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豫、晋、冀、京一路游(5): 太原 |
豫、晋、冀、京一路游(5): 太原 |
2010-08-25lvping.com |
9月8日,平遥,依旧是阴雨绵绵,北关宾馆无早餐,6:30退房,拖包前往长途汽车站。车站尚未开门,打算抓紧时间吃个早饭,也因餐馆尚未营业而作罢。站外马路边停放一部大巴,上前询问,正是我要搭乘的太原首发班车。7点整,班车出发,但却只是开到古城北门,拉上两位客人,就又返回原处,要求大家换乘另外一部中巴。这部中巴是平遥火车站发往太原的班车,也是因为旅客太少,跑到汽车站来拼车。拼车后的中巴仍不满员,但司机不敢再耽搁,立即上路,因为太原方面有规定,班车过点就不准进站。中巴车走国道,大约9点抵太原,停靠建南汽车站。按照我的预定方案,在太原只拟逗留半日,看看晋祠和永祚寺,下午即赶往太原长途汽车总站,乘坐高速大巴赴大同,行程大约3个小时。因而,下车后立马“打的”(12元)前往汽车总站,目的是将随身行李寄存,同时,也要打探一下有关大同班车的信息。太原是省会级城市,但道路建设却略显滞后,沿途没有高架路,没有立交桥,甚至也看不到行人过街天桥,交通秩序十分混乱,一路上多次遭遇堵车。不过,太原长途汽车总站倒是建造得颇具规模,候车厅高大、宽敞,各种服务设施也是一应俱全。询问售票员后得知,太原发大同的班车很多,可以随来随走,无需提前购票,这给我在太原的时间安排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于是将拉杆包寄存,然后又到车站餐厅补吃当日的早餐,要了一份油条、豆浆,花费只是2元。餐后冒雨步行约600米,前往太原火车站,那里有四趟不同路线的公交车,终点站都是“晋祠公园”。我选择搭乘804(备受网上推崇),票价2.5元,行程大约一个小时。然而,抵达终点后才发现,“晋祠公园”其实并非“晋祠”,两者之间尚有一段距离,附近聚集很多“的士”,怂恿游人“打的”。我依旧是冒雨步行,又向前走了约500米,方才是晋祠公园的入口。一座漂亮的牌坊,上面写着“晋祠胜景”,众多个体导游在此处拉客,报价只是20元,比“官导”便宜。我聘请了一位老者,他说自己原本就是晋祠的正式导游,有几十年的工作经历,退休后才干起了个体。不过,我更看重的却是他的太原摄影家协会会员身份(有证件),下雨天旅游,找位专职摄影师跟随,是个不错的主意。根据导游的说法,晋祠与晋祠公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晋祠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现称晋祠博物馆 ;晋祠公园位于博物馆东侧,原本是片开阔地,前不久才被改建成为公园,免费开放。这座公园是为了配合晋祠申遗而建,园内树木青翠,绿草如茵,廊、亭、楼、阁都修建得十分考究,还有一座颇具规模的假山和许多砖雕、铜塑,是个满不错的拍照留念之处。穿越公园,耗时约20分钟,最后来到晋祠博物馆的门前,若是从公交车站“打的”,那就是绕过公园,直接来到晋祠。博物馆门票70元/人,60岁以上半价。购票后进入,导游也就正式开始讲解:晋祠是周武王次子姬虞的祭祠,因其后人建立了晋国,所以,这座祭祠也就被称为晋祠。这座祭祠始建于北魏,随后的各朝各代皆有重修,是座规模宏大的祠堂式园林,拥有历代古蹟、古建筑,达数十处之多。我们沿着水镜台 → 会仙桥 → 金人台 → 对越坊 → 献殿、钟鼓楼 → 鱼沼飞梁的路线,一直走到圣母殿,导游说,这一路是整个晋祠的精华所在。 “水镜台”始建于明,是座演戏舞台,为祭祀所用。导游说,这里的最大看点就是戏台上高悬之匾额,其“水镜台”三字是清代著名书法家杨二酉的得意作品,与傅山的“难老”、高应元的“对越”一道,并称为晋祠书法三绝。“金人台”是座砖砌平台,以其四角站立的四尊铁人而著称,其中,尤以西南隅的那尊铁人最为威武雄壮,溜光钲亮,它是北宋所铸铁人中,硕果仅存的一件,凡来晋祠的游人,几乎都要与其合影。另外三“人”为后世补铸,年代虽晚,但锈蚀、损毁却比较严重,造型也比宋代原件差了许多。按照导游的说法,那座北宋铁人是由河南来的著名工匠铸造,其他三座都是晋祠附近的本地人所为,没有掌握铸铁技术的精髓。 “对越”牌坊位于金人台西侧,明代书法家高应元为求天神保佑其母,出资修建了这座牌坊,“对越”二字也是他本人所题,走笔气势磅礴,被公认为是晋祠内的三块名匾之一。 穿过对越坊,便是由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组成的晋祠核心建筑群。献殿是座金代建筑,斗拱简洁,出檐深远,整座殿堂全为榫卯结构,没有使用一根铁钉。它虽属大殿,但外观却又酷似凉亭,没有四壁,仅以木质栅栏合围,导游说,这里是摆放祭祀供品的场所,以栅代墙是为了通风,利于供品的保鲜。走过献殿便是“鱼沼飞梁”:一座方形水池,上面覆以十字形状的桥梁。我国古代将圆形水塘称为“池”,方形称为“沼”,“鱼沼”即为方形鱼塘之意。十字形的桥梁好似大鹏展翅,飞架在“鱼沼”之上,因而,建筑整体被称为“鱼沼飞梁”。石桥的主体为东西走向,将圣母殿与献殿相连,南北两翼则是向下的斜坡,连接池旁的陆地。这样独特的风格,在我国古代的石桥建筑中,也可算是绝无仅有。圣母殿位于晋祠中轴线最后隅,前临鱼沼,后拥危峰,雄伟壮观,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所供奉的圣母是晋祠主人姬虞的母亲,名曰邑姜。这座大殿是整个晋祠中最为雄伟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殿前廊柱上有木雕盘龙八条,均为宋代遗物。殿内供奉四十三尊宋代彩塑,圣母邑姜着凤冠蟒袍,端坐在凤头椅上,是宫廷统治者的形象。其余彩塑分别为宦官、女官和侍女,有的侍奉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每座雕像都眉眼有神,姿态自然,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精品,也是研究宋代服饰及宫廷生活的珍贵资料。导游说,这43尊彩塑与晋祠中的“周柏”、“难老泉”,共誉为著名的“晋祠三绝”。“周柏”位于圣母殿的北侧,传为周朝所植,树高18米,明显向南倾斜,巨大的树冠穿入旁边另一颗古树的树杈之中,成为晋祠的著名景观。“难老泉”位于圣母殿南侧的“难老泉亭”内,素有“晋阳第一泉”之誉,因终年畅流不断,古人便以“难老”名之。站在亭内,俯探深井,只见一股泉水从井壁龙口喷涌而出,泻入井底深潭,水声隆隆作响,“难老泉声”自古便是“晋祠八景”之一。然而,导游却说,由于周边建设挖断泉脉,古泉今已断流,我们看到的的流水是因为井下设置了循环水泵,只要一通电,立马就有哗哗“泉水”,这正是“泉若有情,泉已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接下来,导游声称,20元的导游服务就算到此结束,我们刚才走的是中路,晋祠的官方导游也只是带领客人游走中路,然而,晋祠还有南路和北路,若要请他继续讲解,还要再加10元。我同意加钱,他也继续为我讲解,不过,我更看重的依然是雨天游览能有位摄影师相伴。与中路相比,南北两路要逊色许多,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只有南路的一座“舍利生生塔”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也请导游为我拍了几张照片。此塔为七级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初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又重建。离开晋祠,再乘804路公交返回火车站,时间已是下午两点多钟,按照原定计划,当日的午餐是要到柳巷街上去吃著名的“郝刚刚羊杂割”。然而,火车站距离柳巷尚有三、四站路,而且,网上传说,此店有14:00~17:00午休的怪癖,算算已不可能赶趟,只得就近解决午饭。火车站旁餐馆众多,但转悠了许久也不知道要吃啥才好,最后还是走进“肯德基”。两块“吮指原味鸡”,一个鸡腿汉堡,一份薯条和一杯冰激凌,总共消费38元。餐厅内食客寥寥,近旁只有两人,正在喝咖啡、谈生意,见我独自大块朵颐,特意走过来表示钦佩,询问年轻时是否曾为运动员。肯德基门口就有820路公交,上车投币1.5元,行程四站,前往永祚寺。然而,就是这短短的四站路,却让我再次领教了太原市的堵车规模,抵达寺院门口(终点站)时,已是15:40左右。永祚寺创建于明万历年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票20元/人,60岁以上半价。寺院坐南朝北,由前院、后院、塔院三部分组成,塔院里双塔高耸,巍峨壮观,自古便是太原城市的著名地标,因而,当地人又将永祚寺称为双塔寺。此二塔均为砖石结构,南北对峙,相距约47米,塔身都是13层,50多米高,由明代高僧主持修建。 除双塔外,寺内主要建筑还有大雄宝殿、三圣阁及碑廊。大雄宝殿为青砖仿木结构,殿内施拱券顶,不用一钉一木,是明代典型的无梁式建筑。三圣阁原名观音阁,叠加修建在大雄宝殿上方,建筑形态为单檐歇山式无梁高阁,阁内顶部砖雕藻井,结构巧妙华丽,是中国古建筑无梁式殿阁中不可多得之珍品。殿内供奉观音、文殊、普陀三大士,均为明代塑像。16:30离开双塔,搭乘820路返回火车站,然后,再沿着迎泽大街向东步行约一站路,前往太原长途汽车总站。能赶上的大同班车是17:40发车,88元/人,购票、取回寄存的拖包后,时间尚早,又在候车室内休息了片刻,方才登车。其间抽空打了个电话,向大同“飞天宾馆”预定标间,打折价120元/天。这家宾馆属二星级,与大同火车站是近邻,主要是想图个交通方便。大巴车全程走高速,开车不久我即进入梦乡,一觉醒来已是夕阳西下,连日的阴雨终已远去,窗外彩霞漫天,甚为壮观。大约21:00点抵大同,司机声称正在修路,无法进站,让我在一处不知名的路边下车,“打的”前往大同火车站(15元)。“飞天”是家涉外宾馆,刚一进门就见到好几位背着大包的老外,然而,在办理入住时,总台小姐却婉拒我预付三天宿费,说是先住一天为好,免得以后又要提前退房,给她增添麻烦。听了这话,我真是一头雾水,然而,走进房间后,立马就明白了她的用意,宾馆内、外都在维修,房内设施不是一般的差,而且,窗外满是施工脚手架,房间里也有“告示”,提醒随手关窗,谨防贼人潜入。晚上懒得再外出活动,中午的“垃圾食品”也吃得太多,游壶口时购买的苹果还剩下两颗,权且用来当作一顿低热量、高纤维的晚餐。明日的计划是前往浑源县与应县,游览著名的悬空寺与辽代木塔。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167-r1305822-journals.html19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