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北海道流浪の旅,DAY5 札幌—《我爱你,再见》,让我的人生充满遗憾,给我的永不会忘记。我爱你,再见

北海道流浪の旅,DAY5 札幌—《我爱你,再见》,让我的人生充满遗憾,给我的永不会忘记。我爱你,再见

2011-08-07lvping.com


  小小的旅行箱,可以轻松放下所有的物品,却无法容纳我全部的记忆。

  天亮了,窗外开始有鸟鸣出现,阳光也悄悄爬进屋内。

  背包静静的立在柜门旁,与旅行箱一道,一胖一瘦,活像《海边的卡夫卡》里站岗的那对哨兵。

  我呆坐在窗前很久了,如雕塑一般。即便曾有过恍如横跨几世纪的漫长感,也会在一瞬间默叹时光飞逝。太阳照常升起的日子里,一切其实早已物是人非。

  之前整理行装的时候,我看到了很多旅途中收集的在地资料,它们记录了过程的点点滴滴。每一张图片、每一行文字都塑封了一段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需要它们来把这些记忆的细节唤醒。现在我所要做的,只是完好的保存这些资料——还不到开始回忆的时候。

  接着,是几件特定的纪念品——雪祭巴士、海鸣楼八音盒、函馆山明信片等,它们代表了我所到过的城市中,最为鲜明的特色。也许多年以后,我还有机会再次回到北海道,那时,这些特色还在,只是同样的感觉一定不再了。很多东西,把握它的机会一生只有一次,就如《阿飞正传》中那只没有脚的鸟。我已经错过了许多这样的“唯一”,起码这一次,别再后悔。

  当然,美味的鱼籽昆布、六花亭的甜品、“白色恋人”饼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路上,我品尝了各种日式食品,虽然由于财力的原因,无法尽兴揣蕴更多真正的传统日式料理,但我依然可以从那些装在小小碗碟中的食材上,感受到如修行般的日本饮食文化——艺术、用心、精致,一份味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

  收拾完毕,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完全的一一封存后,沉默不可避免的悄然袭来。天色泛白,困意全无,我就这样一直坐在那里,等待。想些什么,我也不知道,也许满是画面的碎片,也许一片空白。

  时间并不因我思维的不知所踪而有丝毫的怠慢。早上9点,将背包留在房间,我轻装迈向北海道的最后一站。

  向北穿过札幌站,步行5分钟,就可以看到北海道大学的正门。

  与国内名牌大学的门面相比,这所学校的正门要朴素许多,如果不是看到门口的指示牌,很容易被人忽略。然而,朴素的外表下,却是可以与东京大学相媲美的现实地位。

  北海道大学创立于1876年,其前身为札幌农学校,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它在札幌和函馆设有两个校区,是在日本拥有最多学院、研究生院的大学。雪祭时路过的钟楼也曾作为其演武场而存在过。

  虽然离开大学校园很久了,但那段青葱岁月始终让我铭记于心,无数的往事镌刻在内心四处。也许正因为此,从刚刚踏入北海道大学的那一刻起,一种熟悉的感觉就铺面而来,我不禁暗自喃呢:“回来了。”

  由于正当寒假期间,校园内的人并不多。我顺着从正门延伸入里的通路,慢慢向校园深入走去。时而有学生模样的男男女女从身边经过,虽谈不上朝气蓬勃,也难免稚气未脱。能保持这种积极乐观的表象很好,希望他们在踏入社会后,可以坚持的久一些。

  空旷的视野中,开始出现零星的独栋建筑,道路也纷繁复杂起来。路过了不知其名的研究所和一栋建筑风格与钟楼无疑的白色塔楼,我来到一处交叉口。这里摆放着首任校长克拉克博士的半身雕塑,他的那句励志名言:“Boys,be ambitious!(少年唷,要胸怀大志)”作为校训延续至今。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和贯彻下,北海道大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如诺奖得主铃木章那样的高级人才,并逐步形成了进取、求实、国际性的教育理念。

  按照路牌的指引,我选择了综合博物馆的方向——一条笔直的通路,道旁种满了高大挺拔的树木。《冬季恋歌》里也有过类似的场景,据说取景地就是北海道大学。踩在吱吱作响的雪地上,漫无目的的迈向前方,偶尔的鸟鸣,寥寥无几的行人,都为我享受这最后一份宁静默默扮演着不知名的角色。天空湛蓝,漂浮着些许慵懒的云,气温渐渐回升,是个好日子。用不了多久,春暖花开的时候,校园里一定会生机勃勃,作为见证孕育这一切的观察者的我来说,无比确信。北京也有一条著名的银杏大道,在钓鱼台东,我曾在其间停留。那时正值深秋,大部分的叶子都已泛黄,只有少数绿色还在负隅抵抗。单就树本身来说,虽谈不上美不胜收,倒也还有些可观之处。仰止于树梢间稍逝的阳光,将叶片照的透明清亮,成片的黄色连接交错在一起,刺激着早已习惯灰色的视觉神经。然而,低头扫视四周——干板的土地、醒目的垃圾、突兀的栅栏、拥挤的人群,就像宿命一般无法远离。

  如今,走在北海道大学中的我,又想起那条路,不禁惋惜。我们自身也许有着可以称道的自然风景,然而人文环境太糟,最终还是要无奈的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就这么边走边想,踱步在看不到尽头的、未来的林荫大道上。

  时间似乎总是在违背人们的愿景,所以才使我们永远都跟不上它的脚步。无论我如何虔诚的祈望,离开的时刻都已来临。面前的北海道中央食堂,注定要成为我流浪旅程的转折点。

  一楼的饭厅由于放假的原因,并没有开放,我沿着楼梯向二层的小卖部走去。期间,我看到过道旁的宣传栏上,贴着很多校园公告,内容有拍摄毕业照、假期打工、志愿者招募等等,让人既怀念又新奇。

  小卖部里的东西与国内相差无几,只是价格比校园外要便宜一些。我买了三明治、饼干和小瓶饮料,将兜里的硬币尽量花完。日币中硬币所占的比例着实很大,从1円到500円都是,装在身上沉甸甸的,有种在古代怀揣银子的感觉。

  从中央食堂出来,已经十点多了,我站在楼下,吃了简单的早饭,拍拍双手,重新戴上帽子。帽檐很低,刚刚与视线相平,就这样,在无人关注中,低调的离开。

  走出北海道大学的校门,回头望望,身后依然是静默的树林和白色的房屋,与刚刚无异,我转过身来,继续向着CROSS HOTEL的方向走去。

  天空已不像之前那么晴朗,有些阴沉,太阳在云层的缝隙中忽隐忽现。回到房间,我再次检查了行装,确定是否有东西遗漏。之后,略作休整,我拉着旅行箱,轻轻扣上房门。不再用“最后一次”的字眼,因为从此时此刻起,任何事情都是这旅行中的“最后一次”。

  服务台的女生依然像来时一样彬彬有礼、笑容满面,在CROSS住宿期间,我曾与她见过几面,做过简短交流。顺利的办理了不用查房的“check out”,看着她鞠躬说着道别的话。我没有用正式的、带有“永别”色彩的“さようなら(再见)”来回答她,而是选择了更亲密的“じゃあ(回头见)”,或许希望以此来表达更多的感谢之情,或许在告戒自己,只是暂时的离开。

  一个人拉着旅行箱走在略显狭窄的人行道上,几天前,路的对面,曾有一个男子微笑着走在那里,环顾四周。我停下脚步,看着他,那个曾经的自己,一去不返的自己。我微微张开嘴,却什么也没有说出口。下个时刻,他与我擦肩而过,我们都没有回头。

  又一次站在“札幌站”那带有金属质感的三个字下,周围是一样的楼宇、一样的招牌、一样的阴天,却又是不一样的楼宇、不一样的招牌、不一样的阴天。

  五天四夜的旅行,世界真的变了。

  从站内JR问讯处的女生手中接过前往新千岁机场的快轨票后,我吸取了来时车票被“吞”的经验,先对它拍了照。抬头时,视线与那女孩好奇的目光交汇在一起,她不好意思的小声说了句什么,我舒心的笑了。推开门,身后传来女孩职业性的送别语,“欢迎再来北海道”,想必是这样。

  2011年2月16日,星期三,上午10点45分。札幌阴天,无风,但不寒冷。我走入车厢。

  5分钟后,列车准时开动,渐行渐远。

  车厢内不见了带小孩的女人和聊天的学生们,隔壁也换成了旅者装束的中年男子。窗外开始闪过曾经步入其中的街道和房屋;等候列车通过的人们,在道口处茫然注视着透过车体的空间。一切都不再重要,我甚至错觉自己变的透明了,已不存在于他们的视线和生活中——即便这是确凿的事实。安静的周遭,列车在驶动中,我想起了去小樽的路上,那片白色的海;我想起了经过大沼公园站后,平行的线;我想起了函馆站外,倚栏而望的波澜。

  那些存在感去了哪?随着时光一同飞散了吗?能否容我再次一一确认呢?

  窗外,云层愈加敦厚,已没有抵抗的阳光穿越,也许又要下雪了。

  离航班起飞还有近两个小时,我跟着人群踱出快轨站,沿着路标的指引,向国际线出发大厅行进。期间,路过了人山人海的北海道特产贩卖大厅和空旷悠长的直行滚梯。如同翻转的胶片,倒带的时光,由春天明亮的灿烂转为秋日安稳的昏黄。身边不断有人匆匆的擦身而过,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来去无常,我尽力保持自己的步调,以旅途中一贯的风格延续行程的结尾。

  在航空公司的柜台,完成了出票和投递归国报告书的工作,略感诧异的是国内航空公司在日本的登记处居然没有专门的汉语服务人员,不知是为了节约成本还是偶发情况。拎着鞋顺利的通过了安检,我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在68号候机厅的椅子上安坐下来。所有的流程都已进行完毕,留给我的只剩两件事——等待,离开。

  “所以只管跳舞,要舞的尽兴。”羊男的话再次浮现脑中。北海道の旅就像一场舞会,让我尝遍平日里不曾体会的各种感受。这里有兴奋、淡然,有快乐、悲伤,有满足、遗憾,它让行走在麻木轨道中的自己有意识的停留下来,抬头看风景。虽然我曾处在美妙、梦幻的旅行中,也曾希望能永远这样下去,但我知道,顺境中要保持冷静,这些都是短暂的波澜与幸福,只懂享受的话,没有什么是永远的,哪儿有什么永远。我真正要做的,是以此为种,深埋,耕耘,等待下一次的绽放。生活在继续,舞会从来不曾停止,无论对错,让故事再发生吧,哪怕让我的人生充满遗憾。一错再错的,这故事才精彩。

  我与出发前一样,坐在候机大厅中,虔诚的祈望。虽是两地,环境与心却鲜有皱褶,平静的如湖面一般。以周围的人数来看,返程的上座率同样不高,远离了吵杂的人群,果然从始至终都是自己的旅行。镜头渐渐由后转前,在即将离开时,我真的用心微笑了。

  谢谢你,活力札幌,你让我再次《简单爱》,像那样没有烦忧,唱着歌一直走;

  谢谢你,浪漫小樽,你让我重回《小时候》,发现长大后世界真的不同;

  谢谢你,空旷大沼,你让我明白《路一直都在》,不能后退时,不再彷徨时,永远向前;

  谢谢你,寂静函馆,你让我置身《安静》,聆听睡着的大提琴;

  谢谢你,北海道的大地,过去的几天中,我曾毫无保留的将真正的自己展现在你面前,而你所给予的一切,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登机的时刻终于来临,旅客们鱼贯着走向通道。我知道,它一定会在那里为我送行。

  将手中的机票递给空乘小姐,转过候机厅与通道呈现的90度拐角,长长的甬道中央,它站在那里。我仿如矗立在时光的两端,此端是已度过的悲欢离合,彼端是无限、未知的未来。

  “还是来到了这里,现在的你明白此行的意义了吗?”它说。

  “或许。”

  “你已不再年轻,为何还要像那个倔强的十五岁少年?这样的坚持,为什么?”

  “尽管地图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而能容纳你的空间——虽然只需一点点——却无处可寻。所以我要抗争,要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我要为你找到一个安置的地方。”

  “你找到了吗?”

  “或许,透过我旅行中的眼看到的,虽然孤身在完全陌生的地方,如同丢了指南针、丢了地图的孤独探险家,但,陌生的世界也因此变得温存和美好。”我停顿了一下,“海边的卡夫卡其实是我也是你,寻找那地方的旅途如同成长的历程。在淤泥中奋力前行的人,会无意识的浸染急躁、愤怒、不安和失望,渐渐失去方向感和前进的动力,然而,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像这样洗涤身心的时刻,哪怕是短暂的、孤独的、陌生的。

  在旅行中我明白了,这广阔的天地,或者说是这个世界,其实就是人的心。无论它以怎样不可思议的面貌出现,物质化的也好——人、车、建筑;精神化的也罢,悲、欢、寂寞,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而我所要寻找的,你的安置地,其实也就在我的心——我心中的某个地方。它飘渺不定,没有可以一劳永逸的通路;它无法描述,没有颜色、气味和声音;它不可替代,没有什么能实现其所体现的价值。然而,它真的存在,这是明明白白的一点,这是旅行无可辩驳的意义。它如同潜伏札幌街道的狸猫,总会有畏缩的身影;它如同点燃小樽雪灯的神明,总在温暖每个角落;它如同隐秘大沼丛林的飞鸟,总能听到鸣叫;它如同深藏函馆海底的蓝鲸,总要出来呼吸。于是,我想把你寄放在这里,作为我自身的一部分。”

  “你终于知道我是谁?”它低声的问到。

  我点点头,并没有开口。

  “出发吧,回到那个熟悉又崭新的世界。”它说。

  “保重。”

  我开始移动脚步,从北海道新千岁机场候机大厅的土地上,向着空旷的未来走去。这短短的距离,很多的记忆碎片涌现眼前,很多画面一一飘散出来:烤肉店中与我碰杯的落寞男子,你的心情现在如何?运河食堂外散发优惠券的老人,你回去休息了吗?送我到神宫的女孩,你现在在哪?拉面店的老板,你又准备开门营业了吧?

  我要走了。

  再见了,札幌,你让我感动;

  再见了,小樽,你让我纯真;

  再见了,大沼,你让我忘忧;

  再见了,函馆,你让我震撼;

  再见了,北海道,流浪的旅程从未结束,我们还会在某天相遇。

  透过机舱的窗户,我“最后一次”看了看北海道,这个我曾停留了五天四夜的地方,这个我第一次流浪的地方,这个我把它寄放的地方。

  地面的工作人员正对着飞机鞠躬,将敬业的礼仪坚持到了最后。

  它立在通道的尽头,注视着我,口中喃喃。

  机身震动了一下,窗外的一切开始慢慢移动,少顷,它们便在我眼中模糊了。

  飞机腾空而起,直冲云霄。

  我爱你,再见。

  全文图文版请见:http://seaocean3.blog.sohu.com/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296-r1329844-journals.html18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