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咂巴“唐”味儿 (敦煌 人们)

咂巴“唐”味儿 (敦煌 人们)

2010-08-27lvping.com
开始接触敦煌,是冲着那厚重的敦煌艺术、历史、文化等等去的,不曾想,让我更感兴趣的是,与敦煌有关的人。那就让我絮叨絮叨已经装在脑子里的那些人吧,先打声招呼,絮叨中,可能会引述央视纪录片《敦煌》中的内容,请多多包涵多多包涵。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知道他的名字,是在一个秋冬交接的雨天,踩着湖边黄红夹杂的落叶,进入西湖湖畔的浙江省博物馆,里面有个展厅正在展出常书鸿的美术作品。常书鸿,这个名字,因为敦煌,当时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常书鸿,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已经在法国巴黎安家立业,一家三口过着安闲的生活。弱弱地提醒一下,那个年代,当时当刻,在中国,苦难的中国,多数人们吃不饱穿不暖。突然有一天,常书鸿在巴黎的街头,看到一本关于敦煌的画册,受到巨大的震撼,他到巴黎是为了探索艺术,殊不知,自己家里就有如此恢宏的艺术,他决心回国,去敦煌寻求艺术! 等他回国时,国内已经开始八年抗战,兵荒马乱间,他居然很幸运,得到当时中央政府的支持,去敦煌研究艺术,带着从巴黎回来的太太和女儿,到几乎荒无人烟的敦煌去研究艺术。他的第一任妻子为此离开了他。他一生坚守敦煌,身后葬在离莫高窟不远的地方,默默地继续守护着他热爱的敦煌石窟。敦煌研究院第二任院长段文杰常书鸿在敦煌研究期间,因抗战结束百废待兴,当时的中央政府决定中断对敦煌研究的费用支持,他不得不千里迢迢赶回内地,说服政府继续给与支持。途经兰州时,遇到了从重庆赶往敦煌的美院毕业生段文杰,他新婚燕尔,却告别妻子独身前往敦煌。常书鸿告诉他,在兰州等他,如果他从找到资助,就一起回敦煌,如果时间长了没见他回来,就不要等了,直接回四川老家吧。常书鸿一走就是一年,段文杰在兰州以卖水谋生,执着地等着常书鸿。当常书鸿在兰州再次见到段文杰时,两人抱头痛哭。段文杰自此再也没有离开敦煌,现已94岁!段文杰临摹的敦煌壁画作品名闻遐迩!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她是上海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大学期间曾到敦煌实习,因严重水土不服,提前结束实习返回北京。不曾想,大学毕业时,敦煌急需专业人才,她到敦煌工作,那时她已经有结婚对象,同班同学彭金章。本想做一段工作就调回武汉与丈夫团聚,又不曾想,一干就干到现在,彭金章在他们结婚20年后,离开武汉大学系主任的位子,到敦煌与她团聚。樊锦诗现年73岁,依然神采奕奕地主持着敦煌研究院的工作。敦煌的解说员们敦煌莫高窟解说员王海燕,三十岁左右,面容俊俏富有知性,身材苗条,着黑白相间的竖条工作套装,穿黑色半高跟鞋,声音柔和,很美丽也有魅力的女人!她引领我们参观了11个莫高窟石窟,有问必答,耐心稳重,等我们参观结束的时候,时间已近下午一点,耽搁了她的午餐时间!她说在敦煌研究院工作的人,都很幸福,生活看上去很单调,但大家都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也许因为这个原因,敦煌研究院的人通常很长寿。她还笑着说,冥冥中敦煌好像有神在保佑,一直很太平。我赶紧问,怎样才能成为敦煌研究院的解说员,可以当志愿者报名吗?她说,30岁以下大学毕业可以提出申请,象我们这样年龄(“高龄”)的老师”,应该来做研究。哈哈,含蓄地就把我们挡在门外。的确,在榆林窟见到的解说张老师,也是如此,每个月一千多元的工资,不见人影、荒凉的工作环境,每天看似单调的工作,对常人来说,简直没法儿活!而他,一说起那些石窟、雕塑、壁画什么的,满眼放光,眉飞色舞,言谈中文采飞扬...人的一生如果做着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事情,内心应该会安宁、充实、愉悦吧,那一定是令人羡慕不已的人生吧! 那些无名的艺匠们据说,自近2000年以前,敦煌曾陆陆续续聚集了无数的艺匠,他们日复一日地在这个孤独、荒凉的地方,从事艺术创作和劳动,为后人留下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在敦煌文物中,有艺匠典儿契,可以想见这些艺匠是在怎样的物质条件下从事敦煌石窟创作的。他们创作的作品,那样令人愉悦,与他们的物质生存条件有太大的反差!物质苦难的人,创作了精美愉悦的艺术作品,如何解释这样的反差呢?身心合一?这与物质没有必然的联系?心在哪里身就在哪里,身心共处,这就是内心愉悦的秘诀?内心愉悦的人,创造出愉悦的艺术作品?想象,艺匠们带着修行的心,创作着他们的作品(修行的法门/载体),置一切于不顾,全心全意的状态,那种身心合一的状态,如此出来的作品能不令人愉悦?身心合一!这与物质没有必然的联系!敦煌的人们,几千年来,几十年来,用他们的存在,展示给世人,人可以为了信念而愉快地活着!身心合一,心在哪里身就在哪里,就可以真正愉悦!这与物质没有必然的联系!敦煌艺术的精华主要来自于唐代,创作这些艺术瑰宝的艺匠在唐代,唐代,唐代,是怎样一个朝代,唐代通过敦煌,穿越千年时光,继续向后代,展示着,默默地展示着什么是包容,什么是讲究,什么是精致,什么是修行,什么是身心合一,什么是愉悦、安宁,很幸运,我因敦煌而开始咂吧起这了不起的“唐”味儿...2010年7月于上海附注:《咂巴“唐”味儿》系列相册:《咂巴“唐”味儿》http://photo.163.com/hellowf2咂巴“唐”味儿 (敦煌)咂巴“唐”味儿(敦煌 人们)咂巴“唐”味儿(武则天 唐墓壁画)咂巴“唐”味儿(西安 唐玄奘)咂巴“唐”味儿 (唐大都-西安的厕所)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8-r1306028-journals.html13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