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无锡灵山导游词---纯属自娱自编 |
无锡灵山导游词---纯属自娱自编 |
2011-05-31lvping.com |
到无锡,没去灵山?等于没到过无锡!“灵山胜地”是无锡的第一张名片。 有人到“灵山胜地”烧香,有人去旅游,无论烧香、旅游,均须买门票,180元/张,在驴妈妈、携程及其它旅行社,可买到打折票。应“环保”需要,自带香不得入内,可在入口附近寄存;如要敬香,须请“胜地”指定香,有状元香、平安香等等,灵山大佛下祥符寺请香的价格相对低一些。门票加上请香费,非普通香客可以负担。 离入口处不远,有个照壁,背后介绍灵山佛教渊源,提及唐玄奘时期的唯识宗、宋时的临济禅宗,虽明显无某宗派一脉传承,也无不可称道“胜地”佛教历史源远流长。 往里走,左右两侧,各有转经筒,可“体验”藏传佛教。至于发现有人逆时针转每个经筒,或有人逆时针绕着转经筒走,请莫诧异,这里并不硬性传承某一特定的佛教宗派。 接着可以看到, “九龙灌浴”表演,建议事先在网上或景区内了解表演时间(一天不少于五次),以减少不必要的等候时间。通过观赏表演,可以了解佛祖诞生的故事。莲花宝座,缓缓绽开,出现佛祖诞生时“唯我独尊”的“印度”形象,九条“中华”龙环绕莲花宝座,喷泉涌跃,响彻“胜地”的伴奏音乐尚不知来自何方,印度?中国?西洋?纯现代?请与乐盲如我一起,艰难地感受音乐意欲营造的或“华彩”或“圣洁”或“雄壮”或什么。。。 梵宫是人们前往灵山的主要理由之一,据称那里的建筑和装饰、摆件尽可以成为百年后著名历史文物,极尽精美奢华。听说梵宫,由政府和佛教界耗费多少多少个亿精心打造,以弘扬人间佛教,体现中国现代创新艺术水准,于2009世界佛教论坛大会开幕前建成。 外观梵宫似西洋大厦建筑,由建筑顶端可想象柬埔寨的吴哥窟或印度教寺庙,回头望去,一座似布达拉宫的建筑与梵宫遥相对望,隔着一汪似宗角禄康公园的“湖水”。。。 在梵宫门口交100元押金,支付10元租金,即可使用电子感应解说器。解说器可感应就近的景物。如果解说器突然“卡壳”没声儿了,可以用手指按或拍,直至解说器的若干红灯隐隐亮起来;或可以试着靠近景物,靠近再靠近,以期重新聆听到似赵忠祥拿足劲儿的男声解说。如果无论如何都无法再次听到“赵忠祥”,请不要期待工作人员 “对不起,对于给您造成的不便,我深表歉意”,那是因为,(工作人员)肯定你离景物还不够近不够近,纯属“洋盘”操作不当所致。 人们在梵宫停留时间最长的恐怕是塔厅,由塔厅顶部、四周的油画可以联想到天主教堂或西方宫廷,由字匾和东阳木雕可以想象到江浙祠堂或大宅雕楼,高处的飞天雕塑,虽不及敦煌原版鲜活,但也属仿造精品。塔厅环境光线阴暗,油画背景色彩抑郁,抬头仰望,在个别油画中,一位位曾引领人们走向光明的先哲面容,在大环境和小背景下,隐隐可见。。。 走出塔厅,有一个字画义卖专场,通过在那里展示的署名一诚法师的字,可以更“近”一步了解当今“书法”技艺。 之后,可以在十二生肖雕塑前,与自己的生肖合影,抚摸生肖雕塑的头,仿佛触摸着圆明园的那些失而复得或失而不得远离故土的兽头。。。 门票包含《吉祥颂》专场表演,请按照票上标明的时间进场观看,如果离规定的观赏时间还比较久,请不要走出梵宫,出去就进不来了。 “灵山胜地”最著名的当然是灵山大佛!无论开车、骑车或徒步,从城里往马山方向行进,经太湖十八弯,透过大山绿葱葱、柔和的线条间,遥望大佛圣洁、恢宏的身影,心中总会洋溢出祥和的暖意和喜悦。 步入整建一新的祥符寺,如果要到佛脚,请关注指示牌方向指引;或可登上108台阶,前往敬香;或可在大佛的莲花座下,顺时针转,默默感念佛的慈悲,也可环顾大佛日夜守护着的大地,感恩和欣赏上天赐予的湖光山色。 听说佛教相信愿力,就是如果人人都持有同一种心念,人多了心念强了,心念或可以变成现实。站在108台阶最上端,望向正在向上爬的人们,当时当下,我们自己的心念,每个人的心念,都是什么? 在“胜地”户外走着走着,在梵宫内走着走着,在祥符寺走着走着, “灵山蔬食”广告牌,间或、多次、突然、缓缓、巨大地撞进眼帘,实在“不容错过”! 多年来,无锡致力于打造旅游品牌,三国城、影视基地、蠡湖之光、摩天轮。。。毋庸置疑,“灵山胜地”是其打造出的最佳旅游名片,也是近年来中国各地仿古、仿名胜、仿文物中最为成功的典范。 可以相信,100年或更久以后,梵宫将成为后代研究中国21世纪初文化、艺术、宗教的重要代表性文物。100年或更久以后的后代们一定会感慨,生活在21世纪初的祖先,仿造手笔之大,仿造技艺之高超,百搭文化之大胆,堪称空前绝后! 记得1990代中,一群留学欧美名校的大陆年轻人聚集在香港半岛酒店,议论着“香港没文化”的话题,混杂其中一位留着马尾的香港艺术男生,举起杯子,操着半生不熟的国语说,什么叫文化,我举起杯子的动作,就是文化! 他说得没错!很有可能,在距我们100年前的年轻人们,在那时的胡适、鲁迅、梁漱溟们眼里,我们全力打造的这类景物,一点儿都没文化!Come on,没文化,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呀!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10-r1324885-journals.html15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