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泰國清邁,一定會有不少人會想到潑水節熱鬧的氣氛。其實除了潑水節,泰國第二大都市--清邁,也是泰國史上第一個獨立國--藍納泰(lanna thai)王朝的首都、宗教、文化及貿易中心,因此保有了許多的文化遺產,又有「北方玫瑰」之美稱。 泰北山城的黎明醒得較晚,我從窗台眺望的天空總是一派潑墨景致,山嵐輕掩的遠山有些亮光,在晨曦中顯得極微薄,不遠處河岸上也有人影晃動,開始他們一天的工作,這樣的清明的時刻,就是我最鍾愛的泰北風景,極輕極淡,但彷彿可以聽見山谷的內在波濤。 飛機甫抵達清邁機場,便立即感受到一股清新的山城風情,遠方的山巒雲霧輕掩,街道上也沒有擁擠的人潮與車輛,與黏膩濕熱的曼谷相較之下,一切都顯得格外舒爽宜人。而從清邁到更北方的清萊,或是西北方的湄豐頌,一路都是這樣賞心悅目的景致,近山暗綠,遠巒青黛,與... [显示全文] 提起泰國清邁,一定會有不少人會想到潑水節熱鬧的氣氛。其實除了潑水節,泰國第二大都市--清邁,也是泰國史上第一個獨立國--藍納泰(Lanna Thai)王朝的首都、宗教、文化及貿易中心,因此保有了許多的文化遺產,又有「北方玫瑰」之美稱。 泰北山城的黎明醒得較晚,我從窗台眺望的天空總是一派潑墨景致,山嵐輕掩的遠山有些亮光,在晨曦中顯得極微薄,不遠處河岸上也有人影晃動,開始他們一天的工作,這樣的清明的時刻,就是我最鍾愛的泰北風景,極輕極淡,但彷彿可以聽見山谷的內在波濤。 飛機甫抵達清邁機場,便立即感受到一股清新的山城風情,遠方的山巒雲霧輕掩,街道上也沒有擁擠的人潮與車輛,與黏膩濕熱的曼谷相較之下,一切都顯得格外舒爽宜人。而從清邁到更北方的清萊,或是西北方的湄豐頌,一路都是這樣賞心悅目的景致,近山暗綠,遠巒青黛,與世無爭的泰北人民就在其中生活著。 與黏膩濕熱的曼谷相較之下,這裡顯得格外舒爽宜人,以她美麗的山光水色深深吸引外來的人們。早期清邁與曼谷間因交通艱困,須藉由河上航行或騎著大象翻山越嶺,花上數個星期才能達,所以少有聯絡;不過,正由於這樣的遺世獨立,使得當地的許多傳統文化、建築,乃至於美食、工藝,至今仍有一分與泰國中南部截然不同的風貌。市區及近郊的景點頗富文化及藝術氣息,相當合適文化深度之旅。因此在行程的安排上,建議以四、五天為最佳選擇,泰北神秘優質的自然景觀魅力,以及獨特的人文、文化特質,任誰想不喜歡都難! 清邁是泰國的第3大城,也曾是泰國史上第一個獨立國家-拉那王朝(Lanna)的首都及宗教、文化、貿易中心。早期清邁與曼谷間少有聯絡,往返須藉由艱困的河上航行或騎著大象翻山越嶺,花上數個星期才能抵達,不過,正由於這樣遺世獨立,使得當地的許多傳統文化、建築、服裝,仍有一分與泰國中南部截然不同的風貌,此外,由於清邁夾處於泰緬邊界,更使其融合了兩國文化而形成獨特的色彩 ,但也由於泰緬雙方交戰不斷,使得清邁飽受戰火之苦,至今清邁建城雖已有700年,可惜許多古蹟卻多已殘破。 1558年,緬甸王勃固(Pegu)大舉入侵泰國,使清邁一度淪入緬甸人手中,而拉那王朝的大部分地區也因此被緬甸人統治了200年。直到1776年後才光復,但這時的清邁卻像個廢墟般地被遺棄達20年之久。直到1796年泰皇拉瑪一世重振這個城市,並命南邦王之子以半自治的型態統治至19世紀末期,清邁這才回復繁華的氣息。 在清邁,逛街散步也是一種享受,沿街一字排開的傳統商店仍保有純樸的風情,行走其中,會讓人回想起早期的台灣,心生親切之感。 [还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