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西游记 |
[游记]山西游记 |
2010-07-25ctrip.com |
原本的计划是太原—平遥—介休—五台山—云冈的但在看地图的时候发现从北京到五台山和从太原到五台山的时间和路程是几乎一样的,加上当时毕业论文马上要交稿了,最后便把五台山和云冈去掉了。4月24日,从北京西上了去太原的动车。一路风景让我兴奋不已,当时正值桃花将败未败的季节,沿途的土悬壁上是不是生长着一丛娇艳的粉桃。而且路上隧道极多。一分钟进短的,三分钟进长的。偶尔能看看这些土壁、蓝天。当然,那时候因为见得少,觉得有点土坡就很新奇,现在在甘肃呆着一段时候,估计再看到黄土坡不再有那种新奇感了。很快车就到太原站了,如想象中的那样,火车站周围都是脏乱的,太原呀,先和你说再见,几天后再好好领略你的风采。下车就冲去买了当天去平遥的火车票。 尤其喜欢这几趟开在小城市间的绿皮车,车上都是很安静的山西人,车开得很慢,虽然挤但是不难受,比起春运往广东开的那些车而言,美好得多。就在慢悠悠看着窗外的麦田和村落城市时,旁边搭话的大娘和我们说下一站就是平遥,再回忆起来,觉得是那趟火车根本没有报站,我们坐的时候极为忐忑不安,总怕过站。看到平遥站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那会儿不是旅游高峰期,又不是周末,平遥站的人稀稀拉拉的,也安安静静的。 出火车站,因为事先看过网上人写的东西,知道旧城就离火车站很近的地方,没有搭乘任何一辆拉我们的三轮车。凭着事先做的准备和感觉,还是很顺利找到了古城,果然离火车站就10分钟不到的步行距离。 看到古城墙的瞬间,我们就开始撒腿往里跑。进到里面,仿佛穿越,建筑、行人似乎都是没有过渡到我们这个现代社会来的,迎面看到个卖菜的大娘,穿着对襟的长衫,挽着发髻,面前放一个古朴的菜篮子,里面是青翠欲滴的芦笋,看到我盯着她看,问了声,要吗?赶紧摆摆手,进入平遥古城。 事先没有联系任何客栈或旅馆,只好自己去找。沿着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一直往前走,看到了传说中的三元奎、郑家客栈,也看到了无数的冠云牛肉的招牌。还没走到一半,前面熙熙攘攘锣鼓唢呐声响。站住一看,一只送殡的队伍。平遥的白红两事都办的极为隆重,这是在平遥遇到的第一起送殡,此后还遇到另外一起。如同在书本上看到的,送殡的人都着白衣披麻戴孝,前面有儿子拄着孝棍引道,后面有女眷哭声滔天。乐队在前,撒钱币的随行,有的扛花圈,纸糊的轿子,房屋等等的。浩浩荡荡,队伍的中间,看到了逝者的棺材,也是披着有繁丽花纹的布匹,忘记几人抬了。我们只好等着让队伍先过,心里念叨下逝者走好之类的,俗话总说,遇见棺材,升官发财。嘿嘿。不过也算是见识真正的民俗。恩 后走到平遥的大街,那条南北走向的大街,有着城楼的那条。这条街热闹啊,夹道全是买卖纪念品,工艺品,小吃的。推光漆器,剪纸,布鞋,姜糖,牛肉……,走到这街的将近末端处,终于看到了县衙的指示牌,我们就是冲着官衙青年旅馆去的。县衙大街较小,人也少许多,旁边摆摊的也不会拉客,任凭你进去与否。在街道的末端,看到了官衙旅社,进去问,客满,仅剩一间在厕所旁边,味道特别大的房间。只好出来另寻,这家青年旅社和那些青年旅社一样,外国游客多,也有些牛气哄哄的。出门,发现这条街几乎都是客栈旅馆,挨家问吧,第一家嫌我们住太久,说五一有旅游团订下房子了。恩~第二家让我们住阁楼,正在悲伤之际敲开一家闭门的客栈,老板人非常nice,看房,入住,极其顺利,而且房间比刚刚看到的都要好。一个大炕,精致的桌椅,有电视,有独立卫生间,24小时热水,没网线。记得我问老板没有网口么,老板回答我说,电视是有线的,不用网口。很好~在此住下,无奈我现在也记不起那家客栈的名字了。 放下行李,略作休息,便出门了。那时候已经是快傍晚,我们也是饥肠辘辘,出县衙大街左拐走进一家叫“三碗不过岗”的小店,那时候大街上的商贩都开始收摊了。点了个平遥的炒?,青菜和一个叫化鸡。整个小店就我们吃东西,筷子上长着霉,坐了好久才看到店家拎着我们要的那把青菜从外头进来,好~现买现做。最后菜上桌,叫化鸡就是超市里卖的真空包装酱鸡,青菜被炒得很咸很辣,那个特色的炒面片味道也是很无奈。罢了,随便扒了扒糊掉的饭。结账走人。无奈要价过高,想起网上说山西吃饭必须砍价,便试了一把,老板说那你看给多少合适,无奈啊,按着北京的价格给了,走人。 当天下午没买到平遥古城游览的联票,于是,我们沿着古城边散步,走进了平遥普通人家的生活环境。再次在内心深深感慨,山西人的豪气,普通人家都是有着极高的门墙和阔气的大门,偶尔路过一两家开着门的,庭院深深。这边似乎都是泥夯的墙,也不知道是否重建过,厚实。也有些败落的院子,长着荒草,城内常可望到泡桐,正是开花时节,一串串的紫点缀着一片片的灰黄。放学的孩子在路上喧闹玩耍,看着我们这些路过的人,熟视无睹。还路过一个天主教堂,小小的,也不收门票,推门进去,一个人也没有,恐怕惊扰圣灵,快速关门出来。平遥的城墙真的很高很厚,上面有些洞,后来据说是弹孔。走着走着便迷失方向了,朝着我们住的客栈的方位走,还路过那家很著名的很昂贵的设计很华丽的客栈,叫啥又忘记了。终于又回到那条热闹的大街,一天的车劳奔波也是累了的,早早回到客栈洗洗睡…… 第二天,到了山西不看大院,似乎不是一个庸俗的人所安排的旅行。于是,第二天,我们决定去看王家大院。乔家大院也是在不远的地方,可是对于那个知名度不如乔家大院的王家大院,我更愿意去看王家。去介休的火车一天似乎就两趟,问了问人,说是我们已经错过第一趟,第二趟在下午,只好去坐中巴车。中巴车站在古城外,坐上个三轮车,似乎就是4块钱,载到车站,买票等车。这是让人很无语的车,中途把我们赶下车换了另外一辆破旧的车,无座……拥挤……路颠。一路尘土飞扬到了介休。比起介休,平遥阔气的多。在介休还领略了一把介休黑车司机的狡猾。我们问去王家大院坐啥车,人家司机和我们说,去王家大院的路在修,刨了好多大坑,过不去了,去绵山吧,他拉,多少多少钱。第一个,我们不以为然,第二个第三个还是这么说,我们有些不知所措,难道说王家大院真的去不成了,我不死心,终于看到了隐藏得很深的介休车站售票处,问了售票员,人家说就坐去灵山的车,中途下车就可以了~。我们买票上车,居然车票才4元,坐了好久好久,一直在盘山上行,这车比从平遥来的舒服多了,路平,景美。沿途有高山夹道,山间有麦田,杨树林。哗啦啦~车开了好久才看到王家大院的招牌。王家大院估计去的人多,不多写了,强烈推荐,很值得一去,最好去前做些功课,看的时候能更熟悉些,毕竟那是一个三雕博物馆,但是大院真的很大,逛完就会很累,到后来看每个院子的布局差不多,就了解下,赞叹感慨下晋商的富裕吧~~~当天下午看完火车回的平遥,还买到了一种很好吃的糖,忘了名字,后来发现太原的超市也是有卖的,不需要从那边带。当天晚上等游客都散出古城的时候,我们出门买东西,买了一些推光漆器,也不知道是不是贵了,个人觉得还可以接受。还买了些乱七八糟吃的东西,平遥月饼啦,香草牛肉啦,味道还是不错的。第三天,游平遥古城,早晨出客栈就可以在小巷子里吃到早餐,不算很贵,有当地特色的栲栳佬,味道还不错,还有各种包子米粥等等。吃饱饱,在客栈边上的自行车滩租了辆双人自行车,开始古城景点游。第一站必然是离得最近的县衙,在县衙买了门票,去的时候恰好是山西旅游促销,本身价格减半,加上学生证打折,仅是原票价的1/4。平遥古代是个名称,县衙也不是盖的,保存很完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县衙里能看到地牢、县太爷审案、地道等等我现在还记得住的东西。反正去过就能知道古代县衙是怎样运行的。恩。然后我们按着地图踩着车下一个景点,各种镖局、各种票号,各家都有自己的特色,逛一趟下来对中国晋商的经营模式大致了解,票号内部呀,镖局内部,银窖等等,道具还是很逼真的。当然,还可以到各个镖局的教场去玩玩,耍耍大刀啥的,也还不错。城里还有各种名人的故居,现在都已辟为博物馆,一般吧。还有火神庙和大戏台、文庙等。就一顿逛吧。格外值得一提的是古城外的一家面食店。从古城出来(朝火车站那个方向),面对火车站朝左走很远,某条巷子里有一家只有一个小姑娘当服务员的店,面真的不是一般好吃啊,我本身不爱吃面都吃的一点不剩,但似乎我这么说一点效果都没有~大家不知道~哎。当天下午我们去了双林寺,因为门票里含了。这是一个必去的寺庙啊。完全不是那种以前见到的金碧辉煌的庙,特别老旧,但是里面的雕塑真的是栩栩如生啊。建议去哈~~~在城内搭个三轮车,20块来回。当天晚上又出门逛平遥夜市,很有意思,买了一些工艺品。因为压缩了行程,我们第四天就买了去太原的票,哐当当火车又开回太原。太原要去的地方就是晋祠了。恩~很大很好玩的地方。离市区不怎么远,有公车直达。有难老泉啊,还有各种庙宇、殿堂。但那天去的时候纯粹是玩了,没怎么了解晋祠本身的文化~恩在太原休息一天,在找一家著名的过油肉店未遂后我们吃了顿昂贵的川菜。还去超市买了很多特产。第五天闪人,回北京。恩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167-r1302030-journals.html1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