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在巴厘岛骑自行车

在巴厘岛骑自行车

2011-06-03lvping.com


  

    

  

      

  

    

  

        (遗憾的是这里不能直接把照片转过来,在我的新浪博客里完整的游记和照片:

  

    

  

      

  

    

  

        http://blog.sina.com.cn/hema91

  

    

  

      

  

    

  

        这次在巴厘岛最难忘的并有点奇特的经历就是骑自行车游巴厘岛。我们联系了一家专门组织自行车游巴厘岛的公司,每人的团费是40美元,包括一顿自助早餐和一顿午餐。公司派车把我们送到巴厘岛几乎最北面的那座火山口附近,然后再骑车回来,来回大概要9个小时左右时间,很有意思。由于自己骑车,既可以好好地欣赏路边的美景,还可以细致地到村庄里探访当地的居民,更可以到田野里参加他们的劳作,充分了解他们的生活,还锻炼了身体。

  

    

  

      

  

    

  

        早上八点半这家公司的一辆可以坐十几个人的面包车就到宾馆接我们,车上已经有8位来自法国的游客,我们11个人就开始了“BALI ECO CYCLING TOUR”,我想,这里的eco既可以翻译成生态的旅游,也可以翻成经济的旅游。

  

    

  

      

  

    

  

        这就是我们乘坐的铃木面包车,上面还贴了红色的中国字:“世界一”,从标志的NO.1来看,我估计他们想说的是这是“世界第一”的意思,但是由于中文学得不好,序数词与基数词搞不清,就出了“世界一”的洋相。导游小伙子的英文很好,一路喋喋不休,讲解一路的风光和民俗,可惜我们听不懂。

  

    

  

      

  

    

  

        车行一个多小时后,就来到一片梯田,司机停车让我们下来拍照。

  

    

  

      

  

    

  

        我当年插队的地方也有梯田,自然不会像第一次看到梯田的人一样大惊小怪,但是我发现这里的梯田真是很美,原始的美、自然的美。

  

    

  

      

  

    

  

        印尼妇女头顶着货品向旅游者兜售。

  

    

  

      

  

    

  

        路上看到的一座火山,据说这是岛上最高的一座火山——G.ABUNG,海拔3142米。

  

    

  

      

  

    

  

        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巴厘岛的另两座占据第二和第三高的火山附近,这是汽车行程的结束,在这里山坡上的饭店吃自助早餐,饭店有个很大的观景平台,一边吃东西,一边看看火山风光,何等乐趣。右边是饭店门口的神像。

  

    

  

      

  

    

  

        地上的一堆花瓣、食品,就是给那些神像的供品,所以在巴厘岛行走时要注意,经常会在路上发现一小堆供品,不要去踩踏,会被认为对神的不敬。

  

    

  

      

  

    

  

        店门口的有各式各样的神像的雕塑,我仔细看了一下,都是用火山石雕刻的,很容易风化,也很容易长青苔,所以看上去很古朴的样子。

  

    

  

      

  

    

  

        早餐就是在这里享用自助餐,其实这个时候已经上午十点半了,才吃早饭。

  

    

  

      

  

    

  

        店堂里的雕塑

  

    

  

      

  

    

  

        店堂里又一个夸张的雕塑,估计也是一个什么神。

  

    

  

      

  

    

  

        早点品种琳琅满目。

  

    

  

      

  

    

  

        一边吃早饭,一边在观景平台上欣赏远处的山景,这是第二高的火山B.ABANG,海拔2153米,下面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堰塞湖。

  

    

  

      

  

    

  

        这是观景平台正对面的另一座火山G.BATUR,海拔1717米,其实巴厘岛就是由几座很大的火山喷发后构成的。想象不出当时是如何的轰轰烈烈,当然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了。

  

    

  

      

  

    

  

        从G.BATUR火山的平平的山顶可以看出这是典型的火山。

  

    

  

      

  

    

  

        拉近点看,注意山坡上冒蒸汽的地方。

  

    

  

      

  

    

  

        再拉近点看,这是山坡上的一个火山喷口,至今还在不断冒出蒸汽,说明下面的熔岩活动还很激烈。由于这天为方便骑行,没带可以挂长焦镜头的单反相机,只是带了副机——小5,焦距不够长,就无法再拉近了,所以细节看不清了。

  

    

  

      

  

    

  

        早饭后,汽车再带我们走了一段,去了一个咖啡庄园参观,那里种植了不少可可树和咖啡树,第一次看到长在树上的可可和咖啡。导游利索地爬上一棵可可树,摘下一个可可果实给我们看。

  

    

  

      

  

    

  

        这就是可可果实,百度上这样写道:果实叫可可果,长可达35厘米,直径12厘米,呈卵形,表面有10条脊,黄棕色到紫色。可可果内含种子(即可可豆)20至40粒。豆长约2.5厘米,包于粉红色有粘性的果肉中。

  

    

  

      

  

    

  

        这就是从果实里取出来的可可豆。

  

    

  

      

  

    

  

        这是咖啡的果实,里面的核就是咖啡豆。

  

    

  

      

  

    

  

        这里也供着神像,下面放着好多供品。

  

    

  

      

  

    

  

        在遥远的印尼的山村里,居然发现有按照中国古代铜钱造型铺设的地砖,那是用人工一粒一粒石子铺出来的,只是上面一个字不知道是什么字了,永还能看出来,通宝也应该没问题。

  

    

  

      

  

    

  

        很奇怪是吧。

  

    

  

      

  

    

  

        这是一只始终不肯露脸的当地特产的一种猫,它喜欢吃咖啡果实,但是吃下去后,里面的核它消化不了,就跟着粪便排出来了,后来人们发现,在它的消化道走了一趟后排出来的咖啡豆,比其他咖啡豆更香,因此,当地人就专门收集它的粪便里的咖啡豆,制成“猫屎咖啡”,价格还特别贵,因为物以稀为贵,产量低么。

  

    

  

      

  

    

  

        作坊工人在烘焙咖啡。

  

    

  

      

  

    

  

        这堆是普通的咖啡豆,一般都有一条凹槽,他们称为“母咖啡”(woman咖啡),当天让我们免费品尝的就是这个咖啡豆制作的咖啡。

  

    

  

      

  

    

  

        这堆是从咖啡豆里挑出来的长得圆圆的咖啡豆,他们称为“公咖啡”(man咖啡),据说香味好点,价格也贵点,如果要品尝的话,要加点钱。

  

    

  

      

  

    

  

        这堆颜色浅的就是“猫屎咖啡”了,价格更贵,如果要品尝,要加好几美元一杯,想想有点怕,还是没敢品尝。

  

    

  

      

  

    

  

        当地的一种什么水果,据说国内超市有,我没见过,老觉得像个穿山甲。(有网友告诉我,这叫蛇皮果,真像。)

  

    

  

      

  

    

  

        店门口的神像和供品,由于是水果店,供品里明显水果多了。

  

    

  

      

  

    

  

        中午12点半,我们的骑行从这里开始了。这时我们才发现,我们乘坐的面包车后,始终有一辆装载着十几辆自行车的货车跟在后面。现在把自行车卸下来了,各人认领一辆。对于我这样的自行车运动爱好者来说,骑车本来就是爱好,原来想应该没有任何技术问题,换挡什么的都是基本功,上车后才发现,前、后刹车与我平时用的刚好相反,所以不能按常规做法先刹左刹(即后刹),必须先刹右刹,或干脆一起刹。后来半路上就差点出事,一个印尼小孩看见我们车队来了,就非常热情地跑到车前来跟我握手,吓得我一把左刹车下去,偏偏刹死的是前轮,车子又在高速下坡滑行,立马后轮都腾空了,差点翻车。

  

    

  

      

  

    

  

        出发前还讲了些规矩,意思是任何人不能超过领骑,这与我们平时的骑行活动时的规矩一样,后面也有一个收队的。这支队伍就浩浩荡荡的有13个人了。

  

    

  

      

  

    

  

        中途我曾飞速地超过领骑,到前面去为队伍拍录像,结果停下来时领骑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黄色的纸片,笑着对我说黄牌警告一次,如果再超过他,就要把我送回面包车上去了,以后就再也不敢造次了。

  

    

  

      

  

    

  

        穿行在这样的田间小路,很是惬意。

  

    

  

      

  

    

  

        热带的田园风光。

  

    

  

      

  

    

  

        到一个村庄了,领骑的导游小伙子让我们进村庄里随便找户人家串串门。

  

    

  

      

  

    

  

        我们就进了一户人家,占地面积好大好大,有好多房间。各个房间有各自的主人,有老人住的,有小孩住的。右边这个是凉棚。

  

    

  

      

  

    

  

        导游兼领骑在为大家介绍这里的风俗习惯。

  

    

  

      

  

    

  

        但是到室内一看,很简陋很简陋的,但还有有一个小小的电视机。

  

    

  

      

  

    

  

        在凉棚里劈竹片的女当家的。

  

    

  

      

  

    

  

        这房间估计不住人的了。

  

    

  

      

  

    

  

        又是一个卧室。

  

    

  

      

  

    

  

        这是卧室兼仓库了。

  

    

  

      

  

    

  

        看得出,这是小男孩的房间。有赛车广告,也有羽毛球拍子,但只有三、四行拍线,估计早已不用了,只是作为一个装饰品挂着了,否则想跟他们PK一下。

  

    

  

      

  

    

  

        估计是用来喂猪的什么叶子。

  

    

  

      

  

    

  

        小门后面是他们家的家庙,供奉着很多神灵,外人不能进去。

  

    

  

      

  

    

  

        家庙门口还是有精致的雕刻的。

  

    

  

      

  

    

  

        一个小亭子(其实应该说是佛龛)里就是供奉一个神。如果这佛龛越大,越多,说明这家人家越有钱、越有地位。

  

    

  

      

  

    

  

        第一次看到椰子是这样长出叶子的。

  

    

  

      

  

    

  

        切猪食的小女孩。

  

    

  

      

  

    

  

        她也去凑个热闹。

  

    

  

      

  

    

  

        关在笼子里的大公鸡。

  

    

  

      

  

    

  

        他们家的更衣室?

  

    

  

      

  

    

  

        还有黄牛。

  

    

  

      

  

    

  

        小男孩在他们家的院子里为我们表演倒钩踢球,动作很娴熟,而且直接摔在泥地上,而不是足球场的草地上,我生怕摔着他,他觉得无所谓,反复为我们表演。看得出这里也是重男轻女,小女孩在劳动,小男孩在玩球。

  

    

  

      

  

    

  

        这房子前又有个佛龛。

  

    

  

      

  

    

  

        村民们也有不错的业余生活——打桌球,看他们很认真的样子,似乎在比赛或有钱的输赢,我不敢上去凑热闹。

  

    

  

      

  

    

  

        离开村子时,路边的小孩子热情地打着招呼:“hello、hello”,并做着各种鬼脸,真的可爱。

  

    

  

      

  

    

  

        一路上,只要看见我们骑行队过去,这里的人们都会热情地打招呼,挥手致意,并很真诚。

  

    

  

      

  

    

  

        出来后看到,这批佛龛明显高级,这是村子里的神庙。以下都是一路看到的各式神庙,或是私人家的,或是村子里的。

  

    

  

      

  

    

  

        神像都有大油肚,所以当地人胖胖的有个油肚的是属于比较美的。

  

    

  

      

  

    

  

        这户人家的家庙比较漂亮。

  

    

  

      

  

    

  

        这是村口的钟鼓楼,旁边的木棒是用来有紧急事项时敲击用的,后来用上了高音喇叭,看得出的。

  

    

  

      

  

    

  

        右边的凉棚是村里公用的,集会或是人们平时闲聊,都在这里。

  

    

  

      

  

    

  

        村民们在田间劳作,我们也去“兼职”劳动了一下。

  

    

  

      

  

    

  

        。

  

    

  

      

  

    

  

        但是用簸箕来簸米就不是一时半会能学会的。

  

    

  

      

  

    

  

        在30几度的温度下,这样的“凉帽”感觉一定不错。

  

    

  

      

  

    

  

        田间小景。

  

    

  

      

  

    

  

        这是一个村庄的标志牌。

  

    

  

      

  

    

  

        稻谷熟了,怕鸟来吃,就放置了很多赶鸟的东西,连公牛标志都用上了。

  

    

  

      

  

    

  

        这个东西不要说吓唬鸟,晚上我经过都会被吓唬到。

  

    

  

      

  

    

  

        丰收了。

  

    

  

      

  

    

  

        这户人家估计在办喜事,布置得喜气洋洋的。

  

    

  

      

  

    

  

        在村口小憩。

  

    

  

      

  

    

  

        我一直不明白的是这里每家每户占地面积极大,房间很多,但是入户的门是如此的狭窄,以至于胖点的人进去还有困难,我以为会有宽敞的边门或后门,走一圈,发现没有。

  

    

  

      

  

    

  

        有趣的是门口有户籍牌子。

  

    

  

      

  

    

  

        上面有门牌号和住了几个人的登记,大人、小孩和老人各多少。

  

    

  

      

  

    

  

        田间头顶物品的妇女,这是他们的基本功了,随便什么都顶在头上走,包括整根的芭蕉树,也是一大根横在头顶上。

  

    

  

      

  

    

  

        几十斤重的东西,随便就顶上走了。

  

    

  

      

  

    

  

        (上集完,下集待续。)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438-r1325035-journals.html16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