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城石涧

[游记]大城石涧

2007-07-16    yahoo.com

天氣轉熱,行山季節接近尾聲,取而代之的活動為行澗活動,這次行澗活動為"青蛙行山隊"成立以來第一次的行澗活動,目標為香港九大石澗之一--大城石澗.

大城石澗簡介:

大城石澗是香港九大石澗之一,從大帽山各支流收集雨水流入城門水塘,水量充足,是城門水塘主要水源.大城澗道寬闊,多巨石,下游平坦,中游多潭多瀑,上游則瀑多潭淺.

此澗三段分怖大約如下:

1. 下游從灰橋(190M)開始至龍泉谷(275M)
2. 中游從龍泉谷(275M)至"肥佬麥"(455M)
3. 上游從第二個出口至山頂各源頭

活動詳情:

1. 日期: 2006年4月30日
2. 時間: 1:30 pm 開始起步
3. 參加者: Mike
4. 天氣: 炎熱,天睛

裝備:

1. 香港郊野地圖
2. 電筒
3. 蒸溜水(1500ml)
4. 數碼相機(Canon IXY digital 30)
5. 筆記簿
6. 指南針
7. 哨子

行程:

行山隊完成時間: 3.75小時

(由小巴站至灰橋: 0.5小時
由灰橋至肥佬麥: 2.25小時
由"肥佬麥"至小巴站: 1小時)

到達小巴站後左轉上石級.

沿菠蘿壩自然教育徑向前行,行至盡頭將進入城門林徑.

今天城門水塘水位甚低,看來石澗都"唔慌多水".

路兩邊為高聳的千層樹,精彩!

約三十分鐘後到達入澗位 -- 灰橋,在此處找路入澗.

大城石澗初段澗道平坦寬闊,在大小石上跳來跳去,相當容易,唯景色一般.

不久發現名人墨寶!此人為有"郊野曾灶財"之稱的張炳奴,在香港的郊野地方遍佈此君的筆跡.據聞這位張炳奴先生,是一個工廠的老闆,喜於山頭寫字留念.

行澗當然以落水步行為佳,但小弟今天竟穿了波鞋!Too bad!唯有在石上跳跳跳......

沿途甚多此類澗瀑,水聲潺潺.

用以引用山澗水的鐵喉.

有一處山泥傾瀉而阻路,須另覓路線.

1小時後到達龍泉谷,完成第一段易行卻平淡的石澗段.另有五人行山隊在此開爐大休.

龍泉谷有蛤蟆石乙塊,被人加上一雙紅眼睛後倒不像一隻蛤蟆.

龍泉谷有小徑可接回虎縱徑下山.

今天大城石澗不知何故人煙十分稀小,與平日假期時人山人海的情況不同.圖中小孩為可見唯一下水的人.

此大石足有2至3人之高度,攀爬不易.

第二段起有大量景點,此處景色如何?看右下角那塊大石便可知.

大鳥石及在其下之杜鵑潭.大鳥石像一隻頭部向斜上望的大鳥.

前人溫暖的提示,"滑"!

皇母泉.從那裡可看出端兒?

王母瀑,又名一條龍,在石澗上只可看其一小部分.沒甚可觀,但若從對面山的虎蹤徑遙望卻是氣勢非凡.

楓葉潭 -- 潭面像一塊楓葉,因而命名.

第二段尾段為大城群瀑區,潭瀑極多,一連串直上"肥佬麥".

最後到達第二段終點"肥佬麥".本來這裡並無任何名字,不知何時,有在該大石上漆上"肥佬麥"三個大字,從此該處被旅行界人士稱之為"肥佬麥",沿用至今,近年更被地圖正式採納為地名.

至此大城石澗行程結束,沿虎縱徑返口城門水塘.

後記:

行澗的樂趣,在於在清涼的澗水內"玩水"消消暑,可惜這次因獨行關係而不敢下水,令行程失色不

转自:http://hk.myblog.yahoo.com/van_nistelrooy/article?mid=74121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