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西塘,乌镇,同里,周庄20天吃喝拉撒碎碎记(图文)

西塘,乌镇,同里,周庄20天吃喝拉撒碎碎记(图文)

2011-06-28lvping.com


  

    

  

      

  

    

  

        春天刚临,向往自由的情绪开始作怪了,拼了命的凑出近一个月的时间去江南走了一趟。只要是在让人手足无措的异乡,换一副陌生脸孔,偏离平常生活轨迹一段时间,之后,我才能按部就班的重新工作。

  

    

  

      

  

    

  

        对我来说,旅行的意义在于远离喧嚣的城市和紧张的工作,让情绪得到彻底地放松和休息,又能一次次的走进他人的生活,体味他人的风景。游走其间,你会发现走的越多,越能抽离出自己的生活,越懂得宽广和多样,越能宽容平和面对自己惨淡的人生。此回由于工作的变故,索性一个人背上行囊,踏上一条未知的路 ……

  

    

  

      

  

    

  

        很多人说: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居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群人。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也有幸做了一回江南人。如当地人般游走在那几个江南小镇之中,还有那些知名与不知名的景点名胜,那些水乡的“经脉”街道弄堂,对我来说虽只走马观花,行色匆匆,亦少不了静静感受,细细品味的机会,也算有张有弛吧!虽与萦缠在梦中的江南落差很大,不如自己设想的那般“净明”,但此行仍带给自己不少的奇遇以及前所未有的感受。

  

    

  

      

  

    

  

        去水乡游览,不宜人多,一人游幽,二人游静。此时的江南,正值早春,静下心来,慢慢地品味。头三天,紧绷的神经依旧紧绷,恼人的心情依旧恼人,一周过后才完全散淡下来,彻底放空自己。十天半月舒畅无比,很不好意思的是半月之后顿觉无味。是的,我开始怀念城市喧嚣人际纷争,那是个鲜活的世界。不能不承认,我是食肉动物,无法再食草一样。就像每一个出走的人,都以为自己能随时放下一切重新开始,可最终却不得不回到原点,而这正是人生的悲剧所在。而这儿的一些普通人却能够享受上界神仙才能享有的清福,他们无须出走自然也不必回家。而这些我却无法真正的获得,只能短暂拥有。

  

    

  

      

  

    

  

        此去江南,因时间充裕,行前做足功课,了解不少当地特色。虽说大多都是随机行事,但那份备忘着实令我在途中省力不少。以下的文字,是攻略也好,心情游记也罢,我尽量不以流水帐式的叙述,也不拘泥任何形式,做不到文笔优美,但不至烦冗拖沓。尽量的有据可依,给喜欢游走的路人提供一些参考或使大家有所收获。但更主要是作为一个记录,将来给自己一个回味的机会。

  

    

  

      

  

    

  

        这斑驳的墙壁看来是有些年头了,宅子必然比俺爷爷辈的岁数大。真想进去溜达一圈,不会让我撞上一个老神仙吧!

  

    

  

      

  

    

  

        从四个古镇客运站去往每个风景区的路上,我甚至都有相同的错觉:我怀疑是否来错了地方,那些道路两旁尽是些现代感十足的店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这哪里是我魂牵梦萦的江南水乡!幸好每次这种情绪在不久之后都得到平息。总是行至小镇入口的某个牌楼,穿过连接镇里镇外的某座小桥,或者某条街巷两旁开始出现的繁茂郁翠香樟树,白墙黛瓦的江南小楼,接着映入眼帘的往往就是副翠生生的画面,每次如同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此时才得以见到各个水乡的真面目,可真是周折啊!

  

    

  

      

  

    

  

        由于历时将近一月的游走其中,长期逗留,一次次深入寻秘,我发现事实上已经没有什么安静村落与古老小镇了。各式观光客始终以攻城掠寨横征暴敛的气势狼吞虎咽着一栋栋建筑。吞咽着书院,祠堂,还有一个个小妾般的园林。见过某条街道的一头受保护,被保留,而另一边却被抹去,无痕。那些弄堂里的老房子,木头窗户,剃头铺,煤炉子都在慢慢的消失,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消失。不知道这儿能不能再放慢点脚步,审视下周围,再问一问消失了的还能不能再回来?所得和追求的是不是一致?当我从那些残留小巷里透过屋檐仰望着云彩变幻的天空的时候,视线里显现的景象与矗立着高楼大厦的城市上空也没什么区别。某个时刻我觉得即使天空一样,生活方式还是多少有不同的,即使生活方式相同但每个人的人生是不同的,即便人生的本质相同,至少那些欢乐数量,痛苦数量,那肯定是不一样的。

  

    

  

      

  

    

  

        笼统的讲乌镇颇具观赏性,新建的老街都挺有味道,环境不错,格局统一,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的。河道两旁曾有过的破败基本拆除,镇内的住户多数已往外迁,供居住的民宅被新建的拱廊曲巷,楼阁庭台所代替,一切是那么的错落有致。西塘同里和乌镇相比之下就有些杂乱了,我想更多的原因是因为那些具有当地鲜明特征的民宅和住户都还身在其中,游人们时尚的装束和古怪的身段看起来是多么的不搭调,身临其中你会一下子发觉这种差异也挺让人回味的,在乌镇我就没有这样的突兀感。周庄因为整体狭小,显得更精致一些,当然也就更热闹一些了。网上刻薄周庄如何如何的商业化,如何如何的唯利是图,但从古镇风貌与水乡建筑来说,周庄算是“水乡”的典范,多年成为江南小镇的旅游热点使其不堪重负,成为宁静水乡的反面教材。多年的游走经历,让我知道面对这样的情况不能抱怨,造成这种境遇的大家都有份,以往的暴怒也是来源于自己的无力感,逞口舌之威毫无意义。

  

    

  

      

  

    

  

        一些有洁癖的游客,去江南小镇大可选择人稀的雨季前往就行。

  

    

  

      

  

    

  

        随处走走尽是这样有味道的老宅子,不知道每平米多少钱,想来肯定是比城里的便宜很多。要是在这儿娶个媳妇,买个老屋,这得省下多少银子啊!

  

    

  

      

  

    

  

        以前工作间歇,时不时的都会外出走走。有时独自一人,有时成群结队。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是只身上路,即使最近密朋友发出邀约,也是尽量回避。因为一块儿的人越多产生出不靠谱的游伴的可能性就越大。平时生活习惯道德指数相近的朋友亲邻不知何故各项指标会大大低于出门前的水准。就像是出走的目的不是因为发自好奇心或求知欲的驱使,完全是因为要经历一次肆无忌惮不加约束的发泄放纵之旅。他们会为各种无关痛痒而大动肝火,不留余地。就像捡到一张不必为言辞行为负责的空白支票,能签多大签多大!并且出于平时的交谊,也不能一走了之。现在的我,更愿意在路上找寻同路的游伴,即使在出现岔道的时候,我可以不以为然的选择分道而行。

  

    

  

      

  

    

  

        好吧,我以前经常与一帮子不着四六的人四处游荡。途中经常会发生一些莫名其妙哭笑不得的事。因为想念面条味道而恐吓丈夫要绝食的幼年妇女;因为床的高度而与宾馆服务台大动干戈的半小老头;有旅途间隙搞失踪幽会神秘网友的千金小姐。从不往自家窗户外扔垃圾的却在风景区这么干了;在高原上随便就把不知用多久才开的花儿给摘了;平日里知书达理却在偏远村镇少数民族地区劈头就问人家月入几何是否婚配?在欧洲感慨他国多美好多干净,在艰苦贫穷的地区却满身飘着优越感;有甚者还去嘲笑那些虔诚的藏人,嘲笑他们满身脏污,长途跋涉的朝拜,把积蓄换成金粉朝贡寺庙。无论在哪儿,面对那些人,就这么粗暴的插入,死不惊人誓不休招人厌恶。还有那些出门后仍一丝不苟保持家中习惯的男女老小,不到迫不得已,尽量在家待着吧。

  

    

  

      

  

    

  

        先去了苏州的数个园林,如出一辙。厅堂、走廊、粉墙、洞门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领略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

  

    

  

      

  

    

  

        而后到了同里,遭遇了有食客栈邪气的杨二,这也是奇遇的开始,在杨二的带领下品尝当地的各种美食,结识各色有趣人儿。坐在朽木酒吧门前的廊蓬里看着那些小姑娘走来走去,皮肤晶莹,大腿紧实,眉目生动。可两腿没站稳,屁股没坐热,一通通电话如同一道道催命符招魂幡悲催的把肉身给召回城市。处理完手头俗务,可飞出去的心注定无法收回。

  

    

  

      

  

    

  

        折回之后先奔赴了西塘,南来北往的客蓬蓬勃勃,酒吧里的歌手总唱着伤心的歌,在“彩云堂”的院子里暖融融地晒日头,模仿易中天的姿势吃了碗“陆氏小馄饨”。去了亮丽光鲜的乌镇,整齐划一的建筑,体验到乌镇夜的那份宁静。怀着虔诚的心观摩了茅盾先生的故居,读过先生不朽的作品,一代文豪,历史的足迹在这里娓娓道来,愤慨的是一路人声鼎沸,闹声不休,难道这些都是前来拜谒先生的?

  

    

  

      

  

    

  

        去了鼎鼎大名的周庄,见识了它因多年成为江南旅游热点而带来的使其不堪的重负,那是太多的客把那里当作天堂,贪婪的围着。最后回归同里,与杨二一块厮混了半月有余,由于他热情安排,到一处私人老宅,阅尽古物之美。被几个女文青拖着去看油菜花,看田野里呈现出奇妙的色彩。在朽木酒吧和各式各样的路人聊天,不停的被女流氓灌酒。归前承蒙杨二美意,收下一块腌肉两塑料瓶咸菜。

  

    

  

      

  

    

  

        罗星洲,当年被日寇焚毁。当时一支100多人的国军便衣队偷袭驻扎在同里的日军,后旋即撤退,增援的日军抓不到人便迁怒于罗星洲上的葱郁树木,说是这些树木挡住了视野,下令焚烧。于是,小洲上的树木、建筑物毁于一旦。经过重修后,现在已成了一座庙宇。我并无虔诚的心,不知麻木的撞钟后会否惊扰寺庙的神灵。。。

  

    

  

      

  

    

  

        石板上刻得是历年来同里拍摄的电视电影。粗略一看,“风月”赫然在目,想起了哥哥,一阵悲伤!

  

    

  

      

  

    

  

        门票

  

    

  

      

  

    

  

        长篇累牍的说了这么多没用的,接下来会整理出实用的内容,譬如食住行和门票。美食对我来说要整理出成篇的文章有较大的难度,因为想写的实在很多,加上本人较为懒惰,所以打算放到最后,如果想了解其中关于美食的具体细节那还得等一段时间。先说说门票。

  

    

  

      

  

    

  

        再好的山水,一旦收门票,我就心生厌恶,可又有什么用呢,你会因此不去么?那岂不哪儿也去不了了。本来就是世界排的上号的高税赋国家,公民还得从一处去往另一处一路留下买路钱。人家可说了:玩不起就别玩!这话让我气炸了,我这是干嘛?大老远花钱花精力的走一趟,还滞这份闲气。得,甭废话,甩钱走人。后来的日子我花了些时间专门向当地人讨教心得,现在简单说说,也请知情好事者详细补充。

  

    

  

      

  

    

  

        非常规方法:首先行李是最大的问题,你背着大包小包,一眼看便是游客,这票铁定免不了。假如你能轻装上阵,以后的事就好办了,工作人员会误认为你是古镇居民。假如问起了,你也可胡诌是某个客栈的住客,他们一般不会为难已经入住的游客。还有一个原则,切忌成群结队,即便二,三人也要分头进入。还有种很好的情况是客栈的老板有能力也愿意把你接进风景区,但你这得有大大的好人品。

  

    

  

      

  

    

  

        常规方法:避开检票时间,他们也要吃饭睡觉不是。先说说周庄,那儿的从业者好像特别敬业,执勤得至晚上9点,还最遭游客怨恨。这还不算完,可气的是周庄那种堵漏方式,它不像其他古镇那样在镇区外围设卡,你进了风景区就拿你没辙。它那是在风景区内部,还净是挑些风景秀美之处,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随机抽插,让你避无可避。每次过卡我都有种想不顾一切地抽出兜里被我唔得烂热的那张票根,像一个示威者一样举着抗议的旗帜在他们眼前挥舞,可我在里头穿行了大半天,他们都没抬头正眼看我,心都要碎了!有一次,看门大姐朝我妩媚的看了一眼,我配以华丽而忧郁的眼神回视,可我那颗洁白的心啊却如同林间小鹿般扑扑乱跳,幸运突如其来总会突如其去,她兀自转过头去,和同事聊起天来。这种滋味真是销魂!

  

    

  

      

  

    

  

        同里和西塘就比较顺利,黄昏到达景区,住下。第二天便自由的闲逛,门票免了。西塘周一至周五免费开放。

  

    

  

      

  

    

  

        乌镇我是主动求票,因为它的风景区分两处,东栅和西栅,而我又不愿意错过任何一处。

  

    

  

      

  

    

  

        如果一心要逛景点的朋友可在同程网上订8折票。

  

    

  

      

  

    

  

        住

  

    

  

      

  

    

  

        “住”在旅途的过程中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很多朋友出行甚至就是为了好好的睡上几个懒觉,沿途的风景倒是其次。当然住有很多的方式,譬如对于学生出于经济的考虑,青年旅舍是不错的选择,至少不会很差;想体验传统当地生活方式的可住一些风景区内的当地民宿,经过我这段时间的了解观察,各小镇的客栈硬件方面都过得去,基础设施也齐备,出门就是小桥流水,风光无限的客栈也不少。但普遍的问题是隔音效果都一般,我想运气好甚至还能听到大分贝的叫床声吧?走廊里也没有摄像头,好几次差点忍不住停下脚步贴着门去听一听;对睡眠品质,服务意识有颇高要求的朋友那就只能选择古镇周边的宾馆酒店了,虽说舒适度高于民宿,但我总以为缺少人气儿,会产生又回到都市的错觉。风景区也有价格高昂的古典客栈,软硬件即使在大城市也鲜少见到,我在周庄也有幸奢侈了一回;还有一种非常简单的选择是出于交通便利,汽车站附近的小酒店都是不错的选择。而我一般先考虑安全,干净,方便,其他的都是其次。

  

    

  

      

  

    

  

        我的住宿情况以供借鉴

  

    

  

      

  

    

  

        同里“有食客栈”,风景区的普通民宿,先住价格80的普通间,后住80带阳台的临河单间,后者非常不错,由于住的时间长,相应便宜些。另外客栈做的饭菜超级好,尤其各种腊味,强烈推荐。

  

    

  

      

  

    

  

        西塘“彩云堂”青年旅舍,不到200的大床房,周末可能还贵些。床位好像四,五十的样子。

  

    

  

      

  

    

  

        周庄“正福草堂”,想来江南最好的客栈也就如此了吧,刚进房间有惊艳的感觉。住的还是价格最低的客房,没记错应该是480。另外同里有分店。

  

    

  

      

  

    

  

        乌镇住的店家名彻底给忘了,价格100多的临河房。中国古镇网收录的各镇客栈相当齐全,可自行选择比较。

  

    

  

      

  

    

  

        交通

  

    

  

      

  

    

  

        此回行程很顺利,自以为没多费腿脚。我主要长途选择火车与飞机,短程巴士。也有很多其他方式,应视不同情况而定。我流水账式的记述一下:

  

    

  

      

  

    

  

        第一趟北京(火车)--苏州--同里--上海(飞机)--北京,

  

    

  

      

  

    

  

        第二趟北京(飞机)--上海--乌镇--嘉兴或嘉善(记不清)--西塘--嘉兴或嘉善(记不清)--吴江--周庄--同里--苏州(火车)--北京。看似繁琐,其实一路走来还是很顺畅的。主要是行程没有固定和必须的计划,没有时间的限制,到达一站接着打听下一站的路线,当地人总能给你很好的建议。原本游览古镇时打算租辆自行车骑行游,可打听多次,即使青年旅舍也不提供此项服务,当时很纳闷后来待了一段时间明白了,这次到过的几个小镇实在玲珑,风景比较集中,三步一水,五步一桥,举足是河,望眼是桥。自行车就成了负担了。

  

    

  

      

  

    

  

        游

  

    

  

      

  

    

  

        “游”是旅游的核心内容,在选择知名景点的同时,要对它有个大概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减少出现索然无味的可能,要不真就产生了“某某到此一游”的无奈了。如时间紧迫就聘请一位美女导游,让她带着你一路了解你不知道的奇闻轶事。此外,如果你太喜欢事事自己费心,也可以选择那种游客鲜至的地方,也许会带给你意外惊喜。至于哪里是游客鲜至,向当地人一问便知。譬如我曾跟随杨二一起逛了几趟菜市场,可以这样说,简直活色生香,乐趣无穷,看着他与各式小贩驾轻就熟的侃价,这才让我真正体味到当地人的日常。

  

    

  

      

  

    

  

        购

  

    

  

      

  

    

  

        除了为亲朋好友购买一些旅游纪念品外,其他的真没必要,除非能确认是当地特有的正品东东,现在就算周庄的万三蹄淘宝上也能低价购得。

  

    

  

      

  

    

  

        娱

  

    

  

      

  

    

  

        说到“娱乐”,能想到的项目可真就捉襟见肘了,幸好作为行程的间隙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能想到的除了酒吧还是酒吧,尽是些司空见惯的项目。尽量避开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场所这一点很重要,其他的就看个人喜好,无可厚非。

  

    

  

      

  

    

  

        老男人我远离夜店很多年,可在西塘的某夜,不小心撞进了酒吧一条街。轰鸣的音乐,满是时髦的孩子,最朴素的打扮也是一条牛仔裤。他们呼朋唤友,我夹在其中很是兴奋,我放弃夜游的计划,在那个叫“红庭”的酒吧消磨了一晚,我甚至觉得那些音乐就是噪音,也没弄明白唱的是什么,但那一夜在酒精的作用下我过的及其舒畅,好像从江南烟雨迷蒙的水汽中返老还童回到十年前。那些打扮古怪时髦的青少年站在外围,不咸不淡喝着酒,我与一位四十岁的老男人却一块儿拥在前方,在狂躁的音乐下笨拙的扭动。

  

    

  

      

  

    

  

        在同里倒是去过朽木酒吧多次,音乐大多是老式的民谣,这比较合我的意思。与其说酒吧是酒吧不如说是展览馆,老板从天南海北收来的各式废旧家具经过创意修成了装饰物,车轱辘变成了酒桌,乌篷船改头换面成了酒柜,可见在过程中所费的心力。老板的经历很特殊,祖辈是地方的乡绅,算是早年当地的知识分子家庭,因为家学渊源对古物的认知高于常人,可是他开始时并不认为这个能够安身立命。在那个年月任职于国营企业或行政部门对于传统家庭来说就是年轻人最好的归宿,好比现在的公务员。父母走动为其在银行谋了份职,用他的话说天天“数钱玩”,因为工作的乏味混不吝的辞去了银行工作,可把爹娘气的半死。之后从捣卖衣服开始,什么饭店宾馆直至到后来的古董行才开始发家,前前后后开了十几家店到最后的成功令人钦佩。他兴奋的介绍起当初淘宝经历,那些从古老的宅院拆卸下来被忽视的带有漂亮纹饰房梁花板,精雕细刻的古床,面目古怪的桌椅板凳,每次偶遇总是欣喜若狂,当即装车运回。 老板不光是生意人还是同里木匠届的一朵奇葩!

  

    

  

      

  

    

  

        同里朽木

  

    

  

      

  

    

  

        美食

  

    

  

      

  

    

  

        描写美食是一件特别伤脑筋并且主观特强的事,没什么标准,它和你的阅历,你的心情都密切相关,每人口味各异,追求也不同。我吃完大赞,你吃完大骂,就好比情人眼里出西施。也许你点了菜名看着顺眼的几道菜,可店家不一定做得好。上菜的先后也讲究,譬如我在周庄吃饭,先上了个油腻的万三蹄,对下面的菜,印象就不好了。还有我在同里住的时间久了,客栈的老板都快成朋友了,特殊为你做得好一点点,其他人去就可能没这个待遇,这都很无奈,全当是参考好了。本来对旅游区的食物不抱太大期望,一路走来也确实就这样的一个情况。也收获了两枚取巧的心得:

  

    

  

      

  

    

  

        一. 景区外面吃比景区门口便宜,景区门口比景区内便宜

  

    

  

      

  

    

  

        二. 观察当地人在吃什么,他们吃什么你就吃什么。

  

    

  

      

  

    

  

        可周庄,西塘,乌镇由于逗留的时间极短,也没有时间去细致观察,认真打听,这种短暂的停留就往往和有特色的饭菜擦肩而过。幸好美食这一栏在同里土著的引导下得到了充分的弥补。下面提到的就是我旅程中还算认可的食物记忆。

  

    

  

      

  

    

  

        五芳斋粽子(西塘和同里)

  

    

  

      

  

    

  

        很明显,好吃的粽子都在江南,譬如嘉兴棕,肇庆棕。嘉兴粽子中,又以五芳斋的最为著名。在西塘初尝,用筷子分夹四块,块块见肉,其香糯和鲜美,至今记忆鲜明。

  

    

  

      

  

    

  

        老德劭土菜馆(乌镇)

  

    

  

      

  

    

  

        口味尚可的餐馆,价格也合理,“劭”同念“绍”,当时查了,有“美好”的意思。所以特别记下了店名。提一下乌镇羊肉煲,有没有羊味呢?喝了汤,羊味十足羊味十足!

  

    

  

      

  

    

  

        白鱼

  

    

  

      

  

    

  

        没有固定的店家推荐,家家都做,主要是做法简单,但保存不易。碰上认真的店家,会将鱼儿轻盐暴腌后再蒸,如若碰上鲜活白鱼,则不要错失,可让店家清蒸,尽品其鲜嫩原味。

  

    

  

      

  

    

  

        提醒:此鱼虽鲜嫩美味,但鱼刺较多,食之应小心。

  

    

  

      

  

    

  

        谷香村的酒酿饼(同里)

  

    

  

      

  

    

  

        赶上了谷乡村的酒酿饼,它是春天时令的苏式代表食品。以当地的冬小麦和酒酿为主要原料。苏州著名老店同万兴制作的酒酿饼最为著名。退而求其次吧,一口下去觉得谷乡村的也不错。

  

    

  

      

  

    

  

        林家铺子的袜底酥(同里)

  

    

  

      

  

    

  

        “袜底酥”顾名思义,形似脚底板,故得名。口感松脆。听老板介绍工艺那是相当考究,譬如椒盐需事前煨熟。由于酥身极薄,擀面时受力要均匀,小葱需捣成粉末状,这样做出的袜底酥才能不穿孔不露馅。烘烤师傅还得寸步不离盯住炉膛,不停上下翻动,便不容易便烤糊。

  

    

  

      

  

    

  

        来军点心店的麦芽塌饼(同里)

  

    

  

      

  

    

  

        这东西长得其貌不扬确是很好吃,看老板忙得满头大汗,没敢多问。只知道叫麦芽塌饼。买了一大袋子,回家哄老爷子高兴。此家店在同里颇负盛名,据说早饭时候当地排队买早餐的居民时常把路给堵死,我瞅了那路一眼,这么窄,可不要堵死么!

  

    

  

      

  

    

  

        状元居的扎肉面(同里)

  

    

  

      

  

    

  

        小店很不起眼,一面小旗帜挂于廊棚下,不留意就会错过,位置在三桥之一的太平桥以东200米。扎肉极其入味,面条上挑一筷子猪油,香气四溢,卷起面条送入嘴里,眯上眼睛,这就是世间难得的美味。

  

    

  

      

  

    

  

        赶上了谷乡村的酒酿饼,它是春天时令的苏式代表食品。以苏州当地的冬小麦和酒酿为主要原料。酒酿性善窜透,用以作药,可活血行经,散结消肿。苏州著名老店同万兴制作的酒酿饼最为著名。退而求其次吧,一口下去觉得谷乡村的也不错。

  

    

  

      

  

    

  

        简单介绍几家特色小店

  

    

  

      

  

    

  

        西塘“猫的天空之城”

  

    

  

      

  

    

  

        在西塘的那天下午,网上看见一位朋友介绍“猫的天空概念书店”,是一个明信片主题店,兼卖书和杂物。小店很有创意,卖点是“寄给未来的自己”,正是这一点外加有那么一段时间正好无处可去,寻着网友的足迹去到了猫空。

  

    

  

      

  

    

  

        和印像里想的不一样,店里人特多,确实不像书店。屋子里座位上坐满了人,只能等候着客人离去,不久我在靠窗的位置闲坐,点上一杯丝袜奶茶。那时正当斜阳西下,太阳的光线洒满小屋,暖意十足。小店的布局很温馨,书壁上可达顶,放置的却不是书,是满格子的明信片。店员说总共365格,每天他会取下一摞,寄给那些委托的顾客。屋子中散落着几张小方桌,两侧几把木椅。顾客可从书架上随意取书,坐到桌边不慌不忙地看。

  

    

  

      

  

    

  

        “创意,小资,洋气,精美”这是我对小店的评价。可惜的是我想翻的那几本书都没拆装,只是感兴趣,并不想买。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乐趣就被打断了。只能坐着把玩手机,喝尽杯底的奶茶等待最后一缕太阳的余晖从方桌上褪去,起身离座。这时已有不少双眼睛在窥觑我沿窗的位置,唉——真不好意思,把阳光都消费尽了!

  

    

  

      

  

    

  

        是西塘还是同里的猫空,此时记忆已经错乱!

  

    

  

      

  

    

  

        周庄正福草堂

  

    

  

      

  

    

  

        蒙杨二推荐,在周庄选择了正福草堂,去到之前心中便有了期待,毕竟园林式的客栈对于我这样生于彼长于彼的北方佬来说具有太大的吸引力,还有这夹杂江湖风味的“客栈”二字更让草根的我心生亲切。杨二的推荐非常明智。初进门,竹影乱石,廊空几净,阳光安静的铺满客栈庭院的一地,为之动容。我几乎挪不开步,心想就这样一直站着那也是极好!

  

    

  

      

  

    

  

        客栈环境怡人,精巧的院落,别致的书房,推开窗来,恍惚间来到了旧时江南的书香人家,院落的邸次,桌上精巧的茶具,翠绿的一院植被,露着一切江南的精雅。斑斓的宫灯在回廊里摇曳,目及之处,,一花一树,一桌一椅,各种精巧的摆设无不透出主人对客栈经营的独具匠心,着实无法形容。

  

    

  

      

  

    

  

        据杨二介绍,客栈主人信佛,于是随处都可见”阿弥陀佛”,更有各样的摆设直指禅意。没有见着主人只能自得其乐,点了一壶价值不菲的香茗,可这份清静和悠闲,此刻眼前美景,又岂能用钱衡量。

  

    

  

      

  

    

  

        草堂一隅  

  

    

  

      

  

    

  

        同里有食客栈

  

    

  

      

  

    

  

        前篇说了,在同里时间最长,得到当地居民一家的照顾,很是感激。以下一篇是介绍此店的。

  

    

  

      

  

    

  

        有那么一家三口,打理着位于同里竹行老街的一间家庭旅馆,前身叫杨好人旅游民居,现在老爷子上了岁数就让第二代的儿子去发挥了。如今叫有食客栈,客栈不光提供住宿,还做家常菜。蔬菜河鲜均来自周边三公里内。如今杨二是店小二,潘阿姨是大厨。每到周末午餐晚饭时间,食肆中照例挤满了或等位或吃饭的客人,一天可做几转生意。就这么一间开在老街里的小小店铺,地方有些难找,却很多客慕名前往,生意滔滔,就连台湾人也懂得摸上门。虽说地方很小,有住家的凌乱感,但朴实的装修我会以为店家把精力都花在食物上了。

  

    

  

      

  

    

  

        笔者在这里并不是要写食评,而是探索区区几张桌子一间住家小店的成功,以此为镜。其实这一类住家型的民宿都很有自信,写游记的人赞也好骂也好,他们做他们的买卖,不必任何人来推荐。已经够忙的了,也许还嫌我们啰嗦呢。

  

    

  

      

  

    

  

        刚开始客栈也不做饭,平时做着就自家吃,后来客大欺主的住客看着眼馋经常把主人的饭菜夺了去,因为是家人的口粮,潘大娘做的从味道到口感都一丝不苟,扮相朴实,一点儿花招子都没有,客人十之八九觉得好,一传十,十传百,冲吃来的客人就渐渐多起来了。客栈现在腾出一间门脸装修成小饭馆,看到生意那么好,真替杨二一家人高兴!有一点很新奇,杨二告诉我客人很少点菜,都是他点,主要是客人有时点的并不是潘大娘的拿手菜,杨二比谁都急,此时就会变成一位性格巨星,夺过餐牌,顺手单子上写了三四道菜,客人还没反应过来,杨二已经去了厨房准备饭菜了。我第一次吃饭就碰上这等怪事。后来有几次点了鱼和虾,由于河鲜的新鲜度没准头,这时候杨二会告诉我,今晚吃别的吧!往后日子我就索性一切让其打点,一定得到妥善安排。

  

    

  

      

  

    

  

        其实,像这样的带饭馆的家庭旅馆能红火那是理所当然的。首先经营场地是住家,无需租赁费用,也不用给员工开工资,帮工就是家庭成员,商业成本除了前期投资以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菜价和房价就很公道。从口味上讲,我曾有有位大厨朋友曾说过这样的话:做菜一辈子,不管谁,什么食材接触的次数越多,就做的越好。建议多吃鸡鸭鱼肉,做菜的没有一天不和它们不打交道的。杨二也说相似的话:老娘一辈子就做这些菜,怎能做的不好吃!一个馆子好吃的菜肴就那几道,厨师用心之外,唯手熟尔。杨二的博客里还记录了这么一段小插曲:远道而来的朋友死活要吃剁椒鱼头,老娘硬着头皮端上了红辣椒烧鱼头,好奇害死猫呐!

  

    

  

      

  

    

  

        客栈还有种取巧的做法:主人知道当地哪家的东西做的好,搜罗来放在店里卖。譬如桂花糖藕,阿婆熏鱼,白切鸡,酱鹅,这些才是真正平民化的美味佳肴。

  

    

  

      

  

    

  

        由于杨二善谈,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都觉得颇为投缘。杨二邪气的很,除了吃饭时间能在店里看得见人,白天尽是陪着客人东游西荡,夜晚酒风浩荡,可酒量不济,总喝的酩酊扶着墙走。别人因为吃喝玩乐一事无成,他靠吃喝玩乐安身立命,也算选择一条适合草根阶层发展的路子。那段时间,我也没喝少,酒后听杨二讲自己和朋友们的故事,讲同里,真是难忘的经历。时至今日,每想到同里之行,总觉人生美好。如有一天,我能像杨二般生活,我一定满足至极点。

  

    

  

      

  

    

  

        左手边就是杨二的家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15-r1326622-journals.html18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