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穿越河西走廊(十二)——麦积山石窟

穿越河西走廊(十二)——麦积山石窟

2010-09-01lvping.com
7月22日,麦积山石窟今天主要是去麦积山石窟。早起,一天,很凉爽;走到广场旁的小吃街吃了牛肉面,就是有点咸。打听了去火车站的公交就在南边不远处的蓝天广场上,原来那里是一个大的公交站,还有大超市和建行的AtM机,不错。在蓝天超市里补充了一些物资(西北的牛肉干实在吃不惯,和杭州的差别太大了,貌似很多都是面粉)。这里每天上午8点和8点半有两趟公交直接开麦积山的,就是网友说的“5路”,我们到时刚过8点半,已经没车了,只能先坐到火车站。去火车站的公交线路和班次都很多。天水的公交车已经不是网友说的很脏了,至少我们坐了几趟都感觉可以;无人售票,自己投币,3元/人。但是有一点太让人崩溃,就是报站名时夹杂广告。车刚开动时是:“车辆起步,请拉好扶手,保管好财物。眼科医院近视治疗中心提醒您,下一站,XX。”到站时是:“眼科医院近视治疗中心提醒您:XX站到了。”同一路车的广告保持不变。哎呦喂,这一路听下来,我脑袋都要炸开了!真佩服天水人,练就了一身广告不侵的好本事!到了火车站,GG说先去把明天下午去西安的票买了。我坐在广场上等他,一边用目光到处搜寻网友说的去麦积山的34路停靠的地方。不一会儿就看到一辆,确定了位置,其实就在广场正对面路边。再等了一会儿,实在被风吹得瑟瑟发抖,也躲进了售票厅。买好票,我们坐上34路,前往麦积山。这段路还是有点远的,我就在车里打了个盹儿。麦积山,又名麦积崖,因其形“如农家积麦之状”而得名。位于秦岭西段北麓,山峦叠翠,自古就有“秦地林泉之冠”之称。周围群峰环抱,麦积一峰崛起,山高142米。据史料记载,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384-417年),北魏、西魏、北周三朝大兴崖阁,造像万千。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曾不断开凿或重修。洞窟开凿在悬崖绝壁上,“密如蜂房”,栈道“凌空穿云”。现存窟龛221个,泥塑、石刻造像7000余件,壁画千余平方米,北朝崖阁8座,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之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从售票处到麦积山脚下有3公里,可以选择坐电瓶车。但是细雨霏霏,湿润凉爽,我们就选择步行,正好慢慢欣赏一下沿途风光。果然是山峦叠翠,如同来到江南。走了一段,旁边还有农家,炊烟袅袅,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唯一不足的是我们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因为这3公里,是斜坡状的不断往上,对已经出来高强度玩了7天的我们来说,走到麦积山下时,还真有点累了。电瓶车停靠点不远有很多商家,卖凉皮、卖特产,骑马的,应有尽有。首先去观景台,果然是近看麦积山石窟的最佳角度。去过云冈石窟,也看过了莫高窟,都是在很长的一段山崖上,距离平地不算太高的地方开窟。而麦积山独此峰凌云,悬崖峭壁上密密麻麻布满了方方正正的石窟,栈道穿梭其间,难以想象古人是怎样在这悬崖上开窟造像的。也许,有着虔诚的信仰,有着稳固统治的需要,一切就可以达成。在入口处不远和出口处不远的崖壁上,各自站立着三尊大佛。只是出口处的大佛正在维修,围着绿色的挡板。雨大了起来,我们在泥泞狭小的的观景台上找到了唯一一块可以坐的小石头(上面有刚走不久的人垫着厚厚的硬纸板,还没被淋湿),正好吃点东西,补充一下。开始攀登。没有进寺庙,仔细看了一下长廊里对石窟的介绍。和莫高窟一样,这里也有不少特窟,一般不对外开放,据说也是要另外付费的。但和莫高窟不同的是这里允许拍照,只是不允许使用闪光灯。然而在后面都游览中,还是看到游客不停地打闪光灯拍照,包括后面的西安,国人的素质,实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高的。在售票处我们本想请个导游,但他们说刚刚来了很多团,导游都进去讲解了,需要再等10多分钟。我们就按照攻略说的,到山脚下的游客中心租了两个电子导游。电子讲解器是免费的,只需要交100/个的押金即可。使用后发现,好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反复听,缺点是所讲解的窟极少,只有少量有特色的窟才录制了讲解内容,其余的绝大部分窟号输入进去,都是“没有文件”。像涅槃窟那样的特窟虽然关闭了不能进去,但是却有讲解的录音。讲解的内容也比较浅,不是很详细。当时火车上遇到的年纪较大的天水人很质疑我的能力,说麦积山极高极陡,他在汶川大地震几个月后陪朋友去,走在栈道上都腿软发抖,没敢上到最高处;我很可能不敢爬上去。小看人嘛!悬崖上的木栈道从下面看上去虽然险,但是都铺着厚厚的塑料,走在上面并不能直接看到凌空的脚下风景,和寻常爬楼没多大区别。对可称走遍千山万水的本姑娘来说,简直小菜一碟!没这点勇气,还敢去爬华山吗?栈道凌云。需要怎样的毅力,才能在如此高峻之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开窟留守;需要怎样的才华,才能将原本虚无缥缈的众佛栩栩如生地供奉?仰视或平视着这些宣称普度众生的佛祖,一点点,想要触摸的却是当年无名工匠们的脉搏。那流动的衣纹,是泥塑的;那微笑的嘴唇,是泥塑的;那慈悲的面容,是泥塑的,那欲裂的怒目,也是泥塑的……需要怎样的巧手,赋予了泥土无尽的生命,在千年之后依然绽放在这高高的悬崖上,给熙熙攘攘的众生指引着道路。穿过下七佛洞,站在三尊大佛脚下仰视了一下。然后就是中七佛阁,往上爬了一段很陡的台阶,穿过千佛廊再往上就是麦积山石窟的最高处——上七佛阁•散花楼。这里有全国独一无二的“薄肉塑”飞天壁画,就是飞天的脸、手、足等部位均以极薄的泥塑成后贴于壁上,衣饰、飘带、弹奏的乐器等均是直接画于壁上。整个形象因此更为立体丰满,呼之欲出。再经过旁边的“牛儿堂”,就一路往下。沿途,开放的石窟我们就看个饱,没有开放的石窟就扒在铁丝门上往里“窥视”。走那3公里时我还连连懊悔忘了带手电,其实来了后发现这里并不像莫高窟那么黑,大多数石窟也相对比较浅,借助自然光能看出个大概来。有的窟开凿得较高,景区还安放了供游人攀爬的梯子。站在栈道上遥望,层峦叠翠,蒙蒙细雨时断时续。天水因为跨越了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确有陇上江南之感。甚至我觉得比江南都舒适——这样的日子啊,江南正是炎炎烈日高温不断的时候!遇到一对雷人的情侣。女的打扮很潮,却瘪着嘴说:“这么点破地方要收70块!爬得这么高,累死人!照我看10块差不多!”然后两人在石窟门口两侧的木质门框上刻画着什么,也许是“XX到此一游”?民族的艺术瑰宝,原本不求所有人你的赏识和理解,只是不赏识就算了,还非得在这自己“看不上”的地方留下大名,真是让人无语~马上前面就看到出口处的标志了,为啥对照了一下我在长廊里用相机拍下的石窟导游图,还有三尊大佛脚下的好几个窟没去过?我要去!GG投降了,说:“我到下面等你吧。”好吧,我自己去!对照着导游图,一点点摸索路径,才发现根本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重新爬回散花楼,再往下,原路返回。好吧,走!沿路又蹭了一个导游,听了一个窟的讲解。终于到了三尊大佛,才发现,地图上的道路是没错的,路上设了铁门上了锁,普通游客是过不去的!我,我,我是直接从这里走入口出去呢,还是再爬一次散花楼,从出口出去?思想斗争了一会儿,想到GG可能在出口处等我,也想到下次再见这些佛像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了,还是走出口吧!我爬爬爬!从中七佛阁往散花楼那段很陡的台阶前,遇到两个帅哥,爬了几步就爬不动了,站在那儿休息。我背着大包一刻不停超过他们,直接问顶。哈哈哈,貌似他们惊佩的眼神一直目送本姑娘嘛!啊,张口呵斥的隋代力士,满壁灵动的薄肉塑飞天,孔武雄健的踏牛天王,我又来了,我又来匆匆看你们一眼,然后,继续我的旅途……GG果然在出口处不远等我,并且已经消灭了唯一一块巧克力。貌似来回两次栈道、啥都没吃的我精神比他还好嘛!这段时间麦积山正在争创5A景区,洗手间都非常干净,也不再像网友说的收费了。还了电子导游,继续3公里走回售票处。沿途山势一路往下,比来时轻松不少,还能拍拍路边的小花。4点了,向大门口可寄存行李处的阿姨打听了一下,直接回市区的5路末班车已经没了(貌似是3点半的),只能坐34路去火车站转。门口停着3辆34路,上了要先开的一辆,居然后排坐了个撒酒疯的大爷,好容易被他亲戚哄住了,就开始抽烟解酒。天气太……冷,是真的冷,我们都瑟瑟发抖了,又没人愿意开窗!无语啊,为啥这路上尽遇到极品大爷?累了累了,睡着了。幸亏本姑娘警觉,在火车站及时醒来,身边那个吃过巧克力的,还睡得跟猪一样!被叫醒了还说:“啊?这么快到火车站了吗?”转公交车回到市中心的广场,坐的这一路居然不上高速,穿过不少乡镇,花了半个多小时。有一个镇叫花牛镇,貌似花牛苹果在天水还很有名的,在火车站前的广场上都塑了一个苹果的雕像。到了市中心,GG问,吃什么。旁边就是昨晚吃饭的小吃街,可是,我、不、要、吃、面、了!大大的红色牌子竖在广场上,肯、德、基!鸡腿!!我来了!!好吃!好吃!居然沦落到以垃圾食品为美食的地步,唉,西北的面食啊,也不知道是我对不起你们呢,还是你们对不起我。原本想去秦州区的南郭寺,可玩不动了,两只脚底板走得痛得要命。回招待所,等热水,洗洗睡吧。麦积山景区内农家的炊烟麦积山石窟全貌三尊大佛双头鸟壁画流动 衣纹散花楼上张口力士散花楼上踏牛天王宋代供养人塑像微笑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285-r1306496-journals.html22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