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藏7月中旬东西线9日自助深度游公略

[游记]西藏7月中旬东西线9日自助深度游公略

2010-07-09ctrip.com
2009年7月10日上海飞重庆,7月11日重庆飞拉萨为了省钱,也为了让旅途时间更宽裕,我选择周五晚上先飞到重庆,第二天一早飞到拉萨。到了山城重庆已经很晚了,可能刚下完雨的原因,感觉要比上海潮湿,也略显闷热。第二天一早的飞机,5点半不得已要起床,脑袋虽然浑浑噩噩的,但一想到马上会飞到拉萨,心中就抑制不住的激动起来。来到机场已经人声鼎沸,而且更让我想不到的,我们这趟去拉萨的飞机基本上坐满了人,人群中还有三、四岁大的小孩,真不知他的大人怎么考虑的,带小孩去这种连大人都有心里障碍的地方。拉萨的机场建立在崇山峻岭之间,难得人为地开辟一块空地,所以飞机起飞和下降还是有点险的。踏入贡嘎机场,胸中已经激情澎湃,自大与骄傲之感油然而生,想拦都拦不住,深深地吸了口满是养离子和负离子的空气,我便欢快地登上了从机场去往拉萨市区的班车。(刚下飞机,高原反应要等到几个小时后才会显现出来;拉萨机场有专门根据航班时间开往市区的大巴,所以往来机场还是满方便的。)我原先在携程网上订了一家青年旅馆,叫拉萨平措康桑青年旅馆,离布达拉宫倒也不远。旅客多是些背包族和学生,留言板写满了去哪里征友的讯息。很多人是到了拉萨先住下来再找伴儿一同前往某个目的地。旅馆旁边不远就有小超市和类似于肯德鸡的快餐店,对面就是中国银行,所以还是满方便的。我和老公吃饱喝足懒得走了就叫了一部三轮车拉我们去布宫。拉萨市给人感觉像内地二线城市的发展水平,城区不大,且没有高楼,这样保证了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能看到布宫。由于7月5日新疆刚刚发生暴动,所以拉萨市内这些天也加强了警备。重要路口都有解放军把守。路过市中心青年路的一些商铺,三轮车夫跟我们讲这些店铺就是08年3月14日拉萨暴乱时曾经被烧过的商铺,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这些店铺都早已修缮一新,已看不出当初被烧的痕迹了。一般人刚到拉萨会休息一天,尽量减少行动,但由于我们安排的行程比较紧张,所以就直接去旅行社签合同付钱,然后由当地导游带队参观布达拉宫。经过布宫前的广场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朝觐者一步一叩首地前往他们心中的圣地布达拉宫,这些人大多衣衫褴褛,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沧桑,但是心中的信念却无比坚毅。记得我们车过了林芝地区在去往然乌湖的路上,当时离拉萨已经将近1000公里,还能看到一些朝觐者由于长途跋涉疲惫地路边休息,他们有的人积攒了一生的积蓄就为了到布达拉宫看上一眼,这样在他们看来人生就圆满了。由于布宫每天限制人流,且不接待散客,单个人想进去必须加入当地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游才行,而且是要凭身份证件才可以买到票。布宫由黄、白和红三色组成,主体结构为白宫和红宫,白宫相当于西藏政府的行政部门,是达赖办公的地方,红宫是供奉佛像和已故达赖灵柩的地方。其实一开始我对西藏的佛教是不感兴趣也知之甚少,所以很惭愧,跟着导游走马观花地参观了一圈什么也没记住;再加上当时已经开始有高原反应了,头很疼,心跳加快,所以只记得布宫最高的宫殿修得还是满高的,上坡路漫长而陡,我可以说是爬上去的,当时心想达赖住在上面也不容易,天天爬上爬下,真够累的!从布宫出来,我们在旁边的邮局给自己寄了几张明星片,然后到对面的广场拍了几张照片,后由于头痛的不行了就打车回旅馆休息了,之后高原反应除了在林芝稍许减轻些,其他时候多少都有一点。而且每天晚上睡觉前包括在林芝,在珠峰大本营的晚上都必须起来把胃里的东西吐出来,有时直吐到黄疸出来才作罢,这样才能睡得着觉。2009年7月12日拉萨-米拉山口(5013米)-巴松错(3500米)-林芝-八一镇(460km) 宿八一镇 一大清早大概8点半左右司机兼导游开了一辆丰田4500过来接我们一行五人,我和我老公,西安一对夫妻还有成都的一个女孩,五个人居然有三个是学医的。一开始都比较生疏,后来大家慢慢熟悉起来,而且都是年轻人,比较好打交道,所以一路上我们几个陌生人相处的还可以,这也是我们西藏之行比较顺利的地方。前往林芝要翻过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之后的公路是沿着雅鲁藏布江的支流尼洋河而修,传说尼洋河是“神女的眼泪”汇聚而成的,绿波见底,水色格外的清幽明澈。尼洋河发源于米拉山,东流300多公里,于八一镇南约40公里处汇入雅鲁藏布江。中途有个景点叫中流砥柱,传说是某位大师打坐的蝉椅,其实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屹立于河流中间,任凭湍急的河水的冲击而岿然不动。 在到达林芝县之前,尼洋河支流巴河桥头分路口继续行使44公里抵达红教圣湖巴松错。巴松错又名错高湖,藏语的意思为“绿色的水”,海拔3500余米,面积27平方公里。此湖四面环山,如镶嵌在高山峡谷中的一块碧玉,绿幽幽的泛着如绸缎般的光泽。之后,返回川藏公路干线,进入工布江达县后来到了林芝地区的八一镇。林芝海拔仅2400米,所以比起拉萨我们几乎没有啥高原反应,顿感身体轻松不少。在找旅馆的时候我居然看到了人民银行林芝分行,真想拍下来。找好旅馆放下行李我们选择了一家川菜馆吃晚饭。西藏一路下来川菜馆还是满多的,相对于其他地方,在西藏做生意的属四川人多。7月13日八一镇-鲁朗林海-波密(260km)-然乌湖 (219km) 宿然乌湖早上从八一镇出发先来到距八一镇4公里的号称“世界柏树王”巴结乡巨柏林。其中最大的一棵树高50米,直径5.8米,树龄达2600年。登高远眺,云开雾散,阳光洒向山谷小镇,景色异常美丽。参观完巨柏林中午前我们来到了鲁朗镇,周围是密林似海的鲁朗高山牧场,也叫鲁朗林海。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是我国面积最大、保持最完好的第三大林区。来到鲁朗镇一定要尝尝著名的鲁朗石锅鸡。石锅是从墨脱背出来的,加上贝母、天麻、山药、白果等藏药,非常营养,这也是我记忆中在西藏吃得最香最饱的一顿饭了。吃完午饭我们到前面的民族村逛了一圈稍作休息,期间有个人骑着摩托车从反方向过来,我们就问他前面路况如何,他说有些地方比较泥泞,而且前两天下雨塌方,现在抢修的差不多,可以过车,不过他抬头看看略有阴沉的天气就跟我们说最好赶紧走,下雨就比较难办了。我们听此赶紧上车向川藏公路上最后的天险出发。公路到排龙前还是可以的,但从排龙到通麦15公里的路段,在雨季时,山洪和泥石流常引发山体滑坡而使公路中断,著名的102滑坡段就在其间。我们在这一段路上充分感受了丰田4500的越野性能和魅力,这也是我们后来换车时一致决定买部在市区不大实用的越野车的原因之一。除了路况不好,满是坑坑洼洼的泥泞路,关键道路是非常险恶,左边是悬崖峭壁,右边是汹涌的雅鲁藏布江,有时路面只能过一辆车的宽度,如果遇到会车,必须往后倒,让下坡的车先过,然后再过去,所以开车师傅每逢拐弯处必按喇叭。我们一路提心掉胆,手紧紧抓着车窗上的把手不放,时不时会看见前方由于雨季从山上滚落下来的石头堵在路中间,即使加倍小心,在一处拐弯处我们的车后轮还是发生侧滑,差点掉下去,现在想想也还满惊险的。后来从网上得知, 8月初在这个路段就发生过一起事故,两死一重伤的惨剧。但比较搞笑的是有一些小轿车也凑热闹走这样的路段,当然结局是熄火在路边等待救援了。过了通麦大桥,沿318国道前往波密,沿途河流、牛、马、牧场、沙滩、远处的雪山,形成了非常和谐优美的景观。波密素来享有“绿海明珠、冰川之乡”、“西藏的瑞士”、“雪域的江南”、“旅游之胜地”的美誉,是旅游、摄影、绘画、探索 生物奥秘者的理想境地。到然乌已经都晚上8点了,西藏当地太阳要到9点后才落山,静静的湖面可以拍到雪山倒影。然乌比较小,我们住的地方虽然简陋但房间还是比较紧张的,登记住宿时遇到不少外国人,穿着短袖单衣,我们看了都觉得冷。旁边是一些村落,村里的房屋是典型的藏东南林区建筑,大量采用木材建造,连屋顶都是用木材铺就。第二天本想一大早去看日出的,6点不到爬起来,无奈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淅沥沥的小雨,对景色略有失望。 7月14日 然乌湖(观日出,米堆冰川)—八一镇(480KM)—加查山-连夜翻山,一夜无眠这天的行程主要是在赶路。起初想回拉萨宿一晚再往珠峰方向去,后来觉得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要走回头路,就决定另辟蹊径,先回林芝,从林芝经山南再往日喀则方向去。由于当天一早天气不好没有看到然乌湖的日出,只好失望地往回赶。沿318国道行50多公里至玉普,然后转向米堆冰川。米堆冰川位于波密县玉普乡米美、米堆两村,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只有4600米,末端海拔只有2400米。是西藏最主要的海洋型冰川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但车只能开到米堆村,徒步往返需要4小时左右。我们大概步行了近1个小时,到达一个亭子,由于前面路比较陡峭,而且时间紧迫,就没有再往前走了。回来的时候,云开雾散,色彩十分鲜明.我们又担惊受怕地过了排龙天险,到林芝的八一镇已经下午四点了,然后从林芝往山南方向去。这一段路况非常好,全部柏油高速公路,而且路上没有车,偶尔见到几辆军车。开着开着就看到有个栅栏路挡在路中间,这就是林芝边防。我们全部人下车,交出证件一一核对,据说这里是与领国不丹(好像)交界处,翻过路边的这座山就出国了。我们原先预计晚上11点左右到山南,但实际上的距离原比我们想的要远,我们经米林县,过朗县,然后到加查县已经晚上11点多了,本想在县城住一晚,但无奈旅馆全爆满,没有房间,而且夜里没有车容易开些,所以我们决定连夜翻加查山。开车师傅以前也没爬过加查山,后来他说要知道这山这么难爬,给再多的钱也不爬了。加查山的藏语名称的含义是“乌鸦也飞不过的山峰”,它海拔4950米,坡大弯急,盘山公路路面都是泥浆和石块,很难通行。刚开始时我们每个人都跟司机一样警惕,后来爬着爬着大家实在太困了,为了怕师傅打瞌睡,给师傅买了好多瓶红牛提神(西藏到处都有卖红牛的),还让车上的小姑娘小王坐前排跟师傅聊天,我闭着眼睛听着他们的对话都想笑,小王还真尽责,明摆的事儿她都要问师傅。师傅后来说他开车紧张的要命,小王还不断地打扰他,都烦死他了。车开着开着就能看见路中间躺着休息的牲畜,看见车灯四散躲开。师傅就跟我们说起藏民还是满懒的,不光是他们不洗澡,连养牲畜是他们都是散养的,把牲畜放出去就不管了,任由他们去哪里,过10天、20天再去看看,当然从另外一面也看出藏民的朴实。这样有惊无险地过了一晚,天亮后疲惫的我们到达了山南的泽当镇。 7月15日山南-雍布拉康-桑耶渡口-羊卓雍错(250KM)-白居寺-日喀则(250KM)( 宿日喀则) 到了山南泽当镇我们先找了一家旅馆洗漱,要知道翻了一夜山,车里全是灰,人也都灰头土脸的。我们洗漱完毕吃了点东西,由于师傅要修车,我们就坐公交车去雍布拉康宫,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也是文成公主曾住过的宫殿,这座宫殿建立在雅砻平原上的一座小山上,周围视野开阔。我是5块钱骑马上去的然后换牦牛下山,宫殿四周看了下并没有进去。参观完雍布拉康我们就前往去桑耶渡口打算渡船过雅鲁藏布江去桑耶寺。桑耶寺据说是西藏的第一座寺庙,距离泽当镇38公里。我们到了桑耶渡口已经下午1点半了,只剩下一条摆渡船,船夫让我们包船5个人200元,我们不同意,跟他讲价但他死活不降价。最后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也就没有乘船去桑耶寺,而是往日喀则方向开拔。大概开3 个多钟头才到羊卓雍错。羊卓雍错简称羊湖。羊湖位于山南朗卡子县境内,属于高原堰塞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她的一绝是她的水源来自念青唐古拉山脉的雪水,但她没有出水口。车子沿环山公路开到海拔4790米的岗巴拉山顶可以眺望羊湖,宛如镶嵌在群峰中的一颗蓝宝石。我们到达山顶后下车拍照,这时过来一些藏民向我们收门票钱,我们觉得很不可思议,这里是岗巴拉山顶,没有人为修建什么公园,凭什么收我们门票钱,但为了避免发生冲突,我们就草草拍了两张照片下山,到羊湖边上走了会儿。羊湖河畔有很多玛尼堆,这些用大小不一的石头堆起的玛尼堆在藏族人看来是一动不动的经文,可以用来指引死去的人回家的路,也可以视作当地的保护神。从羊湖出来,跨越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后就来到卡若拉冰川冰舌下,冰舌前沿海拔5560米,由于长年受公路上车尘的覆盖,此冰川整体呈黑白分布。开车经过时,感觉雪就要压下来,非常壮观的气势。往日喀则方向行驶经过江孜,到处是金黄的油菜花,视野一下开阔了,到处是蓝天、远方的山峦、与青稞、油菜和村庄构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优美画面,真有点怀疑这里是不是在西藏。大概晚上8 点半我们到的江孜,白居寺已经关门,只见空旷的广场上树立着抗英纪念碑。我们稍作停留就上车去往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日喀则。这时太阳已经开始下山了,一路上我们欢快地欣赏落日的余辉将天空渲染的色彩,一会儿猜猜天这边的火烧云像什么形状,一会儿又想象天那边火烧云的形状,直至天色完全暗下来,我们也到了日喀则市。这时开车的师傅已经50多个小时没有睡觉了。我们也终于可以好好地休息一晚,为第二天的珠峰行程做好准备。7月16日日喀则-珠峰大本营(340KM) 宿珠峰由于我和我老公还没办好边防证,出发前就先去日喀则当地的边境所办理边防证。碰到一伙北京人,他们也是去珠峰的,后来在从拉萨回成都的飞机上还碰到他们了。我们中途在过拉孜县的大概60公里的白坝吃了午餐,这里是前往珠峰能食宿和加油的唯一地方。从白坝继续向前6公里是中印公路上鲁鲁边防检查站,过了边防站才可以去往珠峰。通过边防站即开始翻越海拔5200米的加乌拉山,此山是定日通往珠峰的唯一高山,运气好的话可以看到耸立在喜马拉雅山脉四座海拔8000多米的高峰。我们下车拍照,过来许多藏族小孩兜售贝类化石,我选了一个小小的贝壳留作纪念。 从定日到珠峰还有100公里的时候,路况开始变差了,这可能是为了保护珠峰减少游客人为污染政府才故意不修路的吧。越过加乌拉山,下面就是美丽的绒布河谷,顺着盘山公路下行,一片片翠绿的田野和座座绿树掩映的村庄闯入视野,颇为养眼。这一带周围地貌已有了明显的变化,山体颜色不时出现大片暗红色和蓝褐色,断崖处可明显看到岩层挤压行成的褶皱。我们在晚上快8点的时候到达离珠峰大本营有100米的绒布寺一带,这里有很多帐篷排成两排,是供游客住宿的。我们来到预先订好的帐篷,放下行李,立刻坐上去往珠峰大本营最后一班次的环保车来到了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我们刚到上面的时候,珠峰被厚厚的云层遮掩,略有失望,转悠了半天正准备下山时,珠峰终于羞答答地从云层露出了脸,大家顿时欢呼起来,要知道能看到夕阳下的珠峰的几率非常小,很多人千里迢迢赶来也未必能看到珠峰的庐山真面,因此我们还算很幸运的了,这时候感觉当初给相机配个长焦镜头还是挺明智的。我们大家一直逗留到太阳完全下山才回到了营地,那时已经9点多了。7月的珠峰晚上还是满冷的,也就3-4度吧,但帐篷里暖和多了。幸好两个藏族小朋友和司机早已经烧好开水等着我们,我们每人冲了碗泡面,又吃了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最后把这些东西装进大塑料袋下山时扔掉,感觉到这里的每个人都很自觉地保持珠峰洁净,毕竟这也算人类留下地一片净土。上山时师傅带了4瓶小氧气瓶,结果全被我老公一个人吸了,我吸了一口感觉没有什么用,高原反应还是挺明显的就没有再吸了。我们躺下后每个人盖了有三层的被子,最后是由藏族小姑娘帮忙把被子掖好。躺了一会儿觉得胃实在难受就爬起来到帐篷外面去,抬头望见满天的星星,真的好多,密密麻麻向你压下来似的,感觉离你很近,伸手就可以够得着。这也许是我这辈子见得最多的星星的一次了。在外面稍作停留,我便返回帐篷里,躺下之后许久才迷迷糊糊闭上眼睛,过一会儿就感觉外面已经人声嘈杂了,原来许多人起来看早上日出时的珠峰。不过由于在中国境内看不到朝阳映衬下的珠峰,只有在珠峰的另一侧尼泊尔才可以看到,所以我感觉此时的珠峰没有夕阳下的感觉壮观,倒有些冷冰冰的感觉.7月17日珠峰大本营-扎什伦布寺-拉萨 宿拉萨起来看日出时才6点多,我们收拾下行李就乘车往回赶了。由于跟我们同车的俩人有事明天一定要乘飞机回去,所以我们是今晚一定要赶到拉萨。临走时,我老公还向当地的藏族小男孩买了一把藏刀。车没开出多远,我们路过世界海拔最高的寺庙,也是珠峰下唯一的寺庙-绒布寺。我想,在这里修炼的僧人本来是图清净,不知道有没有被我们游客和登山客所打扰呢?返回时,我们绕道去了日喀则附近比较著名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寺属于格鲁派(即黄教),也是历代班禅的驻锡地,而布达拉宫则是达赖的行宫。我们到达的时候,正遇到寺庙的僧人要打坐学习了,我们匆匆逛了逛寺庙就出来了。 从日喀则到拉萨路况比较好,一路是平坦的柏油马路。先是沿雅鲁藏布江而下,周围是平坦的平原,视野十分开阔。其中一段路由于周围土地沙化比较严重,风沙比较多,我们坐在车里就看见远处龙卷风卷着风沙朝我们袭来,我们赶紧催促司机快点开。路上司机也时不时讲讲当地的习俗,记得路过一座山时,司机指着山顶说这上面是天葬台。天葬是西藏当地的一种藏俗,就是人无疾而终时由儿子背上天葬台,再由专门的天葬师将人的肉和骨头捣碎喂秃鹫。西藏除了天葬还有水葬等其他丧葬方法,这也是拉萨当地人为什么不吃拉萨河里的鱼的原因。我们到达拉萨已经第二天两点多了,由于我们原先预定的酒店被取消,我和老公只好半夜又在布宫附近找了家旅馆住下。7月18日-19日拉萨,拉萨-上海我们在旅馆里好好地美美地一直睡到了中午。从旅馆出来可能由于当天拉萨上空云层密布,感觉阳光并不那么刺眼。此时的我一点高原反应都没有了,觉得自己身轻如燕,在拉萨想怎样跑都没问题。我们约好小王先一同去了传说中六世达赖和情人约会的地方玛吉阿米看看,据说电视剧《珠光宝气》里黎姿饰演的雅桐因失恋在西藏疗伤一幕也选择在那里拍摄的。我们点了些酥油茶喝,不过觉得味道还是难以接受。出来我们便直接去大昭寺参观。大昭寺不大,但这里供奉着文成公主入藏时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门口聚集了很多千里迢迢来拉萨转经和磕长头的信徒。大昭寺周围就是八廓街,卖一些西藏的特产,但假货也很多,而且在西藏买东西,如果你开口出价,只要卖家同意你就必须得买下来,不能反悔。我挑了一些感兴趣的东西,我老公是又买了一把手工制作的藏刀,现在就摆在家中当镇宅之宝用。出了八廓街我们又去了扎基寺,据说是供奉财神的,寺庙很小,门口有卖用来供奉佛祖的白酒,可以买来放在佛像前。而后出来买了些牛肉干之类的吃的带回来分给大家吃。 第二天我们早上到布宫附近的邮局将两把藏刀托运回去。然后周围逛了逛,吃完饭坐市区到机场的大巴去往机场。飞机原计划5点起飞,但最后推迟到6点半,不过最终赶上了最后一班从成都飞往上海的飞机。不过飞机也晚点了,回到温馨的家中已经夜里两点了。 写完这篇游记终于为我的西藏旅程圆满地划上了句号。虽然还有很多地方没去比如纳木措,比如阿里,虽然旅途中也受了不少苦,比如高原反应,比如长途跋涉,但去过了,也经历过了至少对自己而言不会再有遗憾了。当然,如果能有机会再去的话,也许我还会去的。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36-r1300322-journals.html23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