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曾经想过,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将我的足迹踏遍神州各地。可想归想,现实是现实。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但我的足迹还仅限于寥寥几处,甚至连我们伟大的首都北京也只是北望景仰而已。我们单位工作不算紧张,一年下来也有十来二十天的假期,时间宽裕得很,单位待遇也不错,经济方面也不成障碍。人嘛,就是趁年轻的时候,要让自己高高兴兴地做一些最有意思的事。旅游在我看来是最开心的事,但为什么我还是很少去旅游呢?想来想去,觉得关键还是缺少一个合适的伙伴。对于西方国家比较崇尚的背包游,我并不十分感冒。总觉得一个人去旅游,人生路不熟,又孤单又寂寞,再好的风景也只是走马观花。就我而言,最理想中的出游模式就是三人自驾游,最好是三个人都会开车,以免由于长时间驾驶引至的疲劳。三人行,人数少,大家意见容易统一,住酒店加铺床就行,饮食方面,三个人容易选择,也比较节省。 上月去了趟香港,就是开车去的,恰好也是我最喜欢的三人模式。不过气愤的是,另外的那两个好友居然耍赖,一个开到阳西就说精神差,让我来开。另一个更扯蛋,居然说他不会开手波的车,明明记得他第一部小车就是手波的嘛。结果我一个人把车从阳西开到了深圳。 内地的车是不能进入香港的,我们把车停在罗湖的一个酒店的停车场里,价格也不贵,前后三天才收我们60块。过了罗湖海关,我们每人购买了一张八达通卡。八达通”是一枚普通的电子车票,是香港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它相当于信用卡大小、厚薄,在地铁车站内均有销售,押金要50港元,卡内第一次存款不少于100港元,每次充值最少50港元。“八达通”可以透支一次,从押金内扣除。旅客如果离开香港,可到购买的地方退卡,卡内所剩余额及押金会如数退回。 别小瞧这一张卡,凭着它,你可以坐遍全香港除计程车以外几乎所有的陆上、海上和地下交通工具。香港除了车是靠左行驶之外,和内地的大城市也没多大区别,一样的快节奏。车辆行驶得很急,但很遵守交通规则,红灯一亮就停,绿灯一亮就冲。我心想,他们的刹车系统应该很好吧,如果是内地的,这样这样行驶法不出事才怪呢。香港是个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大的体现就是物价。在香港,物价是很高的。日常用品中除了泊来品,有许多是珠三角价格的二至三倍。我总结的经验是,反正能填肚子的东西都是贵的。一个普通的快餐,例如“青瓜炒肉片”吧,就要35块港元,这也太吓人了吧。 香港地处处黄金,最贵的地方当属中环,所以在中环商场卖的东西一般都是世界顶尖的奢侈品。载我们的的士司机告诉我们,香港本地人基本不会在这些地方消费,甚至连香港的明星们也甚少光顾的,这里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内地的暴发户和高干子弟。香港也并不是没有低消费的地方,像庙街啊,深水埗那些地方,都是卖廉价货的。但我们是不会出手的,因为这里卖的东西和我们大楼底卖的东西是同一档次的。最后我们把购物的地点定格在尖沙咀的海港城。呵呵,和我们吴川最高档的酒店同名同姓。海港城里卖的东西也不是一般的贵,但还是有一些比较适合我们的,通过自由行来香港的游客大多会选择来这里购物。 与其他地方相比,香港最突出的还是表现在房价方面。我们是星期六去,周末游客多,房价也水涨船高,我们住宿的万丽海景酒店的标准间价格也要2800,后来听人说,如果通过旅行社预订会节省很多的。不过出来旅游,开心就好,有时候浪费一点也无所谓咯。万丽地理位置不错,酒店就在去尖沙咀方向的轮渡码头旁边,正对着会展中心,离湾仔地铁站也只需要过四条马路,走底下通道的话就不怕下雨了。去中心地带和铜锣湾什么的打车30港币也就够了。附近的骆克道啊,卢押道啊也有多间酒吧,适合喜欢夜蒲的游客。万丽海景酒店在香港是高档的商务酒店,房间在香港算大的了,内部装修主要用白棕两色,挺雅致的。羽绒被子也很舒服。一人坐的沙发还有搁脚的小架子。风景也不错。可以在房间里舒服的休息。最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游泳池,万丽的泳池和健身房是和隔壁的君悦酒店共用的,君悦酒店就是江泽民总书记来香港时下榻的地方。游泳池非常大,是全港最大的户外恒温泳池,而且有一条50米的加热泳道,特别怕冷的游客也可以放心使用咯。只可惜的是没有夜光场,不能享受仰望星空畅泳的乐趣。香港铜锣湾骆克道以前是著名的红灯区,因为原英国海军基地就在旁边。为了稳定军心,成立了一些海陆军俱乐部供水兵娱乐,于是酒吧林立,久而久之,各国水手海员靠岸都聚集在这里寻欢。1941年香港被日军占领之后,把骆克道划定为日本人的娱乐场所,许多慰安所就开在这条街上。日本人走后,这里也没能摆脱坎坷,朝鲜战争时这里又沦为美军的娱乐场所,然后在越战时这里又热闹起来,直到今天,这里还是酒吧最多的一条街,也是外国人流连得最多的一个地方,就我们当晚所见,酒吧里基本都是金发碧眼的面孔。骆克道是香港湾仔一条街道,西面连接军器厂街,东面至铜锣湾东角道。全长1700米。满街的酒吧、夜总会,把本已狭窄的街道拥挤得满满当当。尽管香港政府对公开卖淫严格控制,但色情活动仍屡禁不止。骆克道里,随处可见香艳欲滴的海报广告,望着夸张露骨的海报,“夜总会”的丰富内涵不言而喻。如此名目繁复的酒店、夜总会,足以见得色情产业之欣欣向荣。午夜时分,这个幽暗角落的活色生香才刚刚拉开帷幕。街道两旁应召女郎个个浓妆艳抹,一身短打,等待“生意”。她们的客人没有国籍、年龄、种族,甚至是性别的差异,“一视同仁”。以炒辣蟹驰名全港的“喜记”,是香港避风塘菜系的佼佼者,老板就是香港避风塘“蟹王”喜叔。骆克道上也有一家“喜记”的分店,由喜叔女儿掌管。我们点了最喜欢的上汤大蚬和蟹油炒面,外加几只一般奢侈的濑尿虾。(最奢侈的当然是避风塘炒蟹啦,旁边一桌吃了只1080的大蟹,可怜我们只有看的份了)。不过之前我们也在庙街品尝过避风塘炒蟹 ,虽然不甚正宗,但价格实惠,只售180,也聊以自慰咯。香港的酒吧文化年代久远,灯红酒绿的湾仔骆克道、流光溢彩的九龙尖沙嘴、富有小资情调的兰桂坊、都是酒吧集中的区域。名气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酒吧区,非兰桂坊莫属。 第二天我们住宿在香港仔的张奥伟国际宾馆,这里离兰桂坊不到十公里,晚上我们也抽空去了一趟。兰桂坊位于中环云咸街与德己立街之间的一条短小、狭窄、呈L形并用鹅卵石铺成的街巷,街巷满布西 式餐馆和酒吧,但声名很大。兰桂坊酒吧街缘起于七十年代初期,港府在中西区开始进行市区重建。道路的开拓,吸引商业资金的流入,当时一位意大利籍商人在兰桂坊开设了一间意大利服装店及餐厅。部份在中环上班的“优皮士”,下班后想找一个地方谈天,这家餐厅便成为他们欢乐时光的聚脚处。其后,有些电影在这里取景,兰桂坊渐渐成为一处有品味的消闲之地,酒吧、食肆及娱乐场所越开越多。随着近年在兰桂坊附近酒吧及餐厅的发展,云咸街交界与荣华里一段的德己立街,也被纳入兰桂坊的范围。至今,整个兰桂坊区域已开设了超过50间酒吧消费场所。兰桂坊的酒吧一直保留着欧洲酒吧和夜总会的风格,洋溢着特有异国情调,被誉为香港特有的文化特区。每当夜幕低垂时,许多追求时尚的年轻一代喜爱到这里的迪斯科舞厅畅聚,也为小街增添了另一种独特而刺激的气氛。兰桂坊虽是香港白领出没之地,但消费并不昂贵。一杯鸡尾酒也不过二三十港元,一杯加冰的伏特加50元港币,酒吧还为所有客人免费提供花生、无花果等小食品。不过,在香港酒吧饮酒,与内地酒吧有很大区别,每次叫酒水,都要随即付费,一般还要付给酒吧服务员一定小费。我们随意的走进一间苏格兰酒吧,这间酒吧是按人头收费的,一人两百,可以凭票换取四杯啤酒,啤酒的份量很足,每杯大概有五百毫升,我吃了一杯就吃不消了。酒吧的装修并不奢华,陈设简单,木台、高脚圆凳,酒柜上陈放着各种啤酒和其它酒类及酒杯,没有多少饰物。酒是多样的,烈性的、温和的,外来的、本地的,据说兰桂坊每个酒吧都有自己独到的招牌酒,创造这些招牌的就是那些颇具功夫的调酒师。这间酒吧最出名的就是一种叫“烈唇”的鸡尾酒,是由几种烈酒调制而成,因颜色如女性的红唇而得名。十点左右,兰桂坊逐渐兴奋起来,音乐的分贝在升高,来此光顾的人群明显增多。港剧中,下班后没有什么地方可去的男女主人公,通常在兰桂坊邂逅;而现实中兰桂坊自然成了他们排遣寂寞、慰藉心灵的地方,商业和情感便可各得其所。我们在零时左右便走出了酒吧,而这个时候正是兰桂坊黄金时段,街上挤满了准备入场俊男美女,出入兰桂坊的“的士”仍旧忙碌,大多数的的酒客们会在兰桂坊的欢乐时光中迎接新一天的黎明。 香港是自由贸易港,所以中、高档的泊来品均比大陆便宜,在香港购买泊来品,价格甚至比原产地还便宜!如药品、化妆品,到香港游玩免不了要买一些回去。在香港买化妆品最便宜的地方就是“莎莎”和“卓悦”。香港的药房很多, 最放心的应该是屈臣氏或者万宁吧。两家都是李嘉诚公司的。不过很多人会去普通药房买,这种药房在北角很多,多数是福建人开的,会讲普通话,而且价钱比较便宜。至于质量,如果吃死人的话也不会开那么久了。短短的三天两夜,我们走马观花了香港的大略。领略了时代广场的繁华,体会置地广场名品的奢侈;享受了酒店顶楼露天泳池的惬意,品尝兰桂坊芬芳的欧陆风情;饱览了维多利亚湾夜色,欣赏了太平山顶俯视的壮观。但由于时间太过匆忙,像迪斯尼乐园啊,海洋公园等景观还是缘悭一面。当我们大包小包的走出罗湖口岸时,一种回家的渴望油然而生。在离这几百公里远美丽的湛江,有牵挂我的亲人和朋友。再见了,香港!有空的时候,我会再来看您的。 回来的时候那两个浑小子还是老样子,一个依然不会开手波,一个依然精神不好。我一边开车一边想,等下个月去澳门,我也找个漂亮的借口,让他俩也好好的享受一下长途驾驶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