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东瀛归来不看樱 |
[游记]东瀛归来不看樱 |
2010-04-27ctrip.com |
樱花,儿时的一个梦。 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中写道: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绯红”和“轻云”,勾起了一个少年的想象。 樱花,年轻时的一个痛。 复旦大学数学系是一幢西洋别墅式的建筑,门前草坪,站着一株樱花树,每到春天,樱花满树,和西侧大草坪构成春天的呼应。始于1966年的那一场革命,革到了这棵樱花树的头上,樱花树倒在了“造反派”的利斧之下。年少的手,曾摸着残留的树桩,那流淌新鲜树液的老残桩……。 樱花,老年的一个梦。 2009年4月1日,游杭州太子湾,那是一个樱花和郁金香的世界。沉醉之际,忽闻一段游人的对话: -- 太子湾的樱花好是好,可是,咋能与日本的樱花相比呢? -- 是啊,那是“原产地”哟! -- 这里的樱花是圈养的,日本的樱花是放养的。 -- 哈哈哈。 -- 徐霞客说,黄山归来不看岳;我说,东瀛归来不看樱! 言者无心,闻者有意。是夜,上野公园的樱花居然入梦。 今年,莺飞草长时,决定趁自己还走得动,化梦为现实,去“原产地”赏樱,虽然四年之前,已与女儿到过日本,那是一次赏红叶之旅。决心已定,却隐忧丛生。 2007年3月16日,CCTV播报:日本气象厅日前因错误预报了今年樱花的开放时间,而通过电视向全国公开道歉 ……。 两次向旅行社电询去日本赏樱最佳日子,回应皆模棱两可。 3月24日,在携程网“有问必答”专栏提问如下: 3月30日 - 4月8日拟游日本本州,瞄准樱花而去,此时段,能否如愿。请行家赐答。 几小时后,skylingyun作答:3 - 4月确实是日本樱花开放的季节,但樱花花期较短,只能说应能如愿啦。祝你好运。 此答等于“白答”。 次日,“蝴蝶兰”作答,并提供了两个网址,让我去查阅。 http://tenki.jp/sakura/expectation http://www.weathermap.co.jp/sakura/ 如获至宝,打开一看,一头雾水! 网站语言是日文,叫“花开前线”,有日本地图,从名古屋 – 东京 – 大阪 – 札幌。标出的大写樱花开花红字的日期竟是3/18,3/22,3/21,5/4。 载着100多名赏樱客,“苏州轮”于3月30日中午,驶离“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经44个小时海上航行,4月1日上午10时许抵大阪港,午餐之后,即去大阪城公园。 无需目光搜寻,停车场外,樱花夹道,那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绯红的轻云”!见状,同一团队的几位赏樱发烧友一齐鼓掌。我始明白,心怀“隐忧”者,非独我一人也。 大阪城公园有4300多棵樱树,此刻,齐刷刷地演绎着千树万树樱花开。 迎接我们的,除了沉甸甸压弯嫩枝的樱花,还有菲菲春雨。雨,并不扫兴,花沾春雨花更娇,春雨洒花雨更媚! 2006年深秋到此,红叶处处,眼福大饱,殊不知,樱树,如千军万马,很低调地站立在河畔、道旁、林中。 高高的天守阁下红枫如炬,乌鸦的啼叫,有几分凄厉,闻之,有白居易“琵琶行”中“杜鹃啼血猿哀鸣”之意境;今日,淡粉色的樱花“守护”着天守阁的白墙,从高处传来声声乌鸦的啼叫,叫声依旧,那悠长的余音,飘荡空中,却无凄厉之音。 天守阁西侧的平台,可俯视“丸庭园”。 -- 哇塞,简直是一片花海。(同团的一位女子惊叫) -- 不,这叫“彩云落地”!(白发老者纠正道,他是女子的父亲老D。) 4月2日,从大阪到箱根,车北行六个小时。车窗外,两边的田园山野,掠过“绯红的轻云”,零零星星的,大片大片的。车内响起阵阵惊叫。 -- 能不能让驾驶员车开慢点? -- 停一停吧,让我们好好看看! -- 别着急,好戏在后天哩!(导游) 渐渐的,游客明白,“停车坐爱樱花美”,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因为,一路樱花不绝。旅途疲劳,加之审美疲劳,车厢内渐闻如雷鼾声,即使窗外掠过更精彩的樱花。 -- 不经意间,眼前一片绯云。(忽然,一头白发的老D大声地说) -- 啥叫“不经意间”? -- 啥叫“绯云”? -- 哎,三言两语也说不清。(老D慢条斯理地说) -- 老爸,你就少说两句吧。(女儿劝父) 近11时,停车午餐。静冈县高速公路旁的一爿饭店,位于滨明湖畔。名字日英对照,其英语的名字是:Hamnannko Kintesu Restaurant。餐厅宽敞明亮,一人一盒“定食”,扭头朝窗外张望,不望则已,一望则一惊。 近处,山坡平缓,绿草茵茵;远处,青山逶迤,湖水澹澹,就在这山坡与湖水之间,是一片片“绯红的轻云”。 日本的“定食”本来就数量有限,三扒两口即下肚。步出餐厅,来到山坡,岂料,已有五六个同团游客,先我而出,举着长枪短炮,瞄准樱花。 昨日春雨霏霏,此刻阳光灿烂。光照之下,樱花,精神抖擞,光艳照人。 作深呼吸,能闻淡淡花香;环顾四周,能见绿水青山,片片绯云落坡。 -- 不经意间,眼前一片绯云。(我说。老D正在附近,父女俩朝我会意一笑) -- 你是否发现,今天的樱花比大阪城的更美?(老D问我) -- 是啊。是光照的原因吧?(我答) -- 不全是。我想,樱花的美,需要背景的衬托。你看,这里有碧蓝的湖水,有绿色的山坡,粉红色的樱花,镶嵌其中,就越发美了。(老D) -- 有道理,红花虽好,也需绿叶相扶。(我说) -- 我拍了几幅照片,满是樱花,没有陪衬,并不觉得美。(老D之女附和) “樱花的美,需要背景的衬托”,老D一言,让我在此后数日的赏樱中,多了一个心眼,多了一个审美视角。 到东京的浅草寺,天色向晚,忽然放晴,夕阳从西边射下,桔红色的余晖慷慨洒落在在寺院内的几株樱花树上,而此刻我所在的位置,樱花的背景恰好是那座五层古塔。夕阳照射下,蓝天,白云,樱花,还有古塔,构成绝配。-- 此刻的樱花最美; 转身,又见几个日本小女孩在一跳一蹦,伸出双手,她们在接天空掉下来的什么东西。-- 哦,樱花树下,花瓣随风飘落下来,她们正在手接花瓣。樱花树下,花瓣,纷纷扬扬,小姑娘,一蹦一跳。-- 此刻的樱花最美; 东京的皇宫,有巨石砌成的高大围城,“护城河”环绕其下。河面,碧波荡漾,岸边樱花树成行。樱树亲水,缀满樱花的枝干,长长的,伸向水面,贴近水面,倒映在水面,花瓣,三三两两,飘落水面。-- 此刻的樱花最美。 在东京赏樱有三大名所,上野公园、新宿御苑和千鸟渊。可是,在我们的行程上,并没有这三大名所,过“上野公园”而不入,心中之憾可想而知。可是,就仅凭上面三个镜头,遗憾大半去矣! 相处几日,和老D交谈多了起来,知道他退休之前是沪上一家出版社的资深编辑,一辈子跟文字打交道,所以,说起话来,多书面语,文绉绉的。女儿供职沪上一家公司,属于“金领”一族。 -- 樱花虽好,也需绿叶相扶,可惜,女儿至今没有绿叶相扶。(老D在一个樱花树下对我说,言语间,透出无奈,眉宇间,露出郁闷) -- 我,1975年生的,是个齐天大圣!哈-哈-哈!(闻老D言,耳畔却响起前两天她女儿跟我说的话,还有她那爽朗的笑声) 开始,我一愣,不知其所云。后来,才让我知道,“齐天大圣”,系自嘲,圣者,“剩”之谐音也。没想到,这个长相清秀、整天乐哈哈的女孩,是个“剩女”! 从她嘴里,我知道了现在的流行语,不同年龄的未婚女子有不同的称呼:25岁是“圣斗士”,30岁是“必胜”客,35岁是“齐天大圣” ……。 -- 齐天大圣,你老爸一定着急吧。(嘴上这么说,我心里想,你爸的一头白发大概有一半是为你的婚嫁愁白的吧) -- 嘻嘻,我老爸善解我心,从不操心,更没忧心。 望着老人凝重的神情,听着老人无奈的口吻。我想起了一句老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 小D,你是朵樱花,但也需要……。 -- 但也需要绿叶相扶,对吗?(小D没听我说完,打断了我,说出了我想说的) -- 对。 -- 可是,我也没办法呀。 -- 降低你的条件吧。 -- 咋降低呀?(忽然,她的眼睛睁得很大)现在,我不在乎我的另一半是否已婚,是否拖儿带女,是否英俊,收入是否比我高,可是,仍然找不到那个另一半呀。(几天来,一直乐哈哈的小D,此刻脸上露出一丝难以觉察的阴沉) 日本的古城京都,一座樱花城,她的大街小巷,她的河道两侧,她的“鸟居”四周,触目皆樱花。参观了平安神宫之后,独自行走的我,忘路之远近,来到“鸟居” 下,居然路遇老D和他的女儿。 -- 学学日本人的样子,我们三人到樱花树下坐一坐吧。(老D向我建议) -- 好啊,还有时间呢。(我答) 老D取出了两张报纸,铺垫在地。说时迟,那时快,旁边一个日本家庭中的一员,迅速递给我们一块塑料软布,让我们铺垫在草坪上,还送给我们几小袋食品,上面写着“小鱼花生”,他们的热情,让我们感动。他们哇哩哇啦说了一通日语,我们只能牛头不对马嘴地用OK,Thank you!应对。小D从她的LV手提包中取出一个小挂件给他们,上面有世博会中国馆形状的红色小铜牌。日本“邻居”接过,大悦,翘起大拇指,又是哇哩哇啦说了几句。 如此这般,就在河岸一棵樱花树下,我们加入了日本人赏樱的行列。 樱花是否开花顺利,在古代日本人看来,意味着这一年是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每当花开时节,人们就聚集在樱花树下,放歌畅饮,用整个的身心去赞美春天,祈祷神灵的保佑。-- 今天,在樱花树下一坐,对此更能心领神会。 我们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的是樱花。 -- 几天下来,我觉得樱花的美在于它浩荡的气势,能用一个“云”字去形容,足以说明它的壮丽。(我开场) -- 说得有理。在国内,我看过井冈山的杜鹃花,看过婺源的油菜花,还有上海鲜花港的郁金香,它们也都不乏气势,但是,日本的樱花除了气势之外,有多了一层美。(老D) -- 啥美?(我问) -- 多了一层错落参差的美。(小D) -- 真会观察!(我对小D说) -- 不是我的观点,我老爸跟我探讨时说的。 -- 对!杜鹃花、油菜花,还有郁金香比起樱花来,都贴近地面,不像樱花这样,高高低低,自上而下,有足够的空间,展现其美。(老D) -- 跟你们父女交谈,得益匪浅! 接着,三人交谈,转到了“矛盾”二字 -- 日本民族对樱花的情节充满了矛盾啊。 -- 樱花被列为国花,是日本民族的骄傲,是日本文化的图腾,类似中国的牡丹。 -- 但是,日本人却很少在庭院里栽种樱花。 -- 为啥? -- 据说,他们害怕樱花凋谢时带来的伤感情绪。 -- 而且,日本人从不用樱花来形容美女。我们公司,有几位日本女士,一位同事曾赞美其中一位,说“你美如樱花”,不料,这位女士竟然十分生气。 -- 唉,矛盾! -- 林黛玉葬花落泪,没想到日本人比中国的古人还要脆弱。 -- 奇怪的是,日本人认为樱花之美,美在凋谢,而非盛开。 -- 咋会呢? -- 就是呀。他们认为樱花伤感,却偏偏认为樱花凋落之时最美! -- 又是一个矛盾! -- 说起来他们觉得樱花伤感,可是,你看,这么多日本人,拖儿带女、呼朋唤友,在这里席地而坐,赏樱、聊天、喝酒,还视路人为友……! -- 我们中国的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日本人太认真,而中国人太不认真。 -- 你看,日本人赏樱,也玩得那么认真!我们中国,现在樱花也多了,所谓赏樱,也就是走过,路过,看过,不见如此场面。 -- 樱花短命,一周左右的开放期,来得快,去得快。一夜之间,满树的樱花全部凋落,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 -- 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凄美。 -- 你要明白,在日本人眼中,又有名堂了。 -- 啥名堂? -- 他们认为,片刻的绚烂达到人生的巅峰,发挥最大价值,接着,结束自己的生命,没有丝毫的留恋。 -- 日本人称之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据说,这就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 -- 矛盾太多! -- 世界就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 想不到,日本的樱花集矛盾于一身。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三人起身,去平安神宫大门右侧的“驻车场”(日语),和日本“邻居”挥手告别。 -- 老爸,我这个齐天大圣,也是集矛盾于一身哦。(没想到,当着我的面,小D用嗲腔跟他父亲说) -- 是啊,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现在嫁也难,不嫁更难……,矛盾呀。 见父女俩开始讲“私房话”,我佯装拍摄头顶上的樱花,举起相机,故意掉队。 -- 这次到日本,原本是散散心的,现在却……,小X,还是断了吧。……,樱花之美,美在凋谢,我的生命之美,美在独身 ……。 父女俩渐行渐远,下面的对话听不清了。 此刻,一阵清风掠过,一张花瓣,正巧轻落在我的镜头上。 樱花,除了樱花,还是樱花,没有绿叶,没有背景,忽然,觉得有点凄美。 2010年4月27日 初稿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294-r1285011-journals.html21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