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秦唐气象,关中山河(八)——华山,绝壁铁链险中攀

秦唐气象,关中山河(八)——华山,绝壁铁链险中攀

2010-09-03lvping.com
7月30日-31日华山,绝壁铁链险中攀如同东海桃花岛是心底的向往一样,华山,这个武林高手比武论剑的地方,这个快意江湖儿女情长的所在,同样是澄澈心底的一片渴望。2008年的夏天,在桃花岛对着碧海金沙小住数日一了心愿后,今天,终于站在了天下奇险的华山脚下。西岳华山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主峰,令人联想到它得名的由来——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的“远而望之若华状”。最高峰是南峰(落雁峰),海拔2154.90米;其次是东峰(朝阳峰),2096.20米;西峰(莲花峰),2082.60米;中峰(玉女峰),2037.80米;北峰(云台峰),1614.90米。有亚洲第一索道之称的华山索道,从华山东门处上,直到最低峰北峰,若想真正征服华山,就算坐索道上了,还需要攀爬600多米的垂直高度。连日游玩下来,体力已经告急。每人身后五六斤重的背包,更是不断提醒自己双肩酸痛,举步不轻。联想到登北岳恒山(海拔2017米)时,是坐车到半山后再爬;登南岳衡山(海拔1290米)时,也是坐车到了半山亭;那么今天,还是不逞匹夫之勇,坐索道上北峰后,留着力气慢慢去体味华山的奇险。一面面刀削似的山崖挺立眼前,山下犹是烈日炎炎,上得北峰后,云雾轻盈而来,马上就变得气势汹汹,遮天蔽日;崎岖的山道两边,悬着供人拉拽的铁链。此上,再不作别想,只有登攀。一路经历咀嚼着古人留下的一个个地名,在艰难辛苦间,齿颊留香。擦耳崖-卧牛石-天梯-日月岩-苍龙岭天梯是一段凿在几乎垂直的崖壁上的石阶,每一阶的宽度仅容半个脚掌。双手抓紧两侧的铁链,提气直上,并不算太险。苍龙岭是华山的龙脉,岭脊青黑,两边都是万丈悬崖,陡峭如削,远望若苍龙援山而上。因为云雾渐浓,一团团地涌上来,故而攀爬岭上,见不到两侧的风景,也就少了许多惊险。岭的尽头,便是韩愈投书处。韩愈攀登华山至此回望,大惊失色,自度如此险峻的山路,下山时必死无疑,乃写下遗书一封,投下山去。不知道千年前的韩退之,走过的山路和今天的我们有何不同,也许更险,也许更窄,也许,两侧并没有这么多铁链。无数的挑山工,赤着上身,卷着裤腿,脖子里挂着毛巾,肩膀上担着重物,一步步,从山脚往上爬,小心避让着游客,也小心看顾着货物。这山上的一切,水、食物、煤气罐、景区警示牌、还有拴着铁链的铁钎铁柱,都是他们这样一步步背上来的!太多的人,头发早就花白,太多的人,背脊已然弯驼;更有人两个小腿肚全都被沿途粗糙坚硬的岩石磨破,结痂后擦伤了,重又血肉模糊!这一路长途,不知道要流下多少汗水,不知道要喘多少口粗气,不知道要换多少次肩,也不知道要停歇多少次,更不知道要磨破多少体肤!一瓶550ML的矿泉水,山顶的商店要卖10块钱;然而他们挑的每一斤,从山脚到山顶,却只得三四毛;每一趟,从山脚到山顶,也只得二三十块!二三十块!当我们在城市里随便吃一个快餐就花掉这个数目时,在天下奇险的西岳上,却是他们一步步负重几十斤上百斤,爬挪到海拔2000多米高度后得到的报酬!他们住在山下条件极差的小屋里,苦苦挣扎在温饱线上,每天下山后冲个凉是最大的享受;很多人,早早患上关节炎或其他疾病,失去了登山的资本也就失去了谋生的手段。我不敢深想,深想会控制不了眼里的泪水。他们是真正的蚁族,匍匐在社会的最底层,用最原始的方式谋生,艰辛地,无怨地,为着嘴里的一口饭,每一日,每一年,不停地攀登。五云峰-仙掌-金锁关五云峰是看日落的好地方,只是果然名副其实,四周云雾越发厚重,天色尚早,鼓勇向上。仙掌貌似就是东峰的一个侧面,站在那个角度看,如同一个直竖着的巨大手掌,“仙人掌上雨初晴”,没有看到雨后初晴,却有若隐若现的云雾,多情地绕过来,是掌间的一条绸带吧。到得金锁关,便是自古华山一条道的终结,往上,中、西、东、南峰呈一个不规则的环形,路路可通。金锁关前的铁链上,重重叠叠系满了金锁,镌刻着“全家平安”、“永结同心”的字样,是曾来过的人对着这奇险许下的虔诚心愿。不知道,何年何月何日后,曾经许下心愿的人会再次携手同来,找到当年锁住的那把金锁,相视而笑?我们没有买锁。我怕,我怕在这里留下了这个念想后,会没有机会再来看它,会让它日日夜夜孤独地守在山风里;又或者,多年后重来,却再也找不到这个念想了。与其牵系,不如云淡风轻。引凤亭-云梯-东峰-迎阳洞-二仙坎-中峰引凤亭在东峰峰腰向东突出的一小块平台上,也是华山观日出的好地方。相传萧史和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婚后隐居华山,常于此地吹笙弄箫,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云雾退去,金色的阳光遍铺亭前,是宁谧的华山,是岁月静好的华山,是相视而笑,与子偕老的华山。成仙而去的萧史和弄玉,终舍不得这人间佳境吧?是否,每一个朝阳和落日时分,每一个雪后初晴和细雨霏霏的日子,都会有隐约的笙箫合奏,自山谷间遥遥传来,细辨却又难以听闻?拍遍栏杆,恨不终老于此!云梯,是上山后第一个真正的考验:比天梯长出数倍的极浅台阶,凿于直立90度的绝壁上。左侧有人工搭建的铁梯便道,虽然坡度也有80,但相较下总也好很多。既然来到此地,怎能不走古人的道路?抓紧两侧铁链直上,到了中段山势忽转,形成下凹上凸之势,坡度远远超过90,总有100-110度!没有退路,只能向上!牙关紧咬,双手抓紧,双臂用力,一旦松手下坠,便是脑浆迸裂,体无完肤。闯过这一段,坡度转缓,回到80度左右,轻松通过!回头看,自己都难以置信。华山之险,在出人意料后,又给人以征服的快乐。直奔东峰饭店,入住宿舍般的十人间。夕阳衔山,天色尚早,信步游走,鹞子翻身却已经铁锁把门,玩不成了。自南门出,下一段石阶后,走不远是一片平地,仰望就是下棋亭。我宁可相信,当年华山论剑处并非金庸在前些年坐索道上北峰后题了字的那个平台,而当为此地,周遭山势险峻,怪石横生,景色奇绝,才是大侠们轮剑比试的佳处!再往前是凿于明代的迎阳洞,当每天的第一缕阳光透出云层时,就能照射到此处。过了二仙坎,天色不早,取道中峰。厚石巉岩拱着一个小小的院落,是中峰的道观了。大片的山石上,是亿万年暴雨冲刷后形成的沟壑,苍劲而又斑驳,教人对着石上的松树都生出一腔敬意。玉女峰,当是华山派的驻地吧?无双无对、宁氏一剑的宁中则,是否就是在此地悟出了用剑之道,又是否就是在此地与青梅竹马的岳不群成婚?最后一缕霞光在西峰顶上消散,暮色从山谷里团团地涌了上来,一如当年宁女侠在得知丈夫真实面目后的心境吧。重回东峰,再登了一次云梯。上到杨公塔旁,雾霭四起,山风劲疾。是两个人的华山,更是所有夜爬勇敢者的华山。日出东峰绝顶,便是观日出的最佳处。夏日的清晨5点,观日台上已是人影幢幢。回望西天,墨蓝色的夜空里伸展着瘦硬的松枝,嶙峋却又苍劲地衬托出一轮半缺的月,是一轴工笔画,一笔笔细描细写华山的月色。那墨蓝,如同直泼到身上的通透,又如同近在咫尺的澄澈,是夹杂了墨色的厚重丝绸,一角用细密的黑线绣着枝干斑驳,恍惚间的触手生温。不知道,心忧天下的靖哥哥和蓉儿,在前来华山论剑的时候,是否赏过华山上的月色?不知道,中庭徘徊的令狐冲,在思念他的小师妹的时候,是否无数次想念起这华山的月色?而东天,已渐渐露出了鱼肚白。山下华阴县城的灯光,渐渐灭了下去。然而却有厚厚的云雾压过来,如同那一年在桃花岛的金沙滩上,如同那一年在南岳衡山绝顶上,眼睁睁看着欲出的太阳被压回云里,等挣扎着出来时,已经光芒万丈。不同的是,在挣扎时有云腾起,如火龙腾空。华山第二险:鹞子翻身鹞子翻身,据百度百科的介绍是:为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其路凿于倒坎悬崖上,下视唯见寒索垂于凌空,不见路径。游人至此,须面壁挽索,以脚尖探寻石窝,交替而下,其中几步需如鹰鹞一般、左右翻转身体才可通过,故名。从视觉冲击上来看,鹞子翻身远远比不上长空栈道。但是真的下去了,才知道这鹞子翻身的难度更大一些。首先它是倾斜的,而且是往里倾。其次人是从上往下攀缘,崖壁往里倾,眼睛看落脚点有点困难。这就需要手、眼、脚、膝的全面配合了。鹞子翻身就在东峰上,也是通往下棋亭的唯一道路——深谷中耸起一座小山包,狭窄的小道沿着峰脊蜿蜒,时隐时现,最后到达一座兀立在峰巅的小亭。此乃绝径,下到亭前后,依然要原路返回,是古人考验勇者而刻意为之。穿戴上保险索,我们出发。最险的一段在入口处就开始了。从高处往下攀爬,是一大块向内凹的绝壁,几乎垂直,三面临空,没有台阶,只有凿在悬崖上相距极远的一个个小小的凹洞,供人落脚。趴在上面看不到下去的道路,唯有面对绝壁,双手抓紧铁链,一步步两脚交替着下探。一旦踩空脱手,便只能由保险索将整个身体吊在半空了。下去不久就遇到了上来的游客,在绝壁上冒险闪展腾挪,方得顺利交错。幸好有云梯的练手在前,也有GG的一路指点在后,好容易爬下绝壁,接下来七八十度的石壁小径,已成为轻松的游戏。终于,站在了下棋亭前!下棋亭也称博台,相传战国时,秦昭襄王命工施钩梯登上此台,以柏木之心作拔箭,镌“王与天神博于此”,故名博台。汉武帝时,中山郡卫叔卿曾与洪崖、许由、巢父等七仙人于此商榷棋艺。又传宋太祖赵匡胤与陈抟对弈于此,输掉了华山,故而华山在宋代不用缴纳赋税钱粮。陈抟,赐号希夷,常被尊称为陈抟老祖、希夷祖师等。相传生于唐末,中历梁唐晋汉周五代,常年高卧不醒。直到赵匡胤登基,他哈哈大笑,喜欢得从驴背上掉下来,说天下从此太平了。华山又是道家的灵山,所以他的故迹很多。周遭景色,奇岩危崖,绝壁削峰,幽谷险道,秀木葱茏!南方的三公山如同三位老者,排列整齐,向着落雁峰遥遥致意。二三十亿年的鬼斧神工啊!将原本硕大无朋的整块花岗石切割成气象万千的悬崖峭壁,嵯峨峥嵘,峻秀环绕的峰峦,如同大海上的波涛,汹涌而来。是怎样的巨手,是怎样的斧凿,开辟出这座傲视天下、雄奇瑰丽的山峰!阴阳造化,万物低头! 回程,重又站回那绝壁下。离脚最近的那个石坑高同于腰,差点就上不去了。咬牙挣命般发狠,靠着双臂拽铁链的力量登上,提着那口气不敢松,一直攀到了顶部。脱下保险索,一个年纪相仿的帅哥说:“你太厉害了!我们一群人只敢在上面看,不敢下去!”果然,细思之下,一路只有刚下去时看到一个返程的女孩,其余皆为须眉。两个人的攀爬,总比一个人要心理安全有依靠许多。坐下来,腿软,微抖,坐下歇息良久。华山第二险鹞子翻身名不虚传,是对体力和心理的极大考验!南天门走了一段昨日黄昏的旧路,从东峰往南下到二仙坎,转而往上,山势平坦,林木森森,错觉回到了西湖边的群山。只是向上攀登依然是费力的,垂直海拔百多米的高度,对几乎一夜无眠、早起看日出、刚玩过鹞子翻身又没正经吃早饭的我们来说,依然颇耗体力。终于停停走走,到了南天门。华山第一险:长空栈道长空栈道,据百度百科的介绍,是华山派第一代宗师元代高道贺志真为远离尘世静修成仙,在万仞绝壁上镶嵌石钉搭木椽而筑,这位开山元勋和他的徒弟们在华山用于开道、凿山洞的时间就有40年,所以,后人把他尊为华山的第一位神来供奉,并有许多神话故事流传。在南天门上去不远,入口处刻着“悬崖勒马”。首先是仅容一人通行的小道,然后是一段垂直钉在光秃秃万丈悬崖上的铁梯。说是铁梯,每一级只由两根小铁条组成。最下面两层只剩了一根小铁棒。铁梯尽头,是一小块突出的悬崖上仅容二人站立的石块,不远处就是长空栈道的木板,踏上木板前,必须擦过一段悬崖,左右脚交替着擦过这一小段石壁,踏上了长空栈道的木板。木板宽度不过40厘米,完全悬空在斧劈般完美的悬崖峭壁上。四周视野极其壮阔,空谷浩荡,群山匍匐,走在栈道上,人就像一只壁虎贴着山崖徐徐平移,脚下,全是万丈深渊。如果放手,感觉就是真正的凭虚凌空,如果不放手抓紧铁链,感觉也是三面悬空,冷风嗖嗖。一旦踏空又失手,没有保险索吊着的话必定粉身碎骨。悄悄地往下看了一眼:真正体会了走在深不见底悬崖上的感觉,头晕目眩,不敢再看。横过栈道,是一小段往上的石阶。爬上去,是十多平方米的一块空地,悬着“思过崖”的木牌子。果然还有一个可以栖身的小石洞,就是元代贺志真静修的地方了,里面供奉的应该就是贺志真的塑像吧。令无数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此地往上20多米的高处悬崖上,阳文镌刻着“全真岩”三字,周遭全是绝壁,没有任何可供攀援的地方,不知道古人是如何把这三个字刻上去的。也许作为全真教最早发源地的华山,当时真的有武功高手吧?旁边还有一棵与地面平行着伸向半空的松树,是向往着悬崖下的风景,想一看究竟吗?当年的令狐冲,就是在此地思过,从而永远失去了他的小师妹吧?而这个小小的石洞里,深挖进去,会不会确有尽破五岳剑法的魔教高手的骨骸?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风清扬,又隐居在离此绝境多远的地方呢?虚构的故事,在华山的现实前,也可以如此思绪飞扬,凭景吊“古”。回去时刚踏上木板不久就和前来的游客“撞车”,只好紧贴在绝壁上,让他们从身后跨过。其实整个长空栈道,对体力的要求远没有鹞子翻身大,只是完全的凭虚凌空,对心理的考验才是最大的。当征服了长空栈道也征服了自己的心魔,重回高处后,那种欣慰和快乐,无以言表。南峰-西峰-天下第一洞房征服了华山最险处,一路轻松上南峰。沿途有枯树兀立,有巉岩高耸。忽然石壁倾斜,挡了大半的路径,是陈抟的避诏洞。南峰顶有仰天池,据说池水终年不干。“天者游”的石刻,是欣然的口吻。“袖拂天星”,则是满怀星光。三公山端坐正朝,西峰顶遥遥在望。过炼丹炉后,离西峰便极近了。如崔颢写的《行经华阴》:“天外三峰削不成”,山势若削。西峰景点最多,最著名的就是沉香劈山救母的斧劈石,石极大,相机在近处居然难以取到全景,两个切口齐崭崭,将石分为三截。峰顶,舍身崖,摘星台,松天莲界,似可登天。天下第一洞房在西峰上,传萧史弄玉成婚后即居于此。小小的洞室前,结满了红丝红灯。不知道已登仙界的萧史弄玉,会不会偶尔再来此地,重温燕尔新婚时的浓情缱绻。金锁关-飞鱼岭-御道前-纪念亭为了避开苍龙岭的人流,下山时取道飞鱼岭。这一路下山,没有游人,只有偶尔遇到了一两个工作人员。古树苍苍,石阶陡峭,对于已经征服了二险的我们来说,轻松无比。再往下是为了汉武大帝刘彻上山修建的御道,重回日月岩和天梯,感喟不已。方才一日,就要匆匆离别。如果可以,我愿留守此山,再不他往。北峰的纪念亭是为了纪念解放华山而建,如同昨日一般人头攒动。老君犁沟-百尺峡-千尺幢没有再坐索道,从北峰一侧的自古华山道下山,为的是欣赏自古以来华山天下险的40%的精华。马上就是一段三百多级台阶的陡峭山路,即为 “老君犁沟”,实在是因为爬到这段路时,已经俯身弯腰,气喘吁吁,如同老者。而今自上往下,形势自然不同。原以为可以一身轻松,哪知马上就是百尺峡和千尺幢。百尺峡上方悬着一块巨石,下山一处镌着“平心石”,上山一处镌着“惊心石”。所幸百尺峡不算太长,马上到了“太华咽”。再往下,是千尺幢。站在千尺幢前,漫漫近四百级陡峭逼仄的石阶,宽仅可容半脚,没有尽头一般的向下延伸着,让我第一次感到了无助。是真的没人来助。站到了此地,不靠自己,就难以下山。唯有抓紧铁链,机械地搬动双腿,咬牙挣命罢了。回心石-青柯坪-云门-莎萝坪-石门-五里关-华山门这一路下山,经历了百尺峡和千尺幢接连的险峻考验后,双腿已软。沿途有毛女洞、希夷峡、混元石、王猛台、鱼石等景点。快到云门时,有响水岩,路边开始有时断时续的小溪潺潺相随,一整天没在山上见到自然水的我们,如同见到了亲人,足下加劲。过了莎萝坪,一级级的台阶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有一定坡度的平路,一步步往下机械挪动到将近崩溃的双腿,在这里突然撒开了,不顾一切地往下冲!从北峰到华山门,6公里多崎岖的山路,我们走了2个半小时。不是最艰难的,却是最熬人的2个半小时。回望华山,难分难舍。这一径长途,奇险高峻,或携手,或并肩,或前后,我们一路同行。与钟亿万年自然造化之功的华山相比,人生如同蝼蚁,白驹过隙。然而回望悬空的铁链,回味这漫漫征途上,绝壁上的苍龙岭,直立的云梯,险峻无比的鹞子翻身,万丈深渊的长空栈道,皆是勇而无畏的前人一斧一凿之下冒险而成。他们为后人劈开一条勇者的道路,让后人得以领略天地造化的鬼斧神工,得以膜拜自然万物的神奇峻秀,得以放开怀抱,迎着山风峭壁许下诚挚的心愿,得以艰难险阻后携手并肩,相濡以沫的甘之如饴。登山的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开路的人,却又被历史长河冲刷到了何处?一如莫高窟的无名工匠,隐退进浩渺的宇宙,再无人知,也无人问。不知道,更深夜静的时候,他们的魂魄会不会自茫茫苍穹中归来,悄然飘荡在这熟悉无比的山谷,微笑着回忆当年,那倾注了他们所有汗水、精力和心血的,回荡于天地之间,叮叮当当的斧凿之声。索道上站处的风景轻松的天梯日月岩仙掌引凤亭云梯的一段鹞子翻身入口处看下棋亭中峰顶的风景东峰杨公塔日出时厚厚的云雾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183-r1306682-journals.html27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