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从瑞丽到缅甸的木姐,南坎 |
[游记]从瑞丽到缅甸的木姐,南坎 |
2007-07-24 ctrip.com |
瑞丽是滇西南与缅甸接壤的一座边境小城。街道不宽,楼层不高,行人也不很多。街心茂密的榕树,路边笔挺的椰树、棕榈和飘逸的凤尾竹点染出一派南国风光。 我是坐了一天一夜的长途汽车,于7月6日清晨6点半从昆明到达瑞丽的。由于时差,这里实际上比内地要晚个把小时,所以虽然6点半,街上很少行人,旅馆、商店都没有开门。沿着南卯街往前走,7点左右,终于找到一家开着门的利民宾馆,于是登记住下,同时在服务台报名参加今天去缅甸木姐、南坎两市的一日游,交了170元。8点左右,来了导游小张,用摩托带我去市旅游局照相办入出境通行证(不另收费),9点左右,小张办好相关证件,乘辆小巴来接我出境。曾经听说云南人是我国最没有性子的人(意思是办事慢,缺乏时间观念),瑞丽的办事效率使我对云南人有了新的看法。 小张说了缅甸方面对游人摄影的一些限制,入乡随俗,没得话说。从瑞丽江南的姐告国门出关,我方出境手续和缅方入境手续全由导游办理。缅方的接待单位是缅甸木姐珍宝旅游公司。这是一家由缅甸华人经营的公司。经理听说我来自武汉,出来见面,自我介绍缅甸名字叫刀华,中文名字叫李思乡,祖籍汉阳,父亲50多年前随国民党军队到缅甸,母亲是缅甸人,他出生在缅甸,98年回过武汉。他还有一个姑母在湖北宜昌。在缅甸能见到一位事业有成的老乡,还是使人高兴的。有人曾遇到过借拉老乡关系推销伪劣商品,从而吃了大亏的,不过我见到的这位老乡却没有向我推销任何东西。 中方导游把我们交给缅方导游小杨,小杨也是缅甸华人,一见面就向我推销缅甸的纸币、硬币和邮票,50元一袋,为了留个纪念我买了一袋。上车以后,她教了我们几句常用缅语:谢谢(姐夫你妈来了);不用谢(你妈没来我来了);上洗手间(挨打);早上好(美国老巴)司机(高血压)……大家在嘻嘻哈哈中模仿。我觉得几步距离语言迥异,真是出了国了。 按照安排,上午游览木姐,下午游览南坎。木姐和南坎是缅北掸邦的两座小城,隔着瑞丽江与瑞丽鼎足而立。虽说都是小城,反差很大。用我们的眼光,木姐像一个镇,南坎像一个乡,建设和规模无法与瑞丽相比。 木姐有一条大街,街心有一条绿化带,摩托车比较多,行人不少,妇女多着统裙,男子也有着统裙的。还有大鼻深目肤黑的男子,大腹便便地穿着花统裙在街上走,小杨说这是印度人,来这里做生意的。缅甸和印度是邻国,历史上曾经同为英国的殖民地,因此民间来往频繁。小杨领我们去逛商场,和武汉的汉正街相似,只相当汉正街的一角,没有什么顾客,小杨热情地给我们导购,我们知道这里的货物大都从瑞丽批来,所以只是看看而已。问了小杨,才知道这里人们的月工资一般是1万至2万缅币,人民币与缅币的比值为1:100。有钱的人不是很多。街上跑的大都是二手日本车,警察手执口哨站在街边,用哨音指挥车辆。 在木姐,重点参观的是金鹿寺。菩提树下金塔玉佛,雕刻精美,规模宏大。金鹿寺既是一座庙宇,又是孤儿院。我们进去的时候,正逢孤儿们化缘回来,只见十来个身着橙色袈裟的小和尚,人手一钵,沉默地排着一列纵队,鱼贯而入。缅甸是一个佛教国家,村村有庙,男孩子都要出家当两年和尚才能结婚成家。受着佛教文化的熏陶,缅甸人对物质生活没有过高的要求,有饭吃就行,有余钱就修庙,就烧香拜佛,就做善事。所以违法犯罪的人比较少。寺庙、佛教似乎已经成为缅甸社会安定的支柱。寺院门口有几个乞讨的妇女儿童,小杨说她们都是来自印度北方的难民。 从木姐到南坎,是一条狭窄的乡村公路,民居集中在公路两边,多半用芦席做墙,虽然简陋,但是通风通气,适宜这里炎热潮湿的气候。芦席不结实,年年都得翻修。令人称奇的是,人们在芦席上竟然编出了各种不同的图案,使简陋的民居展现出一种特有的朴素的美。民居的背景是广袤的田野,水稻长势良好。这幅图画大体反映出今天缅甸主要是一个农业社会的现实。途中过两条小河,河上分别架着锈迹斑斑的铁桥框架,框架上铺了几块没有固定的木片,司机小心翼翼地把车开过去。小杨说,这还是日本侵略缅甸时留下的桥。我理解她不是称赞侵略者修的桥经久耐用,而是慨叹60年了变化不大。 南坎的街市比木姐差多了,像样的房屋不多,街道也比较零乱,水果摊摆在路中间叫卖。不过寺庙却不比木姐逊色,佛塔比木姐高,佛像比木姐大,佛像的文化内涵也比木姐丰富。街里金佛寺的神殿中央,神龛上高坐着一尊巨大的金佛,旁边挂了一张照片,是当年日本人轰炸这座寺庙后拍的,一片废墟中石佛像端坐。南坎人认为是菩萨显灵,庙被炸毁而佛像却岿然不动。战后人们踊跃捐钱给石佛贴金,把神殿修得比被炸前更大更壮观。金佛实际上已经成为南坎乃至缅甸人民历经苦难坚强不屈的一种精神象征。南坎的佛像多半以佛教故事为内容,一组组佛像布置成一个个佛经故事的场景,佛像的塑造也比较贴近生活,生动活泼,形象各异,颇具个性,颇近人性,富于情趣。使我们这些完全不懂佛教经典的人,参观起来也饶有兴趣。在南坎云峰大白塔附近,小杨要我们看塑造在山林中的一组行者像,领头者像不像赵本山?的确像。我不禁要问小杨,“你们也熟悉赵本山?”小杨说,“我们也看中国电视。”说不定这尊神像的塑造者也是一个赵本山迷呢。异国风情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电波联结的当今世界尤其如此。 浮光掠影地结束木姐、南坎游,回到瑞丽,仿佛已经离开了很长时间,见到界碑、国门格外亲。游览既让我零距离接触了友好邻邦缅甸,也潜移默化地加深了我对自己国家一些原先习以为常的方面的认识和感情。 一日游的最后一项是在瑞丽东南亚风情园会餐,所有今天出游的人,不分团队欢聚一堂,用餐,观看民族歌舞演出。然后由各团队导游把大家分别用车送回各自的住地。我是沿着人民路步行回宾馆的,从风情园到南卯街,基本上是从瑞丽的东南走到西北,贯穿全城。黄昏时分,不论郊区还是城区,到处秩序井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987433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