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边陲胜境--新疆之旅之二(禾木--喀纳斯)

[游记]边陲胜境--新疆之旅之二(禾木--喀纳斯)

2010-05-13ctrip.com
续:边陲胜境--新疆之旅之二(禾木-喀纳斯)喀纳斯,一个永远充满神奇的地方

禾木全称"禾木喀纳斯乡",位于新疆北部布尔津县境内,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接壤。布尔津是一个非常整洁的边陲小城,额尔齐斯河缓缓流过,岸边有桦林和成片的向日葵,中间还夹杂着当地人洁白的毡房,让人仿若置身传说中霍比特人的家园--夏尔国。

喀纳斯,是一个永远充满神奇的地方,这神奇缘于“神水”,源于“湖怪”,缘于独具风情的图瓦人。一路上,有着错落层次的山色,已让我们有了想要徒步行走的念头,待到靠近风景区入口,我们便再也移不动脚步了。那是怎样的一种热烈而明朗的金黄色--小河、木房、炊烟、桦林。。。阳光在云层的遮挡下,忽明忽暗,层层白桦林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折射出一幅幅优美、恬静、色彩斑澜的俄罗斯油画。此时的阳光明亮却依旧冷酷,似乎象要下雪。因了那路程的遥远,也因了时间的短暂,我们只能在观光巴士上稍作浏览,任凭那一幅接一幅让你需屏住呼吸的美丽擦肩而过。公路回旋环绕,清澈溪水也由深蓝,浅蓝,湖蓝,淡绿,暗绿,雪白的色彩交替变换着。彩色溪、石映衬彩色山头,再加上偶遇的成群绵羊让人联想起“水草丰美,人间仙境”这几个词。

前面就是“月亮湖”,这段湖水呈半弯月亮形状,湖水层次可见,泛蓝且有变化,阳光照耀,波光粼粼,沿岸植被亦层峦叠嶂,色彩斑斓,秋色正浓与湖水辉映,可谓湖光山色,令人心醉。附近山坡上一队牧民骆驼迁徙队正在缓缓前进,原来,这里的牧民条件很是艰苦,在冬天来临之前要选择一个水草较为丰美的地方驻扎下来,等到天气转暖了再又迁到其它草场。据说一头骆驼的价值大约到5000元左右,看来这家定是中上生活水平人家,前后有四五头骆驼,四五匹马,均驼着类似蒙古包的帐篷及被褥等杂物,这便是他们全部的家当,其中一健壮马匹上坐着一女人和孩子,全副武装,看起来孩子还小,女人身形瘦弱,但就已经开始在和这恶劣的环境作斗争了。想到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物质条件无比丰富,和马背上的孩子比起来,他们还只知道在父母亲的怀里撒娇呢,这真是天壤之别啊。

接着便要爬上高峰去一览喀纳斯湖全貌了。喀纳斯湖地处阿勒泰山的西段山区,湖宽2-3公里,面积38万平方公里,最深处有188米多深。“喀纳斯”一词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而神秘。据说,喀纳斯湖有不同的色彩,从山顶俯瞰湖水,晴天是深蓝色,阴天是暗绿色,夏日微带乳白,冬日像水晶眼镜,因此被称为“变色湖”。湖是变色的,山中的气候更是变幻无常。刚刚还是阳光灿烂,转眼便雷声隆隆,大雨倾盆而至。神奇的是,这边的人已经被雨逼得走投无路,而在不远的那一边,天空下却是阳光明媚。

越往上攀登,那一汪碧水就慢慢地映入你的眼帘。忽然,空中有冰凉而晶莹的东西飘落,哦,是雪花,在这么高的地方去感受似乎是近在眼前的大自然的造化,雪花洋洋洒洒,飘飘然然,触手可及,张开双臂想要拥抱这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丽,脚下便是那一汪碧绿,天和地,我和世界似乎已融成了一体。我闭上眼睛尽情享受这样妙曼的时刻,雪花象一身体轻盈的女子,慢慢的落在你的手上,衣襟上,这时的你恍然不觉寒冷,只想着好好享受这样在空中相遇的时刻。

每到一个至高点都在想这里应该是俯瞰喀纳斯湖最好的落脚点了,可是每一次的艰难攀登,都让自己信心百倍的觉得这样艰难的每一次的向上移动是多么值得的付出。看到了,看到了,那一弯又一弯的碧绿变成深绿,一直变成深蓝和银灰,与天边融成了一体。远处云蒸霞蔚,雾气缭绕,这样的景致下,若在童话世纪里定是有仙女要出现了。尽管已值深秋,对面群山植被因了那潮湿的湖面水汽,依然郁郁葱葱。不知不觉中,山尖已铺上一层白色,与墨绿映衬,甚是好看,而这边山上植被早已泛黄,就这样黄、兰、绿、白、红色彩相间,在这样的半空高出上演了一场人间难得的视觉盛宴。

在高处远远的看那湖,便有一种想要亲近的冲动。但时间让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是上山还是做快艇,鱼肉熊掌不可兼得,期盼着下一次能有机会让心灵与神湖做一次近距离的对话。如果划条小木船,如果任船在湖面上漂浮,如果我们与“湖怪”相遇,如果那样的话,我会。。。我想着。。。

喀纳斯确实是要用心来品的。

“禾木”---神居住的地方

午后从喀纳斯风景区出发,向当地人所说的美于喀纳斯风景区十倍的地方进发。一路翻山越岭,景致倒也一般,疲劳的车程让人怀疑这样的颠簸是否值得,不知道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样的惊喜。车开过两个多小时,天气骤变,乌云密集,像要下雪,时值9月金秋,虽然毛衣风衣已然上身,看到远处已染白了一片的雪山头,却有那么一丝不寒而栗。司机加快了马力,说天彻底黑之前赶不到村子,就要被滞留在这黑漆漆的群山中了,我们的心也紧跟着悬了起来,因为有一段山路只能过四个轮子,再娴熟的司机也不可能仅凭感觉过去。所幸夕阳始终不忍离我们而去,峰回路转,总能见火红夕阳就在远处,这时山上慢慢变得寂静起来,满车的人也已沉默,大家都侧着身找夕阳,好像看到了,便是一种莫大的安慰。最后一抹余辉也散尽,天蓦地沉了下来。所幸我们已从山上下来,大家都长长舒了口气。

沉沉的黑暗里,我们找到了住宿的地方,是一排排小木屋,没有灯光,门前都挂着马灯,原来没有城市灯光的夜色是这么的黑,若是没有那隐约的火光,真是感觉到了那所谓的"漆黑"了。

小路上有马队经过的声音,炉火里碳烧得正旺,大把的羊肉串正吱吱的烤出香味,屋后层层的栅栏圈着几匹马和牛,也自一旁歇息去了,这村子便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变得嘈杂起来。如果不是一旁的发电机的隆隆声,让人的思绪牵回到现代社会,恍若自己置身在纯朴的与世隔绝的乡间小镇。晚餐很是简单,就着马灯,让人感觉莫名的兴奋,在那样原始的条件下能吃到这样的美餐已是人间幸事了。

漆黑的夜里,这样的小镇自没有街可逛,天气越来越冷,也许接近零度,到屋外走走也似乎需要很大的勇气,大家想着该如何打发这在深山木屋呆着的夜晚。想起来从路上买的解渴的哈密瓜,但在这样的寒冷的夜里吃瓜让人感觉凉透到心里去了。大概九十点钟光景,三五个约着从木屋里出来透透气,猛一抬头,我们都被惊呆了。忍不住喊了一声:看哪,北斗七星。七颗星,明亮而沉稳,组成一把大大的勺子,就那么排列在你的头顶,这时你才发现,原来天空是那么的触手可及,北疆的夜空竟是那么的妙曼,坐下来,忘了凉意,忘了疲惫,就那么静静的把自己融入到童话般的夜空里去。远处的,近处的,闪烁的,明亮的,忽隐忽现的,一层又一层的星星好像能看到好几重天之外,那是银河系么,一条完整的云带密布了点点繁星,再寻找神话中的牛郎织女星,果然隔着银河张望,就这样望着天,不愿意眨眼,没有一丝倦意,想把所有能看到的都深深地映入脑海。。。

待到躺下歇息已近一点,万籁俱寂,偶尔能听到有狗叫声,还有骑马经过的马蹄声,温度已有点冻人,想着一早要起来看日出,就这么蜷缩着沉沉睡去。等到一早醒来已是六点钟了。天有点阴,心里多少有点失望,再走到露天,原来昨夜下了一场雨,而再往山上望去,竟覆盖了一层雪,因有雾霭,围绕山间,和着那秋色,与马棚木屋遥相呼应,真是一份难得的和谐。

这时,早有一批马队等候在木屋前,催你上山看那不容错过风景。选中一批小红马,是位小牧民骑的,他先教我如何握疆,如何甩鞭,如何夹腿,我便战战兢兢的出发了,一路上景致极好,我舍不得停下手中的相机,又得顾着自己不从马上摔下来。

心情着急,想赶在太阳高照之前到达上顶,看太阳的方向我们好像一直是往西走的,所以感觉骑在马上回过头来看沐浴着朝阳的逆光景致,分外美丽。路过一个马队场,成林松树和白桦树掩映几许金黄,树影里露出几角木屋,三两马匹在门前绿油油的草场充分享用丰美水草的滋养和几近透明阳光的沐浴。朝阳斜照,马匹全身油光发亮,逆光下呈现梦幻般的美感,阳光轻洒,霎那间有种想要在此过上一辈子的念头。马不停蹄,不容你驻足,,前面就是禾木桥了,经历了百多年喀纳斯冰川溶水的冲击,古旧而敦实。凛冽冰凉的河水和禾木村一样简单而纯洁,满岸的绿色植被被水气滋润,叠落出厚厚而浓郁的葱茏。

纵马过桥时却被绵羊群挡住了去路,就这样在马上驻足等待,等待羊群的缓缓通过,它们若无其事的走自己的路,向我们展示着作为一方水土主人应有的傲气,有的也贪恋河边景致而东张西望,顾不及养羊人的吆喝,亦不觉桥边上成队的观光马队在等待通行。不知为什么,所有的人都有足够的耐心,因为这道流动的风景,让我们的相机存储空间又增加了许多难得的记忆。

跨过禾木桥,河对岸是一大片的白桦林,阳光还未来得及光顾,纵马期间,感觉丝丝寒意,隐约间听到有潺潺流水声,果然,林子间有一小溪流穿越砾石间,沉寂处,白桦倒映明镜溪水;流动处,泛黄树叶簌簌飘落,随波逐流,溪水澈凉,除天籁之音,绝无其它人声嘈杂,置身其中,仿佛自己也成了定格的风景,尘世的一切都被抛诸脑后。

出了白桦林,绕过几处山湾,就能远远看到那神圣雪山了。我骑的马匹今年三岁了,是一位叫阿里木的牧民养的,阿里木今年十六岁,一路上他一直问我:“姐姐,我的马漂亮吗?”“姐姐,你看她的毛多亮啊!”我这才开始注意起我骑的马来,那确实是一匹不可多得的好马,很乖巧,也很通人性,不懂马语的我,一开始骑上马就摇摇晃晃,甩着缰绳也不走,可阿里木吆喝着一甩鞭,马儿就乖乖的跑起来了,阿里木一路上用维语和马伊伊呜呜的交谈,一会儿又大声吆喝一下,马儿就象他离不开的伙伴一样,紧跟着他。我有点不舍得骑在马身上,总觉着马儿应该很辛苦的,没想到我一下马,马儿就不走了,一上马,马倒走得轻快起来,也许这就是马的天性吧,马背文化,牧民生活,那应该是很神秘但又很有乐趣的事。

我给了阿里木一颗随身带的甜橄榄,很显然,他从来没吃过这东西,一个劲的问我那是什么,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我便把包里带的橄榄全给了他,他高兴极了,又脏又黑的充满稚气的脸上泛着喜悦,一小会儿,就把所剩的橄榄全都下肚了。我忍不住笑出声来,转念一想,住在偏僻的禾木村物资的极度缺乏,景致极美的禾木吸引了诸多的游客,大家都想来亲身感受一下这样的世外桃源,但真正要在这里长期生活,恐怕大多数人的心情要大打折扣了。除了景致外,其他的条件可算饿劣,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生存的牧民,恐怕难以有太多的心情来享受这样的视觉盛宴了。但在阿里木身上,我看到的更多的是知足常乐,哪怕一整天的时间打发来与马为伴也不觉厌倦。

我想要给阿里木和他的小红马留影,这一下他很积极,很配合,主动摆出各种造型,甚至跳上马匹,站得笔直,高昂,那表情,感觉他真是以马为豪,养马是他每天的工作,马与牧民,阿里木与马,似乎已成为一整体,而相机拍下高高站着的阿里木和他的油光发亮的枣红马也定格在我的记忆里了。

再上一个坡就到达目的地了,骑马上坡对我来说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感觉像是要从马背摔下来了,我只有死死的拽住缰绳,正在一惊一咋之际,眼前却豁然开朗了起来。这时候才感觉来得晚了,在山下花费了太多的时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摹地呈现在你眼前的雪山,轻雾缭绕,山上植被从嫩绿到翠绿到墨绿,从橙黄到金黄再到火红,最让人亮眼的是山上浅浅覆盖的那一层白,和轻雾呼应,山脚是已经泛黄的草地,三五游人乘坐马匹歇息其间,那座雪山,犹如古典美人,就那么在你眼前,静静的,带着面纱,不张扬,你却难以忽视它的存在。再往东面看,早已有那整齐划一的摄影发烧友,长枪短炮,不下50个,占据了最有利的拍摄点,阳光从东方洒下,摄影者们倒成了独特的风景。再往山下看,成排的农舍沐浴在朝阳中,炊烟袅袅,山色嫣然,整个村庄在苏醒,站在山上的我们倒像在观看一幕即将开演的舞台音乐剧一般。

匆忙的要下山,只在心里默念“禾木”,这个神居住的地方,我一定还要再来,能饱览这样的景致,一身无憾。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816-r1288566-journals.html21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