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火车
长途汽车
地铁票价
公交票价
景点票价
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找寻四十二年的遗落
找寻四十二年的遗落
2010-08-17
lvping.com
找寻四十二年的遗落说真的,是二件物事,促使我对文字有了诉求。一是主席。如果不是起初他那有些层叠的情感,以致汇筑于无比至深的文字进而感染,我决不会想到生命里还会有这么一招。另一,则是旅行。笔墨游戏尔来四五年了。无论数量,还是大抵的形式,都及不过主席如此庞杂。还是一味一招地写着旅行。写攻略,写心情,写攻略中的心情,总之一切参杂。渐渐地,文风变得过犹修饰而宽泛起来。例举了,初走西川;重阳,我本在高处;为了将来的纪念;金陵有约;婺源故事;导游三十六计;上海接客;守望决绝;他们,我们;寄徽州友人;走合杭州。写游、写精神、写豪情、写乐趣。写人文、写感怀、写团队。写家庭、写父母、写爱侣、写朋友、写导游。写引子、写短诗、写故事、写过程、写思绪。记得去年,有些特别写了那篇走合杭州。写的是‘一家’。令许多人投来歆慕的目光,褒扬于‘孝心’昭昭。为免于羞愧,时隔一年,仍旧是旅行,仍旧要写‘家’中的主角——父母。今日之题,掰掰指头让时光逆流,与父母同龄的人,也许已晓得了晚辈的表达之意。然而,就在回来後,我反复在问父亲一些当年细节的时候,他似乎有些不耐烦了。当然了,他并不知道,聆听过后,我要写下有关这样的文字。从文字中,去找寻自己一种无以名状的情绪。1968年的12月9日,离我的出生还有11年的光景。二个素不相识的年青男女邂逅了。在这个偏僻荒芜的岛上,还有无数像他们一样豆蔻年华的男男女女。何为宿命?一个来自静安中心区‘上只角’,一个来自昔日大杨浦‘下只角’,在不知怎么着的情况下,二个同龄人被无形的推手推到了这里,这双推手就是宿命。而当年,这曾是使命,无比荣耀的使命。许多人都不曾想过回头,甚至沮丧得忘记了未来的样子。哪怕等到若干年后真正回来的时候,却依旧一如初之来时,不满十七岁的那副懵懂与茫然。那是一个北风乍起,萧索的季节,江面上的风更是猛烈,吹在脸上跟刀割一般。江风犹如哀号,大自然尚且如此,或许人世间的道途可以更恶劣。即便阳光灿烂,没有父母依傍的离家小孩,对于彼岸的那头,决非是该留恋的地方。2010年的6月15日,游崇明岛。端午时节。今番对于小波,我已经驾控自如了。临出发前,却问父亲,‘去程要不要侬来开?’按理一个多小时百公里的单程,哪需换人驾驶!可是我却是提了,父亲也欣然应允了。这就是父子间的默契了,他不会狐疑我是不是偷懒怕累;我也知道他的心思。心思正合,与一年前走合杭州的一样。只是那股得意自在的神情气消淡了些,口中自问自答的嘟囔之语寡少了些,但怎能与平时在城市中央里跑相比?这就是出游的心情,油然而生,尤其是举家一块的时候。是由于路程不长,后座的母亲也没有坐卧不宁的难耐。还是这片岛土令她显得沉静而内敛起来?小波一上高架路便一路飞驰。很快开始过长江隧桥。只是到西沙湿地,还得沿着陈海公路开行60公里。第三大岛,崇明,这就算到了?如此轻而易举。这是我第一次来。先前到过海南,想去台湾。而后者的抵达,有些人用了几十年。即使几十年过後,有些地方沧海桑田,有些地方还是落寞无垠。与四十二年前相比,在父母的眼里,崇明依旧还是那个崇明。人烟稀少,无繁华景象,乏人问津。冬天的风,会刮得你在路上站也站不稳。或许是当年那帮人的无私开垦还未尽到职?如果一直下去倒好,辛酸与荣辱共与这片岛土承当。而不像现在,来了还走,却曾经把最美丽的韶华生生留下。插队,老三届。一个个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名词,崇明也逃不过划上它的历史遗痕。与动辄遥远、无法想象的边疆边塞相比,去崇明插队,宛如自家门口的杂耍一般。殊不知,这杂耍起来,竟忘记了回家。虽近咫尺,但心灵上的距离丝毫没有缩短。于是,他们想家,想父母,想兄弟姐妹,想老师,想书包,想课本。但从来没有去想将来。那帮人失落给那个时代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今日车上,就有其中的那帮人和他们的儿子。当年情窦初开的年青人,如今已斑白了双鬓的青丝。其实,那帮人的故事朴实无华,今日踏上这片有滋有味的土地,徒留的,只是爱和敬意。当得知西沙不用花门票。父亲便不对陈海公路上那六十公里的飞驰唠叨妄言了。之前,很不情愿让小波几乎直穿了整个岛屿。至于我说及的一派景色,他说当年已见得太多太多,有什么稀罕!整日田里辛苦地劳作,见到绿色都有点恼了。哪像现在的人都久居城市,看惯了人头熙攘,偶尔假期出来欣赏一片盎然的绿色,怡然自得。这绿色也有了一个现代的名字,湿地。江涛阵阵,泥沙筑滩;芦苇依依,沙蟹横行。湿地的美,在于一种生态;人世间的美,在于一种生活。前进农场。旗号不改,名称犹在,所以在地图上依然标注,顺图找到它不是什么难事。从西沙出来,小波重又回到陈海公路。这条公路,是崇明最主干的主干道。崇明岛的地形是东西长,南北窄。岛北到岛南,图上比划,短短数寸指间。而东西之间实际长达百二十公里,陈海公路正是连接于斯。西沙、东滩,这二大湿地公园,即位于岛西东二端。前进农场,则位于岛中向北的方位。四十二年前初上这片土地,即到五年後相继离开,从此再也没有想到回去过。这或许是最没有眷恋的一次离别了。离别时,风吹过,田湿着,人倦了。没有探究离别时刻,那些人的心情。或许亦如来时一般的莫名其妙。五年多岁月的朝夕相对,相信能够互生情愫;不相信成就不了坚实的友谊。但恰恰是,随着一个个相继到岸,依然还原成‘上只角、下只角’,真的是那时代通信手段的极度匮乏?还是五年只顾低头流汗心力交瘁以及文化素养的止步不前,造就了本该如高山瀑布般奔流不懈的青春活力变成了死水一潭般的麻木?直到2008年的最末月份,赴岛整整四十年的纪念时刻。终于到了当年知青重聚的时候了。有人富贵、有人潦倒、有人病困、有人苍老、甚至有人已久别于人世。但更多的是像父母一样的普通、健康。毫无疑问,重聚的地点,在崇明。剔除劳作的五年,大多数人之间、大多数人与这片土壤之间,隔阂了三十五年。太久太久了!有着彻夜都道不尽的琐事。然而,谈得最多的却是各自子女,关系自身的那三十五年,仿佛又太少太少了。。。所以,父母前年已到过崇明。既来,少不了去前进农场的故地,看看。端午的来,除了驾小波、走隧桥、游西沙,这些08年看来不可能的事。仍旧要去他们的故地看看,纯粹地看看。这次的出发,完全是由我的主动请缨。08年的来过,让父亲对找到农场的路长了些许信心。尽管下了船,码头有面包车来接,并且车上一路大家忘情地絮谈,即使有心,也很难去记清楚路,但作为一个老驾驶员对路的敏感,父亲还是存有几分粗浅的印象。而母亲,依旧事事无忧,永远乐天,车厢里可是炸开了锅,至于窗外,对她来说,只有倒退的农田和一直都在的路。行至陈海公路中部,等完一个红灯後,便左拐。此时,还没有进入父亲的‘印象’。地图所示,北端尽头的那片区域就是前进农场。下个是丁字路口,抉择向左向右的时候了。这次信人不信图。路口巧遇红灯,也正有一女孩在路旁摆着西瓜摊。退下车窗,探头打听。女孩才多大的年纪啊!会知道四十二年前的老地方吗?我有些纳闷。十来岁吧。她一定不认识当初那些人,但她认得前进农场。前进农场与当初那些人虽都已成昨日,仅是物是人非而已了。确认向左,父亲从女孩坚定的口气中,慢慢在复原自己的‘印象’。此时已换我驾驶。‘前面右拐,右拐!’父亲指挥道。‘到了?到了吗?’我连问。‘这个是场部,也就是以前农场的总部、指挥部、集合部。’这个解释是后来问起才加的。一开始父亲用上海话嚷嚷的‘场部’二字,怎会叫一个没经历过当年岁月的人明白?如今场部已是光明食品集团的物所了,门口的门卫室有人驻守。小波径直地驶入。这是父亲的指示。母亲胆小地怕门卫出来拦。父亲回了一句,‘怕啥?说老知青回来看看。’知青,第一次感觉,原来这个名词也能那么自豪。写到这里,泪水有些模糊起视线了。泪水,顺着脸颊挂到了嘴角。泪水,人说是咸咸的,多少年来,我从没有尝过这般的滋味。不是因为我内心坚强,而是因为我幸运。幸运没有活在当年的艰困岁月,没有毁烂光辉的青春,更没有创伤梦想的未来。没有被烙上‘老三届’的印记,而只是成为他们的儿子。门卫确实没来过问。兴许他从来没有想通,一个旅游的时节,有自驾车来这里干嘛?原来的场部一定不是这样。光明集团已把它修葺成美池桑竹、房舍俨然之属。父亲执意要拍照,小波遂也并入了‘家庭’的行列。场部可是大变样了。至于,他们生活和劳作的连队呢?跟着父亲的‘印象’,继续探寻。‘我记得,路口有个杂货店,在那个路口拐右。’‘是不是这个?’开出场部没多久就看见一个,约摸的时间、路程也与父亲08年的‘印象’吻合。‘好像像,拐!’‘对了,肯定没错!’正当父亲释然地只等目的地到时,前面出现了一辆推土机,把整条道都给挡了。纵然小波侧过身来,也不可能过得去。‘哪能搞头劲?难道错了,不是这条路?’父亲开始疑惑起刚作出的判断。他跳下车,跑到推土机后面去一探究竟。回来後说,‘应该对的,前面在修路,有座桥,过了桥没多少路就到了。’‘要么别去了,前年都去过了,那里没啥东西的,天又挺热的,去镇上转转然后回去吧。’母亲回应了。‘也好。’父亲居然要放弃。‘车过不去,要么把车停在刚路过不远的那个新村里,然后我们徒步走过去看看。’我提议了一句。‘哦,也可以啊,不远了!小具(上海话俚语,小鬼)没去过,让他去看看。’父亲猛然又想到我会想看。思忖了片刻,也犹豫了片晌。‘这样吧,先倒车调头开出去再说,说不定真不是这条路。再找找。’一拍即合的意见,谁也不想把小波晾在那个稻田旁僻静的新村里。重回到那个杂货店的路口,沿着刚来的路,再一直往下开,去找寻那个可能‘对’的杂货店。‘不对,不对。不可能开那么久,调头!调头!肯定是刚才那条(路)。’直到再次调头折回这一路,再也没有所谓杂货店了。母亲却还不死心,一定要到路旁一处简屋里去问人。尽管父亲极力反对。母亲说,‘有什么关系啦,我去问问20连队在哪里?怎么走?’说着跳下车,奔了过去。‘都快四十年了,屋里的人多大岁数啊?还知道20连队?问得出才怪呢!’父亲忿忿地望着母亲的背影说。母亲回来了,果然被父亲说中了,寻问徒劳。‘快开车,快开啊!’父亲有些火气。屋外的狗,此时也吠得厉害。似乎也在催促着我们快速离开。那里还是得去。第三次来到那个‘印象’中唯一的杂货店路口。决计问店中之人。这次是父母同去,他们都怕对方的寻问方式再问不出个结果,那就彻底没戏了,索性同去。不经意间,我瞥见了一块很不起眼的告示牌。‘前方施工,请绕路而行。。。’心底觉得,这次父母同去的问路,多半有曙光了。‘走!这条路对的,刚刚开始施工,侬说阿拉运道发啦!前面可以绕过去!’边说边上车,格外地利索。刚看见了,再绕,总得过得桥去。果又遇上一座桥,只是桥上拦着块大石,谨慎些,父亲下车上桥勘察,然后转身向我们这边挥挥手,所幸大石旁留出的空隙,足以让小波的身子通过了。记得自己当年的求学时代,班里总有传唱至今的绰号。人一生最响亮的绰号,往往就是那个时候而来,并且叫响了一辈子。作为知青,没什么理由例外。在家里,每听见父母相互谈及知青的伙伴时,总会蹦出些奇怪的称呼,‘老牛’‘夜狐狸’‘小燕子’,我稍微留神,无一不与动物有关?想必只是巧合吧。父母亲当然也有属于自己的绰号。父亲叫‘老挂表’,母亲叫‘娃娃头’。绰号的出处总有一定的联系,不知父亲当年是时尚装酷?还是买不起手表?总带着只‘挂表’看时间;母亲以前的发型,属于天真可爱,便顺理成章成了她那个绰号的由来了。过得桥,心里踏实了很多。沿着田埂般崎岖的乡路,往父亲的‘印象’逼近。二旁都是些杂草树木,也有广袤的稻田。父母亲都想指认当时耕作的田地,无奈年复一年,记忆已不那么清晰了。 ‘咱们当年就种这样的田’。父亲指着前方一块块齐整的田说。我知道,尽管眼前烈日之下,四野地里空无一人,但我仿佛可以看见‘老挂表、娃娃头’,低着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劳作的身影。到崇明,我终于找到了,不是独一无二的无边风景,而就是那长长的身影。‘应该对的,我记得这对面有一排房子的,怎么现在没了?’‘我记得是要过一座这样的桥後,车子才拐弯进去到的。’‘不对不对,不会开那么久的。’‘是不是前面的那些房子?’‘不像。’父母相互交流着各自脑海里的讯息,可都拿不出定数来。小波极其慢吞吞地随着他们仔细搜寻、辨认。‘对了,08年来时,我听说,咱们的这个地方今后要改成养鸭场了。’‘是是。要不刚才经过的那个养鸭场就是了?看上去挺新的,像是这二年新盖的。’‘有可能。’父亲要求拐到门口去寻人确认。可是这里不像场部大门洞开,铁门紧闭,是那种留不出门缝让人窥望的扎扎实实的铁门。‘不是这里,走。应该还在前面’不知父亲是从哪判断的?‘不对了,再走,前面是21连队了。20连队就在这一块上。’母亲说出了自己的判断。‘我也觉得是,不过08年时,我明明记得对面肯定有一排房子,难道现今都拆了。’‘有什么不可能!二年变化大得很。’‘走吧,走吧。拆了,拆了。’父亲坚定却又带些不相信的语气说,表情有些失落。‘吃完午饭再走吧。’我提议。小波开过‘相见港’桥,停了下来。打开后盖,午饭是自备的简餐。‘相见港’,也时常在父母对话的语录中听过,不过这上海话听得,总不知个所以然。今日才明白,原来眼前这条弯弯窄窄流淌的小河称作‘港’;原来‘相见’二字是相见恨晚的相见。好一个名字!让渴望相见的人永远都不会迷失相见的地方。父亲说,那时的相见港还要再宽些,他经常成为浪里白条。知青的生活,这或许是不多的乐趣了。母亲说,当年也尝试游水,却险些葬身于此,多亏一个同学把她救了回来。否则,相见港将永不得相见了。这个地方实在是需要正儿八经留个影的。20连队的驻地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相见港,变作了全部的纪念。就在路边啃着黄瓜,嚼着豆腐干的时候,一老汉骑着自行车正面迎来,见着他也不见得有着四十二年前的阅历。不过,父亲还是迎上问了。但老汉的语言能力有限,父亲多半把自己的假想,——比如,前几年这里有一排房子,是不是现在都拆了?再比如,之前房子拆了,是不是造养鸭场了?都得到了老汉的点头认可。尽管答案依旧含糊,但父亲终认定,房子拆了。如释重负,仿佛那段记忆也随着房子一同湮灭在了尘土里。用完午饭,收拾完。回小波,开出没多远,又遇上一老妪在路旁操持农活。我们要走了,这可能是在崇明岛,最后一个搭讪的人。老妪像是外来人,说话倒能听懂大概,原来她以为我们是老板,上这儿来考察情况,进而开发投资。称呼我们老板?难道只要开车来的、到这荒郊野外来的,都是老板?都是开发投资吗?难道不可以是来对着历史探问吗?在她的眼里,至少不是。小波返回,途经刚刚施工的那条路,连着的桥断壁残垣,一并也在修缮。庆幸适才没有舍车徒步。这条路后一段一路延伸,可以通达长江边缘。父亲又说,当年也曾经跑到长江边,望江远逝。好!眺望江湖之水的波澜壮阔,是我非常欣喜的风景。父亲指着不远处的高林,信心十足地说,‘江边不远,应在林後。’我十分同意。通常在江岸的堤坝前,总会植上那一排排高大的防护林。可惜父亲错了,离别三十五年,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林後不是衮衮的长江水,仍是无穷的水田。小波再笔直行了多时,进入了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事后才知,这片广阔的区域,是1982年开始围起来的。小波不停,直至末路方休。尽头亦是一排防护林,水泥砌起的一堵石墙阻挡了所有向前的视线。墙后才是长江水在奔流。在石墙前,我一蹦一越,仍然觉得长江隔得很远。平时不太爱照相但总喜欢照标志性相的父亲再次提议照相。‘来来来,在长江边是一定要来一张的。’此刻,我似乎觉得长江又离得那么近,那么近。陈海公路,回程也必须要经过它。但又旁生了一个枝节,我想到去堡镇看看。一个码头,一个还算闹市一点的地方,没有一个景点;一张照片,别人看来可笑之毫无意义。四十二年前,一群人,从这里抵达,又从这里出发,载他们的是军用的大卡车。无论如何的颠簸,都不如内心的忐忑。三十五年前,带着淬励过后的坚毅,一些人,从这里回家。崇明之行果真要完全意味些什么的话,那就该从这里回家。只是不知道,下次回来,还要等上多少年?
转自:
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571-r1304988-journals.html
20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共
0
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苏州
杭州
宁波
深圳
东莞
天津
南京
武汉
无锡
重庆
温州
义乌
福州
南昌
昆山
石家庄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