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三天还不够,——8月23日再访世博园(下) |
三天还不够,——8月23日再访世博园(下) |
2010-09-03lvping.com |
19点1刻时到西班牙馆。保安说要排1小时,实际只用了25分钟。进馆时有些恍惚,终于来了,而且只用了这么少时间。进门是一深邃又高敞的山洞,两边岩壁上的投影铺天盖地:从一片黑暗开始,先是汹涌的海洋,再是远古的化石,大约指洪荒时代;接着是奔马的场面,再后来又切到几近沸腾的奔牛节狂欢,成千上万片挥动的红布,那瞬间你会想到,革命和狂欢是那样相似,……灯光已由暗转亮,音响也从初始的沉默,到透现一丝婉转,再渐次到达轰鸣。其间,在一阵沉闷的鼓点中,洞穴左方叶状的舞台上,一黑衣女子缓缓起身舞蹈。先微微亮相,仿佛作一试探,继而徐徐展开身段。遮及脚面的长裙,随着旋转、急行而逶迤。当裙摆渐欲飘起时,总是一甩手将其拍落。随着音乐变得越来越热烈,岩壁上的影像越来越疯狂,女子的舞步也越来越激越,急旋,几次扬臂,复又落下,和着节拍,脚跟用力蹬踏地板,直至从胸口取出面折扇展开猛搧。舞者将三角头巾抛向地面,音乐、光线亦止步、收敛、渐行减弱。当舞者纵身投向地上的头巾侧卧而睡去,一切又复归平静。这就是被称为“弗拉门戈”的舞蹈。初见时,被震撼,在音乐和影像的背景下又觉得眼花缭乱,穷于应接。连着看几遍舞者的表演,才发现其中有吉卜赛人的狂野,热情似火,又始终保持着那份冷艳。舞蹈多为表现欢愉的情绪,不知道这段舞要表现什么,但是你已经毫无保留地接受,说明你和它之间,天成自然地有了一种默契,尽管未能言说。 洞穴这部分被命名为“起源”,是指城市的起源?还是生活乃至生命的起源?第二部分也很精彩,由大导演布置了各种屏幕,横的、竖的、仰天的,万花筒一般展示了“我们父辈的城市向现代城市发展”。有不少场面,在 我们看来似曾相识,这说明,我们现在有些个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人家也有过,人家走过来了。有一栋老房子里,曾住过一户中国来的移民,看来开餐馆,一大群人戴着厨师帽,挤在阳台里;餐馆在不断发展,后来都成独门独楼了。 最后一部分是“畅想未来”,弄个宝宝来就是期许于未来?有点牵强。那个小米,按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来看,还真有点未老先衰的样子。不过制作是很精细的,比那些蜡像馆要好不知多少倍了。尽管没有关于哥伦布或者麦哲伦的叙述,甚至连塞万提斯和毕加索也不见踪影,西班牙仍是我见过的最精彩场馆之一,——就因为开头的那个“起源”,关于生命的起源。此馆逗留1小时。21点。卢森堡馆。真的是长驱直入,又穿堂而过。想看一看有好评的屋顶花园,正好刚刚关门。有小剧场里的歌手演唱,听了会儿不是兴趣所在,遂赶去美洲区。 21点1刻。美国馆。门口还是人声鼎沸,保安却说10分钟全部进去。三条蛇行通道,门厅三个门同时打开,就放行了500人。门庭就是第一电影厅,如大家所知,介绍美国多行业人士学说中国话“欢迎来到世博美国馆”,表现民众的热情。第二馆,用孩子的话语表达美国人对生活、对工作的态度,其中穿插希拉里和奥巴马的示好。第三厅影片“花园”,讲述一个关于坚持、努力和信任、合作的故事。美国馆要传达的理念很正面,方方面面也尽到了礼数。想想我们的很多东西也常常被别人妖魔化。所有的美方人员都出奇地热情,而且还敬业。“花园”结束后,美国小伙子用电喇叭对大家招呼:“下一部分有惊喜等待你,期待中,”——书面化的语气,让人忍俊不禁。下一部分只是美国馆赞助企业的展示。纪念品以t恤为主。 将近22点,赶去泰国馆看看还有没有机会,国展线两站乘过去,再步行,还被女儿来电打断。结果也闭馆了。照上次的样子,再看一次对面的澳洲馆,再浏览一遍如一位网友所说的开国封疆史。结束后还是一枚冰淇淋,再是馆外欣赏澳洲乐队的演唱。 这一天大量补水,冷饮就吃了4份。回去比上次略早,23点离园。倒过来,13号线换9号,3号线先已收线,只好再换4号,又费了一番周折。 8月28日写。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2-r1306685-journals.html1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