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慢活苏州 — 日夜山塘街 |
[游记]慢活苏州 — 日夜山塘街 |
2010-03-25ctrip.com |
新年到了,怎么说都要新心情,新气象,新感觉。虽说要新气象,我们却在新年的第二天,又来到了古老的苏州。慢活的苏州城,用她历经千年的坦然姿态,悠然却又优雅。“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忽然觉得,这句常用来形容古镇的句子,竟然是苏州最般配。 大约一天半的时间,我们将大把的冬日温暖时光,都悠悠然耗在山塘街的青石板路上、白墙黑瓦下、水光潋滟中。这条1100多年历史的老街,名头大得很,被称作“姑苏第一街”。其实相对于苏州城2500年的历史,这条1100多年的老街,似乎也不漫长。之所以有名,大约因为古街与大诗人白居易有关;还有古街这种“水路并行,河街相邻”的格局,很能代表苏州古街巷的特点。 关于水路并行的特点,其实在平江路上,也得到了极大地体现。看来姑苏城里,这种有水有路的街道,最受古人和今人的欢迎。但山塘街一来比平江路长,号称“七里山塘”;二来比800多年的平江路老。这么一比,好像平江路有点落败,但是我看完山塘街,倒是更喜欢平江路了。山塘街过于喧闹,特别是从渡僧桥到新民桥一段,虽然人文荟萃,商馆老店林立,但商业气息也浓重得很。相较起来,平江路就安静太多了。打个比方,平江路就像是个优雅的大家闺秀,山塘街则像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市井小儿。 山塘街据说是由白居易修建的,当时他在苏州当刺史。公元825年,刺史白居易大人视察虎丘,一路大概乘船过去的,结果发现这一路很不好走,河道淤积。于是,大人下令开河筑路,山塘河与山塘街就这么问世了。因为河道和街道,东起阊门渡僧桥,西至虎丘望山桥,全长约7里,所以称作“七里山塘”。其实现在恢复的一段,仅仅360多米,不及十分之一,但管中窥豹,还是要得的。 红灯笼和装饰最隆重的,是渡僧桥到新民桥一段。过了新民桥,变化很大。变化之所以大,在于新民桥前仿佛做给游客看的,新民桥后仿佛才真正是苏州老百姓自己的。也有商铺,但卖的都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或是各色蛋糕、或是廉价衣服、或是熟食店、或是菜摊水果铺,反正就像很多城市的小商品街一样,热闹而平凡。我们在一家百年老店(苏州动不动就是百年老店),“荣洋楼”,吃2块钱的小馄饨时,碰到一位下午坐车过来逛山塘街的苏州老人。老人说:每天我坐20元月票的公车来山塘街,但只逛新民桥后段,我们称下塘街,这里买东西便宜呀,一袋子贡橘才2块钱,还有这小馄饨也才2块钱,其他地方是买不到这么便宜的喽!来这一个下午,又玩又吃,晃荡一下午,消磨时间,多好! 中午,我们折回定的“乾生元”入住,吃午饭么,当然就在最近的“十八金”。共148元,味道不错,据热情的服务员说,大厨是从松鹤楼出来的。点了他家的“松鼠桂鱼”,相对于松鹤楼138元的价格,这里78一条的桂鱼,还不算太辣手。桂鱼炸的酥脆,浇的酱汁酸甜适中,可惜没舍得去松鹤楼吃,没什么可比性。凉菜鹅肝,甜甜的糯糯的,15元;清炒金花菜,很新鲜很嫩,好吃,10元,加了黄酒喷了点,怎一个香字了得!砂锅羊肉,苏州的藏书羊肉,全带皮的,肉香有筋道,冬天吃它真是太美味了。 吃完,和热情的服务员大姐还有大厨兼老板聊天,据说,原来松鹤楼的老师傅们全走了,自己开店挣钱,现在那里都是些小年轻,不灵的。不知真假。中午一桌菜,当然还得喝点酒,来瓶苏州黄酒,用姜丝话梅烫的热热的,冬天里喝了很温暖。当然没喝完,还剩一半,又哼哧哧的背回了家。 (新民桥上) (古戏台)山塘街上的古戏台,好像并没有戏在演,风格很秀丽,也有特色,一对新人穿了旗袍在这拍结婚照。不少老人坐在前面的亭子里,啥事也不干,就是闲坐。旁边就是游船码头。 (夜色山塘街) (山塘街入口) (十八金的松鼠桂鱼)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11-r1279526-journals.html19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