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威哥游柬埔寨(洞里萨湖) |
[游记]威哥游柬埔寨(洞里萨湖) |
2008-05-22 sina.com.cn |
今天是在暹粒的最后一天,上午我们要去游览柬埔寨的母亲湖—洞里萨湖,下午飞往河内。 在这佛教圣地,大师一直有个愿望,就是买件当地的袈裟纪念此行。昨天趁我们这些俗人在流连忘返日常用品之时,导游带着师徒三人出去寻觅佛家之物。 出发前,大师身披一条艳黄艳黄的绸缎袈裟,神采奕奕地来到酒店大厅,时常在左右簇拥的师弟和徒弟此时远远躲在身后,不好意思靠前。 团友们一看乐开了怀,男女老少围上来叽叽喳喳问长问短说三道四,大师满脸得意的笑而作答。 欣赏完毕,大家纷纷拉着大师合影留念。 大师的徒弟今年17岁,别看年纪不大,已皈依佛门数年。小伙子眉清目秀,脸上略有稚气,在大吴哥时对站在门口的大象喜爱不已。他的家就在北京附近,在上初中时,突然说什么也不念书了,就要出家当和尚。父母得知后,大惊失色,使尽千方百计,无济于事。大师说,这叫佛缘。 车子临近湖区,路边的木屋逐渐多了起来。等到了开往码头的路上,两旁紧紧相连的都是这种二层民居,低矮简陋,很多时候可以从车窗直接看到屋内,全家都挤在一起,里面可能有布帘隔开,作为房间。一层就是不洁发黄的湖水。每家的家当散乱各处,客车在土路上颠簸了近半个小时,两旁的房屋也越来越稠密,破烂不堪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 其实这不是最惨的,据六十年代援建坦赞铁路的的中国专家回忆,当时的非洲人民生活极其俭朴,全家的所有家当就是妇女头上的那口锅,全家人到处流浪,哪里有食物就在哪安家,用泥土垒床,树木杂草盖房,觅来食物放到锅里一煮,全家伸手抓着吃,连碗筷都省了。这一幕使得当时已吃不饱睡不暖的中国人下定决心慷慨解囊来帮助非洲的黑兄弟。 总算到了一片较为开阔之地,路边停着一排蓝色的游船,每只船上都插有国旗。我们登上其中一只,开始游览洞里萨湖。 两旁很多的水上浮屋,不仅有民居,还有教堂,学校,商店等等。这里的百姓相对富裕些,房屋较新,种着花卉,孩子们嬉戏玩耍。 随着游船的前行,河水的颜色逐渐由黄转绿。不知不觉间,船头一转,眼前顿时开阔起来,一眼望不到边的湖水碧波荡漾,远处几叶孤舟漂泊摇曳,天空中数不清的水鸟列队飞行。颇有些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味道,于是乎,刚才压抑的心情也一扫而光,众人喜笑颜开,游兴大发。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e059301008bhf.html38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