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我的南中国之旅DAY18 我的香港行走路线 |
我的南中国之旅DAY18 我的香港行走路线 |
2010-08-14lvping.com |
南中国之旅直播博客:http://blog.sina.com.cn/ethanlo连续两晚落下没写博客,不是因为我懒惰,实在是事出有因。总之香港之行精神物质大丰收,害我体力精力大崩溃。香港,真是个考验脚力的地方,但交通和指示之方便,完全不用担心。璐易之前来香港均有他人相陪,除了购物便是购物,有不少想看之地方,这次准备一个人一网打尽。这样,我的香港行走路线就与众不同啦。也权给喜欢看些香港本色的朋友一些先行者的参考。 昨天照例到最后一刻,才从深圳酒店退房,然后背包乘地铁一号线至罗湖站,现在罗湖地铁和海关是基本相通的,指示非常清楚,我在路上先换了些港币,现在汇率已经是87左右了,人民币在香港越来越经花了耶。然后很快就进入出入境检查,出境很快,但是到了香港入境就猛得人多起来,在等候区像迷宫似的排队围栏中转了N圈后,大概半个多小时才轮到检查,验明正身后盖章,就一分钟时间,又到香港啦。 我熟门熟路地进到火车站,准备乘东铁线,以往这列车是可以直接坐到尖东站的,但是现在只能乘到红磡,幸好我这次酒店订在旺角地区,在前一站旺角东站下就好了。还有一个省钱的方法,我只坐一站路到上水,在那里买游客全日通,然后接下来一天,就可以无限次进出地铁站了,这可以省下不少地铁费。要知道,港铁虽然便利,但还是很贵呢!有时,购物游玩累了还是需要交通工具的。但罗湖到上水这一段不能用全日通,只能买票。这次我忘记带八达通,否则用八达通进站是比买单程票会优惠的。 一路无话,坐到旺角东站下,然后按照我研究出来的行走路线,加上我带的指北针,一路顺利地走了一刻钟,到达酒店,我这次订的位于砵兰街上的MK酒店,因为省钱所以订的便宜,一个单间才400港币,我想反正也不会老呆在酒店,只是睡一觉罢了。酒店门口有一个公共的体育锻炼区,楼上搭起了脚手架,刺耳的装修声让人有些不适,不过快乐的前台小姐告诉我六点以后会很安静。一进房间,我不禁哑然失笑,好迷你的单人间,我看网上点评说酒店房间很小,但实在没想到有那么小,除了放下一张小床后就没有太多剩余空间了,卫生间也是小得一个人在里面得小心翼翼,这大概是我看到的最小的酒店房间了。不过,谁让香港酒店都那么贵呢?好在小虽小,但够干净,该有的也都有了,其实空间利用上还是做得很不错的,小得很有设计感,哈哈。 休息片刻后我就出门,进行我的香港新探索了。我的第一站是上环,乘荃湾线从旺角到中环,再换港岛线乘到上环。然后就在上环古旧的街道上任意闲逛了。很多人不喜欢旧的建筑,我是相反的,我喜欢建筑的破旧感,这会引发一些故事的猜想。上环有好多高层建筑已经旧到不堪的地步,但是还依然生气勃勃地存在着,并发挥着很有趣的商业作用。像我喜欢的文咸街,就是一条贩卖海鲜干货的街道,tVB热闹剧集《溏心风暴》的发生地。在这样的街上,你会看到非常有趣的商业和生活生态,就是招牌和店铺都以非常传统的形式呈现,但是你又不得不说这是很潮的去处,因为它的运作是现代式的,同时又不乏时髦的人群。 沿着皇后大道向东,不一会就到达到半山扶梯所在的地方,我其实对苏荷美食区这样的酒吧西餐群并无太大兴趣,只是想乘乘这个世界最长的电动扶梯。就这么一节节地往上乘,看着周遭时尚餐饮和老旧街区相映成趣,扶梯中上行的人们和在餐馆中坐着的人们互为风景,也蛮有意思的。走到最顶头的些利街就结束了。然后我再从石阶一路下来。这大概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人种最多元化、餐馆密集度最高的半山腰了。回头看着一路密麻麻的两边高层建筑,心想大概就只有香港此地,才能在如此狭窄的道路两旁、而且是山上兴建这么多高层建筑,也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所以,随便一个镜头向香港的蓝天一拍,就会同时有好几幢高层楼房入镜,此景只在香港有。 逛过最IN的苏荷,我拐入结志街,一下便看到传说中的嘉咸街市集,这次香港旅行的参考书《香港50+1》中几位本港人极力推荐的老街,哈,原来就是一个自发的农贸市场,但是是建在山坡上的,所以从上面走下去,整个嘉咸街很是壮观,从海鲜摊、鲜肉摊、水果摊一直到鲜花、五金、作料,应有尽有。我也明白本地人对这样的传统集市的喜爱,如果我住在香港,我也会很爱逛这样的地方,像港剧里但凡主角的爸妈都会在这里买上新鲜的海鲜回去烧给未来儿媳吃,顺便和相熟的摊主、还有碰上的邻居聊上几句八卦,这样的桥段我总是百看不厌的,太鲜活、太本土化的生态总是新鲜有趣的。 然后,就在嘉咸街尾一个不起眼的门,看到一处名为“香滑咖喱屋”的餐店,但走入进去。发现来了香港,千万不要老是纠结于寻找书上或别人推荐的好吃的店,只随性去找你想吃的,很可能随意走入的一家店,都有很美味的食物,都有可能成为你个人的美食发现。这家咖喱屋便与我有缘,我经过中环多家名店,类似沾仔记什么的都没进去,看到这个店倒是很心动地进去了。这个小店里面只有大概八张桌子,我进去时分别有两男和两女在用餐。我就点了一个咖喱海鲜配饭,加柠檬可乐。真是既有料、又有味,那咖喱初入口并不见很有味,但它好像会自己加浓似的,越吃越香浓,而且辣得很爽,那海鲜、尤其是其中的鱼柳,被烧制得似乎每个空隙里都充满了咖喱的香气,而且一点不吝啬,量大份足,我一盘饭把一盘咖喱吃得干干净净,有点小撑。 满足了口腹之欲,继续在皇后大道上前行,在与其相交的多个小街中穿行,感受到那些大众摊贩小吃的热烈气氛。香港其实除了奢侈品牌和高档商业之处,草根阶层的生活也是相当棒的,那些老旧街道上的服装摊子和小奶茶、凉茶铺子,茶餐厅、面线鱼丸,才是传达着正宗港味儿的地方,一点都不比高级餐厅和商场来的弱。 然后去了中环地铁,乘到湾仔出来,就沿着海岸线走去看紫荆花和会展中心,对岸尖沙咀和这里中环半山的群楼相互映衬在开阔的维多利亚海两边,不知为何,总觉得香港的城市风景更有看头,随便走到哪里,回头一看,总是美好的城市天际线,配着海水,比陆家嘴那几幢早就看厌了的楼更有气势和国际感。 然后回头,通过写字楼间的过楼人行道,一直走到谢斐道上,一路往东,不久,就看到铜锣湾的灿烂灯火了。当中,还如愿看到了鹅颈桥底下打小人的老太婆们,这个带些封建迷信的巫术,也正好暗合上班族对于不少人的嫉恨,在这里借助老太婆不知所言何意的诅咒,把你心中有形无形的恶人折磨一番,也算泄愤了。 之后,就在时代广场、SOGO这些老三样商店,按照朋友嘱咐和自己需求,腐了一些败、败了一些物,细节就不多说了。值得说的还是波斯富街上的那家上海幺凤,每次来必去买它的山楂条,好吃到上瘾,这次又买了。当然,时代广场门口值得停留的,是新时代美食那个摊子,咖喱鱼丸绝对是第一选择,我狠狠地尝了两串,鱼丸结实有弹性、咖喱汁水浓郁,就着一杯柠檬汁当街食完这种港式经典小吃。购完物,在铜锣湾广场后的一条街上看到几家二楼书店,便去了一家叫乐文书店的,很小的一个店面,卖些港台畅销的文艺书、传记和旅游书之类的,我买了本《欲爱书》和《北海道,一个人的幸福旅程》,都是内地见不到的新鲜好书。 商场和书店都逛完后,坐地铁并走回酒店,已近十一点,意犹未尽放下东西,又出来,想去尖沙咀逛逛,再回头看看庙街夜市。地铁再坐回尖沙咀,发现行人渐少,商场已大多关门,原本在半岛酒店后一个大型ESPRIt特卖场也不见踪影。只好悻悻地沿弥敦道回走,不久便到了我爱逛的加连威老道,这个街上汇集着不少潮店,可以淘到很有特色的本地品牌tEE,回内地穿少有撞衫嫌疑。不过,那么晚了,也大多关门大吉。也罢,明天有空再来罢。想到书了推荐有一家很吃好的甜品店,我去了近旁的“糖仁街”,按图索骥、要了一款白雪红鞋沙冰,果然色面鲜艳明快,看着像彩色的棉花糖,但口感清爽怡人、果味浓郁,大夏天的夜晚,即使一个人享用,幸福的滋味也不过如此啊。 吃完幸福的甜品,便再往回走,沿着上海街走了几个街口便来到所谓的庙街夜市,太晚了缘故,大都收市了,但是看得出,这里是三教九流都有的地方,很有江湖气氛,大概也是港片里所谓的古惑仔出没的地方吧。看网上介绍,我酒店所在的砵兰街、上海街原来都是充满着“妓寨酒林”,现在嘛也不时看得到夜总会之类的场所,但不知为何,在香港看到这些和酒店、餐馆、生活店铺夹杂在一起的五光十色的招牌们,觉得很是稀松平常,就像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样,大家各取所需,并无好与不好之分。所以,我这个陌生的路人,还敢在深更半夜里,在庙街这样的地方大摇大摆地一个人行走。倒是走到弥敦道这样的大路上,被街上滴下来的水沾到,想到前段时间报道香港有楼上泼酸水伤人事件,还是不由紧走两步路,回到酒店了事。 今天很晚了,香港今日之游记明天再补。图片也后补吧!BtW,我在惠州了。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38-r1304609-journals.html23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