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秦唐气象,关中山河(九)——华山行罗嗦篇 |
秦唐气象,关中山河(九)——华山行罗嗦篇 |
2010-09-03lvping.com |
啰嗦篇7月30日一大早退了房,把行李都寄存在宾馆,说好了明晚给我们留房,我们还是要来住的。经过这几天住下来,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个民政宾馆主要靠旅行社拉来的生意,所以我们来看房那晚还有很多空房,等我们要来住那天却突然没房间了,只能去住青鹏。都要看有没有旅行社拉客过来。去广场等游1,前面已经有十多人在排队了。问了调度员,说6点40已经开走了一班,而且现在旅游旺季,并不是网友所说的一天只有一班车了。只是末班车的时间是5点半,并且只停靠华山东门。赶不上只能坐私人大巴或者坐火车回西安。有阿姨来兜售手套,很粗糙,叫价一块五。想到到山下买必然更贵,就买了两副。不戴手套爬山的话,掌心必然会被铁链磨破。车程大概2个半小时。先到华山西门。西门处山脚下是玉泉观,从此地上山即沿着古人的足迹前行(也就是我们下山走的路),这一段山路,大多数有树荫遮蔽,并且因为险峻,被称为集中了华山景观40%的精华。如果要坐索道,就要一直坐车到达华山的东门。看着车上几个小伙儿背着大包毅然于此地下车去,我们由衷地赞叹佩服。其实就在上车前,我们还在犹豫是爬上山还是索道上山,后者对于一向以登山为乐的我们来说,简直是一种屈辱。可是思量一下自己的身体,如果以华山为此次出游的第一站,倒可以一试;而现在已经属于“劳师远征”。再检视一下两个人的背包:两套睡衣(事实证明完全用不上)、两件长袖和一条牛仔裤(早上看日出时穿,牛仔裤是怕冷的某人的)、两双宾馆的简易拖鞋、两个眼镜盒、手电、相机及电板充电器、一只烧鸡、两根火腿肠、两个酱蛋、1.5升和1.25升水各一瓶,红牛饮料550毫升,小面包和牛肉干若干。每个人总有五六斤的负重。而且看了那么多游记,我们对于华山的险峻——当然是我们要去征服的险峻,而不是旅游团连顶都不爬到就被催着下山的走马看花——都有点犯怵,我连着两晚上做梦都在思想斗争:要不要去玩华山两险——鹞子翻身和长空栈道?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索道吧。然后GG加一句:“我们已经不年轻啦。”在东山门下车后,需要乘坐专门的进山车,走的是黄甫峪公路,盘旋而上。坐进山车前就需要购买景区门票,和我们同坐游1来的一个小伙儿和GG商量,想借用他的学生证,意思是我们检票进去后想办法把学生证递出来给他,他再进。这个方法实在太过冒险,万一认出来不是好事。GG犹豫了一下,对他说:“一旦查出来,你买的这张半价的学生证票是作废的,你还是需要另外买一张全价的。”他想想有理,也就没有坚持。幸亏他没有这么做,检票是我们坐上进山车后,工作人员上车检的。狭窄的空间,小伙儿就坐在和我们并排的另一侧,根本不可能当着工作人员的面传递证件。到了索道口,旁边有路标指着:智取华山路。早就看攻略和地图得知,智取华山路共3999级台阶,行程大概2个小时,相对自古华山道来说,要平坦好走很多。我们对近代的典故没什么兴趣,既然为了保存体力,就坐索道吧。一边还有华山第一险——长空栈道的图片,嗯,看着也没有游记里说的危险嘛!拿学生证,进山车能半价,索道居然也能打九折。不错不错。就是旅游团太多——上华山的旅游团全都是坐索道的,导游买了票后在一边直喊:“上去后不管你爬到哪里,两点半,两点半必须坐索道下来!”当时已经11点半了!这能玩多少景点啊!还算运气,只排了半小时队就轮到了。和我们同一辆缆车的四个大姐显然是跟团的,其中一个坐上缆车就吓得闭上眼不敢看下面。哈哈哈,脚下就是万丈深渊,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啊~我和GG不住地把头转上转下,左顾右盼。缆车里还有广播,说着遇到紧急情况的一些注意事项。大概10多分钟后,我们来到了索道上站。山势巍峨,远不是南北岳可以比拟。一路攀登上去,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历史上南北岳变过多次,而东西岳的位子却一直被泰山华山牢牢占据。华山山势之险,气象万千,实在是游览探险的胜境。当然,不能跟团。太阳晒下来,热辣辣的。为了避让几个旅游团的游客,我往旁边走,却被一块大石头顶到了右膝盖,痛得很,检视一下,已经擦掉了一块皮,又青又带着血点。这才刚上山还没爬呢,就挂彩了!GG不让我贴创可贴,说闷着不好,还是让它就那样,最多晚上洗澡时候贴一个。那个时候我们还太乐观了,根本没想到山上的住宿条件和网友说的并没有改进。某人开始罢工,找了一个门洞席地坐下,拿出烧鸡就吃。无语啊,就当他肚子饿了要补充,也到中午了,吃就吃吧。位置也不错,这里是一个过道,再往左人迹稀少,指示牌是可以到苍龙岭的,貌似新复线。往右一直上去就是北峰顶,想要走古人的华山道也是向右。我们坐的门洞里的位置正对着工作人员的房间,一开始没人,后来工作人员来了,不时地开门关门,里面有空调,门扇转动时就冲出一股类似于发霉的气味。反正出来玩,谁都不认识谁,不顾形象抓着鸡腿大嚼吧。时不时有人从我们面前经过又折回,也有人在离我们不远处的石头上坐下,吃面包、香肠等补充。当然,嗯,形象比我们好多了。但是明明看到他们看着我们的鸡咽口水,哈哈~整个儿华山除了各饭店和有关吸烟点都是禁烟的,旁边有几个游客忍不住烟瘾抽了起来,被工作人员劝住了。忽然我的下巴都要掉了——前方娉娉婷婷走来一个姿色平平的中年女子,穿着连衣裙和高跟鞋,这,也,叫,爬,华,山?不用说必定是索道上下的旅游团。只是,这装扮也太轻慢华山了吧?还不如别来呢!看看我俩,“千辛万苦”从杭州背了两双球鞋,经过敦煌,嘉峪关,张掖,天水,西安,一直到这里,无非就为了华山上这整整一天。说不上风卷残云,但是一个鸡也吃饱了。云雾也适时起来,轻柔地绕着群峰,感觉一下子阴凉了不少。可是让我非常非常生气的是,某人还不愿意走,并说要在这里坐到下午4点多再开始上山!守着满山的美景不去亲近,却要在这里干巴巴全无风景又时不时要闻霉味的过道门洞里再坐3个半小时!而要爬到东峰,还有近600米的垂直高度!自己知道自己事,凭我现在的体力,要在4点钟开始,天黑前爬到东峰,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好吧,你不走我走!我们到东峰上见!这下他急了,说让一步,再坐半小时,1点出发。先上不远处的北峰顶,也就是云台峰。还没到顶就遭遇了旅游团大军,有一小段凿于近乎垂直山崖上的台阶,人太多,需要排队上。就是在这里,我们试了一下买的手套,嗯,抓起铁链来还不错。稍微好点的心情,马上就因为北峰顶“乌央乌央”的旅游团败坏殆尽。这里是一小块平地,也是2003年金庸坐索道上来后题写了“华山论剑”和以他书名连缀起来的对联的地方。就因为这样,成为旅游团争相拍照的地方。本来嘛,到了华山总要在华山论剑台拍个照,尤其对我这个受金庸武侠影响颇深的人,早就对GG跃跃欲试地说要上华山“论剑”一下。可是在那里排着队,太阳出来了不说,最主要是旅游团一哄而上不说,还有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中年男子因为拍照次序大吵了起来,主要是那个女的用陕西话大声数落,看得我兴致全无,赶紧撤!要是当年的大侠们知道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上了索道跑来此处抱着石头混充论剑照相,不知道会不会笑掉大牙。从北峰顶下来,去旁边的洗手间。整个华山上的厕所实在让人抓狂。没有水冲洗,很多连洗手的水也没有。这里可能因为低,还好一点,门口摆了个提桶,盛着半桶不怎么干净的水。GG怕自己把水弄得更脏,把水掬出来洗,没想到被一旁的工作人员说了:“请节约用水。”再往上这一路,厕所的味道越来越重,也再没有看到洗手的水。靠近南峰顶的那个厕所里,更是蛆虫满地爬。汗啊~没办法,山上就是缺水。直到下山路边,在莎萝坪那里有一个非常干净的洗手间,还有龙头里放出来干净的水洗手,哇!简直像捡到了大宝贝一样高兴。北峰有个解放华山的一个纪念亭。亭下是中华石。此石形成于一亿三千万年前的白垩时期,是云母花岗岩,重498千克。于2002年发现于华山仙峪景区。石面浮雕般出现类似中国版图的形状,故命名为“江山永固中华石”。石旁就是擦耳崖。这一带都是旅游团的地盘,除了摩肩接踵人头攒动我实在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了。擦耳崖前,有上山的,也有下山的,不停穿梭。爬过擦耳崖,到了卧牛石,我要停下来休息了。路边有凳子,坐着几个游客。整个爬山过程中,深刻感受到自己的耐力远远不够,尤其是过了金锁关后,往上走不过10分钟,就要找地方坐下来休息。其实稍坐个5分钟,又恢复精神了。就这样循环往复。过卧牛石不远,就是对我们的第一个考验——天梯。几乎垂直的石壁上,左右两边各有一道台阶。听到有游客说,现在的天梯已经拓宽不少了,以前还要窄。我想是的,整个爬山的过程中,我一直觉得现在我们走的道路是华山开发成旅游景区后在加宽拓平的。古人,怎么可能走铺设得这么好的石阶路?沿途上去也听到好几个人有人说现在道路是越来越好了。也许,华山天下险只能存在于古代,在技术越来越先进的现代,索道都可以直上北峰,坐索道上下的旅游团,如何能真正体会到奇险天下的感觉?看到网友的游记说,有来过华山的朋友,对华山的景色并不以为然。那是因为现代化交通的便捷,让我们能够很快地达到目的地,因为来得容易,所以就不会珍惜;因为走马看花,无暇认真体会,所以就心生轻慢。左右两道天梯,差不多陡峭,只容一人攀援,原本是为了让各自上下的人各安其道,可偏偏有一些不守规矩的人从两边下来,这样一来上去的路就没有了。有个女孩子在喊:“你们上面的人走你们的右边!都从两边下来,叫我们下面的人怎么上来?大家都守一下规则好不好?”走在前面几个还没下来的人听到了,转到那一边去了;还有几个没听到,又想从这边下,急得女孩大叫:“你们往你们的右边下!我们上不去了!”那几个人这才不情愿地改道,要是他们不改道,我都想帮着嚷了。轻松搞定天梯,一边暗暗地沾沾自喜:原来华山之险并没有想象的厉害;一边又暗暗警惕:看那么多攻略,天梯都是被轻松攀上的,考验还在后头。上了天梯后,迎面的大石上有许多摩崖石刻,说到摩崖石刻,是华山最让我失望的地方——从山脚到顶峰,从东峰到西峰,凡是我们看到的并有落款的,绝大多数是清末、民国的作品,尤其是民国时候,大大的“XX到此一游”就有好几处,太影响景观了!我们找到最早的石刻是明万历年间的,也许华山真的因为太险,古代孱弱的文人难以登临,所以诗赋题刻就少。至清末民初后,也许山道越修越好,所以攀登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再上去是日月岩,旁边的介绍说岩上有日月之形而得名,但是我们俩没找到。石上镌刻着“云天弧光”的字样,换个角度看那岩石,又像一头大雕。造化之奇,是让人叹为观止的。我们爬到了岩顶,一侧可以远望到北峰顶,另一侧则快到苍龙岭了。远远地看到无数人在苍龙岭上“蠕动”,真的像依附在苍龙背脊上一样。原路折回。奋勇向前。这路上开始时不时遇到负重的挑山工,我们都小心地避让。苍龙岭是一长段蜿蜒向上的台阶,两边凌空,虽然坡度不算太陡,但是也颇耗体力。我们爬到韩愈投书处歇息的时候,看到下面一个挑山工就在中途停下来歇息了。那扁担都压弯了啊!原来我们还想着会不会遇到报纸报道过那个独臂挑夫何天武师傅,却一直没见到。但是这一路上山下山,所见到的挑夫,已经足以让我们感慨不平,却又无可奈何。韩愈投书处因为是一小块平地,所以休息的人特别多。虽然有云雾眷顾,我们的衣服和头发还是湿透了。气喘如牛!旁边高处石头上刻着“云海”二字,据说是苍龙岭龙头所在处。一边地上石头上还大大刻了“笑韩处”几个字,不知道是什么人刻的,估计也是清末或民国时候吧。我颇不以为然:你爬山时候的山道,能和韩愈爬上来的时候一样吗?再说,你只是默默无名的人,韩愈好歹是光照历史的文学家,人家成天做官或者坐书斋,能爬到这里已经很不错了!只能用最近的一个目标激励自己。快到五云峰了吧?往上,往上。终于,看到了五云峰!据说此地是观赏华山各峰景色的一个好地方,可是云遮雾绕的,啥都没看出来。一边照快照的摊主不停在吆喝着招揽生意,让人喷饭的一句是:“如果照得不满意,我们可以再帮你电脑合成过。”太过喧哗,走吧。在五云峰买了一瓶水,6块!越往上只会越贵。这路上经过了石将军,其实我觉得就是一块大石头蹲在那里,才不像什么将军,唉,匮乏的想象力又上来了。好像是快到“仙掌”的时候,路边有个老汉在唱歌,我们一开始还以为是挑山工们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唱唱呢,后来发现原来老汉是在这里卖唱的,祝游客富贵平安之类;第二天下山时又遇到他了。“仙掌”还是蛮像的。可惜最佳的拍摄角度被一个快照老板占了,我们就近照了几张相。继续上前。路上见到一个年纪相仿的“粗壮”女生,穿了双较高的坡跟凉鞋;还有一个“优雅女”,挎了个像参加晚宴的暗红色小坤包,全然不顾形象地紧赶慢赶。这也能爬?果然过不了多久,“粗壮女”索性把鞋脱了拎手里。休息时正好坐一起,我问了句:“穿这么高的跟来爬山啊?”她说:“是啊,所以脱了嘛!反正也要下去了。”果然,歇完她都没有上到金锁关就原路返回了。又是旅游团。这一段直上,就该是金锁关了。金锁关,是我们的“救星”啊~因为通常旅游团到了金锁关就原路折回了,除非有几个脚程快的上了西峰,这个时候也该下来了。我们先去东峰,那么接下来上去的一路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了。简直是吵得挤得我头昏脑胀,只知道机械地攀登,照片也是随便拍几张。其实一路上来都有卖锁的,不贵,好像才3块钱一把。我一开始还“居心叵测”地想:等游客走了说不定那些卖锁的又把那锁取下来接着卖。不过后来发现是我小人之心了。因为游客买了锁后可以要求老板在上面刻上想刻的字和年月日(不知道刻字要不要另外收费),然后再锁在路边任何一处自己想锁的地方。只不过金锁关的锁最多最密。我们在东峰顶看日出的时候,就有一个小伙儿拿出买来的金锁锁在了东峰绝顶处的铁链上,旁边年纪较大的人教他:“把钥匙扔下去。”他依言将钥匙远远掷进了山谷中。也许这样就是真正锁住了自己的心愿吧。不过我又忍不住很不厚道地想:这么多的锁,说不定同一把钥匙都可以打开。原来锁的样式也很与时俱进呢,最早那些锈迹斑斑的锁和上世纪八十年代家里用的差不多,黑黑的土头土脑。现在的全都是金灿灿的。可能因为山上雾气大吧,有的是6月刚挂上去的,因为生锈了。那些看起来最新最亮的,其实就是昨天或者今天上午才挂上去的。金锁关上去不久,是一把巨大的“金”锁,旁边的说明是,由华山道人打造,没有钥匙,只要往锁孔里投币,锁就会打开。景区揽小钱的一种方式嘛!走人!到达金锁关的时间,是下午4点10分,我们已经爬了3个小时了。再上去不久就是无上洞,洞口垂下许多锁。转过无上洞,一边山壁上大大地刻着“玉女峰”三个字,是康熙年间的。怎么这里就是玉女峰了吗?我们兴奋地拍了两张照,后面上来一个小伙,看到这三个字也让我们帮他拍了一张。后来才知道这里离中峰还有一段路呢,也不知道干嘛在这里刻了这三个字扰乱视听。再往前就是岔路了,向左是东峰,中间上南峰,往右是西峰。左边和中间的路去中峰都不远。之前我们曾经讨论过晚上住哪里,我的意见是既然要看日出,还是住东峰,虽然东峰价格最贵一点;GG看中网友说的西峰住宿条件最好,想去西峰住。我提醒他别忘了网友那一句:“如果想看日出,不考虑住西峰。”他还雄心勃勃想第二天早点起床爬到东峰来看日出呢,我说凭我们两个的体力,根本不可能做到,还以为你很年轻啊?最后决定先上东峰看看。左边又出现了岔路,一条通往中峰(其实已经很近了,都能看到中峰的房子了),一条通往东峰,要经过云梯,还有一条通到引凤亭。遇到了母子二人,小帅哥也就五六岁的样子吧,我笑夸他厉害,能爬到这里。后来在东峰和他们住的是同一间,也算有缘了。小帅哥要去中峰找厕所,我们就先往引凤亭去了。想来引凤亭一天中最热闹的就是早上看日出了。这个时候来,静静地只有我们二人。连一边的快照摊老板都不知去向。看上面的招牌照片,除了日出还有鹰嘴岩,可是我们在周围根本就没找到鹰嘴岩。华山作为天下闻名的景点,虽然还只是国家4A级景区,但是我觉得在景点介绍方面做得远远不够,让我们在后面玩的时候多少有遗憾。各处都没有找到鹰嘴岩。在东西峰上靠近峰顶的地方,各建有一个“杨公塔”,地图上印的都是“杨”,可东峰那个明明刻着的是“扬”(西峰那个我没拍照)。周围找遍了也没有相关介绍。直到后来再看一遍网友的游记,说是杨虎城当年登临华山建的。为什么要在东西峰建两个形制一样的对称的塔呢?是当时的原物还是后来重建过的呢?杨虎城会把自己的姓写成“扬”吗?杨虎城会自己称自己“杨公”吗?还是后人为了纪念杨虎城才建的呢?这么明显的两个塔耸立在华山峰顶,却没有任何文字介绍。还有,所有的导游都会对自己的团友说:西峰景点最多,你们上去后来得及就爬到西峰去看一下,东南峰来不及就算了。看地图上,西峰除了最著名的沉香劈山救母的斧劈石外,明明白白标注着“巨灵足”、“舍身崖”、“摘星石”等景点,可我们一圈走下来,根本没看到巨灵足——路上见到一个疑似的脚印,但是没有任何标志牌,不敢冒认。在西峰顶只看到平地上一个 “摘星台”的石刻,不知道那个是摘星石。舍身崖就更离谱了,金庸在《射雕》里写到靖蓉劫后重逢于华山,蓉儿伤心说气话,郭靖为了表明心迹,在舍身崖处就要往下跳。可我们到西峰顶找了个遍,就看到一块可以攀登上去的大石头一侧大大地刻了三个字:“守身崖”,上下款是:北地米万钟题,开门李人龙刻,莲峰范上古书。没有任何景点介绍。一题一书的,都搞不懂到底谁写的。这倒也罢了,问题是,一舍一守,意思完全相反了嘛!这到底是舍还是守啊?一头雾水中!直到回到杭州百度,才知道原来“舍身崖”又叫“守身崖”。引凤亭处没其他人,某人又开始了不文明现象。你又不是挑山工,露什么露啊?因为旁边的介绍说萧史和弄玉成婚后经常在此地吹箫吹笙,传说是萧史吹箫能引凤,引得凤来二人登仙。自拍合影的时候,他非得要装吹箫的样子,可是又不知道怎么摆姿势,我就教他。唉,没有慧根啦就是没办法,看了那么多古装剧,又有我这个师父现场示范,等真正摆出来的时候,不是像在看自己的指甲,就像手里拿了个红薯正要啃!咣~当~从引凤亭折返,就要攀登云梯了。左边有人工搭建的便道,也极陡。既然到了这里,怎么能走便道?上!上到半中间,石壁忽然凹了进去,形成100多度的角度,我差点要腿软了。可想到身后还跟着一个正在往上爬呢,我怎么能打退堂鼓?咬紧牙关,爬过这一段,终于又好了。事后问他,他说爬到中间时,有一种绝望的感觉。华山之险,就在不经意的时候突然闯到了面前,叫我们恭敬地收起轻慢之心。这一路上去就是较为平坦的道路的。往前走不远就是东峰饭店,看到办理住宿的窗口上方挂着价目表,标间320,咦,没有网友说的贵嘛!进去一问,人家说,标间640!不是320吗?看清楚了,是320/人。汗~十人间是每人100,有一家三口已经入住了,我过去看了一下环境,5个高低床,和网友说的一样,和以前的学生宿舍一样,不过被褥看起来还挺干净。问了一下,标间和十人间一样,不能洗澡,只给你一壶热水喝,温水洗脸洗脚。那一家三口是掏了300块,网友都说能还价嘛!还说天色越早越能还下来,现在5点,太阳还没下山呢,我们就在那儿磨。没想到服务员都牛得很,正眼都不看我们,说就这个价,你们自己考虑要不要住,我们这儿这个季节每晚都住满的。学生证不打折。好吧,我承认我们俩都不善于还价。200就200吧。趁着现在人不多,还能挑个位置好一点的床铺。交钱进房,GG等那一家三口洗漱好,也张罗着学他们的样打水洗脸洗脚。房间里有两个塑料盆,上面红字写好了:脸盆、脚盆。有插头,可以充电。门边有一面镜子。服务员拿了一个热水瓶来,这就是10个人喝的水了。天色尚早,还没有发电,所以房间里没电。我们选了靠门的上下铺——我喜欢睡上铺。可放下东西后才发现下铺潮得惊人,只好换到了另一侧的窗边。山上的被褥常年如此潮湿,没有办法。在不到中峰的地方遇到的母子也来了,睡GG对面的下铺。最先进来的一家三口也是索道上来的,儿子大概十一二岁吧,发现旁边能直接走到房顶上去,兴奋地上房去了。某人照例嚷着要吃饭。所背上来的食物只剩一些小面包牛肉干之类,况且中午就没有正经吃饭,山上再贵,饭还是要吃的,不然明天哪有体力?5点半进了旁边的餐厅,我要了一碗面条,GG要了一碗炒饭,量都不大,加起来55块!一碗泡面就是15,而且都是辣味的。该花钱的时候只能花了。我们是第一批顾客,过了一会儿,那几个室友也过来了。还有其他几个人。可是,这面饭上得也太慢了!直到6点半我们才吃完。如果我们不拖拉,不洗脸洗脚也不吃饭,直接上西峰,是可以看到日落的。可是我总觉得既然明天要看日出,就没坚持一定看日落;而且西峰景点最多,如果这会儿就为了日落忙忙地赶去,景点又看不好,明天还得再来一次。就是这么一个错误的决定,让我们扼腕叹息,尤其是第二天在西峰顶看到介绍说莲峰落日时华山绝美的风景时,止不住叹息自己错过了多么美丽的莲峰夕阳!而且,我们又根本没看到真正的日出!巨大的遗憾~饭店旁边就是鹞子翻身,我们就想趁着今天先把鹞子翻身玩了,这样明天可以稍微轻松点。说到鹞子翻身和长空栈道,这华山第一二险,看游记原来一直是任人游玩的。后来可能实在是太险了,就在入口处都建了铁门。如果想挑战自我,就得另外交钱租个保险索才能下去。可是走到那里居然铁将军把门,人家下班了!虽然6点45了,可以太阳还老高呢!这么早就下班了,明天不知道他们几点上班呢。我们准备看完日出就去南峰了,要是那时候还没上班,我们只好放弃了。依依不舍地居高临下欣赏了一会儿下棋亭周围的景色,从东峰的南门出,接下来不知道怎么办。GG坚持爬去西峰看日落,因为这里往西的视野都被只比东峰只矮了一点的西峰挡了个结实,可凭这半小时的时间,加上辛苦了一天,再发狠也未必能爬上西峰顶啊。而且明天还要重游一次,又要早起看日出。GG说那去把南峰玩掉。可是长空栈道在南峰的,既然鹞子翻身都关门了,那里肯定也关门了。明天岂非还得再去一次。左右为难,我们就站在当地,不知如何是好了。遥望西天,无数美丽的晚霞,相信日落必定很美。通往西峰那条并不陡的山路上,不时有游人在攀爬。西峰顶更是站了好些人,必定都是在欣赏夕阳。我们往下走了一段长长的台阶,一直到了二仙坎。那里也有二层楼的建筑,楼中间还有一个石洞,好奇走了上去,一扇扇门都锁着,不像有人的样子。这时候有一个工作人员在下面喊上来:“你们要住宿吗?”我们不住,可是原来这里也能住宿的!早知道就不急着在东峰饭店住下了,这里这么冷清,价格肯定比东峰便宜。唉,悔之晚矣~二仙坎的上方山崖上就是迎阳洞。站在山谷里犹豫了半晌,还是往中峰走吧。中峰有个道观,像有很多年头,旁边的大石上都被香烛熏得漆黑。沿着小路上去,有一个中年道士正和几个人聊天,那几个像是游客。我们直接往上,到了最高处的一小块平地,余晖漫漫地铺下来。古松边的山崖上一道道,都是亿万年暴雨冲刷的印子。只有我们二人,安静地让人想归隐此处。旁边的菜地必然是道士的杰作了,常年修道于此,需要忍常人不能忍的辛苦和寂寞。道士却走了过来,问我们是否要住宿。唉,又要后悔了!不过看这里的房间都有点黑乎乎的,被褥肯定没有东峰看起来干净。但道士看起来还面善。整个儿华山上住宿的地方确实有很多,这一点不必担心。只是住宿条件不好罢了。从中峰下来,天色暗得快起来了。要回东峰还得经过云梯。我想体会一下不同的感觉,就从旁边的便道上了。GG因为一开始被云梯来了个下马威,“心生绝望”,所以这次还是从云梯上。被我拍了一张堪称经典的照片啊。上了东峰,我们不忙着回去,信步走到了杨公塔下。有几个老外正在这里徘徊。华山上老外不少。握着塔前靠近悬崖的铁链,我们爬到了靠近观日台的一个小石岙里,静静看山谷里浮上来的一团团暮霭。天色很快全黑了,杨公塔那边,不时有手电光,还有人声,经久不去。后来我们才想到,必定是来夜爬的人,就在此地安营扎寨等待日出了。华山的夜爬是很有名的,GG系里的陈錞老师当年就是和BF来夜爬华山的,晚上七八点才开始上山,到山顶等日出。来之前她也建议我们夜爬,因为如果住一晚,第二天腿就酸痛地别想再走了。不过我们的年纪早大于当年她夜爬的时候了,让我通宵不睡觉爬山,估计生物钟调整不了,身体也吃不消,而且我夜视能力极差,容易摔跤。而且索道上来的,腿的反应应该没那么严重。只是我依然要向夜爬者们致敬。这漫漫长夜啊~全用在摸黑上山上了,根本没法儿看景。这是真正的登山。不像我,我喜欢登山只是因为我喜欢风景。没风景的纯爬山,我不喜欢。回到宾馆快9点了,发电机“突突突”地响,原来还空着的十人间全部住满了,难怪人家这么牛。游客们和工作人员在外面院子里聊天,小孩子嬉笑着。可是,可是,我们住的那一间,居然已经灭了灯,都睡了!汗死!门虚掩着,我们悄悄进去,一家三口那男主人轻声告诉我们,房间里日光灯的开关在门边。我们说大家都睡了,还是不开灯免得影响大家,靠手电照明。和GG床铺呈直角摆放的那个下铺的男子过来要拔充电器(GG床头有一个插座),我们说我们还要洗漱,等会儿再拔好了,再充一会儿。房间里其实还是有灯光的,是和我相对的上铺,一个金发碧眼的小伙儿头戴顶灯正在看书,还赤裸着上身。哇!第二天GG悄悄对我说:“那个老外很帅啊,胸肌很发达的样子。”我们在观日台、长空栈道边和南峰绝顶都遇到他,白天看到的和夜晚不一样,白天看起来文弱多了。不过他貌似很内向,又是一个人出门旅游,也就没有搭讪。轻轻地洗脸洗脚后就上床了,没有条件刷牙只好不刷了。和衣而卧,睡衣白背上来了!简易拖鞋倒是用上了。白天被汗水湿透的衣服这会儿早就干了。可是,虽然累了一整天,才9点半啊,我睡不着。过了一会儿,和我的铺位呈直角摆放的那个上铺的小孩,就是一家三口里那男孩子爬过来要出去上厕所,他、我、还有和我头对头睡的他妈妈,我们三个上铺共用他爸爸妈妈那两个床的一架梯子,所以他要下床的话要么取道老外,要么走我这里。他说他也睡不着。等他回来,我还是睡不着。10点多了,外面工作人员在对着住客大喊:你们没有洗漱的早点洗漱回房,11点我们就停止发电了啊!帅老外也睡不着,在那里翻来覆去的,突然开了头灯起床出门了。我们都没有这扇门的钥匙,他却很响地把门从外面锁上了,也不知道还回不回来。睡不着。被褥潮乎乎的难受,静下来就觉得膝盖上的伤痛起来了。又想着明天会是很艰苦的一天,到底要不要去玩鹞子翻身和长空栈道呢?它们都不是必经之路,过去了还是要原路返回的。不去吧,不甘心,尤其是鹞子翻身,被称为华山上最佳的观景处;去吧,看了那么多网友的游记又心里犯怵,不太敢去。左思右想,没个决断。老外在大概半个多小时后回来了,可能是问服务员要了钥匙,直接开了进来,又是很响的锁门声。虽然他长得帅,我不免也要腹诽:怎么老外素质也不咋地,其他人都静静地在睡觉,你怎么这么大声啊?虽然我没睡觉,旁边那小孩子似乎也没睡着,可下铺几个,包括GG在内,都打过呼了。还是睡不着。早知道都不用花这200块了,我们也去杨公塔蹲点算了。睡不着就想上厕所,可要下地就得从头边的床下,会不会吵醒人家啊?心理斗争了半天,还是忍不住爬了下去。想象一下要是我睡到一半突然有个黑影直着身子出现在头边,还不要吓死啊?轻轻把GG拍醒,问他拿了手电,轻轻把门开了,虚掩着出去。办理住宿登记的过道里,两个小伙儿裹着军大衣横躺在长凳上,应该就这样将就一夜等日出了吧。军大衣租金50,可是过道里风也不小。到底年轻好啊。到厕所要走二三十米,幸亏白天经过,路都熟了。外面月色真美!真不想回到那个压抑的十人间去。刚才那老外会不会也是睡不着出来赏月散心啊?到底不敢走远,怕GG担心,乖乖回房。子夜了。这一夜睡得极浅,中间醒了三四次,每次醒都要好久才朦胧睡去。依稀听见那小孩子和老外都没睡好,翻来覆去的声音。老外下铺那个五六岁的小孩还会说梦话呢!最后一次醒是3点20,手机闹铃是4点半(5点半日出),以为自己睡不着了,却还是在临近4点时睡着了,直到闹铃把我叫醒。难怪GG说我胖不了,这样子吃不好睡不好的,怎么可能胖起来。只是今天还有艰巨的征程等着我前去征服。整个房间就我一人的闹铃响了。心慌意乱地按掉,坐起来把头发扎好,悄悄爬下来。室友们多少都受到影响了,陆续爬了起来。我去推醒了GG,他万般艰难地坐起身来,却坐着不动,我只好在床沿等他。倒是门边我们原来嫌潮没睡的那两张床上的客人比他动作快,还比我们早出门。走出门,发现旁边房间早就一派忙乱。为啥我们的室友睡得早起得晚?真是奇怪。过道里穿军大衣的两个小伙还睡着没起呢。黑漆漆的连洗脸刷牙都没条件,别说吃早饭了。就这么一张花猫脸,上山去咯!攀登到东峰绝顶不算远,也就走了五六分钟的山路吧。只是风极大,我们穿了长袖,GG还穿了牛仔裤,还是不停瑟瑟发抖。遗憾的是云雾越来越厚,没有看到完美的日出。坚守到6点15,回到宾馆,都走得差不多了。比我们早出门的那对情侣坐在床沿吃东西,老外又躺床上睡觉了,估计是一晚上没睡好,现在补眠吧。打水洗脸刷牙,然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鹞子翻身,居然围满了人!已经有先行者下去了。看来这里因为太靠近观日台,所以下班早上班也早。GG说:“去玩玩吧。”可是看着那些勇士们攀着看不到底的峭壁下去,我又开始胆怯,不敢去了。GG说:“那你在上面等我,我下去玩玩。”那怎么行!我也要去!发现我的缺点就是想了很久,事到临头又退缩了,如果当时没人推一把,就只能错过了事后后悔。先走到一边坐下来,吃点东西。饿着肚子怎么去征服险境挑战自我?其实也没太多东西吃了,无非几个小面包和一点牛肉干。那牛肉干还是在天水买的,很不合胃口。“大义凛然”地走到入口处,交钱,寄存背包,戴上手套。我把相机挂在脖子里(这时候无比赞叹自己英明,拿了G10来啊。一般的卡片机只有腕带,在这样的峭壁上攀爬根本别想能挂在手上,早被铁链撞坏了),让GG先下,这样可以指点我。一群人在上面目送着我们。工作人员帮我们绑好保险索,并简单教了用法。在崖壁上和铁链差不多平行地修有供保险索挂的滑道,锁扣在滑道上,万一失手身上的保险索也能把整个人吊在半空,不至于摔下去粉身碎骨。只是滑道是一段段的,一段到了头,需要把保险锁扣拿下来扣到另一段上,所以保险索设计了两个锁扣,在换滑道时应先取下一个锁扣扣好,再取下另一个锁扣,这样能保证万一失手,至少有一个锁扣能把人牢牢吊住。因为包需要寄存,我怕周围这么多人有不妥,就说了句里面有手机之类的,麻烦你们帮我们看着点。没想到工作人员也不愿意担责任,非让我们把贵重物品现金、卡等自己随身带着,手机可以寄存,但要填写寄存单。又折腾了一会儿才放行。刚往下没两步路,前面的游客就在峭壁上摆姿势照相。等吧。可是这一等,先前下去的游客这会儿上来了。大家在绝壁上“会车”,更增险况。GG让我站在原地别下来,他们前面的人互相协调,站到相对宽一点的落脚处交会。这时候看到了一个女孩子上来了。其他的,全部是男性。我抓紧时间给GG拍了一张照,这绝壁凌空的,我也不敢太探出身去,所以只给他照了这一张。上来的一个小伙儿说:“这个比长空栈道都危险!”我问:“你们去过长空栈道了吗?”他说,去过啦,那里比较平坦的,没这么累,感觉还是这里危险多了。会车后,GG在下面指点我,自己是看不到往下的路的,只能全凭足尖往下试探,幸亏有他指点,因为往下的时候,整个人的重量几乎都靠双臂支撑,一旦探半天都探不到下一个落脚点,就容易心浮气躁、紧张脱力。况且,这一个个落脚的凹洞,相距也太远了吧!几乎每两个的距离都有我半条腿那么长,难怪有一个男性网友都说它们相距得远。好容易爬完这道绝壁,最下面一个凹洞和地面相差有我半人高。踩到这里往下跳。接下来的路和华山上其他大多数地方比起来虽然也极险,但对刚经历了奇险的我们来说已经很轻松了。到达下棋亭。往上看,围在入口处的人渐渐少了。这里视野宽广,群山壁立,是给勇敢者最大的奖励。旁边的介绍说下棋亭原来是铁亭,亭内置围棋一盘,布铁子两百余枚。现在的石亭是1987年重建的,亭内布的是赵匡胤输掉华山的象棋残局。我一直想不明白,这亭子是怎么建造起来的呢?难道这么高大的石柱、整个儿的石桌石凳也是人工攀援过鹞子翻身运过来的?那可真的是玩命,而且也未必背得动啊!就算现代技术先进了,那原来的铁亭,古人又是怎么建造起来的?包括我们下来那绝壁上一个个凹洞,古人又是怎么凿出来的呢?鹞子翻身是古人留给勇敢者的一个考验,我只能对着古人赞叹、膜拜!分明的,我腿软了!穿着长袖经过这一连串的惊险攀爬,已经汗水淋漓。偏偏长袖外面绑着保险索脱不下来,只好忍着。遇到几个老外,很阳光地请我们照相。还遇到一个穿红衣服的父亲带着十来岁的儿子,上去后才看到女主人在一边等他们。后来在长空栈道又遇到这对父子了。晒啊,太阳真晒!这才7点半呢!我们徘徊了一阵,直到比我们晚下来的游人都走了,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回去的道路依然艰辛。第一个考验就是上绝壁的第一个凹洞,高等同于我的腰,怎么上去?全凭臂力。可是我已经心慌腿软,双手拉住铁链,引体向上,试图踩到那个凹洞,GG在下面使劲推我的PP(幸亏我们后面没人了,这姿势可不雅),已经踩到凹洞了,却对面前一个个比这个近不了多少的凹洞一下子失去了信心,一口气泄了,重又落回平地。GG说:“怎么又下来了?”“我上不去!”“你现在再不上去,等会儿上面又下来人了,要中途会车更难!”被他这么一说,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劲,猛地抓住铁链来一个引体向上,加上GG在后面一推,成功踩住凹洞。不敢泄气,咬着牙继续攀登,直到GG叫停拍照。不管怎么样,上去因为能看到眼前一个个凹洞的位置,所以容易得多。自己都不相信怎么这么快爬完了。工作人员上来脱下保险索,有个小伙儿冲着我走过来:“你太厉害了!我们一群男的都只敢在上面看,不敢下去!”我嘴上谦虚:“其实是因为有我老公在前面指引着我踩这里,踩那里。不然我一个人也下不去。”小伙儿说:“那你还是厉害的。”哈哈哈,在心里乐开了花!谢谢GG!如果没有你的指引,没有你给我心理上的依靠,我单枪匹马又怎么敢下去征服华山第二险?坐下休息了一会儿,再吃了点东西,衣服全都湿了。把长袖脱掉,这会儿GG嫌牛仔裤穿着热,我说那你在这里换短的吧。他还不好意思,我说又没人,他指指不远处背对着我们站着的一个女孩子,哈哈!然后就向南峰进发了。一开始走的还是昨天傍晚的路,到了二仙坎后转而向上。这一段路比较安静,没什么人,我说你要换就在这儿换吧,他就躲到路边的树丛旁把牛仔裤换下。原本以为从东峰到南峰顶总该没那么累了吧,可是也许是没好好吃早饭,也许是一晚上没休息好,体力跟不上,这段路还是和昨天上山一样走走停停。终于看到了南天门!在这里坐下休息,买了一瓶水和一瓶脉动。这里的价格比东峰稍低些,水是8快钱一瓶,脉动15。往上进入南天门,就是一个道观。有道士坐在里面。从左边往上,石门状的大石头上刻着“悬崖勒马”的大字。穿过石门,是一段贴着峭壁仅容一人通过的小道。再往前,右边是道观的门(貌似就是刚进南天门的道观后门),门关着,有游客坐在门前休息。正前方就是租保险索的工作人员了。华山第一险摆在我们面前。联想到看日出时旁边那个中年男子说那次鹞子翻身还敢去,可到了长空栈道口实在腿软,就没去成,我就又有点退缩了,好歹人家是第一险哪。GG说,走吧,挑战一下自己嘛。好!放下背包,上!其实应该说“下”才对。因为刚开始就是一段陡峭的铁梯——每一层由两根小铁棒组成,最后两层只有一根铁棒。GG先下,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敬业”精神,凭虚凌空给他照相。面对着铁梯慢慢向下,背后就是深不见底的山谷。快下到最后两级铁梯的时候,一直窝在栈道边帮游人照相的快照老板有事上去,爬上来了。他还指点我脚往哪里,让我小心。爬完铁梯,是一块仅可两人容身的小石头。左边就是栈道了。戴保险索的时候我还问工作人员,要是在下面和人撞车了怎么办。他们说:不会的。晕!这不看到我们在鹞子翻身遇到的几个老外从前面回来了,我们就站在原地不动,让路。但GG马上发现如果我们两个人都站在这里,他们过来时就无处落脚了。于是他让我站在原地,自己往前走到了栈道上。老外们过来,因为我们的相让友好地说着“thank you!”其实在这样的绝境,任何人都会这么做的。其中一个老外经过我们身边时,还笑着用生硬的中文说“谢谢”,可能他们不习惯被女生让吧,哈哈。我们两个人都上了栈道,像螃蟹一样小心翼翼地平移。我还时不时拿出相机,帮GG照几张帅照。不过刚开始这段正好能照到峭壁上巴掌大一块凹洞里的快照摊,有点挡镜头。快照的旁边挂了块黑底黄字的牌子,上书“长空栈道”四个大字,用网友的话说就是:“近看活像一个死人牌位。”这时候又从前面来了一对母子,儿子已经是十七八的小伙儿了,带着他看上去挺朴实的妈妈慢慢前进。挺佩服这位妈妈的。看到一位玩过长空栈道的网友说至今没想通如果在这里遇到会车该怎么办。没其他办法,只能是一人背朝外紧贴崖壁站着不动,另外一人从他背后绕过去。这一路上玩了两个极险处都是我站在原地不动,等男士们从我身边找可以落脚 地方攀援而过。但是这次遇到的是年纪比我大很多的中年女士,只好我来挪动了。小伙儿先过来,我让他妈妈站着别动,由我从她背后跨过,她说:“谢谢啊。”其实栈道很平,基本上就是在一个水平线上,远不像鹞子翻身那么考验体力。只不过建在峰腰,每一步都如同悬着,脚下就是万丈深渊,对心理的考验极大。还好现在有了保险索,虽然其实真正用到它救人的机会很少,但却是对心理的极大保障。这一路,我不断地提醒自己:谨慎、小心、别看下面。可快到平地时还是忍不住低头看了一下,这一看不要紧,马上就觉得腿软。连忙震慑心神,告诫自己不要心猿意马。栈道的尽头是一段竖着向上的石阶,修得算不错了。快到时遇到了那穿红衣服的父亲和他的儿子,他们就站在原地等我们过去了再上栈道。那父亲说,上面有三个刻在绝壁上的字,真是想不通究竟怎么刻上去的,也许古代真的有仙人吧,这凡人根本不可能刻上去嘛!我们爬上石阶,前面是一小块平整的泥地,挂了个小小的“思过崖”的木头牌子。一边低处的石壁上刻着“履险如夷”等字样。右手边小洞里供着道教的什么神仙。小洞的上方再上方,高高的绝壁上,“全真崖”三个字警醒人心——真的是仙人刻上去的?还是身怀绝技的古人呢?自诩聪明的现代人,其实有着太多地方及不上古人。在平地上自拍了几张照片,却总是配合不好,不是他的手臂把我脸挡住,就是我们两个把“思过崖”的牌子挡住了。GG已经不耐烦了,那就这样吧。一边的松树几乎和地面平行着探出。GG上去坐了一会儿,我给他照了几张相。原路返回,远远地就听到放歌的声音,是通俗歌曲。刚上栈道不久前面就来人了,两个男士。这回又是我站在原地不动,他们从我身后跨过了。一路GG给我照相,就是没我水平好啊,只有一张看得出险来。原来放歌的是快照老板,他又下来了,裹着军大衣缩在那个小小的凹洞里,想来成天这样也很无聊。上铁梯前又和上面下来的游客会车了。长空栈道,华山第一险,我们也战胜了!因为嫌东西拿进拿出麻烦(我们随身带的现金都分了几处存放),那两个装了我们全部家当的背包就放在一边地上。坐下来,还是有点腿软的。没想到这时候身后那扇道观门开了,道士过来赶我们,说我们挡了他的门口。旁边连走路都只能一人通过,更别说能坐的地方了。好吧,我们走!穿过那道“石门”,右手边上去是突出在半空一块蘑菇状的石头,边缘拦着铁链,从这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不远处的长空栈道!再上南峰顶就很轻松了。路上遥望了不远处的中峰,也能远远看到下棋亭。遇到一个独行的小伙儿,互相帮忙拍了照。小伙儿对照相的要求很高,又很喜欢拍照。他也从长空栈道下来,说很可惜在那上面时相机没电了,备用电板没带着,一张照都没拍,又觉得花30块照快照不合算。后来在炼丹炉和西峰上又遇到了两次。他问我们是否走下山,GG有点吃不消他,就说我们还要再看看体力情况。其实对于走下山,我们俩还起过争执。因为既然那段坐索道会错过的路集中了华山40%的精华,那么无论如何我都要去经历一次的,既然坐了缆车上来,那必定是下山时走。我总以为GG和我一样的心思。在山下买黄甫峪进山车票时,他要买双程的,我说买单程吧,如果明天要坐出来,上面也可以买,反正价格一样。售票员也认同了这种说法。我也没想到那会儿他要买双程是想再坐索道下山的。直到上了北峰,我无意间说起明天就不用来排队等缆车了,他才大惊问为什么不坐。晕~结果自然是听我的哈哈,不过他还埋怨我不事先和他说好。难怪他一直自信地说中午就能下山了。再上去又是一段又长又陡的台阶,因为有东面倾斜过来的石壁挡住,台阶上青苔处处,比较潮湿。石壁上有亿万年形成的蜂窝状的小洞,最上端有一个小小的石洞,就是陈抟当年不愿出山的“避诏洞”了。洞口有一根木头,搭出来伸到对面的山石上,洞里的人就能像走独木桥一样出来;如果撤掉木头,洞就自成一个小天地,外面的人过不去。可能怕游客冒险尝试,木头撤在洞口,没人能进到洞里去看看。到了南峰顶,又是大群人抱着海拔2160米的石头照相,比昨天北峰顶稍微少一点。我们不能免俗,排了队快照了一张就撤。旁边快照老板是坐在一架小梯子上的,这样既能拍到标注海拔的石头也能拍到身后低头的群山,所以不断地吆喝。有个大伯去光顾,老板的助手就帮忙“驱赶”其他想自己拍照的游人。石头边就是网友说的仰天池,但是只竖了个“许愿池”的标志,里面扔了不少一块钱的纸币。到底是一览众山小啊,往南是三公山,往西可以很清楚看到西峰顶。只是人太多,游兴大减。这一路到西峰都是往下的台阶,简直太轻松了,飘飘欲仙嘛!走到炼丹炉,其实是一个小庙宇,万历年间的炼丹炉早就毁掉了,现在的是1987年重建的。有小摊卖凉粉、卷饼,11点半了,GG要补充了,买了一个卷饼,吃了连说好吃,走的时候又买了一个。我对着这些饮食全无兴趣,只吃了两块牛肉干果腹。又要补充水了,山上的红牛都是易拉罐的,带着爬山不合适。就买了瓶尖叫。比较后还是觉得脉动好喝,后面就都买脉动了。像我一天几乎都没正经吃东西,也全靠这些运动饮料吊着体力。这一路过去,看到的就是西峰的标志性山道。虽然看起来陡峭,其实真正走起来很轻松,台阶也都是浅浅的,并不像陡峭的地方那么直上直下。太阳开始对我们毫不留情。有个女孩打着伞坐在离西方饭店不远的光秃秃山石上,我真佩服她这么不怕晒!在她脚边的石头上有个像脚印的印子,也没有任何说明的,不知道是不是巨灵足,应该不是,因为那足印并不算太大。说西峰因为峰顶如莲花才得名莲花峰,可是也许现在游人太多了吧,我们在西峰顶转了一圈都没见到像莲花的石头,倒是翠云宫边的莲花洞上方,石若莲瓣。一边“中华永固”的石刻,应是抗战时期的作品吧。再往上就是翠云宫了,往左手边上去,就是西峰最著名的景点——沉香劈山救母的斧劈石。好多游人在这里照相。一边倚着石壁是一把大斧,据说就是沉香用的那把,还有一盏宝莲灯,不用说是人工的。后来在山下看到快照摊上以前的照片,西峰顶还曾建有极大又粗糙的一盏宝莲灯,快照老板说现在已经拆掉了。这些“景点”给我的感觉是华山景区还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工造景的阶段。其实守着这么一座天下奇山,应该更好地发掘她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不是用一些拙劣的人工新造的东西来体现她的传说故事。比如沉香劈山救母,大大的石头切口齐崭崭断成三截,已经是一种最好的诠释了。旁边的巨斧和宝莲灯,实在有点画蛇添足——除非是自然形成的像巨斧或者宝莲灯的石头,那又另当别论了。因为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家喻户晓,所以我想在这里多盘桓一会儿,一边的介绍说,细看斧劈石和下面山崖的隙缝,一个仰天躺着的妇人轮廓十分明显。沉香的妈妈——三圣母就是被她那个二郎神哥哥压在这块石头下二十年吧!有铁链可以攀援上去,还有几个人躺在那石头隙缝间乘凉。偏偏这时候GG的小叔叔打电话找他聊天,太阳也晒,他说完电话急着走了,只给我拍了两三张照片。讨厌!从斧劈石边一直上到西峰顶,舍身崖前也有一段很陡的台阶,对走过这么多的我们来说自然很轻松,可几个中年妇女在那里讨论要不要上去啊,怎么上去啊,就是占着位子不动。我问她们是否要照相,因为我要照相,她们居然说:“我们要照的!”然后继续站在那台阶下面犹豫。太阳又毒辣辣地晒下来,火大!索性不照了,直接上台阶!西峰顶又是超多人,都等着抱那块海拔标注石照相。没劲没劲,太没劲了!走人!没想到让我寄予了厚望的西峰,从西峰饭店开始算起,我们只玩了半小时!再次深切痛恨自己昨天傍晚为什么没一鼓作气上西峰顶!落到现在毒日头底下和一帮弄不灵清的中南妇女淘气!华山现在在建太华索道,直达西峰顶的,以后乌央乌央的旅游团就能直接杀上来了!东南西中峰再无宁日了!啊~~我要大哭!!离开峰顶,下去不远就是西峰气象站。在这样的高处识风辨云,需要能耐得住辛苦和寂寞。再往下不远是一条平坦的岔路,尽头就是天下第一洞房——萧史和弄玉成亲的石洞了。门锁着,静悄悄地没人。过了十八潭桥、莲花桥(其实桥下都干涸没水),又回到了金锁关前。到了五云峰,改走飞鱼岭复道,就我们俩,真好!旅游团应该都在爬苍龙岭。在都龙庙附近的一个小店休息,居然有三四杆大烟枪,还是走吧。再次经过日月崖、天梯、卧牛石,越往下水越便宜啦。到了北峰纪念亭是下午2点半,GG研究了一下地图,又买了瓶脉动,我们要开始漫漫6公里的下山路了。首先一长段老君犁沟就是考验,幸好我们是往下而不是往上。到了走完这一段山路,下边空地上有家小店,卖凉皮凉面,5块钱一碗。GG和我都各要了一碗。问老板娘下山需要多久,说要2个半到3小时!这么看来我们是绝对赶不上游1末班车了。看旁边的牌子上写着:水10元3瓶。我们感觉这家店是华山上最实在的一家店了,原以为接下来越往下东西越便宜,哪知道后面遇到的商家都很狡猾,云门那里的脉动叫价比北峰上还高!我们说怎么比山上还贵,她才主动让到北峰上的价格。另外还看到一个老板娘和游客吵架,因为那游客坐了她设在路边的椅子却没照顾她生意。无语。百尺峡相对轻松,马上是千尺幢,几乎要我的命啊。GG一径下去了,我抓着铁链慢慢地一步步往下挪,看不到头啊!幸亏我们选择了这样的线路,要是上山,我看到北峰就爬不动了。一边还说止不住赞叹,华山果然奇险,不仅是山势奇险,更是一种面对陡峭绝壁却需要攀登的时候,心理的震撼和考验。难怪都说这段山路集中了华山40%的精华,险,还是险!这是轻轻松松坐缆车上下山的人无法体会的,如果说来过华山却没有被她征服,那是因为没有走对路。过了千尺幢终于可以歇口气,“回心石”的意思就是通常游人上山,爬到此处就不敢再上,重又折返了。此后这一路上,不断遇到上山的勇者,有的还是负重的老外,背着像帐篷内用的地毯之类的东西,估计是准备露宿一夜看日出的。说实话我很佩服他们,毕竟我自己做了逃兵,没有真正爬上华山。石阶的两侧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凿在上面的对联,从山顶到山脚都有,也算是华山的一道风景了。虽然是下山,可是两条腿机械地往下搬动,从一开始的意气风发,到后来的垂头丧气。越往下走,越是浑身无力,垂头丧气,跟打了大败仗没两样。反倒是那些上山的一个个精神抖擞。隔一段路地上就有红漆标注着距离,200米都要走很久。响水岩附近,终于有水了!我和GG都精神为之大振。GG早就不文明了,脱了上衣。到了云门又买了瓶脉动,用山水擦了一把脸,舒服啊~我的两个耳朵下方的脖子上,已经被手绢擦汗擦破了,热辣辣地痛,和右膝上的淤青一样,直到回杭州才完全好。接下来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早点到莎萝坪。毛女洞那里倒有瓶装的红牛卖,也有住宿的,估计生意不怎么样。一路上还有不少废弃破败的道观,看着让人有点感怀历史。而山壁上可以看到细细的水流从高处淌下来,颜色较深的石头就是水流过的地方,可是山上就是存不住水啊。过了十八盘,终于到莎萝坪了。莎萝坪因为以前有陈抟老祖手植的莎萝树得名。旁边人工造了个小公园,明显的荒废在那里。地图上标注着这里过去不远有小上方和大上方,貌似凿在绝壁上的一段台阶?但是也是绝路,看完还是得原路返回的。我们实在没力气了,就没过去看。过了莎萝坪就是平路了,当然是一路倾斜向下的平路。有的地方坡度也有60度,在路边修了台阶路。我一开始还觉得太陡,走了一会儿台阶路。可两条腿实在搬不动了,后来索性走上坡度平路,撒开脚丫往下冲,速度反倒快,也没那么累。过了石门,有希夷峡,风光不错,溪水潺潺,如同置身世外。峡谷上方还有一方凹槽,相传是太上老君所为。过了五里关不远就是王猛台,还有据传是陈抟手书的“寿山”二字,介绍说那寿字如同一位拄杖上山的老者,神采奕奕。终于,到华山门了!山门边不远竖了块黑色的石碑,上面用繁体介绍五岳。GG一错眼没看清楚(其实是没文化啦),念了句“中岳hao山”。我一开始没反应过来他在说什么,仔细一想,差点把肚皮笑破。我问他:“原来,是hao山少林寺啊?”他也反应过来了,好气好笑又无可奈何,谁让自己没文化呢?回家后我翻阅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第三十九回,写郭靖跟着丘处机上华山那段,发现错误百出,金庸写的时候不但没上过华山,估计都没弄到张华山地图看看,就凭道听途说的一些地名吧。“两人来到华山南口的山荪亭”,山荪亭我是没听说,问题是华山自古一条道,从山北的西山门上,南峰下面是绝壁悬崖,根本无路可上。“两人将坐骑留在山脚,缓步上山,经桃花坪,过希夷匣,登莎梦坪,山道愈行愈险,上西玄门时已须援铁索而登……又行七里至青坪,坪尽,山石如削,北壁下大石当路。丘处机道:‘此石叫做回心石,再上去山道奇险,游客至此,就该回头了。’远远望见一个小小石亭。丘处机道:‘这便是赌棋亭了。相传宋太祖与希夷先生曾弈棋于此,将华山作为赌注,宋太祖输了,从此华山上的土地就不须缴纳钱粮。’……再过千尺峡、百尺峡,行人须侧身而过。”这里桃花坪、西玄门我们在地图上都没找到;“希夷匣”其实应该是“希夷峡”,“莎梦坪”则应是“莎萝坪”,“青坪”应是“青柯坪”,“千尺峡”应是“千尺幢”。最离谱的就是赌棋亭那一段了,从这条路上山,其实是从西北方向东南方前行,矗立在眼前的高山应该属于北峰一带,从北峰到东峰,有2300米蜿蜒曲折的山路不说,东峰鹞子翻身处的下棋亭在东峰的东南方,被更高的东峰顶挡住,除非这两位高手都是X射线的视力,不然怎么可能穿透重重山壁,看到那一面的下棋亭呢?小说家言啊。过了检票的华山门,我们就要和华山分别了。那么千辛万苦地盼着早点下山,真的下来了,忽然就很不舍得,华山,不知道何年何月我们才能再见!华山,我真的不舍得走!山下水流大起来,宽阔的五龙桥下,很多本地人都在玩水乘凉,大人笑小孩跳的。我们实在没力气了,也没有进玉泉院,直接来到了外面的广场上,又是很多本地人在玩。快7点了!和很多网友一样搞不明白的是,铁路就在玉泉院上方经过,也不知道道士们如何清修。走到不远处的停车场想找找有没有回西安的私人大巴——后悔啊,没问游1售票员到哪里坐私人大巴,某人还总以为中午就能下山呢——有一个工作人员问我们干什么,说回西安的车要沿着玉泉院门口的大路走到丁字路口才有。谢了他之后,我们往前。一路上不断有人来问要不要住宿,或者要不要买手套。快到丁字路口时看到路对面一个玉泉饭店门口有大巴,我还说肯定是旅行社的。到了丁字路口,没有车。等了一会儿,有开往西安的快客,但是人家是正规的,不半途拉客。倒是来了辆开渭南的中巴车,售票员下来拼命拉我们上车,说只有去渭南才有回西安的车,不信她的话,等到天亮都没车。GG不为所动,她等了一会儿终于放弃了。可是车还停在那里不走,直到下一辆开渭南的中巴车来了,她又下来叫了我们一次,叫不动,才不情愿地走了。再等一会儿没车的话,我们计划打车去华阴火车站了。只是对华阴的地形不熟,也没有地图卖,不太敢轻举妄动。来了个推着自行车卖盐水花生的小贩,GG问他去西安的大巴哪里坐,他操着极不标准的普通话,我们听了半天终于搞明白了,是在我们刚才路过的金榕宾馆(他说得像“九龙宾馆”)路对面等车,这儿走过去也就50米远,他信誓旦旦地“我不会骗你们的!”GG买了一斤花生,居然要5块!就当花钱买信息吧。走回去,原来金榕宾馆路对面就是玉泉饭店,我们以为旅行社的车其实就是开回西安火车站的大巴!还剩最后一班了,8点发车——哪怕坐满人也不能提前发车。晕倒~车里已经坐了不少年轻人了,看样子都是从华山下来的。GG要下车找吃的,拉我下去吃点。这一天除了在老君犁沟那里吃了一小碗凉面外,没正经吃过东西。可是我实在走不动了,让他下去对面超市帮我买点小面包和水。他吃了花生,也就没再买正餐吃。这个私人大巴,弄得挺正规非得到点才发,可上路后却一直是走坑坑洼洼的道路,也不上高速!我没正经吃东西,加上这么颠,开始晕车。好容易睡了一会儿,醒来才开了一个小时,GG说他一直不敢睡,看着这车开得很危险的样子,这么颠簸的路还不断超车。不过后来他也撑不住睡着了。我第二觉醒来不一会儿,看到亮着彩灯的西安城墙,连忙把他叫醒。到了啊!简直像回家了一样激动!10点50了!广场上、城墙门洞里,很多地方都睡着人,就那么拿了张席子躺在地上。不知道是流浪汉还是等车的人。一开始上车时得知要8点开车,我就给民政宾馆打了电话,让他们务必给留房。只是担心会没有热水了。昨天就没洗澡,再没热水洗澡可要疯掉了。还好,宾馆还有热水,估计是今天住的人不多。但是只有靠近装修那一面的房间了,经理说现在已经不打电钻了,只是外立面的一些工作,不会太吵。我们可是要白天好好睡觉休息的啊!没办法只能这样了。太累也太晚了,我只好脏一点不洗头了,留到明天上午洗。把衣服洗掉,躺在宾馆的床上,好~舒~服~啊~主要经验:1、游1路是到华山最方便的,建议7点半前就到广场候车。游1回西安的末班车是下午5点半,而且只从东山门黄甫峪公路那里发,不经停西山门玉泉院。另有回西安火车站的私人大巴,在正对玉泉院那条大路边,靠近丁字路口的金榕宾馆对面。末班车晚上8点。2、广场排队时有兜售华山地图和登山手套的,地图2元,手套1.5元一副,建议都买上。如果下雪天登山(据网友说雪中华山最美也最险,慎之),建议多买几副手套——湿了不好抓铁链。登山杖个人感觉没有必要,华山上好些地方需要四肢并用攀爬的,登山杖反倒成累赘。穿宽松舒服的衣服和合脚舒适的球鞋(或登山鞋)。夏天上山看日出的话,带一件衬衫也差不多了,不会很冷。也有军大衣出租,50元一件。3、游1路经停华山西山门玉泉院后,一直开到东山门。如果从索道或者智取华山路上山的,坐到底后换进山车。进山车8公里盘山路,和索道一样可以在山下买好双程,也可以只买单程,下山时在上面再买,价格一样的。学生证坐进山车可以半价,索道可以9折。如果坐索道,注意晚上的关闭时间(网友说是下午7点)。4、山上住宿的地方很多,但条件很差,不必带换洗衣服和睡衣(因为根本没水洗澡),毛巾牙刷需自带,还可以带一双宾馆里那种简易拖鞋。东峰住宿最贵,旺季别想能砍价了。其他地方可以试试。据说西峰的住宿条件最好,如果想看日出,不建议住西峰——除非能半夜2点多出门。当然也可以住五云峰,半夜爬山上来。有体力的可以尝试晚上八九点钟开始上山的夜爬。厕所都很脏,忍忍吧。5、山上吃的不少,但通常情况下海拔越高东西越贵,东峰顶一瓶水是10元,碗面15,别妄想能砍价;西山门到北峰那段路上的商家貌似不太厚道,可以砍价,老君犁沟下面那家最实在些,水10元3瓶。有体力的可以自己带食物上山,量力而行。注意带一些运动饮料,爬山出汗和消耗太多。有网友说吃金维他补充的,看个人情况。6、华山日落很美,可以的话不要错过了。日出需要看运气,云雾厚就看不到。7、鹞子翻身和长空栈道有保险索,已经有惊无险了,想挑战自己可以尝试,比攀岩之类的景色美多了。恐高症、心脏不好的就算了。8、从西山门(玉泉院)上山的自古华山一条道集中了华山40%的精华,尤其是希夷峡、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而且也是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辈们上山所走的路,有体力的还是别错过了。实在不行可以考虑索道上,走这段路下。9、东峰主要是日出和鹞子翻身,南峰主要是最高峰,还有长空栈道;西峰景色最秀美,还有劈山救母石;北峰有华山论剑台,因为靠近索道,游人最多。大致花费:交通:游1路:22元/人*2=44元;进山车(学生证半价):10元/人*2=20元;索道上行(学生证9折):72元/人*2=144元;大巴返西安:33元/人*2=66元门票:华山(学生证半价):60元/人*2=120元(据说学生证半价票是包含西岳庙的10元门票的);鹞子翻身保险索:30元/人*2=60元;长空栈道保险索:30元/人*2=60元住宿:东峰饭店十人间,100元/床*2=200元山上吃饭、买饮料等:154.50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183-r1306683-journals.html54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