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去浦东半天。

去浦东半天。

2011-05-30lvping.com


  

    

  

      

  

    

  

         浦东的一些场馆,住浦西的不见得都会认得,这次去一趟“浦东展览馆”就颇费周折。先是打114查询其电话号码,几次都是说“没有登记过”,而且还“确实没有登记过”;后来想到打电话去报社问,因为是一篇新闻稿中提到了这个馆。那个版面的编辑倒是给出了地址:“合欢路260号,”——没有用啊,对于“合欢路”这个地名一样是全无概念。还好后面还嘱咐了“乘2号线地铁到科技馆下,3号出口出,再步行500米即是”,照着办是了。出口处上来,是一条迎春路,原来左前方就是区政府的那幢铅笔形状的大楼。沿着“迎春”向东,右手边经过了区少年宫,又经过了区图书馆,正想着多年前为了什么曾来过这两个单位的事由,路口到了:合欢路,——“500米”是说多了。因为这里的绿化很稠密,所以几乎是一下子就看到了路对面的四方形玻璃房子,非常巨大,而且正好被“迎春”、“合欢”和另一条叫“含笑”的马路合围着,位居三面高高的台阶之上,很有一点想要雄伟的意思。看过展馆外墙上的五个大字,似乎有点眼熟,待到远眺过去发现了区档案馆、出入境管理大楼等建筑,才明白这里是来过的,走过看到过,就是没记住。来是为了看这里的一个“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在三楼。记得几年前这项展事的第一届时,有报道说李政道与吴冠中在这里有一个互动,大致是:画家的一幅画画出了科学家的若干科学思想,而这一思想又恰好体现出了艺术的某些韵律,总之那位记者是如是诠释了展览的主题。这次来之前显然想过这档子事,这样注解固然有趣,但会不会过于小众?这样子恐怕会吸引不了太多的普通观众。所以这天,当进到会场里发现原来是五花八门、花样百出时,倒也不觉得意外,甚至还送了口气。劈面就是院士风采方阵,大约包括了每一位院士的肖像,风格和样式因人而异,同时还附着其中几位的的绘画和摄影作品,自然不乏佳作。接着是国际版块,有很精致的,比如火星车,巴别塔,生命树(重复世博会展出内容)。也有很滥的,比如一组日本的地震照片,前面放一具防核辐射服,就命名为“现代启示录”;几组三棱镜,应该是有序排列和艺术组合的,光线被折射后一再折射,于是被命名为“尽情忘却.光.觉”。 科技板块有点意思,有一处装置和展板显示,人们可以利用紫外线照射,来预知颜料中尽可能多种类的矿物材料以及树脂、清漆等物的荧光色相,由此来判定一幅“名画”的真伪和曾经修补与否,当然我理解其前提是事先对那幅珍品已建立了档案,真品尚未见过则无计可施。 科普板块就是很有意思了,一家意大利公司带来了多项能形象表现阿基米德科学和数学的现代装置。比如勾股弦定律 a平方+b平方=c平方,就在rt三角形的三条边上各做一个正方形透明容器,其面积分别就是a平方、b平方和c平方。在c平方里注满蓝色液体,当三角形的c边旋转到正上方时,液体经过通道下泄,正好能灌满到a平方和b平方里,反之亦然。看过这演示,中学生再想要背错该定律也难了。还有一具装置利用激光,可以在一个园的内外绘出任意多边的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因为其边长的总和可以无限接近圆周,再根据已知的直径或半径,就可以推算出圆周率小数点后面无限多位的近似值了。一架据说也是根据阿基米德的思路设计的弓弩机,上去试射时很是想象了一把。其他还有“球体的体积是与其等高等直径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二”装置,碗形天线直线传输声音装置,凹面镜聚光后能提升焦点处温度的装置,用简单排除法来选择出一组自然数列中的质数的展板,以及古代时候的各种智慧棋类,等等,每一项都可以亲自上去试着操作一遍。那个创意设计板块,看起来就有点困难了,一些东西看上去更像是种无厘头:几张普通的平面广告,因为宣传的是节能、环保,就说是与科学挂上了勾;一组用了应该是丙烯颜料涂抹在了磨光的石板上的作品,抽象得可以,拼命地看了半天,似乎觉得快要想象出来一点东西时,忽然读到作者在边上用文字提醒你“要以直觉视角体验与非逻辑逆向性思维结合起来予以观察和把握、驾驭,……”于是设想轰然倒塌,要重新再思考也捡不起线头来了。这位作者算是位头面人物。还有一位音乐家,将一首本来就比较晦涩的作品里的一个个音符提取出来,用星星点点的图标形式罗列在一张近似于五线谱的图表中,他说在这张非五线谱上,你能感觉得到一种安静、疏远和孤独,他还再次力荐“应该在体验着充满理性意味的听觉同时,视觉思维不可或缺”,——实在忍不下再这样一直被胡搞下去,终于迸出了一句“是可忍,孰不可忍!”当然也有悦目的,一位法籍华裔的玻璃艺术家做了一幅很大的京剧脸谱,脸上的各色油彩用不同颜色的玻璃拼接,各色玻璃的背后装上不同的灯。依次照亮不同的玻璃,视觉效果与整个脸放在灯光下相比完全不同,很特别。听说正在用这种工艺,为文化广场那里搞一幅丁绍光的巨作。 有一家经营各路瓷器的公司在会场里显得中规中矩,而且很低调,经过讨教,大致是弄明白了钧瓷和哥窑的区别以及各自的特点。 最后的一点时间,特地去看了那篇新闻稿里提到的“穿越红楼”和某高校送展的“自然的精灵”,不过就是些声光控制或者是红外感应,再加上一点投影。服了这位记者,就这些也可以大书特书的,大概是觉得前面提到的第一届的那位写得太辛苦,不如挑点轻松的写。又想起前几日这里的卫视晚间新闻,放在头一条播了未经证实的外电报道“关于奥马尔死了。”事后,几天里既无跟进也可以没有任何表示。现在的媒体,浮躁和轻率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再说到走出展馆时看见的那个“科学与艺术展”牌楼,会标下有一行字“上海浦东科技节”,——又是一个“节”。但凡上面的人想要命名一个节,就一定可以随手做到,用不着考量这项活动到底有没有历史渊源,也不用去考虑究竟会不会有大量人群参与到活动中来。反正,这天的观众数少于展馆的工作人员,你一有疑问或者一表示出对某个项目有兴趣,马上就会有一位、甚至数位志愿者跑过来要为你提供帮助,这样倒也不错。回去的路上在陆家嘴停了停。展览看得不怎么样,不妨碍想到滨江绿地去走走。今天有理由去那家星巴克坐坐了。看着天色慢慢变暗,对面外滩的街灯闪烁不定,渐渐连成了一线。到七点海关钟鸣响时,所有的楼群轮廓灯一起亮起,顿时觉得真华美。再一回头,原来浦东这边的楼宇照明更张扬,不仅是因为更明亮,还因为这里的玻璃高楼在夜色下的那份通透,突显出一种亦庄亦谐的特别媚力。经典和现代,就这样隔江相望。你不觉得它们之间会有冲撞,你会很庆幸今日可以这样地两者兼得,并相得益彰。5月27日写。.展馆。火星巡洋舰1号。阿基米德的弓弩机。茶具。颜色玻璃镶嵌制作的京剧脸谱。陆家嘴环行天桥上。近日干热少雨,浦江也露出了滩涂。黄昏。夜景。夜景。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2-r1324773-journals.html49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