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世博印象

[游记]世博印象

2010-06-04ctrip.com

世博印象

此番去上海世博,事先看了许多网友的攻略,并制定了自己的路线,可是一到世博园门口一切即乱了套。

这是5月28日。

这一天有38万人检票进入上海世博园。

多姿多彩,人山人海,高消费旅游,是我和多数人对世博的初步印象。

人太多了,一些强国馆要站2-3小时的队,就算千辛万苦进到馆内,人流汹涌也让你不可能细细琢磨。

平时也就是超市里结账时排队,遇到前面二三十人就心烦,可进得世博园,超市那队就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小巫,世博园第一个让你长见识的就是世界级的大排队,那是大巫,巨巫,盖着中国人口的烙印。

每人一百六十两雪花白银买票逛世博,接受搜身安检再钻入人山人海之中排队拥挤,饿了渴了还要花高价买吃喝,为了啥?就是因为世博会不是一般的游山玩水式的旅游,而应该是一种能综合反映当代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及成就的展览,新奇、新鲜、新潮。可是参观完了你有啥收获?

对自费参观的老百姓来说,上海世博到底是什么?它是一个大号的不太好玩的嘉年华,是展示现代科技发明、异国风情的旅游景点。旅游者花钱遭罪图的是领略异国的新风光、新生活,图的是在上海世博园里获得平时不易得到的知识与平时不易得到的快乐,然而多数人会像我一样也就是拍个照,串个门。为了避免仅仅拍照串门,那就尽量把各国的展览与那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联系起来,不知道的就记下来回去查,随后有个记录。

回想这一天,屈指可数的收获是在奥地利馆被奥地利演奏家的莫扎特感动了一把、在美国馆被美国人的霸道郁闷了一把;在荷兰馆被荷兰人的厨艺诱惑了一把;在罗马尼亚馆被罗马尼亚姑娘惊艳了一把;在非洲和加勒比南美联合馆被非洲和拉美的风光吸引了一把,在豫园小吃王国被宰了一把,累得腰酸背痛。同时还有个印象,上海世博显然花费太高,超过了国民的经济承受能力。

印象最深的是捷克馆。从前对捷克的科技水平不太了解,仅限于捷克式轻机枪,这次看捷克馆有了质的变化。馆内外设计都非常高明,尤其是内部几个自上而下的大柱子,抬头仰望,会看到柱子悬空的底部是一块块巨大的屏幕,用高科技手段呈现出漂浮流动的城市景观以及一些现实主义雕塑。多媒体呈现了捷克用其独特的方案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捷克有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有好兵帅克和米兰昆德拉。面积是辽宁的一半,人口是辽宁的四分之一,但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美国馆人多,迴型通道至少走五公里才排到,美国人用留美学生讲解,分四个场地,其中三个是让观众看电影,第四个是赞助商的广告展示和出卖广告产品。第一场是美国人的欢迎词影片,第二场宣传美国价值观的影片,第三场也是影片。美国馆虽然只是电影,但电影表现水平之高超好莱坞,理念表达、推销价值观的技巧中国媒体不能望其项背。比如第三场,是一部名为《花园》的影片,虽然没台词,却人人看得懂。一个小女孩看到社区里有一片废弃的空地,想象着一个繁茂的花园。并付诸实践,先是自己栽花,被破坏了就再栽,还向邻居们宣传自己的想法,她的毅力和决心感动和启发了她的邻居们,在共同的乐观、创新和合作精神的指引下,终于动员大家使曾经破败和灰暗的空地呈现出梦幻般的美好景象。显然,这个小女孩就是世界大家庭中美国的虚拟形象。影片还有吹向观众的风和雨等四维效果。美国总是引风气之先,人家已经不玩儿科技了,改玩儿理念,玩儿价值观。当然,委内瑞拉馆也玩儿这个,比美国更直截了当,但没技巧。到底是穷国。

美国是世博会的老资格,先后举办过十次世博会却于前些年退出世展局,并先后缺席了两届世博会,很是耐人寻味。是不是因为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已经由生产力转向生产关系,由科技发明转向理念和价值观,由创造财富转向保护地球。当然,各国发展不平衡,你能对一个刚刚涨了工资想过城市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描绘你厌倦了宝马别墅法国大餐之后对回归自然简朴淡雅的追求吗?美国鼓吹多元,却不允许拉登的存在,美国鼓吹自由民主,他的士兵却在伊拉克国土上战斗并绞死了人家的总统,一个有钱有势过着富足生活的财主要和穷人或者白领职员合作做生意,虽然可能各得其所,但不合理,不平等,可这是现实,穷人或者白领职员没有选择。美国就是在这么干,所以令人郁闷。

上海世博会不同于以往的世博会。工业化时代都是老牌的工业化国家办展会,十九世纪英法美展出的蒸汽机、混凝土、橡胶、动力织布机、电报电话、印刷机等推动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二十世纪后工业化时代,新兴的德日美展出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基因工程、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二十一世纪全球化时代的上海世博会展出什么呢?再也没有从前那种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民生活的新发明新技术了,或许有些分支学科发明创造涉及知识产权,怕被别的国家偷了去,而中国偷艺创新能力是一流的,所以人家不展,所以上海世博会展出的发明创造肯定不如往届。人类已经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大的科学门类已经确定,跨学科的发明创造越来越少,而对分支学科的研究却越来越精细,全球化要求共享科研成果,研发成本却阻碍共享。比尔盖茨的微软是划时代的,这种划时代的人物和发明绝不会每一次世博会出一个。

千辛万苦到了中国馆,居然没资格进。必须要有预约券,可能是人太多了,工作人员懒得搭理询问,用手指了指A3纸打印的告示,那告示说每天九点在入口处领预约券,而我买票的时候没人告知必须预约呀。后来得知,每个入口每天只发80张预约券,只有早晨提前三小时排队才有可能拿到,再看着眼前手持预约券排世界级大队的人群,不去也罢。问题是除了身临现场搞调查,你没办法知道规则,而你不可能做到现场调查。

原来计划中的德国馆、日本馆、南非馆、英国馆和法国馆也都因为需要排世界级大队而忍痛改变计划,这几个馆不去就等于世博园只游了一小半。但是无奈啊,普通人无论如何不可能一天内参观这五个馆——你一过去,就会有工作人员告诉你至少要排三个小时!看着这汹涌的人流,望馆兴叹,只好作罢。

我还算是走运的,一共用12小时,参观了三十多个馆,其中,荷兰馆、捷克馆、美国馆、奥地利馆四个馆排队才用了两个半小时,幸运啊。其他二十八个馆加在一起用了两个半小时排队,半小时吃饭,再减去入门安检和各馆之间走路,纯参观时间大约八小时。专门捡人少的地方去,这是经验,否则不可能看这么多,呵呵,我是重数量不在乎质量啊。奥地利的器乐演奏和罗马尼亚的歌舞水平非常高,令人难忘。还有荷兰馆的科技水平相当地高。荷兰的蜡染真漂亮,还有郁金香。

游世博,一定要做足功课,不一定要套路,随机应变。

其实,不去也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2-r1293719-journals.html17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