见面一样”。第二年,即明洪武十二年(1379),香萨阿切在信徒们的支持下建起银塔,取名“莲聚塔”。此后几百年间,围绕着这座纯银打造的佛塔,逐渐建起了大殿、佛堂、经院,慢慢成为了正式的格鲁派寺庙。据说塔中的菩提树伸根到殿前,又长出枝干树叶,现在仍然活着。所以我们去时,殿前那颗传说中的菩提树下干干净净,落下的叶子都作为神物被信徒僧众拣走了。 塔尔寺里头还有几件有趣的东西。其中护法神院子两边的楼上,站着两排藏区各种野兽的标本,据说有几百年了,象征着藏教的赫赫佛法武功。
另外酥油花、堆绣、壁画被称为塔尔寺的艺术“三绝”。堆绣就是立体的唐卡,所用颜料都是矿石制成,上面饰以宝石。这里说的矿石,可不是铜铁之属,指的是金银玛瑙、珊瑚、绿松石、象牙这些昂贵的东东。。。堆绣更大的价值,在于制法复杂,大型堆绣的制法现在已经失传了。塔尔寺大经堂两侧悬挂的十六罗汉堆绣,价值连城,已经是镇寺之宝。 酥油花则是用凝固的酥油雕刻成的大型塑像,讲述佛教故事,其中百花盛开,栩栩如生,是每年由专事艺术方向的喇嘛精心制作的,还要每年评比其中的翘楚向信徒展示。 寺前的8座如意宝塔,方座,瓶形塔身,尖顶,根据释迦牟尼一生重要经历和传说建成。
至于银塔金瓦这些黄白之物,去过重要喇嘛庙的兄弟估计都不会感觉太惊异了。古时藏区政教合一,寺庙往往也是占有土地、牲畜、农牧民户等生产资料的领主,各有势力范围,拥有管理世俗事务的权利,掌有大量僧兵,黄教的藏区四寺甚至对西藏政权更迭起着重大作用。所谓六大寺、十三神庙,无一不是藏有大量珍宝文物。若是有活佛灵塔的所在,如布达拉宫,那更是金银珠宝几千斤几千斤的计算,保证你看得眼晕了。
顺便提一句,到这种历史悠久的寺院,若是几人同行,请位导游随同讲解是相当必要的。就算请不到导游,也要蹭听讲解,否则无法知道各处精彩的典故来历,一番游历也就逊色很多了。后来我们游览班禅喇嘛的驻锡地扎什伦布寺时,没能请到导游,大家逛得头晕脑涨,还误入后山,被这位可爱的藏族小朋友毫不客气地赶了下来。
直到快出寺门了,才遇到一个旅行团围着导游听讲解,我们自然旁听了一把。几分钟的讲解,让我们顿有云开雾散,恍然大悟之感,有如MARCO POLO之于帝国时代,black sheep wall之于星际争霸。 出得寺门,根据之前多方打探的结果,拦到了回西宁的便宜的士。司机是位老师傅,退休前一直走川藏和青藏线,说起林芝如数家珍。问起包车去青海湖的价格,他报了四百,这个价格已经比三人报团要划算了,更不用说包车对于我们游玩拍照的便利。大家心动了。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29343/16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