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枕水江南—乌镇

[游记]枕水江南—乌镇

2009-10-22cncn.com
这次出去旅游20几天了,肉身还在,只是那魂魄还恍若在梦中,乌镇是我们此次的的中间之旅。在乌镇,行走在碧玉流年的日子成了我旅途日记中非常惬意的一篇。

刚下车就被这里的小桥水流水,黛瓦粉墙所吸引。我想这里之所以叫乌镇也许房顶是黑色的缘故吧!其实这里有其历史的来历,
乌镇过去又名乌墩、乌戍。这片地方过去是河流冲积平原,积土隆起高于四旷,色深而肥沃,所以有乌墩之名。附近还有红墩、紫墩的地名都是以泥土的颜色而命名的。春秋时期,乌镇是吴国和越国边境,吴国在这里驻兵以防备越国,所以又叫“乌戍”。



人生旅途中,总有一些陌生的城市让你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就像这个城市曾有前生。也可以说你的前世与它有过交集,那一定是千丝万缕的纠结缠绕。于是当你与它扑面而遇的时候,那沉寂多年的封印被打开,而前尘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便纵有千种风情,竟无语,只能轻轻一句:“啊,原来你在这里。”乌镇是个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的古镇,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清末民初时期的建筑和景物,行走其间,我们好似身临古老的环境之中,同时也感到一切都是新鲜的。
这里一条流河水贯穿着全镇,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很有特色。小河两岸都是店铺,间中有一条小桥相连。乌篷船不断在河中行驶,我用好奇的看着水中的乌篷船依呀往返,感叹这里的水上交通方便。船蓬里的游客们随着深一篙浅一篙的摇橹摇摇晃晃荡进了古镇深处。

我一个人漫漫参观了一个木床舘,叫“江南百床馆”。这里收集了大量明清时代的木床。从富商大贾到平民百姓的各式木床无不具备,从一床一室到一床多室,既有贵胄们的奢华,也有普通百姓的俭朴。我第一次见到里面备有化妆间、卫生间、仆人间的大床。其中一张“千工床”被誉为“镇馆之床”,是用黄杨木为材料做的,长217公分,深366公分,高292公分,前后共有三叠。据说造这张床用了3年多时间,用工千余,所以叫做“千工床”。中国的“床文化”在此可见一斑。
我们还参观了这里的一个纺织作坊。大染缸,大晒场,一幅幅的花布随风飘摆,使人们回味到古作坊的实景。染布工艺很讲究,用蜡印工艺印出的白底蓝花花布很美。很多人在这里买了布料和工艺品,我也不例外,给妹妹和表哥的小孩各买了一件白底印花小裙子和一些个小型纪念品。


在这里走着走着,我漫漫想起了黄磊的《似水年华》了,古老的书院文和英四目相对的那一见钟情,和后半辈子的遥远思念,那段看起来很美的爱情,就在乌镇的石板街木板房雕花窗小河旁上演的。


天渐渐黑下来了,夜色中是很陈旧很安静,几乎没有行人,在屋檐下的灯笼发出柔和的光两旁木版房象削壁夹着笮笮的光亮亮的石板路,让人神思恍惚,仿佛在书里一样,什么默默住的房间就是早上喜欢吃酒酿的女孩,还有文和英一见钟情的书院,边想边向外面走。走出了乌镇的西栅。在回旅店的路上想了很多,想到书里的那首钢琴课的曲子还是很好听的,为什么《似水年华》是一部爱情悲剧,不把她写的圆满呢。就象书最后写到:“那是中国南方省份的一个水乡小镇,古旧、清净、安详而且幽静,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他的影子。那里有刚刚的屋檐,黑黑的窗棂长长的青石路,笮笮的街衢,幽幽的水巷,瘦瘦的乌蓬船,烟起雾落,云蒸霞蔚草长莺飞,花开花落,流年似水有应该我曾经深深魅惑过的男子,他儒雅、雍容地站在桥上,对我说:“不管人事怎么变迁,乌镇永远是乌镇,在真江南最美的一隅,那么温润,如黄昏里的一帘幽梦,右如晨光中一枝摇曳的蔷薇......”我们曾醉在水乡,任年华 似水。

据当地人介绍乌镇自古以来名人荟萃,学子辈出。从一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诗文总集编选者梁昭明太子,到中国最早的镇志编撰者沈平、著名的理学家张杨园、著名藏书家鲍廷博、晚清翰林严辰、夏同善。近代有文学巨匠茅盾……确是个文化昌盛之地。我们在这里参观了茅盾故居以及似水年华的拍摄场地,更加感觉流年似水、人生如梦、浮生如斯以及乌镇的宁静安和岸边店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用青石板铺设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到处是一派兴旺景象。据说乌镇最著名的产品有三:一是三白酒。是用纯粮酿造的,工艺古朴,酒香醇厚,传说饮后三日还口有余香,可惜我现在不喝 酒没有尝到。二是蜡染花布;这种花布蓝白相间,点缀出江南特有风情。三是姑嫂饼,香酥脆甜声名远播四海,但既来之则买之,我一样买了一点边走边品尝古镇的小吃倒也惬意。我也是一个不喜欢吃零食的人也在吃,哈哈哈。

有人说,乌镇是中国江南的封面,传承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我想确实是这样,这里淳朴秀美的水乡风景、风味独特的美食佳肴、缤纷多彩的民俗节日、深厚的人文文化,使乌镇成为了东方古老文明的一幅迷人的历史画卷。
我依依别去。一路上,我们仍感叹于那诉不尽的一梦千千寻,那行不完的江南烟水路。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29756/16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