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诗情扬州 |
诗情扬州 |
2011-07-21lvping.com |
“暮春三月, 江南草长。 杂花生树, 群莺乱飞。” 丘迟《与陈伯之书》 烟花三月中,来到了诗情画意的扬州。慕名扬州已久,因它悠久的历史,因它的美食,更因它的美景。 说历史,有诗为证: “青枫江畔白蘋洲, 楚客伤离不待秋。 君见隋朝更何事, 柳杨南渡水悠悠。” 李益《杨州万里送客》 说美景,路人皆知: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徐凝《忆扬州》 连“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的西安人杜牧也流连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说美食,淮扬菜闻名遐迩,当中的扬州菜更以“三头”出名,拆烩鲢鱼头,扒烧整猪头,蟹粉狮子头都是不可不吃得好菜。当地小吃岂容错过?三色油饺、四喜汤团、五仁糕、蟹黄蒸饺、扬州饼、鸡丝卷、笋肉馄饨、千层油糕。。。馋!最起码,“扬州炒饭”总吃过吧?!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先到个园,因爱竹。虽说嘴馋,但很有不吃“嗟来之食”的节气。 而那冲天挺拔,有节有致的竹子正是写照。“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汉学堂上的对联道出了主人的心声。 无意去争论个园是否该名列四大名园,但它清新,细腻,富生意;既养眼,也怡情。春来秋去,冬往夏至,各有一番风味。私家园林的“移步换景”,你得亲身体会,才解其中滋味。 除却个园,在扬州,最爱是“瘦西湖”。杭州的西湖以让我倾心不已,多少次迷失在它乱花的堤上,浩渺的湖边,陶然的亭下, 忘却了时间, 忘却了空间,忘却了前生今世。但“瘦西湖”,我更爱。 曾泛舟于武汉东湖,观景于五百里滇池,见识过夜上海的黄埔繁华,也赏识过凝脂的十里秦淮;但这不一般的“瘦西湖”,更让我着迷。曲折悠长的湖面,绿意盎然的春光,置身其中,仿佛仙境一般。因着景而想到人,因着人而回到景,仿佛时光可以倒转,生命可以轮回。 轮回,倘生命可以轮回,愿意再做一次自己吗?什么事会想去改变吗?要的是否会更多吗?曾几时,年少不经事,总以为能“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到如今,彼一时,时过境迁,“相如与沫,不如相望于江湖”;此一时,无时无刻,“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时光如白云苍狗,生命似白驹过隙,料得的料不得的都精彩的上演,不由你把握,不由你分说。 人生,且让它像这“瘦西湖”的风景吧,春光夏意,秋霜冬雪,且接受,且随和。 一路走走停停,见长堤春柳,品荷蒲薰风,观白塔晴云,近万松叠翠,至二十四桥景区。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 千百年的,尚且“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而我,凡人一个,复何求? 也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12-r1328458-journals.html15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