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台散记(二)

[游记]游台散记(二)

2010-06-04ctrip.com

游台散记(二):水深火热和白色恐怖

作者 Leisuremann

游台前曾上网浏览了一些有关游记,发现其中频频出现“水深火热”的词组,如“台湾七日游:见识了‘水深火热’的台湾社会”、“看看台湾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见识了‘水深火热’(当年我是由衷地相信这句话)中的台湾是怎样的景况”, 等等。在成语词典中对‘水深火热’的解释是“比喻人民的生活处境异常艰难困苦”。去过或未去过台湾的人们都会知道当前台湾人的生活还是蛮不错的,与艰难困苦相去甚远。所以这些朋友关于‘水深火热’的句子虽然是调侃,但也含有受了错误宣传愚弄欺骗的意味。

我觉得这种认识值得探讨。首先要搞清“台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这句话是在什么时候提的?现在还是否这样提?事物在发展,情况在改变,把以前的提法来评价当前的情况是否合适?

新中国的建立和蒋介石去台湾已六十年了。在五、六十年代那时,大陆方面提一定要解放台湾,台湾方面则提反攻大陆。“台湾人民在水深火热中”这句话正是那时直到76年时的提法。1978年大陆开始改革开放,此后大批台商来大陆投资经商,从那时起直到现在,大陆的媒体和宣传都是讲台湾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如何腾飞,反而造成了台湾富得不得了的感觉。了解台湾历史的人都知道台湾的经济是在蒋经国1978年开始十大建设项目之后才起飞的。此前在蒋介石当政时台湾上下都是为了反攻大陆而作准备,对台湾本地的开发并不积极,台湾人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处于相当困难的地步,所以在当时敌对关系严重的情况下,使用“解救水深火热中的台湾人民”这类句子也是可以理解并有一定的事实根据的。

这次我们也参观了位于台北总统府前面街角上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纪念碑”。碑文中写道:“台湾实施戒严期间(1949年5月20日~1987年7月14日)及其前后,有许多仁人志士遭受逮捕、羁押或枪杀,时间长达四十多年。此种惨痛事实形成恐怖气氛,笼罩整个社会,成为台湾人民挥之不去的梦魇,影响社会发展至深至钜,史称‘白色恐怖’。昔日威权体制下,统治者高高在上,迫害人权剥夺自由,造成无数生命的陨落,家庭的破碎和种种不公不义,…遂长期处于不安与恐惧之中。…”

当时的台湾当局也称大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最近流行的台湾人廖信忠写的《我们台湾这些年》一书中,1991年“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废除”一节(p.134)中就写道:“1987年以前,学校都会有些‘反共爱国’教育课程。在这些课程里,比如说作文课就要写一些关于政治的题目。…文末都会来一句‘拯救水深火热大陆同胞’这类的制式结尾。”

两岸经贸和旅游等交往的不断扩大无疑对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是十分有益的。愿过去的不和成为不再重复的历史,祖国两岸早日实现和平统一。

2010-5-28

(白色恐怖纪念碑)

(碑文)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360-r1293710-journals.html34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