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肯尼亚游记之五:赤道、东非大裂谷、纳库鲁 |
肯尼亚游记之五:赤道、东非大裂谷、纳库鲁 |
2011-10-18lvping.com |
由于篇幅所限,其它照片请在我的空间查看。http://110756084.qzone.qq.com/ 清晨4:30,无梦而香甜的一觉醒来,身体充满了活力。身旁的LP还在熟睡,悄悄起床,从后门来到屋外,那夹杂着泥土与植物芬芳的新鲜空气直沁入心扉,我的每个毛孔仿佛都在贪婪地呼吸。雨是停了,云开雾散,繁星点点,银盘般的明月高挂在天边。活动了一下筋骨,忽然又有了拍日出的兴致,于是背上相机和脚架往高处爬。越过最高处的客房,石头的阶梯就到了尽头,再走一段,连泥泞的小路也没有了,只能望着难以穿越的密林叹息,用广角拍个山谷日出的大场景算是没指望了。慢慢地,天边的云层泛起了暖意,虽然被东边的山峰所遮挡,但是太阳应该已经跃出地平线。云彩的颜色渐渐如火烧一般浓烈起来,而山谷里却还是隐隐约约如同泼墨,此刻,冷暖色调在天地间相持于一线,美不胜收! 从阿布岱尔到纳库鲁又是4个小时的车程,途经赤道和东非大裂谷。赤道这个景点,其实就是个插了块牌子的休息站,为了证明这块牌子在地理上的权威性,售卖证书的小贩会不厌其烦地反复做一个实验:在水盆中放一枚磁针,受地球磁场的作用,当水盆在牌子左边时,磁针顺时针旋转,水盆在牌子右边时,磁针逆时针旋转。 东非大裂谷绵延8000多公里,裂谷两边高山耸立,谷底平原肥沃,湖泊众多,它是人类的摇篮,我们最初的祖先就是从这里起步,历经几百万年的优胜劣汰,最终成为了地球之主,纳库鲁湖、马赛马拉草原等都是大裂谷中的名胜。 我们在大裂谷的一个观景台处稍作停留,这里的景色与美国大峡谷的沧凉之美截然不同,上方是蓝天白云,下方是郁郁葱葱,草原、湖泊、人家。。。生机勃勃一如百万年前。 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纳库鲁国家公园门口有士兵把守,一色的绿军装和武器,但是这里并没有紧张的气氛,士兵们都很松弛,三三俩俩地坐着聊天。 因为办理门票需要一点时间,门口的广场上停满了等待入园的车辆,这里是狒狒和猴子们的乐园,它们拖家带口、大摇大摆地在人群中窜来窜去,在车顶上翻上翻下。由于有导游的特别叮嘱,我们没敢招惹这些狒狒猴子,因为你一旦给它们喂了食,就会被盯住不放,狒狒猴子抢游客东西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从公园门口到酒店有意想不到的一大段距离,开车也需半个多小时,不过在纳库鲁湖边的林间土路上我们也并非没有收获,非洲五霸(非洲象、水牛、犀牛、狮子、花豹)的第三位:犀牛成了我们长枪短炮的猎物。与前几天住的两个酒店相比Lake Nakuru Lodge显得很普通,无论是园林设计还是室内装潢都没什么特色,附近动物也不多。在餐厅用午餐的时候,有一个日本小女孩冲着我笑,细细打量,原来是在多哈-内罗毕飞机上相识的,当时我把靠窗的位置让给了她,还和他父亲聊得起劲。日本人的有礼貌真是名不虚传,她父亲走过来,再次一个劲感谢我让座给她女儿。肯尼亚的天气算是跟我们卯上劲了,一到我们出发Safari就开始变天。空旷的纳库鲁湖边,我们在风雨中冷得瑟瑟发抖,在这里,失望是主导的情绪! 火烈鸟实在是少得可怜,跟想象中那片铺天盖地的粉色红云相差甚远,倒是满地鸟毛鸟屎、臭气熏天跟网上的描述一模一样。 除了火烈鸟,还有许多其它的鸟类在这里生活,最多的是鹈鹕(数量可能还要超过火烈鸟),它们经常7、8只组成一个捕鱼团队在湖面上游弋。 鹈鹕是种很大型的鸟类,身长超过1.5米,翼展超过3米,当一队鹈鹕在湖面上低空掠过时,真有种俯冲轰炸机的气势。纳库鲁湖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在湖边拍出的照片蛮有味道,有种空寂的美。在回酒店的路上,导游告诉了我们火烈鸟数量骤减的原因:从1997年开始,由于受到湖水污染的影响,火烈鸟大量地非正常死亡,这里不再是它们的天堂,最少的时候,湖面上只有孤零零的几只。不过,由于政府和环境保护组织的努力,最近几年火烈鸟的数量已经有了明显的回升,但是要回到以往百万共舞的盛况可能还要经过很多年。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1073-r1336098-journals.html2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