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漫游阿格拉 |
[游记]漫游阿格拉 |
2010-01-15ctrip.com |
火车站出来,人力车行走在通往泰姬陵的狭窄的街道上,一样的牛粪、垃圾遍地,一样的嘈杂,相对瓦拉纳西已经干净了许多,街边的餐厅网吧客栈的英文招牌提示我这应该是泰姬陵的所在了。我东张西望着:泰姬陵在哪里?难道举世闻名的泰姬陵就藏在这陋巷之中? 到客栈安顿住下,邻居是3个鬼妹,门也不关和衣而卧在呼呼大睡,每人一双脏脚板伸出床边,估计是夜车到达此地的。 洗漱完毕,换上干净的衣服,今天准备在泰姬陵前留个“到此一游”影。 决定把美丽的黄昏留给泰姬陵,于是步行先去阿格拉堡。 初到印度这几天,只要是在街上走一圈就不会有任何食欲,于是冷饮替代了吃饭,每天都在喝可乐,因为实在不容易找到啤酒。印度教不饮酒。 到达早,没有啥游客在阿格拉堡,喜欢。一个人散漫的四处闲逛,找寻沙杰汗远眺爱妃陵墓的所在,远眺雾霾中隐约可见的泰姬陵,憧憬着傍晚的余晖洒落在那尖顶上的景象。 墙壁上有着精美的白色大理石雕刻的繁复花纹,于是把画满heena的左臂放在墙壁上,利用那个美丽的雕刻背景,自拍下“壮士断腕”。 人渐渐多了起来,而且团队居多,都有包头的导游讲解。 出发时客栈的人告诉我阿格拉堡大概一个小时就够了,我却在那里3个小时。旅游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旅行时见山非山见水非水。往往因为途中的那一袭云、一溪水而陷于冥想、遐想中,但也说不清到底想些啥,有时轻松,有时沉重。 步行回客栈。客栈的天台是个餐厅,在那里可以远眺泰姬陵。望过去泰姬陵的四周都是3层高的各种各样的简陋房子,同泰姬陵形成相当大的反差。印度政府真是宽容,要是在俺们村,早被拆迁了。China,拆哪? 点了咖喱蔬菜和干面饼,继续喝可乐。美景配美食,再加上我这个迟暮美人,还是很有调调的。 餐厅老板马库士,和蔼友善,和瓦拉纳西的小老板们不一样,似乎也让我有了些胃口,居然吃掉2个干面饼。 中午很热,呆在客栈里。继续恶补LP里关于泰姬陵的描述。这次为了印度之行,特意巨资购买了1公斤重的新版LP的印度,一路从成都—西藏—尼泊尔背来印度,确实好用。而且听说印度版本每2年就更新一次的,看来印度的变化是“日新月异”呀,在印度谁也无法想象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这也是很多人迷恋印度的原因之一,途中遇到不少已经三番五次来印度的背包客。 房间里也是热,干脆去泰姬陵散热。 选择了游客不多的南门进入,一样的安检,水都不可以带的。 途经一片小广场,期待的踏入了直面泰姬陵的大门。 那个洁白的大理石建筑迎面撞进眼睛里,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放射出圣洁无暇的光芒。虽然此前很多次看过泰姬陵的照片,但刹那间眼睛还是湿润了,而且手足无措,这种感觉是不曾有过的,我以为自己已经是刀枪不入的,但这一瞬间的冲击,让我的精神又开始了分裂,不知身处何时何处。 不知道在那里呆立了多久,直至一个印度家庭提出合影要求,纷乱的思绪才被拉了回来。从此就开始被不断地用作背景道具。开始有些不耐烦了,于是快步离开另辟蹊径。 一群绿衣高中生在合影,想到刚刚被印度人拍照了N多次,于是也拿起相机拍他们,然后快步离去。身后传来他们的嬉笑。 拖鞋挂在背包上,赤足踏上泰姬陵基座的石阶。没有准备好,不想马上进入。于是绕着泰姬陵慢慢散步。背阴的地方坐满了本地人和外国人。猴子也来凑热闹。 找了个远离人群的地方坐下,静静的待着,思绪依然漫天飞。 一个小姑娘坐在了我身边,打断了我的神游。他的妈妈正端着相机,原来此刻我又是背景和道具。那就做的职业些,取下墨镜戴在小姑娘的脸上,小姑娘很是惊喜,做出酷酷的POSE,我也配合的微笑。对孩子要慷慨。 但随后不断的有人来要求合影,甚至有的不打招呼直接就坐在我的身边,招呼同伴大拍特拍,都是男人。于是背包抡起上肩,扬尘而去。 继续绕泰姬陵转圈。 转累了,又回到刚才呆坐的位置,空无一人。继续看书。 眼前一片阴影围了上来,原来是那群绿衣高中生,带队老师提出要求一同合影,看着他们满脸的阳光,慨然允诺。孩子们问道:你在上学吗,读几年级?“24年前我和你们一样。”我的回答惊到了他们。 他们的出现让我的心情开朗了起来,起身走进陵墓中。 向那段伟大的爱情致敬。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1026-r1270124-journals.html16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