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夜奔大同之二 |
[游记]夜奔大同之二 |
2010-07-03ctrip.com |
我想我出门的运气很好,每次都遇上靠谱的司机师傅。想那反其道行之、抄小道把我们从巴哈巴直送上喀纳斯观鱼亭的赵师傅,坐在烈日炎炎的玉门关外静静等候、专程载我们赶火车前再去吃一顿六尕羊羔肉的夏师傅,一路浑段子带我们颠簸着去看南迦巴瓦峰的黄师傅,保镖一样护着我们游逛十万人和田大巴扎的艾拜师傅,张扬不吝爱逞能可真是神通广大把我们弄上红其拉甫的小党,还有虽然英语不大灵光有些固执的小算盘但风尘仆仆驾着突突车把我们送到偏远的崩密列的tek……每一次相遇,都是一个机缘。如若没有他们,那一趟趟旅程或许便不会如此充满惊喜。心思扯到好远,此番遇上陈师傅,圆满了我们这一趟旅途。 (陈师傅电话:13097592185)原本计划了下午直奔云冈石窟,却在与陈师傅一番闲聊后折向古长城。山路盘旋向上,陈师傅把车停在半山腰,遥遥指给我们看山脊上斑驳的土城墙。据说这就是百草口长城。他说近处的城砖都被附近农民扒下来盖房子了,要往上走,越往上越能看到保存完好的古长城。对于爬坡的事我一向没什么底气,但见山势起伏跌宕心里更是打鼓,然而又好面子不愿服输掉链子,便硬着头皮随了小托去。爬了一阵子土坡,渐渐可见零落的城砖。我们索性爬上城墙行走,放眼望去都是断壁残垣和累累黄土,天地间似乎只有我们两人。风大得发了狂,疯卷起我的头发围巾,好几次我简直觉得它要把我从窄窄一线城墙上刮起来,刮到天外去。每次一刮起这样的大风,我就想大声念刘邦的那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最好的诗歌,往往都只是安然用一些最浅显平白的字眼。大风起兮云飞扬,大风起兮云飞扬,我爱极了这天地为之焕然绽开的一句。我俩的水储备不足,两人遂都不敢咕咚咕咚地痛快喝水。小托舔舔干涩的嘴唇发一番畅想道,要是带上一瓶冰啤酒来就棒了。行至第三个垛口,便可看到保存完好的烽火台。爬上烽火台,眼前是延绵的群山,层叠的墨色梯田,一望无垠的北国大地。我对苍凉开阔之美完全没有防御能力。忽然我全身的血就滚沸了,像个小孩子似的要哭出来了。满心里轰隆隆地只是想,这就是我的中国,这就是万里河山。有的地方城墙断了,小托就带着我爬过去。手脚并用虽然狼狈,但登上一段新的长城,便更是一番壮阔景色。走走歇歇,不知觉间已然过了陈师傅说的第四个垛口。我真想再往前去,一路走在那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里。可是时光蹑手蹑脚地溜走了,望着不远处的第五垛口,小托断然下令回头。我虽不情愿,而且后来一直埋怨,但心知他是对的。下得长城来,日已西斜,陈师傅迎下车来说,看不出小丁长得文质彬彬,胆子可忒大。他远远见着我们在城墙上走,当时也捏了一把汗,恐大风把我给刮跑了。我乖巧地笑着,又作回陈师傅眼里的文静女孩,心里却是老大的懊恼,若能再往前走一程可该多好啊。下山经过雁门关,我又老大地激动了一把。雁门关,我以为那是一道遥远不可逾越的关口,是卫青、霍去病和李广们驰骋过的沙场,是昭君出塞时最后一眼的故乡,更是我小时候最迷恋的评书里杨家将誓死镇守过的险要边关。少年时编故事自己解闷着玩,大笔一挥我的主人公也上了这雁门关,其实我还压根不知道雁门关坐落在哪儿。只是因为喜欢这个地名,便一笔一划写下来,幻想自己轰轰烈烈奋不顾身,也不是为了尽忠保国,只是愿与六郎他们在一起。《山海经》里说,“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古人总是浪漫富有诗意,可惜我们没能目睹飞雁盘桓的景象。这块雄居“天下九塞”之首的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早已沉落进混茫的历史之中了。如今打通了隧道,拦出了景区,再不是当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这世上可也许久没有杨家将和萧太后那样了不起的人物了。陈师傅看出我俩贪图荒废之地,便又带我们去了广武老城,据说数得出来的古代名将都曾在此屯兵。城墙保存完好,最妙的是城墙上竟然斜斜长着树,黄昏的风里摇曳着,有种奇幻的魔力。这是一座好安静的城,大部分的居民早已搬走,只留下不多的一些老人,扛着锄头慢慢归家来。各家小院齐整,有些早已废弃,枝头却仍绽开不知名的娇艳花朵。我和小托静静走在这座城里,不大敢作声,唯恐惊扰了城中人。这里就是桃花源罢。我等武陵人此番绝尘别去,日后遂迷不复得路。旅行照片请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a6ab30100ikt0.html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275-r1299690-journals.html19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