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感知南通 |
[游记]感知南通 |
2010-02-09ctrip.com |
Normal 0 7.8 磅 0 2 感知南通 寒冬的午后,室外气温在零度以下,我走进南通的一家小旅馆,高敞的客房里满屋都是阳光,没有开空调却温暖如春。这是一个商务旅馆,就在濠河边,马路对面是南通城市博物馆的两栋百年老建筑:城南别业和原上海银行大楼,房间里看得到美丽的拱桥、静静流淌的河水和对岸绿树怀抱下的南通博物苑,风景很好。有时,化很少的钱住的普通旅店却能享受五星级宾馆也享受不到的东西。 走过桥,到南通博物苑转了转,这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创建于1905年,现在已经盖了新馆,但老房子还在,老文物还在,苍劲的龙柏依然青翠。回到暖洋洋的房间,上网查找有关南通的资料,有一个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人物—张謇应该不要被忘记。张謇出生在南通海门,晚清状元,1911年任教育总长,江苏议会临时议长; 1912任南京政府实业总长,北洋政府农商总长、水利总长。后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除了博物苑,张謇在南通还创建了很多国人第一:第一家股份制纺织企业—大生纱厂(1899),第一家农业股份制企业—通海垦牧公司(1901),最早的民办师范—通州民立师范学校(1903),第一座现代化的长江码头—天生港码头(1904),最早的公路—港闸公路(1905),最早的新式托儿所—南通新育婴堂(1906),第一所设完全科的女子师范—通州女子师范学校(1906),第一所纺织专科大学—南通纺织专门学校(1913),第一所水利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14),第一所刺绣职业学校—南通县立女红传习所(1914),第一所盲哑学校—南通盲哑学校(1916),第一家气象台—军山气象台(1917),第一所新型戏曲学校—伶工学社(1919),第一家海外公司—南通绣品公司美国分公司(1920),第一条铁路—大生三厂至青龙港铁路(1921),等等,据说有二三十个第一。张謇还是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大连海事大学前身)、江苏省水产学校(上海海洋大学前身)、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前身)和国立东南大学的创建人。他一生共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所学校,可为旷古一人。 夜幕降临,我坐在旅馆房间的藤椅上,喝着红茶,望着窗外濠河两岸被霓虹灯装扮得格外美丽的老房子和周围的高楼大厦,思绪连绵。南通曾经有过那么多的辉煌,开创了近代史上那么多的第一,很少有那座城市可望其项背,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座城市却并不起眼,从前由上海坐长江轮去南京或武汉,第一站就是南通,印象中是个破败的江北小城。历史上,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但随着水运的日渐式微,如果没有发达的铁路网,公路网,空港,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就有了瓶颈,尽管南通有着广阔的苏北腹地,但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并不如人意,原因就在此。现在,空港开航了,高速公路建成了,苏通大桥通车了,崇启大桥和沪通铁路的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南通正在全方位地与上海接轨与长三角接轨,我想,南通的振兴指日可待。 第二天回上海走苏通大桥,经过开发区,宽敞的马路两边都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与我十年前来这里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车子驶上世界第一的拉索桥,苏通大桥像巨龙一样横跨大江两岸,它象征着南通,象征着南通的腾飞。 (原上海银行大楼) (南通博物苑) (张謇故居)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85-r1273621-journals.html21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