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希腊罗德岛日记3 |
[游记]希腊罗德岛日记3 |
2010-04-27ctrip.com |
6月1日 星期一 晴 风大 有点凉 昨天太累了,本想今天去林顿城的,结果9点才醒来,计划只好放弃了。 罗德岛在历史上是个很有名的地方,早在米诺斯文化时代岛上就建有了城邦。后来经过大地震后又于公元前14世纪间重新崛起。《荷马史诗》中都曾提起过罗德岛。 在古希腊时期,罗德岛上曾经出现了三个大的城邦。 现在的罗德城附近当年就是一个。从“声光电”附近的城门进入后会发现一处从地底下挖出来的遗迹,据说就是当年的老罗德城。但是只剩下遗迹了。 当年辉煌一时的三个城邦中唯一现在还完整留存的城邦就是林顿城(Lindos)了。 据说,当地人为保护住古城,所有的车辆都不允许进入老城镇。游人在“村口”下车后必须步行进入老镇。当年古城的卫城还在,而且围绕卫城的古建筑都是白颜色,不像现在罗德城的土耳其红、黄色。说起来是很有特色的。可惜,有心无力哦。从罗德城去林顿来回在车上就要5个小时,真的好累。 其实,罗德岛还有一处非常有特色的景点就是“蝴蝶谷”,离罗德城不远,公交车路程也就一个半小时。可惜,这个季节不对,当地人说现在游客比蝴蝶多。最好的季节好像是在九月份。 吃了早饭又回到了海边,昨天只在老城溜达了,老城北面的“有观赏性的新城”部分还没来得及看呢。其实罗德岛的景点很多,我们安排的时间好像少了一些,起码应该多安排一天就好了。 “有观赏性的新城”的主要景点都在Commercial Harbor 湾一周。有威尼斯城堡、风车、福音教堂、市政厅和音乐厅。所有景点附近都有很多游人在拍照留念。 海边上有很多组织一日游的大游艇。一问价格才知道应该参加一日游。 林顿的一日游早上九点发船,晚上六点回来,除在林顿2小时外,中途还要停4个点,多看很多内容,而且,每人只需20欧元,比自己坐长途车来回的车票都便宜。 锡米岛一日游也只要26欧元,除了在锡米镇待3小时外,还另多去两个景点。哇,真亏了!不过,为后来人造福吧。 建议九月份来,安排4个白天,一天罗德城,一天锡米岛,一天林顿,一天蝴蝶谷,如果有时间罗德城再多一天,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顺着市政厅走到了罗德岛第二大清真寺,清真寺和周围一大片伊斯兰坟地透着一股衰败的气氛,一位老太太在用很高级的罐头喂着几只野猫,看来这是她每天最快乐的时光。 “罗德角”没有想象的好,在空中鸟瞰感觉会更好些,但是已经是很壮观了。可惜,阳伞并没有我们资料上介绍的“红色的海洋”般景色。是“花色的海洋”,另有一番韵味儿。海水很清但很冷。女人可裸上身。沙滩是黑色的,但是由于沙中参杂着很多小白石头,所以看起来没有圣岛黑沙滩的颜色黑。 中午回酒店歇了一会儿,昨天爬山加持续时间太长没休息,还真的觉得累了。 下午四点钟,本人重整旗鼓又出发了,准备自己探访罗德老城的所有城门,来个一人的“城墙Tour”。 首先找到了“声和光”的演出地点,没有人,也不卖票。可能是没到季节吧。这是一个利用声光电来展示罗德骑士团历史的节目,看看会很有收益的。 就从声和光最近的门进入老城了。 城内首先见到的是一处遗迹(INN OF ZHE KINGHTS OF AUVERGNE),用铁栅栏拦着。旁边是个很有名气的艺术馆(BYZANTINE)。艺术馆再向南一点儿出现一个小广场,广场的前面就是罗德老城最宽的大路:骑士团大道(IPPOTON)。 骑士大道一边高高的围墙里面就是罗德城的“考古学博物馆”。是原来骑士团的医院旧址。 最早的罗德骑士团其实只是十字军中一个专门负责战场救护的团队,有点儿像我们的师卫生队的性质。但是,随着十字军的败落,也没有人来顾及他们了。 我们的卫生队里不也有俩带枪负责警卫和保护工作的吗?就靠着这仨半军人和其他医护人员的浴血奋战愣是从耶路撒冷一路打到了罗德岛,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居然夺取了岛上的权力,站稳了脚跟。后来居然在此岛修建了如此宏伟的城堡并且延续了几百年之久,有机会好好了解一下这些人们,真的挺令人钦佩的。 一看开馆时间差点儿没气晕过去,原来周一是开门的呀,只是时间短一些而已。可惜现在已经关门了。看来我们书中的信息很多已经过时了。不过,罗德城的考古学博物馆没有太大的名气,只是“罗德的阿弗洛蒂忒”雕塑很有特色,反映了爱神天真无邪的儿童时代。后来在街上转悠的时侯看见小摊儿有此作品的明信片,只因囊肿羞涩没敢买,又实在没好意思拍照,哈,真是有点儿遗憾。 骑士团大道的东端通向一座城门,是一座无名门。西段的尽头就是首领宫。整齐的鹅卵石路面是城中最完整最长的老路。沿途走走可能会有些感慨吧。 在城里七转八拐的又走到了“旅游者大道”上,与“港门”重逢了。在一个老太太的热心呼唤中得知,港门对着的大教堂名为卡特琳娜大教堂,与教堂同名的门就在港门旁边。 卡特琳娜门旁的一座小教堂甚是精致。 走过小教堂,顺着紧靠城墙的小路向南走去。一路上鲜有人烟,偶尔遇到蹲在自家门前的当地人,虽然不很热情,但是看起来还算憨厚。不过长相有点儿巴基斯坦人的味道,黑、瘦,还了略显猥琐。 路过了意大利门,很简单的结构。 别看老城内的街道七拐八弯的,但是好像每个街口都没有死角,总有路面可以窥视到你。这是因为罗德老城内没有公共厕所(起码标志不明显),我老想在无人处的街角就地解决问题而感觉出来的。 我突发奇想,这种设计是否也是罗德老城的一大特色呢?中世纪、落荒而逃的十字军,他们在修建城池的时候,是否随时随处准备战斗呢?!因而形成了不漏死角的观察方式吧? 因为想方便不得不更进入到老城那些更加狭小的道路内寻找。真乃曲径通幽处,令人耳目一新。如果“城市文化遗产”的殊荣不给罗德城的话,实在是有失公允。小巷中,老路、老墙、老房、老人、老装饰随处可见。罗德人真是为后人做了件大好事,13世纪呀,距今800多年历史了。这不,有了善报了,旅游者中绝大多数不都是冲着这老城来的吗? 又在小巷里照了几张照片,拐了不知道多少个弯儿后终于走到了一个看似很复杂的城门附近。问一“航母级”的当地少女,这门是不是圣约翰门?少女认真的看了我手中的资料好一会儿,又很认真地回答我“不知道”。在国外自助游的时候最好事先做好功课,否则,问当地人反而会浪费时间。因为当我走出该城墙门时,一眼看见镶嵌在城门口上的铭牌:圣约翰门。哈,与书中标出的一点儿没错。 这里是罗德岛每周一次的城墙游的终点,门和城堡有很复杂的结合,人能从高高的城墙上走到城里的地面上,可从外表却看不到楼梯。还真有点儿科技含量呢。 从圣约翰门到目前留存的最大箭楼之间在城内无路可走,城外的路两边一字排开停放着附近居民的汽车,看来罗德岛居民居住条件不很好,一般家庭是没有停车房的。但大路两边林荫成片,鲜花满眼,自然条件尚好。 箭楼入口对着新城的地方有一现代化的大教堂,看来是新城居民做弥撒的地方。 罗德新城的面积是老城的几十倍,大多为四、五层的小楼,几乎没有高楼大厦。应该说居住条件、环境卫生、方便程度等远胜老城。只是没有多少旅游资源。 这后一条很像我们现在的北京城。 无怪乎网上常常有人感叹,如果当年老北京城墙不拆,城墙里的老字号、老房子不变。如今挨着城墙边儿立起上百间五星级大酒店,里面照样会人满为患。可现在呢?说句实在话,让外国人来北京看什么呢?故宫除了房子多以外,其他内容远不如台北的小故宫啊! 箭楼保存完好,方口和长口的箭孔中透着罗德岛蔚蓝的天空。 进入与箭楼连接的“门”以后,就再一次进入老城最具观赏性的几条老街之一了。在里面行走常常会有恍如隔世之感。历史就是这样被沉淀在这些阴暗狭小的街边。 找到了另一处箭楼,已经面目全非。但是从这里稍微拐几个弯儿就能看见“露天民间舞”大舞台的栅栏门,可惜今天大门紧闭,几个正在搞修理的人对我说,整个六月份都不开门,原因是“游客太少”。哈,第一次感觉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 找到了全城最大的“土耳其大浴室”,今天这里也是四门紧闭,该不会是经济危机闹得吧?旁边的清真寺也是破败不堪。别说这个清真寺了,就是罗德岛最大的清真寺:苏莱曼清真寺的开放时间表的牌子上都是空白的。从稍显老旧的围栏向里看,也是满眼年旧失修的景色,一派门庭冷落的味道。看来希腊人对土耳其人的仇恨还得持续几代人。 苏莱曼清真寺对面的一条街上一字排开好几家工艺品和土特产商店,从门口坐着的店家形貌上看,好像都是土耳其人的后代。亡国奴不好当,亡国奴翻身后的老主子可能日子更不好过吧?有时间有机会真想和这些人聊聊。据说被遣返到希腊的“小亚细亚”希腊人很多根本就不会说希腊话。我估计,这些坐在自家小店门前的“土耳其”人,也只会说希腊话吧。400年啊。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哦。 又路过“肖像画家的乐园”,又看见了那个厕所,又从安波伊斯门出老城,又被四道护城河、三道城墙的奇景震撼,又从土耳其大市场的门前走回到了宾馆。 晚餐自制,坐在“自家”的小阳台上享用。对面酒店阳台上几个小姑娘在相互照相嬉戏,夕阳下步行街上人烟渐稀,这一刻,感觉生活真地好悠闲啊! (罗德岛的城堡造型很艺术,而且是希腊唯一的双层城墙的城堡) (罗德岛上的清真寺是希腊最大且保存最完好的。但是如今仍然冷冷清清,对外开放的时间都不确定。) (鹿是罗德岛的象征,该石墩上2000多年前曾经站着巨型太阳神。) (他们居然是从挪威划过来的。哈,现代维京人。) (民间大舞台前未来的舞蹈家)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destguides/journals/AllSingleJournals.aspx?Writing=128518830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