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南浔、乌镇两日闲游之一——南浔 |
南浔、乌镇两日闲游之一——南浔 |
2011-08-07lvping.com |
周五晚上决定去“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的南浔,然后再转战附近的乌镇。晚上在同程上订了南浔的票,但是始终找不到乌镇的门票,只订到了一家家庭旅馆。周六早上九点四十出发,按图索骥,跟着导航犬,十二点顺利到达南浔。很方便就在游客中心拿到票。车上装满了东西,把宝宝的小推车拿下来,零食雨伞什么的把小推车下面的兜兜装得满满当当。把东西都弄下车,我刚调转车头去停车,就遇上一场急雨。 停车场很便宜,5元停一天,5点下班。停好车之后我怕走散了,直接往里狂奔,结果妈妈带着宝宝还在门口售票的地方等呢……其实后来才发现,景区里面也可以停车,大概都是住宿的停在里面的。里面停车倒是不要钱,但一般可能不让进,我也是好说歹说看门人才同意了。有个诀窍,看停车场停了多少车,少于五辆就可以果断掉头往景区里面开…… 很快,雨停了,凉快很多。我们带着一堆东西往里走,才发现这里的桥都是很圆的拱桥,宝宝的手推车真的很难走。找到沈家人饭店,吃了一顿饭。说实话,老板很热情,但饭菜差强人意,有点过咸了。原本还以为浙江这边的菜应该是偏甜的。菱角很新鲜,口感不错 ; 锦绣菜其实就是小白菜;红烧肉还可以;臭豆腐是特色; 这个两须鲶鱼据说是特产; 菱角根须炒肉丝,第一次吃,不太习惯; 笋干烧肉,味道不错;油炸小鱼,蛮好吃的,可惜已经饱了; 还有一个旺丁鱼纯菜汤,忘了拍照了,旺丁鱼就是昂刺鱼,不是太新鲜,可能是杀了放冰箱的,鱼肉很硬。 宝宝很喜欢老板娘以及店里养的小鸟。 左边是绣眼,右边是芙蓉。 吃晚饭之后先去看了刘氏梯号,所谓的红房子。这是刘镛(非刘墉,这是个清末富商)家三子于1905年盖的,里面是红砖房,没有粉刷外墙,看上去红红的。 由于是荷花节,里面摆了一圈的水缸荷花。 话说这个荷花节相当坑爹,镇里面的小河角落里面漂了几朵塑料荷花,其他就是零零散散街头巷尾的缸养荷花,直到最后才发现小莲庄的荷塘感觉不错。离开刘氏梯号,绕路去小莲庄,经过求恕里 然后看到一只很淡定的鹦鹉。 一路穿行,走过张石铭旧宅,发现原来我在同里乐耕堂看到的那条直通后花园的小巷子原来叫做“备弄”,是给仆人们快速行走所用的。 不过明显就看出南浔和同里的区别了。南浔古镇这边主要就是刘镛一家,前面说的刘氏梯号,以及我们之后游览的小莲庄,以及因为时间关系没去的藏书楼,全是他家的,当时据说他家家产2000多万两白银,而且四个儿子都当了官,和一品官结了亲,家大业大。刘家只是当时南浔的“四象”之一,再加上所谓的“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可想而知当年南浔的风气,能留下名字的都不能小瞧。同里的土财主真是没法和南浔比。这从备弄就能看出来,张石铭旧宅的备弄有两米多宽,比乐耕堂宽了两倍不止。 张石铭旧宅的规模相当庞大,格局上也远远超过同里,不过南浔的建筑风格比较大气,同里相对来说显得精巧。 一路走来,觉得南浔和同里相差不远,都是差不多的江南风格,所以有点审美疲劳。加上南浔正在宣传荷花节,偏偏沿途都没看到像样的荷花,所以颇有点意兴阑珊。于是决定再往前走走,去看看小莲庄就算了。在小莲庄外面,就看到里面荷叶田田,顿时有了几分精神。走进去之后,正巧遇上下雨,宝宝也累了,于是就找了个凉亭避雨,顺带观赏荷塘。这个荷塘的景色颇让人觉得不虚此行。四周的亭台水榭布置得相当雅致。 休息了半个小时,宝宝在凉亭里面可开心了,到处蹦蹦跳跳,最后终于累了,喝了奶睡着了。于是我们决定就不再逛下去了,直接去乌镇定好的客栈休息。 总体来说,还算可以,对南浔的感觉和同里差不多,属于那种一次性景点。 至于乌镇,今天太晚了,开车太累,明天再说吧。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80-r1329897-journals.html16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