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腊月京华满香尘(附实用信息) |
[游记]腊月京华满香尘(附实用信息) |
||||||||||||||||||
2010-02-06ctrip.com | ||||||||||||||||||
腊月京华满香尘(2009/12/29~2010/1/1) 元旦有6天假,一直犹豫是在家省钱,还是继续穷游? 挣扎中犹豫间,很快便到了年底,基本放弃旅游的希望,却依然不甘地在网上胡乱搜索着。 正巧看到E龙网上北京有的宾馆做促销,冲动之下订了万程华府酒店,标间158元(东安门大街53号,010-51209588)。 酒店既然定了,就定机票吧。。。于是又窜到携程网上,看到2010年1月1日北京回南京的机票才200元,十分激动立刻订下。 等扣了款,这下不去也要去了。于是又挑了2009年12月29日南京去北京的机票,300元。 峰回路转,心情也兜转攀升,尘埃落定才觉得开心,没了纠结。 OK,出发吧。。。 Day 1:2009/12/29 东航航班意外地没有延误,9:00准时从南京出发,11:00到达北京。 北京机场大巴有9条线路,一律16元。 (机场大巴)
机场大巴双向发车间隔15分钟一班,其他线路不超过30分钟一班,机场及市内各站点均有售票。 统一票价:16元,电话:010-64594375/64594376 因为出行前在国家大剧院官网上订了新年音乐会的票,所以坐到西单的大巴。 这天北京气温很低,最高温度也是零下,但是阳光明媚,晴空万里。 大巴经过长安街时,我终于看到了电视里的天安门,湛蓝天空下,那鲜丽的红分外威仪壮阔,让人油然敬畏。 大巴停靠在西单地铁出口(回去时也是在这里坐的大巴,没有到东直门坐),我已经看到了东南边国家大剧院那温婉的弧线。 大剧院看着近,走过去也要15分钟左右。背着大包还要过地下通道,累!却不敢无视交通规则横穿马路,这可是在首都的长安街,我要表示起码的尊敬和臣服。 等走到了,才发现闭馆——领导要来参观。票没买成,打电话给网络订票中心也没有人接听,好,放弃! 本来也是可有可无,心想,给我省钱有什么不好? 省下的银子后来买了件大衣,十分辛苦地背回南京o(∩_∩)o… 想直接去酒店时又碰上个意外,在长安街上无法打车,一辆辆目不斜视呼啸而过,理所当然。 酒店离王府井很近,于是在天安门西地铁口买了一卡通(50元,押金20),坐地铁两站路到了王府井。一卡通坐地铁不打折,但是坐交只要4毛钱! (地跌线路) 王府井和其他城市的商业街没有什么区别,由于还没有到假期,游人不是很多,只有好友世界商场南侧的小吃一条街比较热闹。 万程华府酒店在王府井旁边,从王府井步行街的南端入口进去走5分钟左右,看到新东安市场,就在新东安市场对面的东安门大街上。酒店设施一般,158元的特价房很小窗户靠走道,但是暖气很足,前台服务也算热情。这样的价格这样的地段,还挑剔什么呢? 14:30从酒店出来,决定先去中国美术馆,看看中国第十一届美展。 沿东皇城根南街往北走,大概15分钟到了第一个十字路口,右拐上五四大街就看到赫赫然的中国美术馆,门票20元,开馆时间:周二~周日9:00-17:00,公交101、103、104、108、109、111、112、810、812美术馆站下亦可。 美术馆一共5层,里面是从全国参展作品中挑出的佼佼者,有油画、国画、版画、壁画、漆画、水粉、动画、服装、艺术设计。。。精品众多,很多主旋律。 虽然我是外行,虽然走马观花,但是某些优秀艺术的震撼是劈山裂石极有穿透力的。 记得一副漆画作品“永恒的记忆”:血红残阳下,嫩枝破土而出,滋养它的是曾经生灵涂炭的战场,不堪一击的脆弱生命又将顽强的传承延续。 还有副国画“零点”,原本山水写意的国画竟如洛可可般精致零碎繁琐而又麻木,好像我自己的平常生活。 记得还有副油画“夏光”,里面织布阿妈沟渠一样的皱纹,慈和安详与世无争的神态,就好像透过门板照进昏暗老屋的夏光一样温暖。 走走看看,很快就到了闭馆时间。 从美术馆出来,沿东侧的王府井大街往回走,经过一个天主教堂,偏居一隅,在钻石般璀璨灯火的簇拥下好像童话一样隔世美好。 和同学约好了在王府井的全聚德烤鸭晚餐,这家全聚德叫“萃锦园”,原址是明代十王府,对面是天津狗不理。一顿饭,两个人吃了440元,除了烤鸭尚可,其他实在一般,吃的是尊贵的名气。 从全聚德走回宾馆只要10分钟,觉得这家宾馆算是选对了。 Day 2:2009/12/30 上了闹钟却没有听到,搞到9:30才出门。 宾馆附近没有什么小吃,我就想在路上随便买点什么当早餐吧。 结果沿着东皇城根大街往故宫的路上,什么都没有!看来住在故宫附近也有不便。幸好我包里还有个从南京带来的面包,早餐和中餐都靠的它。 从宾馆走到天安门大概15分钟,很是方便。 到了天安门下,就觉得警备森严,站岗的巡逻的卫士神情凝重肃穆。天子脚下,气派非凡! 虽然是寒冬腊月,也非节假日,但游人还是不少,听人说现在已经是故宫游客最少的时节,最多的时候是什么景象? 身边很多老外,带着麻绒护耳的雷锋帽,还缀着颗五角星,喜滋滋地满街跑,很有些幽默感。 穿过端门,来到午门右手边的售票处,门票40元/张,这里凛冽的北风吹的人都要站不稳。又租了电子讲解器,租金10元,押金100。走到哪讲解到哪儿,对于自助游没导游的朋友很有用。 午门、神武门也有免费存包处,时间:8:30-18:00。 故宫筹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从明到清共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临朝。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 故宫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布局严谨,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据说故宫的宫殿一共有九百九十九间半,1天内要全部看完是不可能的,我按照前辈建议的游览线路前进。 先游中轴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钦安殿、神武门 中轴线上以乾清门广场为界,分为外朝、内廷两大部分,外朝是皇帝举行朝会大典和行使权力的地方,内廷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帝后及其年幼子女居住的地方 再从神武门游东线: (东六宫为主的内东路):锺粹宫、景阳宫、承乾宫、永和宫、景仁宫、延禧宫、(外东路):奉先殿、箭亭、宁寿宫区、九龙壁、皇极殿、宁寿宫、乾隆花园、畅音阁、阅是楼、乐寿堂、颐和轩、珍妃井 现在东六宫建立了各种古代珍品的展览馆,大都免费参观,珍宝馆要加收10元门票,15:30停止售票。 淡季故宫16:30关闭,各个展览花了些时间,在珍妃井边还遥想了一会儿,等转出来基本就我一个人了。工作人员等着送我出门:“姑娘,赶紧了。”西线是没时间看了,谁叫早上睡过了,很遗憾。 西线: 储秀宫、体和殿、翊坤宫、长春宫、体元殿、太极殿、养心殿、军机处 沿着城墙,我从神武门,慢慢地走出了故宫。 恢宏庄严的太和殿,精致华美的古代珍品,金碧辉煌的彩绘,徜徉在祖国古老文明的荣耀中,所见所闻让人骄傲感伤。 从故宫出来,想去吃羊肉火锅。到新东安市场找到呷浦呷浦小火锅,结果店面正在装修,只好找了家米线馆填饱肚子回宾馆休息。 Day 3:2009/12/31 今天听到闹钟,8:30准时起床,9:00出门。 新东安商场后门口坐104路,到交道口南大街下车。 从菊儿胡同进去,发现胡同深处还藏有一家汉庭快捷酒店,十分幽静。推荐下:北京市东城区菊儿胡同33号, 010-64061188。 穿过菊儿胡同,就是南鼓锣巷——一条南北向的巷子,北起鼓楼东大街,南到地安门大街,在它左右分布着黑芝麻胡同、沙井胡同、蓑衣胡同等16条胡同,一些名人的故居也散落其中。 南鼓锣巷上有很多搞创意的小店、餐馆、酒吧、画廊,都是由胡同老屋改造的,SOHO 一族在这里将自己的创意尽情地展示出来,很有个性。 10:30左右,大多小店都没有开门,巷子里很清静,跟夜晚的喧嚣是两重天地。柳条沉寂地垂挂,在冬日阳光下,好像睡美人纤细柔顺的金发,在梦中摇曳着。 我慢慢地从南走到北,不急着进店,身在店外的观瞻让人心生更美的向往。看到过客、火柴天堂,看到文宇奶酪,门口写着营业时间:12:00~卖完为止,有种蛮横的骄傲。 从南到北,走了一遍,再绕回去,一些小店陆陆续续开了张,进去看看,果然没有原来想象的美。 走到文宇奶酪店大概12点过了一会儿,但是门外已经排起长队。我点了俩份红豆奶(8元),就在店里享用,感觉还是对不起自己的期望。 从南鼓锣巷出来,右拐上鼓楼东大街,走10来分钟便到了鼓楼。 鼓楼位于北京市中轴线上,与北边的钟楼一起,曾是元、明、清时北京全城报时中心,“暮鼓晨钟”也是当年京城的一道风景。 鼓楼是一座独立的木结构古代建筑物,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项,檐下有单昂单翘五踩斗,旋于彩画。 鼓楼底层有拱券式门八座;南北各三座,东西务一座。北墙东侧有旁门,内有登楼石阶梯,南北有砖砌阶梯,东西为墁坡路。 我没有进鼓楼参观,在广场上看一老大爷溜鸟,左手腕上一只黄嘴小鸟,见他向空中扔颗红豆,大喊一声“走”,小鸟箭一般冲上天空,准确地叼住红豆再飞回到大爷的手腕上。大爷还不是行艺赚钱,只是自娱自乐,神! 从鼓楼沿地安门外大街往南走5分钟,就可以看到右手边的烟袋斜街,很短的一条巷子,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斜街之一,为东北西南走向。 烟袋斜街的得名,一说是其形状像一只大烟袋,其东口是烟袋嘴,西口为烟袋锅。另一说是胡同里卖烟袋的店铺多,都在店门口挂有大烟袋的幌子。 烟袋斜街兴起在元代,成街于明代,清代和民国时最繁华。元朝的水利专家郭守敬疏通了从大都城到通州的通惠河,使什刹海成了我国著名的大运河的最终码头,这码头就设在现在烟袋斜街的南边。当时烟袋斜街还没有形成街道,只有北侧有很多店铺。到明代,什刹海虽已不是大运河的最终码头,还是北京著名的风景区。所以历代高僧、仙道也纷纷在什刹海畔选址修寺建观,如:广福观、火神庙、广化寺等,南侧也先后建筑店铺,烟袋斜街已逐渐成为街道。烟袋斜街最繁华的时期是在清代,官方正式命名烟袋斜街可能是在清嘉庆或道光年间。 走过银锭桥,后海已经结了冻,幽幽地反映着天光,对岸暗沉的庙舍高墙投射在冰面上,影影绰绰像洇化的水墨。两岸的酒吧此刻寂寞无声,只待午夜释放它积蓄的狂热。 岸边停着一排排黄包车,车夫搓着手在寒风中苦苦地等待,有些老练地上前招揽生意,有些羞怯地看着你,目光中有种渴望和期求,等你走近,才讪笑着轻声问:“小姐,要坐车吧?”你拒绝,他也不纠缠,就继续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同行们一辆辆从眼前驶过。 我和同学约好时间,实在无法做他这单生意,心里又同情,给钱施舍又怕冒犯。犹豫再三,还是回头,走近他,将手里的文宇奶酪塞到他手里。这样,才稍微轻松,但是他的眼神又会留在记忆里很久很久。 好客的同学带着我去吃火锅,在氤氲的热气中快乐地畅谈,也忘了时间。结账时才发现已经过了3点,于是,恭王府又成了一个遗憾。 我们沿着后海,走到前海。那里辟开了一个溜冰场,大人孩子穿着冰鞋,划着冰车,欢笑打闹、摔倒爬起尖叫。夕阳西下,慷慨洒落的余晖使前海镀了金边,快乐的人好像剪影般清晰分明地定格在2009年岁末的这一刻。 从前海出来,在地安门外大街上坐车到前门,逛逛久负盛名的前门大栅栏。 大栅栏已有580年的历史,历史上就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这条街的由来,要追溯到明代孝宗弘治元年。当时,由于自然灾害和赋税加重,从外地流亡到京城的流民逐渐增多,为了防止盗贼隐藏在大街小巷之内,北京实施了“霄禁”。由朝迁批准,在北京很多街巷道口,建立了木栅栏。 前门大栅栏是很多老字号的源起地,老北京有一句话“头顶马聚元(帽店),身穿八大祥(绸缎店),脚踩内联升(鞋店),腰缠四大恒(钱庄)”,说的就是庚子年后前门大栅栏的景象。现在, “六必居”、“同仁堂”、“全聚德”、“月盛斋”、“都一处”、“步瀛斋”……这些二三百年的老铺都在这里设有店铺,金字大匾、磨砖刻花、装着大玻璃门的楼房,各个修得富丽堂皇。 在这里还有很多北京名吃,全聚德、小肠陈、爆肚冯、东来顺,在附近的小胡同里,更深藏着多处经营灌肠、驴打滚、炸酱面等最有老北京特色的小吃店,真让人无所适从。民间歇后语:“东来顺的涮羊肉——真叫嫩”、“六必居的抹布——酸甜苦辣都尝过”、“沙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等,可想前门大栅栏小吃影响的深厚。 我们最后来到都一处——以烧卖闻名的地方。南京的烧卖,馅料一般是糯米,这里有素三鲜、葱花猪肉、虾仁、三鲜(猪肉、海参、鸡蛋、虾仁、玉兰片)等多种口味,端上桌的烧卖,好像朵朵盛开的秋菊,拣到缠枝纹青瓷盘中,艺术品一般精致工巧。咬一口,哇,皮薄馅满味好,实在没话说!现在他们家不仅做小吃,还经营各种菜肴,我们旁边就有两座办生日宴会,十分热闹。 “玉盘擎出堆如雪,皮薄还应蟹透红”———来北京,记得去都一处撮一屉三鲜烧麦!地址:中国北京崇文区前门大街36号,电话:010-65112093。 吃的肚饱溜圆,我们慢慢地走回王府井,路过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我们即将迎来2010年! Day 3:2010/1/1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也是我在北京的最后一天。 8:00起床,9:00出门,退房寄存行李。 还是在新东安商场后门坐104路,到美术馆东街下,准备到隆福寺逛逛。 来前看攻略,有人提到隆福寺附近有不少小吃店,我很想在离开之前尝尝爆肚、火烧、灌肠等北京特色。 沿着隆福寺街走进去,一大早川流熙攘,开的早市上大多买蔬菜、瓜果和各种日用百货,街两边正在拆迁,有些衰败的景象。从西头走到东头,我很失望,没有看到攻略上写的馄饨侯、丰年灌肠,只有一家隆福寺小吃店在营业,但是门庭冷落,便没有进去。 走到东头,已经到了东四北大街上,肚子饿得咕咕叫,我迷茫了一会儿,掏出地图看了看,决定沿途北上,走到雍和宫烧香去。 路上,找了家人气比较旺的小吃店,买了碗炒肝。端上来才知道炒肝不是炒出来的,是煮出来的。汤汁勾了芡,粘稠油亮,伴有猪肝大肠,味浓酱红。嗯,里面还很多蒜。 据说以前卖炒肝最有名气的会仙居,他们做的炒肝是不勾芡的,当时的北京流行这一句俏皮话—炒肝不勾芡,熬心熬肺。可惜这家老店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 后来又看到鼎有名的护国寺小吃,食客众多,但是放在玻璃柜面里的糖耳朵、豌豆黄、油饼、糖酥火烧,怎么也勾不起我的食欲。 继续前进,过了张自忠路、交道口东大街两个大十字路口,快到安定门东大街时,就看到街道两边买香火的店铺渐渐多了起来,哦,雍和宫到了,走了二十多分钟。 雍和宫原是雍正即位前府邸,现在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教黄教寺院。 新年的第一天,祈福的人特别多,好像南京的鸡鸣寺。工作人员忙前忙后地维持次序,看着源源不断涌入的人流,我一下没了兴致,在宫门外遥望了片刻,便逆着人流走出去。 在街边的小店买了个紫米煎饼,一边吃一边掏出地图,地铁5号线就在旁边,决定继续前进——去颐和园。 地铁5号线西直门下,转4号线,颐和园北宫门站下。出站后沿颐和园路前行,走5分钟看到一个Y字型岔口,左拐再走2分钟就看到颐和园北宫门。 这个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淡季门票才20元,又一次体会到北京旅游景点消费如何惠民。 颐和园由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建造的园子,总面积约290公顷,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环绕山、湖间是一组组精美的建筑物。全园分三个区域: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玉澜堂、乐寿堂为主体的帝后生活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的风景游览区。园中的长廊、石舫、佛香阁、宝云阁、大戏楼、十七孔桥、玉带桥等建筑堪称世界建筑文化中的珍品。 从北门进去,看到的是万寿山后山上宏丽的西藏佛教建筑和屹立于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拾阶而上,沿途经过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登顶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 从前山下来,昆明湖上已经结冻,游人们纷纷下到湖上,小心翼翼地走到湖边各个景点,不必再绕行。 向前走了一段,回首看到以佛香阁为中心建筑群依山而筑,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亭台水榭,层层叠叠,尽显皇权的尊贵。 偌大个颐和园要转遍恐怕1天时间也不够,我在路上徘徊耽搁了时间,只有3个小时,只能在昆明湖上撒撒欢,再翻过万寿山原路返回。 地铁4号线西单下,转1号线到复兴门退一卡通。退卡的地方在2号线上车点附近,来回还走了好一会儿。待了4天,交通费只花了6元,太便宜了。 在复兴门继续坐1号线到王府井,补票后出站,回宾馆拿行李。此时的王府井已经人头攒动,一改前几天的冷清气象。宾馆门口打车12元到西单机场大巴点,买票上车。 安顿下来,有点兴奋后的疲惫。 4天的行程,不算圆满,故宫没看完,长城、恭王府等都没去。 但是京城繁华地,岂是4天就能看遍的?有了一些细枝末节微不足道的感受,就是收获。 我想我不会满足于对北京这点粗浅的认知,来日方长,也许会重游。毕竟,未来,谁知道呢? |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1-r1273170-journals.html329阅读 |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