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三清山二日游 + 爬山探险记

三清山二日游 + 爬山探险记

2011-10-10lvping.com


  事先花了不少时间研究资料,对景区分布、路线有了概念,因是单枪匹马独自出行,脚程应该是挺快的,所以,旅行的计划时间是一天。

  十月七日从上海出发,七小时火车至玉山。出站(16:10)扬招小三轮至玉山汽车站(¥15),赶上玉山-紫湖-金沙的客运中巴末班车(¥16)。

  近一个半小时路程大多在环山公路,天色未暗,山畔的七一水库令人惊艳。据车上一位双明镇的当地小姑娘介绍,这个水库全部由人工开挖。如此浩大的工程是宏伟,只是类似三峡的模式不知对当地的生态会有多大的影响?

  路边看到古老的中学门牌、计生标语,高考排行贺词,真是无数相同角落的写照了。车抵目的地天色已然全暗,事先网订的蓬莱山庄是农家乐旅馆,在金沙入口两百米处十分便捷,房间布置虽然简陋但很干净。

  *在和旅店老板的闲聊中得知,金女线由于多处路段被洪水冲毁,已经封闭,且有专人看管不得进入。只能取消早上六点的爬山计划,改为索道上山。

  既不用徒步上山,于是次日睡到七点半出发。索道既陡且快,越过若干山头,十分钟到达。这天旅客数量较少,游来相对惬意。此刻所在的海拔千余米,放眼望去已颇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步行一刻钟到“巨蟒出山”,也是山上整条线路的起点。

  *此处看到金女线的路口和告示牌,正好有个当地老汉,于是不甘心地询问他路况。老人说也未必完全不可走,只是危险。于是决定下午两点前回到这里就步行下山。

  接着开始依路线前行,南清园-西海岸-三清宫-东海岸-南清园。一路近观远眺,数不尽奇峰峻岭。

  南清园如其名,犹如巨大的盆景,造型各异的山头参差矗立。

  西海岸栈道之险令人叹服。修造它的工匠当真不易。

  三清宫路上多松竹,幽静氛围让人度身世外。

  东海岸视野开阔,回顾来路山峰连绵已在身后。

  步入南清园上段,来时仰望的巨蟒只须俯瞰了。

  再回到起点已是下午一点三刻。近六小时走马观景,三清山盛名果然不虚。只是如果此刻坐缆车下山一定感到缺憾,毕竟比起远观山色,更喜欢走在山中的感觉。

  *时间如预计的不到两点。于是以路牌为起点,开始循路下山。

  写这游记时大腿仍然十分酸痛。对几乎每周末都踢球的我来说,这状况也是挺少遇见的。

  好比不信景阳冈上有虎,我也是下山后才知道那些警示并非唬人,果然是年不少而轻狂。

  四小时的路程刺激跌宕,遇过小险,更多的则不断遭遇惊喜。手机一路摄像,须手脚并用时就顾不得了。也有过险些连人带包一齐落水,也有过心血来潮自摄一段录像。

  开始的路段,石阶布满青苔,走了一会儿就彻底融入了山色,古木参天,怪藤衡绕,我折了一段树枝拨打路上的蛛网。前人攻略提到这条线路水资源丰富的确名副其实。十里山路全伴着山涧,夏末秋初湍流正急,数十丈瀑布轰鸣倾泻而下的三叠泉令人浑然。

  三叠泉后的道路开始不好走,石阶损毁的断头路、木桥移位断裂等比比皆是。不得不背着大包爬高蹦低,过河尤其需注意湿滑的山石。伴随残路不断出现一道道风景。瀑布层叠错落、山洞深不可测、深潭小溪。坡上有硕大的叫蝈蝈,还有山里红、茶树及许多不知名的植物。

  在一处清澈见底的潭水兴之所至下去游了一小圈,水性平平没敢往深处游,不然真溺了可冤枉,但已非常之爽了。

  最后有段相对高处的石阶路看似平淡,其实蕴藏危机。脚边削直的百丈山崖,一旦失足连抓手都没有,必垂直落体至下方岩石。一路跋涉观景走走停停已是傍晚五点。不由加快脚步赶路,要在六点前下山搭上往玉山的末班车,并且天色变暗,山道上也难保有蛇出没。穿过一扇虚掩的铁门,终于到达了!一路小跑穿过金沙管理站,管理员闻声出来见到我这个“偷渡者”,倒不生气,还询问了有关山路的详细情况,看来这路的确没人走,今天我就算是义务探山了。最后站在警示牌边上请他给照了张相作纪念。--下山路口 起点

  --三叠泉

  --桃花潭水三千丈

  --类似这样的断头路不少--从右边那块巨石滑下来,已经很狼狈了。

  终于坐上了往玉山的末班中巴,车在黑夜的环山路疾驰,倚在座位上喝下了当天的第四罐红牛(其实也没啥用的),三清山在身后渐行渐远。出汽车站打的到火车站,捱了一小半小时终于等来了火车,夜晚的小站旅客零散,原以为上了车倒头能睡去,不想由于兴奋和睡得不习惯几乎一夜失眠。凌晨时分车抵上海。

  至少在目前,还是最喜欢走在山里的感觉,胜过任何旅行方式。这次旅行因徒步下山而不留遗憾。

  “前人修路后人行”,自己有路可循尚谓之艰难,当年从山脚下以方砖青石筑路至千余米山顶的工人就更不容易了。对于有意前往的朋友,我的建议是看清楚和走踏实脚下的每一步路是最关键的。另外,看到了一些前人留下的杂物,其实带到山下或山顶再扔也是可以的。

  最后,想象这条道路在初春、盛夏或是冬季里,又会是怎样一番风景呢?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159-r1335666-journals.html23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